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绪言)作业整体设计2023-2024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答案)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单元总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化学 九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组织 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4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
5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6 化学药品的取用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7 物质的加热
8 连接仪器装置和洗涤玻璃仪器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3 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5.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二) 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绪言课主要围绕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以及怎样学习 化学等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教科书第一单元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和多 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 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
2
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实 验探究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 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单元为后续学习准备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探究方法和实验操作 技能。
本单元教学重点:化学的学科特点;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学习探究化 学问题的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本单元教学难点: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和学习探究的方法。
(三) 学情分析
在进入化学课堂以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有关化学的知识,对化学可能已经不再 陌生。但学生所知道的只是零碎、肤浅的化学常识。绪言可以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化学, 今后化学课的重要任务也在于此。初三学段,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都已具备了学 习化学的条件,并且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很强的时期,他们对很多化学问题充 满了好奇,渴望了解更深的化学知识。所有这些,都为学生学好化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一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 室”三个课题组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活动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 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和性 质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实验探究的重要 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必要 的基础。本单元为后续学习准备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探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
1.了解化学为人类生活改善做出的贡献。
2.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3.知道从物理与化学性质角度观察实验,并能准确描述化学实验的现象。 4.掌握实验的探究过程。
5.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 6.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知道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7.可识别不同实验仪器,知道相应仪器的用途。 8.能够进行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并且能纠正错误实验操作。 9.通过每课时的家庭小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以“科学探究”这一大概念为统摄,按照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次级大概念、核心 概念和事实的顺序整理出本次自然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如图 1 所示。
再根据知识结构,整理出自然单元的课题主题和目标,如图 2 所示。再根据课题 目标设计相关作业。
3
图1: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知识结构
4
图 2 : 自然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
5
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时目标: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 习化学的价值;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自 觉性和积极性,知道怎样学好化学并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 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业 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 物质 B. 物体 C. 运动 D. 实验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0.5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B,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二者有区别,物质是物体的构成成分; 错选C,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错选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实验是研究物质的 途径之一。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根据化学的定义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
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作业2:如图是一个装有小鸟的笼子浸入浴缸中,让小鸟与笼外的小鱼“共同生活在
一起” ,制作这个笼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A. 透气、隔水 B. 透气、透水 C. 隔水、隔气 D. 透水、隔气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B、C、D,鸟笼存在于水中小鸟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氧气进入,故这种材料必 须透气,但水不能进入 ,故透气、隔水。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鸟笼存在于水中小鸟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氧气进入,故这种材料必须透气,但水不 能进入;运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作业 3: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
学” ,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 化学产品有百利而无一害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6
化学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推动社会发展。错选B,化学成分即为物质,认识不 正确;错选C,化学可以研发药品,净化改善环境,认识错误;错选D,同时会产生大量 的非目标产物,且需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污染物,认识错误。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了解,知道化学是把双刃剑。
作业 4:下列对于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②绿色化学的提出;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④火的使用;⑤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①⑤③②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B、D,对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化学发展史认识不清,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④①③⑤② 。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识记,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考查有关化学史知识。
作业 5:用化学发展史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属于在化学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两项工艺是______和

______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重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当材料的粒径小于 1 nm 时,材料的性质 就会出现奇异的现象,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造纸 火药
(2)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答案合理即可)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四大 发明 知道化学古 代史 知道四大发明且属 于化学领域的两项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 的贡献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原子 论和分子 学说 原子论和分 子学说的意 义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的结论和意义 理解化学发展对社会 发展的贡献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纳米 材料 了解纳米材 料的发展 知道纳米材料的用 途和意义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 的贡献并能举出实例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绝空 气加热制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工艺范畴;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范畴;指南针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7
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范畴;造纸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漂白,漂白的过程中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工艺范畴;
(2)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论,都是对物质构成的理论解释, 结合二者的理论,有的物质是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由分 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中的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将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 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新的分子。
(3) 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火柴。
实验操作:点燃两根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朝上,另一根火柴头朝下,观察实验 现象。
观察记录:在下表中记录现象,写出感悟。
实验内容 现象 实验感悟
燃着的火柴头朝上
燃着的火柴头朝下
1. 参考答案:
实验内容 现象 实验感悟
燃着的火柴头朝上 燃烧时间较短,火焰渐渐变小, 火柴梗点不着 火柴头朝向不同, 燃烧现象不一样。 (有理即可)
燃着的火柴头朝下 燃烧时间长,火焰渐渐变大,火 柴梗点得着
2.时间要求:3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能进行完 整的实验 能观察完整的实 验过程并记录相 应的实验信息 通过观察现象能感 悟到什么因素影响 了现象 感受化学无处不在,能 自主发现学习化学的乐 趣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使用火柴,观察实验现象,知道实验在学习化学中 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自备家庭实验资源包
请在家长配合下准备好本单元实验资源包,实验资源包内容:
1 盒火柴、三根蜡烛、塑料袋 2-3 个、空塑料瓶 1-2 个、玻璃杯 1 个、1 小瓶酒精、
1 小瓶白醋、去衣鸡蛋壳、30cm 长细铜丝 1 根。
8
第2课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课题1.1)
课时目标: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
作业1: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最能说明化学变化本质的是 ( )
A.发出白光 B.剧烈燃烧 C.放出热量 D.生成白色固体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0.5-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化学变化本质不清晰;错选B,将现象误认为本质;错选C,对化学变化 伴随的现象与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的知识,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 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即有新物质生成) 。理解,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本质。
作业 2:化学上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
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物质
B.与变化前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
C.反应物中不存在的物质
D.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不同的物质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0.5-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概念理解不清;错选B,新物质不是指状态层
面;错选D,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不同的物质,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其性质组 成均会与原物质不同。运用,本题是化学变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作业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其运载火箭为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下列 对飞船相关信息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火箭燃料偏二甲肼与氧化剂接触后燃烧
B.升空过程中火箭与飞船逐级脱离
C.偏二甲肼汽化
D.偏二甲肼挥发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0.5-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B、C、D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认识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判断偏二甲肼发生化学变化的根据是该反应产生新物质。选项中描述偏二甲肼燃烧 时会发光、发热,且有新物质生成,因而属于化学变化;火箭与飞船逐级脱离不能说明 产生了新物质;偏二甲肼汽化、挥发均属于对此物质的物理变化的描述,不是化学变化; 因而此题选A。理解,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进行考查。
作业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 )
A.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9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物理变化
D.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0.5-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C、D,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关系理解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辨析,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作业 5: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石墨粉碎 B.食品腐烂 光合作用
C.鞭炮爆炸 香水挥发 D.河水结冰 镁条燃烧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C,对化学变化本质不清晰;错选B,将现象误认为本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 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 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作业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 下同)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 水蒸气液化 (2) 蜡烛燃烧 (3) 火药爆炸 (4) 轮胎爆炸 (5) 樟脑丸 消失 (6) 干冰 (固体二氧化碳) 升华 (7) 银白色铁丝磨成黑色铁粉 (8) 酒精 挥发 (9) 白糖熔化 (10) 食盐溶解 (11) 海水晒盐 (12) 食物发酵 (13) 电灯 发光
1. 参考答案: (1) (4) (5) (6) (7) (8) (9) (10) (11) (13)
(2) (3) (12)
2.时间要求:3-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从表象认识 物理变化 从物质之间是 否反应的角度 分析 从反应前后物 质种类的角度 分析 从本质认识物理变化是反 应后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 化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从表象判断 化学变化 从化学反应的 角度分析 从反应后是否 生成新物质的 角度判断 能指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 化的本质区别,再从理解 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分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 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解: (1) 水蒸气液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2)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10
(3) 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4) 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5) 樟脑丸消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6) 干冰 (固体二氧化碳) 升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7) 银白色铁丝磨成黑色铁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8) 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9) 白糖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10) 食盐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11) 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12) 食物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13) 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运用,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要清楚。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一根蜡烛、火柴、去衣鸡蛋壳少许、玻璃杯、 白醋。
实验操作:将去衣鸡蛋壳、蜡烛放在玻璃杯中,点燃蜡烛,向玻璃杯中倾倒白醋, 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在下表中记录现象,写出感悟。
现象 猜一猜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感悟
......
1.参考答案:
现象 猜一猜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感悟
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有气体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鸡蛋壳与食醋发 生了化学反应,生 成的气体不支持 燃烧。 (有理即可)
鸡蛋壳变软了 鸡蛋壳中的一些物质消耗完了,使 鸡蛋壳变软
随着反应进行,气泡渐 渐消失了 随着反应进行,有的反应物消耗完 了
蜡烛熄灭 产生了使蜡烛熄灭的气体
......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能进行完 整的实验 能观察完整的实 验过程并记录相 应的实验信息 通过观察现象能判 断出是否发生化学 变化 感受化学无处不在,能 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 变化
1 1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本题在绪言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厨房中的小实验进一
步引导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测评学生 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
12
第3课时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题1.2)
课时目标:能初步区分物质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学习观察 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业1: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氧化性 B.密度、助燃性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B、D,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 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 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识记,主要 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类型。
作业2: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
A.因食醋与水垢反应,所以可用食醋除水垢
B.用擦酒精的办法给发热病人降温
C. 自热火锅的自热包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D.用发酵粉产生气体发面蒸馒头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食醋除水垢的原理认识不清;错选C,不清楚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化学变
化;错选D,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与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 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辨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 及应用。
作业3: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使用的是 ( )
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 B.锰钢用作钢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认识不清晰; 错选 B,锰钢用作钢轨是 利用锰钢的硬度大,属于对用作钢轨材料的物理性质不了解; 错选 C,对干冰用于人 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的物理性质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理 解、应用,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
作业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用途,同样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性
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
13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于作导线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B、C、D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应用,记忆有关氧气、干冰、活性炭和铜的性质,并能够在比 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
作业5: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 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处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 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将这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 流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 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
I.物理性质: (1) ; (2) ; (3) ;
(4) 。
Ⅱ.化学性质: (1) ; (2) 。 1.参考答案:
I.物理性质: (1) 硬度小 (2) 熔点低 (3) 密度比水小 (4) 颜色呈银白色
Ⅱ .化学性质: (1) 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2) 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 2.时间要求:3-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物质 的物理性 质 知道物理变 化对应的物 理性质 知道物理性质与 化学性质的本质 区别 能描述出物质变化类型,并从 本质上予以区分,找出对应的 物理性质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物质 的化学性 质 知道化学变 化对应的化 学性质 知道化学性质与 物理性质的本质 区别 可以从本质上进行化学变化与 物理变化的概念区分,并分析 出相应的化学性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钠的物理性质有:硬度小、熔点低、密度比水小、颜色是银白色; 钠的化学性质有: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在常温下钠与水反应。掌握,化学性质 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少量酒精。
实验操作:想尽可能多的方法观察、了解酒精,探究其性质、用途。
14
观察记录:在下表中记录现象,写出感悟。
描述角度 描述内容 实验感悟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1.参考答案:
描述角度 描述内容 实验感悟
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易挥发、与水任意比 互溶、密度比水小 物质的用途与其 性质有关 (有理即 可)
化学性质 可燃性、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
用途 制酒;有机溶剂;合成医药、农药;食品 工业;作燃料......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能进行完 整的实验 通过观察的方法 描述出酒精的大 部分物理性质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 酒精的化学性质及 用途 知道通过查阅资料的方 法了解物质的性质,明 白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 间的关系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实验基于所学内容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法、查阅资料法了解酒精的性质,感受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实例,测评学生通过观察、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
第4课时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题2.1)
课时目标: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
作业 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
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猜想中有推测的意思,第一句话有这个含义;错选B ,将白色鹅卵石放在 食醋中属于实验;错选C,将盐酸滴入,出现气体,做出了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的 推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根据题意,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从而作答。解:“小丽捡到一枚白色 鹅卵石,首先猜想会不会是大理石呢? ”这是应用了猜想的方法; “将其放在食醋中, 有气泡产生。 ”这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其放在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 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这是根据在检验碳酸根离子时,综合以上分析,在此过程中, 没有应用到归纳的科学方法。应用,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综 合,学生需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关键。
作业2:打开“可乐”饮料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
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水蒸气
C.可能是氧气
D.可能是一氧化碳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B、C不明白猜想应是合理的。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根据碳酸饮料的成分及食品的安全性等进行分析,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分析此题 与生活紧密相连,要注意猜想有理有据。
作业3: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燃烧时发光放热;
②熄灭后有白雾生成;
③外焰的温度最高;
④这是一个伴有物理变化的化学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不清楚燃烧的特征;错选B,对蜡烛燃烧石蜡固体小颗粒即白烟的现象表述不 清晰;错选C,对蜡烛不同火焰温度掌握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6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分析判断。迁移,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 4: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 (猜想) 引导 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
A.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B.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
C.探究盐酸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
D.探究石蜡燃烧可能生成了石蜡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B、C,对探究是有意义的这一基础概念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根据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假设 (猜想) ,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判断,知道科学探究的意义,明确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假设 (猜想) 是没有意义的。
作业 5:1860 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所做的化学讲座中用蜡烛和玻璃 导管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
①他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 (母火焰) 的中心部位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在 导管另一端的尖嘴处,发现尖嘴处也出现了火焰 (子火焰) 。
②他用湿冷的毛巾包住导管,发现子火焰熄灭。
③拿下导管去掉毛巾,发现导管内壁附有冷凝的固体。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你认为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
(2) 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 ,蜡烛能产生子母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石 蜡的性质决定的,其中,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
(3)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做该实验时,导气管不宜过长,否则不能产 生子火焰,其原因是 ;二是导气管必须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处,若是插 到外焰中也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 。
1.参考答案:
(1) 固体石蜡
(2) 石蜡蒸气 石蜡具有可燃性 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较低
(3) 石蜡蒸气在较长的导管中冷凝为固态,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
2.时间要求:3-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7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蜡烛燃烧时 火焰熄灭的现象 知道蜡烛熄灭 时的白烟是石 蜡固体小颗粒 形成的 知道石蜡燃烧,是因 石蜡受热融化成蜡 油,蜡油转变成石蜡 蒸气而产生的燃烧 能认识到物质燃烧 的形态变化及其带 来的燃烧现象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认识子火焰中的 主要物质 知道石蜡蒸气 具有可燃性 通过现象分析出石 蜡蒸气的部分化学 性质与物理性质 能根据现象分析具 体物质的特性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从现象分析实验 原理 知道子母火焰 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实验现象分 析出不能产生子火 焰的原因 知道燃烧是需要物 质与氧气接触才能 发生的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应用,通过本题希望同学们了解,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白烟是何种物质以及蜡烛燃烧 的原理。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打火机、碟子。
实验操作:点燃蜡烛观察,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干冷的碟子,一段时间后取下, 把碟子翻过来观察,并用手摸一摸生成的物质。
观察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现象,并写出感悟。
现象 实验感悟
1.参考答案:
现象 实验感悟
实验前 蜡烛质软, 白色固体,表面有蜡状光泽 燃烧会有新物质 生成。 (有理即可)
实验中 蜡烛燃烧,火焰呈黄色,分为三层
实验后 碟子上有黑色物质 (烟炱/炭黑) 生成,摸一摸 有滑腻感
实验后 碟子上出现水雾
......
18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能进行完 整的实验 知道观察实验应 注意实验前、实 验中、实验后三 个时间节点 观察出蜡烛火焰分 为三层,完整地描 述出生成物地状态 明白生成物与反应物有 关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测评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时间节点的把握与实验现
象记录的能力。
19
第5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题2.2)
课时目标: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知道人体呼
出、吸入气体区别;认识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作业 1:下列鉴别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观察气体颜色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D.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2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C、D,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认识不清,所以找不准鉴别方法。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 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 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 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进行分析判断。鉴别,吸入空气与呼出气 体的比较,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作业 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 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2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空气成分认识不清楚;错选 B、C ,对人体呼出气体认识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变浑浊速度快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掌握,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作业 3: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的缓慢过程。
探究一: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20
【查阅资料】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浑浊物,实验室里常用于 吸收和检验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2) 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 A (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 B 。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 甲瓶无明显现象。
(3) 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 A 和 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 察到的现象为 ,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
探究二:人体呼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 (4)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 性 质,可用于吸收气体的水蒸气。
【设计实验】 (5) 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 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 。
(6) 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 (2) 和 (3) 相同,为了得出正 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1.参考答案:
(1) 化学
(2) 打开 关闭
(3) 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物理
(5) 防止液体倒吸
(6) 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 2.时间要求:4-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动植物 呼吸是一种 变化 从呼吸的始末分析 出呼吸是一种化学 变化 理解化学变化与 物理变化的本质 区别 能区分出物理变化与 化学变化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分析装 置图 明白装置图所传递 的信息,会分析人呼 出气体与吸入气体 时装置的状态 在理解实验装置 的基础上分析 能解释出人体呼气与 吸气的区别,再从理 解的基础上分析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人体呼 出气体的主 要成分 明白澄清石灰水可 以检验二氧化碳 分析出此题中澄 清石灰水的作用 结合整个装置图分析 最终哪一个锥形瓶中 的澄清石灰水有变化
21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吸水是 反应前后没 有生成新物 质的变化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 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从性质与变化的 角度分析 知道根据反应前后有 无新物质生成对物质 的性质进行归类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从局部装置 分析 从局部装置和整个 反应装置角度分析 从反应原理、局部 、整体分析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
(6)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从宏观反应 产物角度分 析 从人体呼出气体分 析 从二氧化碳与澄 清石灰水反应分 析 从反应前后物质质量 相等的分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回答;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是一种发生 了化学变化的缓慢过程。
(2) 根据在吸气时应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析;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 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活塞A 打开,活塞B关闭。 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无明显现象。
(3) 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回答; 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了碳酸钙和水,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 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乙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要大些。
(4) 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回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属于物理性质,可用于吸收气体的水蒸气。
(5) 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回答;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 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倒吸。
(6) 根据质量的变化分析回答;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 (2) 和 (3) 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根据质量的变化比较分析,还需要进行的操 作是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
综合,科学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 学性质与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捕捉空气的实验用品。
实验操作:设法捕捉家中阳台上的空气,可下节课带来或下节课上分享你的捕捉方 法。
观察记录:在下表中记录现象,写出感悟。
捕捉方法 现象 实验感悟
22
1.参考答案:
捕捉方法 现象 实验感悟
将瘪的塑料袋拿到阳台上打开,在空中 挥一下,再把塑料袋口扎起来。 瘪的塑料袋变鼓了 明白用容器收 集满一种物质 前,应先把收集 容器中的物质 清空。 (有理即 可)
将一个活塞推到底部的针筒拿到阳台上 ,在阳台上抽拉活塞。 针管中收集到了一 针管的阳台空气
将一瓶装满水的塑料瓶拿到阳台上,在 阳台上将瓶中水到处再拧上瓶盖。 原本被水充满的塑 料瓶现在被阳台空 气充满了
...... ......
2.时间要求:5分钟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明白收集气 体前需对目 标气体进行 性质分析 分析出气体的 性质找出相应 的方法收集 能进行完整的实验 ,明白有些气体虽 没有颜色却占据了 体积 收集前应先排空容器中 的气体,并找到相应的 排空气体的方法,明白 气体不存在时容器的状 态
3.评价设计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实验让学生思考如何收集生活中的气体,明白气体是有体积的,有些气体虽看不
见但依然存在,所以用某一容器收集气体前,须先把容器中原有的气体赶走,再对目标 气体进行收集。测评学生对气体物质收集方法的掌握。
23
第6课时 化学药品的取用(课题3.1)
课时目标: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严谨的科学态度、正 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实验室 常见的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
作业 1: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下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
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
(毛玻璃片光滑面朝下) A.双氧水 B.氧气
C.稀盐酸 D.锌粒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对液体药品存放不清楚;错选 B,对使用集气瓶贮存气体,毛玻璃片的磨 砂面应朝下知识不明;错选 D,对固体药品应贮存在广口瓶中认识错误。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测评学生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 行分析。
作业 2: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取用规则的是 ( )
A.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B.若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C.用药匙取少量氯化钠,尝一尝味道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对实验室问气体的方法不清楚;错选 C,对实验室三不原则不明;错选 D, 对实验室剩余药品处理原则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考察学生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作业 3: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 8.5g 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 他应该 ( )
A.向右盘中加砝码 B.减少药品
C.移动游码 D.增加药品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C、D,对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 ,称量指定质量的
24
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 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认识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 作业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 填写下列仪器名称:
(2) 量取8mL水,应选用 mL的量筒 (常见量筒规格:10mL、50mL、100mL) ; 读数时视线与 ;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8mL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3) 下列药品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填写仪器名称) :
①氧化铜粉末: ;
②石灰石块: ;
③滴加盐酸溶液: 。
(4) 指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A.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B.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1.参考答案:
(1) 铁架台 试管夹 水槽 酒精灯
(2) 10 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大于
(3) 药匙 镊子 胶头滴管
(4) A.造成试管破裂 B.残留的试液会腐蚀标签 2.时间要求:4-5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写对仪器名称不清楚;
(2) 错写对量筒的使用不明;
(3) 错写对粉末状固体、块状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不了解;
(4) 错写对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会造成试管破裂不了解;对倾倒液体 时标签没对着手心会腐蚀标签不清楚。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部分仪器 认识大部分实验 仪器 知道各种仪器的作 用 在设计实验时可自 主选择仪器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认识量筒 知道量筒的基本 信息 了解量筒的注意事 项 能对量筒的使用进 行解释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固体药品 和液体药品取 用不同 知道固体药品和 液体药品的取用 仪器 明确药品取用的注 意事项 能对药品取用操作 进行解释
25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错误的药 品取用操作 知道药品取用的 部分内容 对药品取用的错误 操作进行解释 能对正确操作和错 误操作进行分析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查仪器名称;测量容器 ﹣ 量筒;不同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错误的 取用方法造成的后果。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火柴、大玻璃杯。
实验操作:点燃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用大玻璃杯罩住,先猜想哪根蜡烛先熄灭, 然后观察现象。说出产生该现象可能的原因。
观察记录:在表中记录现象,写出原因和感悟。
现象 猜想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感悟
1. 参考答案:
现象 猜想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感悟
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 烛后熄灭 蜡烛燃烧放热,产生二氧化 碳,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 二氧化碳从上而下充满烧杯 若发生火灾,应弯腰逃 生 (有理即可)
......
2.时间要求:4-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能进行基本实 验流程 能进行的完整 实验过程并观 察现象 能结合所学内 容分析实验 学会合理的联 想和想象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巩固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会结合之前所学的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合理联
想,理解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6
(
A

) (
B

) (
C

) (
D.
)第7课时 物质的加热(课题3.2)
课时目标:通过酒精灯加热实验,学会酒精灯的使用和物质的加热方法,了解物质 加热应注意的事项,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的观察、描述和 记录实验现象。
作业1: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其中不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
27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C、D,对于实验室不能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察根据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进行分析。
作业 2: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取样 B.加料 C.加热 D.熄灭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取用药品时的注意事项不清晰;错选C,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 项不清楚;错选D,对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结合固体的加热过程体现出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加热器皿 ﹣ 酒精灯;固体药 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等,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作业 3: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 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④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2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不清楚;错选B,对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不清晰;错选D,对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的方法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 品的取用操作是否清晰。
作业 4:小华和小明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且要回答实验过程 中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做出猜测】你的猜测是:
【活动过程和记录】取三支试管,各加入5ml水.
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
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③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时间 (假设以上情况中试管不会破裂)
第①种情况 第②种情况 第③种情况
小华测得所需时间 (秒) 87s 54s 25s
小明测得所需时间 (秒) 83s 49s 19s
结论
【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 为什么? 。
②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有其它方法吗?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 现象及结论: 。
③由于小华和小明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于是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用 温度传感器测量了酒精灯同层火焰的温度,发现同层温度却不相同,请你猜测可能的原 因有: 、 。
1. 参考答案:
【做出猜测】用外焰加热
【活动过程和记录】用外焰加热需要的时间最短,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该用外 焰加热
【问题和讨论】①不行,对比试验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②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 2 秒钟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 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③酒精浓度不同、灯芯长度不同 (合理即可)
2.时间要求:4-5 分钟。
3.评价设计
【做出猜测】错写对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不清楚;
【活动过程和记录】对实验进行分析;
【问题和讨论】①错写对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不明白;
②可由酒精灯的火焰的分层情况考虑实验步骤;
③可从酒精浓度、灯芯长度方面考虑。
28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酒精火 焰有三层 了解酒精灯火焰 的区别 能运用酒精灯火 焰和温度的关系 能解释温度高 低的原因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酒精灯 火焰温度 了解火焰温度与 加热时间的关系 能描述温度与加 热时间结果 能总结因果对 应关系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对比实 验 知道对比实验要 在相同条件下 了解对比实验的 设计原理 能自主设计对 比实验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题目意 图 知道设计实验包 含哪些内容 联系酒精灯火焰 温度设计实验 可以联系所学 知识自主设计 实验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理解实验有 多种可能性 联想温度不同可 能的原因 联系酒精灯可能 出现的问题 联系问题和导 致的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及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酒精灯火 焰的分层情况,知道了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拓展了实验问题与 结果之间的联系。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铜丝、燃气灶
实验操作:打开燃气灶,将一根洁净的铜丝一端放在火焰上方加热,一段时间后取
出,观察现象,说说产生现象的可能原因。并猜想铜丝的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观察记录:在表中记录现象,写出原因和感悟。
现象 猜想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感悟
1.参考答案:
现象 猜想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感悟
铜丝由紫红色变为黑色 铜在加热时和空气中氧气发 生了反应,生成氧化铜 铜发生了化学变化,体 现出了化学性质;发生 化学反应前的质量和 反应后的质量有某种 联系 (有理即可)
铜丝的质量增加 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变化后 的质量应等于铜和氧气的质 量之和
2.时间要求:3-4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空白 能观察到部分 能观察完整的 能结合实验验 学会查阅资
29
答案 现象 实验过程并记 录信息 证所学知识 料,提升知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称量铜丝质量体会化学反应前后的差异,学 习查阅资料进行解释。
30
第8课时 连接仪器装置和洗涤仪器(课题3.3)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化学实验仪器连接和洗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基本操作,结 合之前的药品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知识,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认识到遵守实验 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 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作业1:实验室中有关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添加药品 B.清洗试管
B. 塞紧橡皮塞 D.放置洗净的试管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粉末状药品取用方法不清楚;错选B,不明白清洗试管要用腕力振荡,不 能上下晃动;错选C,对塞紧橡皮塞不能把试管抵在桌面上不清楚。
4.作业设计与设计意图
考查对于试管的药品取用,装置连接和试管洗涤后的放置等内容。熟悉各种仪器的 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试题的关键。
作业2:下列有关仪器连接描述错误的是 ( )
A.橡皮塞慢慢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旋进橡皮塞
C.组装仪器的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D.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稍微用力插入橡皮管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A,对橡皮塞旋进容器口不易导致玻璃仪器破损不清楚;错选B,对玻璃导管沾 水起到了润滑作用不清楚;错选D,对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沾水起到润滑 作用不清楚。
4.作业设计与设计意图
考查关于装置连接内容,实验室里组装一套较复杂的仪器,一般的安装顺序是从下 到上,再从左到右。同时仪器连接的时候玻璃管胶管以及胶塞的连接需要在管口沾水, 以起到润滑的作用然后转动慢慢旋入,用力要轻柔。
作业 3:如图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若装置气密性良
好,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则能观察到 (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31
B.注射器内有液体中时
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B、D,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 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 (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 来判 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对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和原理的掌握与应用。
作业 4:在化学实验室,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 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写出三种) 。
(1) ;
(2) ;
(3) 。
1. 参考答案:
进实验室时要保持良好秩序,按实验小组顺序就座,实验时要遵守纪律,不准喧哗、 打闹;
在实验室里,不能吃喝食物,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给试管加热时,不能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加持或用铁夹加持; 实验结束后,废液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
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 (任意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 2.时间要求:4-5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知道进入实 验室要注意 安全 了解部分实 验室注意事 项 知道大部分实 验操作注意事 项 明确走进实验室 应该遵循的注意 事项 能遵守实验室规 则并解释错误操 作的后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对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掌握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时引导学生 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做化学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
32
家庭小实验
实验用品:就餐后的碗、清水、洗涤剂
实验操作:晚上帮妈妈洗一次碗,说说洗碗的过程,说明洗干净的标准。
观察记录:在表中记录现象,写出原因和感悟。
现象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感悟
1. 参考答案:
现象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感悟
碗洗净,内壁的水既不聚 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 准 生活与化学联系密切;多 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有理 即可)
2.时间要求:4-5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能基本完成实 验 能进行完整的 实验过程并解 释原因 能感受到生活 与化学知识的 紧密联系 学会化学知识 的迁移应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化学知识的应用,同时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
33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绪言和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作业 1: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是 ( )
A.造纸、制火药、烧陶瓷 B.造纸、印刷、造青铜器
C.炼钢、制烧碱、合成橡胶 D.指南针、冶炼铁、制火药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选 A,造纸都包含着化学变化、瓷器的烧制、火药的发明,属于化学工艺,故正确; 错选 B,印刷术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错选 C,炼钢、制烧碱、合成橡胶 属于现代化学工艺;错选 D,制指南针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化学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 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而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 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作业 2:新兴技术的推出体现了创新在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
态方面的巨大力量。其中与化学相关的新兴技术是 ( )
A.无人驾驶汽车 B.电脑程序的研发
C.光遗传学 D.净化器用的二维材料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无人驾驶汽车属于科技研究的内容,不属于与化学相关的新兴技术;错选 B,电脑程序的研发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不属于与化学相关的新兴技术;错选 C,光 遗传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与化学相关的新兴技术;D,净化器用的二维材料 属于新材料,是化学研究的内容。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 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作业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铜变成铜锈, 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冬瓜腐烂,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铜变成铜锈属于化学变化, 自行车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错选 C,冬瓜腐烂 属于化学变化,纸撕成碎片属于物理变化;错选 D,矿石粉碎属于物理变化,分离液态空 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4
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 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作业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 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错选 C,向试管中倾倒液 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 倒放,所示操作错误;错选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 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正确掌握实验操作。
作业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 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错选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错选 D,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 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正确掌握实验操作。
作业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5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选 B,加热试管内液 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选 C,量筒用来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不能 作为溶解仪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正确掌握实验操作。
作业 7: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应不一致的是 ( )
A.读数偏大 B.腐蚀胶头
C.引起失火 D.腐蚀标签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对量筒读数时操作不清晰;错选 B,对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不清楚;错选 C, 对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不清晰。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察加热器皿 ﹣ 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 ﹣ 量筒等的 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作业 8:下列四种性质描述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
A.红粉色 B.硬度小
C.还原性强 D.熔点低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选 B,物质的 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选 D,物质的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区分。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蜡烛(纸张、木材)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物理 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作业 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
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36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C、D,图示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根据呼出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法,推测气体的性质。
作业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B.干冰用作制冷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错选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利用的是其 物理性质;错选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硬 度属于物理性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作业 11: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
37
是 ( )
A.用水冲灭
C.用嘴吹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D.用湿抹布盖灭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B、C,4 种方法从原理上都可以将火扑灭,但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了最 简单合理的应该是用湿抹布盖灭。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达到灭火的目的。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 着火了最简单合理的方法。
作业 1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
B.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C.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
D.提高粒子的利用率,使所有作为原料的粒子都被利用,实现“零排放”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错选 B,生 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错选 D,提高粒子的利用 率,使所有作为原料的粒子都被利用,实现“零排放"。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化学与环境保护。根据绿色化学的概念进行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 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知道绿色化学是充分利用资源 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可能实现“零现放"的化学。
二、填空题
作业 13:阅读材料
一氧化二氮 (nitrous oxide) ,是一种无机危险化学品,呈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90.8℃时凝固;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浓硫酸; 也是一种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 (使用氮氧加速系统的改装车辆将一氧化二 氮送入引擎,遇热分解成氮气和氧气,提高引擎燃烧率,增加速度,因氧气有助燃作用, 因此加快燃料燃烧) 。
一氧化二氮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又称“笑气” 。其麻 醉作用于 1799 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 ·戴维发现, 曾经广泛被应用于医学手术中。但 “笑气”有急性毒性,进入血液后会导致人体缺氧,长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压、晕厥, 甚至心脏病发作。此外,长期接触此类气体还可引起贫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1)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有 ;用途有 ; (任答一点) (2) 上述材料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3) 上述材料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1.参考答案:
(1) 物理性质:气体,无色,有甜味,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微溶于水, 能溶于乙醇、乙醚、浓硫酸等 (任答一点)
化学性质:氧化剂,急剧毒性,室温下稳定; (任答一点)
用途:可以用作麻醉剂
(2) -90.8℃时凝固
(3) 一氧化二氮遇热分解成氮气和氧气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物质的 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 知道物质性质对 应的用途 知道物理性质与 化学性质的本质 区别 能描述出物质性质类 型,并从本质上予以区 分,知道性质对应的用 途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物质的 物理变化 知道物理变化和 物理性质的区分 知道物质变化是 个过程与物质性 质的区别 可以从本质上进行化学 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概念 区分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对比实 验 知道对比实验要 在相同条件下 了解对比实验的 设计原理 能自主设计对比实验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正确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别、用途等。
38
作业 14: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 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4) 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 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6) 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1.参考答案:
(1) 试管夹 (2) 药匙 (3) 胶头滴管 (4) 酒精灯 (5) 试管 (6) 集气瓶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
(1) 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2) 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 体药品; (3)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4) 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 灯; (5) 试管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 (6) 集气常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认识试管知道试 管使用需要夹持 仪器 会书写实验仪器 名称 认识试管夹并知道 其作用 可以回顾试管使 用的注意事项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药品的取用 需要仪器 知道粉末药品的 取用需要药匙 认识药匙并会书写 仪器名称 可以回顾固体药 品取用的方法
(3)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药品的取用 需要仪器 知道液体药品的 取用需要胶头滴 管 认识胶头滴管并会 书写仪器名称 可以回顾液体药 品取用的方法
(4)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加热需要仪 器 知道酒精灯并会 书写仪器名称 认识酒精灯并知道 其作用 知道酒精灯的使 用注意事项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反应和加热 需要仪器 知道试管的可以 直接加热 知道试管的作用 知道可以直接加 热的仪器
(6)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收集或贮存 气体需要仪器 认识集气瓶 知道集气瓶的作用 知道集气瓶的使 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正确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
39
作业 1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是化学实验 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 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 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 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 如图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 用量筒量取 12 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12 毫升,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
(5) 如图D所示,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 。 1.参考答案:
(1) 朝向手心 倒
(2) B
(3) ①三分之一 ②预热
(4) 大于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时间要求:4-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写对液体取用不清楚;
(2) 错选酒精灯使用不明;
(3) 错写对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清楚;对加热前先对试 管进行预热不清楚;
(4) 错写对筒量取用液体不规范读数后果不清晰;
(5) 错写透明。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部分实验 操作 知道基本实验流 程 能详细掌握药品取 用 能对实验操作进行 分析和评估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认识酒精灯 知道酒精灯的基 本信息 了解酒精灯的注意 事项 能对酒精灯的操作 进行解释
40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试管的用 途 知道试管使用的 部分注意事项 明确试管使用时的 问题 能对正确操作和错 误操作进行分析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量筒的使 用 部分了解量筒错 误使用后果 对量筒的错误使用 进行分析 熟练运用量筒的使 用和注意事项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洗涤仪器 知道试管如何清 洗 知道正确的使用试 管刷 掌握洗涤仪器的方 法和洗干净的标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察测量容器 ﹣ 量筒;加热器皿 ﹣ 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等知识,加强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掌握。
作业 16: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竖直的试管中加入金属颗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造成失火
(2)砸破容器底部
(3)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4)污染原试剂瓶内的试剂
(5)试管炸裂
(6)液体药品腐蚀胶帽 2.时间要求:4-5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酒精灯的使 用 知道酒精灯的使用 注意事项 知道酒精灯如何添 加酒精 正确掌握酒精灯的 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固体药品的 取用 知道试管的使用注 意事项 知道密度大的固体 如何取用 掌握固体药品的取 用方法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液体药品的 取用 知道液体药品的存 放注意事项 知道直接倾倒液体 药品的注意事项 掌握液体药品的取 用方法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药品的节约 原则 知道多余药品的处 理方法 知道药品使用的注 意事项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试管的使用 知道使用试管的加 热方法 知道使用试管加热 时注意事项 掌握试管的使用方 法
(6)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胶头滴管的 作用 知道胶头滴管使用 的方法 知道胶头滴管的使 用注意事项 掌握胶头滴管的使 用方法
41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题
作业 17:I: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图(a)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在连接 c 和 d 时,使 d 较容易插入 c 中的措 施是_________;如果采用图 (b)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
(2) 图(c)是某同学称取氯化钠的操作,请你指出该同学错误操作是_________,该 同学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g。
II: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 化、现象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⒉ 点 燃 前 (1) 观察蜡烛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2) 切一块石蜡,投 入水中 浮在水面上,难溶于 水,硬度小 密度________,难溶于水,硬度 小
⒊ 点 燃 蜡 烛 ( 1 ) 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
(2) 取一根火柴,迅 速平放在火焰中,1s 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 变黑 外 层 温 度 最 高 , 加 热 时 应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干燥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片刻, 取 下 火 焰 上 方 的 烧 杯,迅速向烧杯内倒 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__________, 澄清石灰____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________, 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碳、氢 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⒋ 熄 灭 蜡 烛 (1)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 白 烟 产 生 , 白 烟 _____(填能或者不能) 燃烧 白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 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现 象 中 的 物 质 白 烟 是 ___________
42
1. 参考答案:
I: 试管 将导管用水润湿 试管破裂或者导管断裂 物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II:12 比水小 外焰 有水雾或者液滴 变浑浊 二氧化碳 能 石蜡
2.时间要求:4-5 分钟。
3.评价设计
I: (1) a 是试管。将导管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即可把玻 璃管插入橡胶塞。如果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会使试管破裂或者导管断裂。
(2)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被称物体,右盘放砝码。如果放反位置以 后,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是砝码质量减游码质量,由图可知,游码是 3g,所以被称药品 的实际质量是:10g+5g-3g=12g。
II:2. (2) 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 (2)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利用外焰加热。
(3) 烧杯内壁有水雾或者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 了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4. (1)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白烟能燃烧, 白烟是石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认识基本的实 验器材 知道仪器的使用 掌握仪器连接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固体药品 的称量仪器 知道天平的使用方 法 掌握天平的使用 方法和原理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石蜡质软 能实验并会观察现 象 认识石蜡的物理 性质 知道石蜡的密度比 水的密度小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蜡烛可以 燃烧 能点燃蜡烛并会观 察现象 认识蜡烛燃烧的 火焰有三层 知道火焰的外焰温 度最高用来加热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观察蜡烛燃烧 时烧杯的现象 及加入石灰水 后的现象 知道烧杯中出现水 雾,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现象知道蜡 烛燃烧生成的水 和二氧化碳 知道蜡烛燃烧的产 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总结实验现象得出 结论
(6)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蜡烛熄灭 后有白烟 知道白烟能燃烧 理解白烟的本质 理解物质燃烧有火 焰的原因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观察现象,并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作业 18: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__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缓 慢过程。
(2)小明收集 A、B 两瓶呼出的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43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向 A 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 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向 B 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 木条 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 量高
(3)小红认为实验②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相关资料。
【资料卡片】 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Ⅱ. [数字化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 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
Ⅲ.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 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 问题: Ⅱ [数字化实验]烧杯中燃烧的蜡烛是否同时熄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②结论不正确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 化学
(2) ①变浑浊,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燃着的木条熄灭
(3) 否,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烛后熄灭。因为温度升高,生成的二氧化碳汇集
到烧杯的上方导致氧气的浓度降低,所以高的蜡烛先熄灭
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的含量为 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 碳的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 (合理即可)
2.时间要求:4-5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呼吸作用 知道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的区别 知道呼吸作用发生 化学反应 正确掌握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并能区分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学会观察现象 知道知道二氧化碳 的性质 知道呼出气体中有 二氧化碳 掌握呼出气体与吸 入空气的成分不同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蜡烛熄灭的 原因,以及呼出 气体与吸入空气 的成分不同 知道氧气和二氧化 碳含量的不同会影 响蜡烛或木条燃烧 知道实验中常用的 对比法并会分析数 据 掌握探究实验的过 程与方法,并能得 出正确结论
44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理解燃烧的蜡烛或木条熄灭的原因;探究 实验的过程与方法。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选择题 1、2、3 √ 中等 改编 40分钟
2 1、2、3 √ √ 易 改编
3 5 √ 较难 改编
4 6、7、8 √ 易 改编
5 6、7、8 √ 易 改编
6 6、7、8 √ 易 改编
7 6、7、8 √ 中等 改编
8 3、7 √ 易 改编
9 3、7 √ 中等 改编
10 1、5 √ √ √ 中等 改编
11 1 √ √ 中等 改编
12 1、2 √ 中等 改编
13 填空题 2、3、4、5、9 √ √ 较难 原创
14 6、7、8 √ √ 中等 改编
15 6、7、8 √ 中等 改编
16 6、7、8 √ 较难 改编
17 实验题 1、3、4、5、6 、7、8、9 √ 中等 改编
18 √ 较难 改编
4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级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章末检测 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