夏石嘴山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月测试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65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2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2.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从实际出发,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3.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
4.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艾草浓烈芳香的气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
D.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5.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aO B.Ca(OH)2 C.H2CO3 D.CO2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C.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水通电一段时间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利用足量的CO还原一定质量的CuO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A.A B.B C.C D.D
8.学习化学能培养我们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与构成:CO2和CO组成的元素相同,但是构成它们的分子却不同
B.模型与推理: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同一种元素
C.技术与责任:使用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开展蓝天保卫战
D.实验与探究:往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该水样是软水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O2
B.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待测数值是14
D. 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7∶4
A.A B.B C.C D.D
11.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待测数值是14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3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3分。
13.厨房中,蕴藏着很多化学知识:
(1)由于活性炭具有 性,常可用它去除冰箱内异味。
(2)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
(3)为防止人体缺碘,市售食盐中添加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说明碘酸钾具备的化学性质是 ;上述加点字“碘”是指 (填序号)。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14.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多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结构图中,表示金刚石的是 (填序号)。
(2)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 。
(3)下列物质中,主要用到石墨的是 (填序号)。
①铅笔芯 ②玻璃刀 ③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 ④干电池电极 ⑤钻探机的钻头 ⑥固体润滑剂
(4)华为公司宣布即将推出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已知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其与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是”或“否”)相同。
(5)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 变化。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一一“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三、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6.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不考虑棉花)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写出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NO)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的气体。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 (填字母)。
17.为检查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该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3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共41.7g,试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6分。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请设计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2)某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①将注射器中的液体注入玻璃管后,甲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一段时间后加热乙处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内的硫燃烧的现象是 。
(3)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实验探究。
①若实验A中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
②上述实验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后质量变大的原因: 。
19.某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碳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验证CO2性质
下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CO2。
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加热水,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步骤Ⅰ:烧杯中的现象为 ,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步骤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探究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CO2
利用传感器对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CO2展开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3)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实验装置图Ⅰ组装仪器。
②打开活塞A,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迅速注入仪器b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常用 放在A处进行验满,收集满后迅速关闭活塞A,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B处。
③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A向三颈烧瓶中注入15mLH2O,观察两分钟之内体系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总结与拓展】
(4)图2中30s后体系的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是 ,之后到100s之间压强又逐渐减小。
(5)经过测算,消耗CO2的量约为收集到的CO2总量的0.53%,因此排水集气法 (填“可以”或“不可以”)收集到CO2气体。
试卷第6页,共7页
1.D
【详解】A、漫步月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采集月壤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展示国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点火返航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适量使用,符合题意;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2H:表示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Mg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C、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根据黄酮素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艾草浓烈芳香的气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15):(1×10)≠15:10,说法错误;
D、根据黄酮素化学式可知,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故选:C。
5.D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Ca、2个C、2个H、6个O,故X中含有1个C和2个O,即为CO2,故选D。
6.C
【详解】A、镉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故选项说法正确;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镉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A错误;
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最终剩余的固体为铜,其质量不为零,故C错误;
D、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情况下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CO2和CO组成的元素都是碳和氧,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构成它们的分子分别是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不同,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同一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使用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开展蓝天保卫战,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往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该水样是软水,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根据示意图甲中含有2个H,1个C,1个O化学式为CH2O,错误;
B、甲为CH2O,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乙是氧气不是氧化物,丙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丁是水是氧化物,该反应涉及2种氧化物,错误;
C、该反应中CH2O分子和氧气分子转变为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分子种类改变,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丙的质量增加了22g-14g=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5g-13g=22g,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一定是生成物,且增加的质量为22g-8g=14g。
【详解】A、根据分析,该反应中丁是反应物,甲和丙是生成物,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物质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其他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反应中甲增加了14g,因此待测数值是14g+6g=20g,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甲的质量增加了14g,丙的质量增加了8g,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4∶8=7:4,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A
【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丙的质量增加了22g-14g=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5g-13g=22g,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必然是生成物,且增加的质量为22g-8g=14g。
【详解】A、根据分析,该反应中丁是反应物,甲和丙是生成物,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选项正确;
B、物质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其他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反应中甲增加了14g,因此待测数值是14g+6g=20g,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甲的质量增加了14g,丙的质量增加了8g,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4:8=7:4,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C
【分析】实验室常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A、实验室常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故A 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则图2可探究CO2与水的反应,故B正确;
C、图3中盐酸的浓度不同,碳酸钙的状态不同,则实验不能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4中是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做比较,则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D正确。故选C。
13.(1)吸附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 高温下易分解 B
【详解】(1)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2)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使火焰熄灭;
(3)碘酸钾与氯酸钾性质相似,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碘化钾和氧气,说明碘酸钾具备的化学性质是高温下易分解;上述加点字“碘”是指碘元素,故选:B。
14.(1)②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①④⑥
(4)是
(5)化学
【详解】(1)金刚石是最为坚固的一种碳结构,其中的碳原子以晶体结构的形式排列,每一个碳原子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紧密键合,成空间网状结构,最终形成了一种硬度大、活性差的固体,金刚石中碳原子呈正八面体结构。故②是金刚石;
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层状结构键合在一起,层与层之间键合比较脆弱,因此层与层之间容易被滑动而分开。故③是石墨;
C60中的碳原子是以球状穹顶的结构键合在一起,故①是C60;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
(3)①石墨质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②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制造玻璃刀;
③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制作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
④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
⑤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制造钻探机的钻头;
⑥石墨具有优良的润滑性,可用作固体润滑剂;
故主要用到石墨的是①④⑥;
(4)石墨烯是碳的单质,与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与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是相同的;
(5)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5.(1)不可再生
(2)
(3)ABC
【详解】(1)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故选:ABC。
16.(1)试管
(2)##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4)F
【详解】(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试管;
(2)A装置是固体加热装置,可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可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带有活塞,关闭活塞,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a端通入;
(4)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因此不能用排空法收集,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为:F。
17.75%
【详解】解:生成的质量:;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8.(1)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2)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没有 先膨胀变大,后变瘪 AC 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点燃后铁丝质量变大
【详解】(1)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可以设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①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因为只要发生了反应就行;
实验中红磷燃烧放热,会使气球变大,冷却后压强减小,气球变瘪,则观察到的现象是先膨胀变大,后变瘪;
②A在密闭容器中进行,C反应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两者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故填AC;
③铁丝燃烧后质量变大的解释是: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点燃后铁丝质量变大(合理即可)。
19.(1)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 试管I中石蕊小花无明显变化,Ⅱ中石蕊小花变红色
(3)燃着的木条
(4)注入的15mL水,气体的体积减小,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
(5)可以
【详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烧杯中的现象为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I、Ⅱ中的实验现象是试管I中石蕊小花无明显变化,Ⅱ中石蕊小花变红色,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②打开活塞A,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迅速注入仪器b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木条放在A处进行验满,收集满后迅速关闭活塞A,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B处;
(4)图2中30s后体系的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是注入的15mL水,气体的体积减小,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30s至100s之间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5)经过测算,消耗CO2的量约为收集到的CO2总量的0.53%,消耗的二氧化碳量较少,因此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到CO2气体。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版初中化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 学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