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关于蒸发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再放酒精灯
B.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
D.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
2.某学习小组拟探究CO2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固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B.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2H+=CO2↑+H2O
C.b、c、f中试剂依次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银氨溶液
D.装置e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3.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的物质的量为(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A. B. C. D.
4.臭氧已成为夏季空气污染的元凶,地表产生臭氧的机理如图所示,NA代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16 gO3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质子数为16NA
C.0.5mol NO2溶于水形成1L溶液,可得到0.5 mol L 1的硝酸溶液
D.标准状况下,11.2L的NO和O2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NA
5.实验时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外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能观察到( )
A.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C.长颈漏斗内的液而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6.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与足量水蒸气在高温下完全反应,失去个电子
B.溶液中含有个
C.与含的溶液反应产生的分子数目为
D.氘化锂 (6LiD)中含中子数为
7.原子能工业中,钆(Gd)因其中子吸收截面大的特性被用作核反应堆的控制棒。下列有关Gd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64 B.质量数为157 C.其为金属元素 D.中子数为64
8.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
A. B. C. D.
9.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先加适量生石灰),后续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10.将a mol Na和amol 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3,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B. %
C.% D. %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③1L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为4NA
④同温同压下,O2和Cl2的密度之比为32∶71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体的质量为22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g/mol
B.16 g O2和16 g O3含的氧原子个数一样多
C.在标准状况下,水、氧气和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都相等
D.1 mol氯化钙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3.实验室常利用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的原理,用浓硫酸与硝石(NaNO3)反应制备反应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颈甑是原始的一种蒸馏烧瓶
B.反应温度如果过高,制得可能会呈现黄色
C.反应方程式为:
D.可从实验室中选用无色透明洁净的试剂瓶盛装制得的硝酸
14.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下列气体的容器上,不需要贴右图标志的是
A.H2 B.CO C.N2 D.CH4
15.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它的阴离子与1H+组成HmX-离子,则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分类法在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I.由以下一些微粒:、、、、。其中:
(1)互为同位素的是
(2)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II.现有下列物质:①Cl2、②稀硫酸、③熔化的KNO3、④无水酒精、⑤Cu(OH)2、⑥CO2、⑦镁铝合金,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3)属于混合物的有
(4)能导电的物质有
(5)属于电解质的有
17.(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2 ③液态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氨水 ⑧熔化的KNO3
(2)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现有M、N两种气态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之比为2:1,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温同压下,M、N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②相同温度下,在两个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M、N,若两个容器中气体的密度相等,则两个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
③将M、N两种气体分别溶于水(M、N与水均不反应)配成溶液,当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时,其密度分别为d1和d2,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18.(1)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①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
②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
③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
④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 。
(2)实验室用NaCO3·10H2O晶体配制0. 5mol/L的Na2CO3溶液970mL,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是 。
(3)已知两种碱AOH和BOH的摩尔质量之比为5:7,现将7molAOH与5mol BOH混合后,从中取出5.6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则AOH的摩尔质量为 。
(4)某学生欲用12mol·L-1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 0.3 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 mL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 (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将量取浓盐酸的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稀释浓盐酸时,未冷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未干燥
三、实验题
19.我国西北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在夏天,当地的农民将湖水引入湖滩上晒出了食盐。到了冬天,湖面上又漂浮着大量的石碱晶体(Na2CO3 10H2O),农民则可以直接从湖中捞碱。氯化钠和石碱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设计实验室模拟“夏天晒盐”的操作流程:溶液→ → →洗涤→干燥。实验室模拟“冬天捞碱”,应采用方法是 。
(2)为检验所得石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应使用的试剂是 。
为测定石碱样品的质量分数w(Na2CO3 10H2O)(假设只含NaCl杂质),某小组设计了两种测定方案:
方案一:将样品配成溶液,再测定溶液浓度
①配制100mL待测液,实验单中步骤如下:
用电子天平取2.000g石碱样品,在(A)中加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B)将液体转移至(C)中。向(C)中直接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D)逐滴加水至(____)。摇匀后将液体转移至贴好标签的细口瓶中保存。
(3)填写实验单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 ;(B) ;(C) ;(D) 。
(4)“配制待测液”的过程中先后两次用到仪器(B),但作用有所区别。按先后顺序,说明(B)的实验中的作用: , 。
(5)实验单中:“()”的内容应该是 。
(6)按上述实验步骤配制待测液,所得溶液浓度将 (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 。
②测定待测液浓度:更正①中错误操作后,小组同学每次取20.00mL待测液,与0.160mol L-1的稀盐酸反应至完全转化为CO2。多次测量后,平均每次消耗盐酸17.40mL。
(7)能否用25mL量筒量取20.00mL待测液?说明理由。 。
(8)该实验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9)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w(Na2CO3 10H2O)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方案二:
(10)由于气体体积受 和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读取气体体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这些条件前后一致。
(11)若测量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mL mol-1,则w(Na2CO3 10H2O) 。
20.实验室配制2.00mol L﹣1的NaOH溶液100mL,回答下列问题。
①需要称取NaOH固体 g。配制溶液时需用 mL容量瓶。
②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有一个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③配制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E.容量瓶中有水未干燥就配制溶液。
试卷第4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放酒精灯,再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A错误;
B.给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用垫上石棉网,B错误;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C正确;
D.蒸发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蒸干,应在析出大量固体时用余热使其蒸干,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可用酒精灯直接给蒸发皿里的液体加热,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蒸发的过程中,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干,不能直接蒸干。
2.C
【分析】探究CO2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a装置是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装置c中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通过 d加热和锌发生反应,装置e为安全瓶,f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A.实验开始时,需先打开活塞K,使反应产生的CO2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与锌粉反应,后点燃酒精灯,故A错误;
B.a装置是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由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Ca2++H2O,故B错误;
C.b装置是除去CO2中的氯化氢,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氯化氢的同时产生CO2,c装置中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f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银氨溶液可以吸收CO,故C正确;
D.装置e为安全瓶,防止装置f中的液体倒吸到硬质玻璃管中,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选C。
4.D
【详解】A. 反应②是O2与O反应生O3,化合价不变,没有电子的转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用极限思维,假设全部是16g O3,则所含质子数为8NA,故B错误;
C. 0.5mol NO2溶于水形成1L溶液,3NO2 + H2O =2HNO3 + NO,因此得到硝酸物质的为0.33mol,可得到0.33 mol L 1的硝酸溶液,故C错误;
D. 标准状况下,11.2L的NO和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都为双原子分子,无论怎么反应,原子数不变,因此所含的原子数为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B
【详解】当外拉活塞时,锥形瓶内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若气密性良好,则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当推动活塞时,锥形瓶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良好,则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故答案选B。
6.D
【详解】A.单质与足量水蒸气在高温下完全反应生成1mol,失去个电子,A错误;
B.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数目,B错误;
C.盐酸消耗完后,钠可以继续与水反应,反应生成0.1mol氢气,产生的分子数目为,C错误;
D.氘化锂 (6LiD)物质的量为,含中子数为,D正确;
故选D。
7.D
【分析】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详解】A.质子数为64,A正确;
B.质量数为157,B正确;
C.钆为金属元素,C正确;
D.的中子数为157-64=93,D错误;
故答案为:D。
8.A
【分析】坩埚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杯状器皿(带有盖子),用来对固体进行高温加热。
【详解】图中所示的仪器分别为坩埚、蒸发皿、分液漏斗、蒸馏烧瓶,故选A。
9.A
【详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先加适量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在进行蒸馏即可分离, 蒸馏操作中需要使用冷凝管,故答案选A。
10.C
【详解】a mol Na和amol 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发生如下反应:Na+Al+2H2O==NaAlO2+2H2↑,
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选C。
11.A
【详解】①标准状况下,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此0.5mo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由于两种气体均为双原子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为NA,故正确;
②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故正确;
③1L、2mol/L的氯化镁溶液含有溶质为2mol,1个氯化镁中含有2个氯离子,因此2molMgCl2中含有氯离子数目为4NA,故正确;
④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气体的密度之比和气体的摩尔质量成正比,因此同温同压下,O2和Cl2的密度之比为32∶71,故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A、n=11.2L÷22.4L/mol=0.5mol,质量为22 g,则M=22g÷0.5mol=44g/mol,相对分子质量为44,错误;
B、O2和 O3都由O元素组成,质量相等时,原子个数相等,正确;
C、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分子间距离不同,标准状况下,氧气和氮气相等,水的最小,错误;
D、1 mol氯化钙含有2molC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曲颈甑是原始的一种蒸馏烧瓶,它是一长弯颈、圆球体的蒸馏烧瓶,故A正确;
B.浓硝酸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溶解在硝酸中呈现黄色,故B正确;
C.硝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硝酸和硫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应避光保存,放在棕色试剂瓶,故D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H2、CO、CH4都是易燃气体,盛装H2、CO、CH4的容器上需要贴易燃气体的标志;N2不活泼,不易燃烧,盛装N2的容器上不需要贴易燃气体标志;答案选C。
15.A
【分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说明质子数为A-N,可进一步计算每个HmX-含有的质子数,结合n=计算出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说明质子数为A-N,HmX-含有的质子数为A-N+m,HmX-的摩尔质量为A+m,所以agHmX-的物质的量为mol,因此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m);
答案选A。
16.(1)、
(2)、
(3)②⑦
(4)②③⑦
(5)③⑤
【解析】(1)
有以下一些微粒:、、、、, 其中: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是、;
(2)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6、7,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19、20,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6、6,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7、7,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18、22,则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3)
①Cl2是单质,不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稀硫酸是混合物,可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熔化的KNO3能电离出离子,可导电,是电解质;
④无水酒精不电离,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⑤Cu(OH)2能电离,固体不导电,是电解质;
⑥CO2不电离,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⑦镁铝合金是混合物,可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则属于混合物的有②⑦;
(4)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能导电的物质有②③⑦;
(5)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属于电解质的有③⑤。
17. ④⑦⑧ ①③⑤⑧ ②⑥ 0.4 0.04 2:1 1:2 d1:2d2
【分析】(1)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详解】(1)①NaCl晶体是溶于水或熔融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故NaCl晶体是电解质,但NaCl晶体本身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②液态SO2的水溶液虽然可以导电,但是溶液中的离子是由亚硫酸电离产生的,并非SO2自身电离产生的,因此液态SO2属于非电解质,液态SO2本身也不能导电;
③液态醋酸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则液态醋酸是电解质,但液态醋酸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④汞是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汞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
⑤BaSO4虽然难溶,但其熔融态可以导电,故BaSO4固体是电解质,因本身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⑥蔗糖(C12H22O11)是溶于水和熔融态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本身也不能导电;
⑦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氨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
⑧熔化的KNO3是溶于水和熔融态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因有自由移动离子,所以能导电;综上所述,能导电的是④⑦⑧,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
(2),故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设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根据稀释定律可得,0.01L×0.4mol/L =0.1L× x mol/L,解得x=0.04,故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
(3)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M、N气体的密度之比为2:1;
②相同温度下,在两个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M、N,若两个容器中气体的密度相等,则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当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相同质量时,两个容器中的压强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为1:2;
③根据可知,当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时,,故当两溶液密度分别为d1和d2时,该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8. D C A E 143.0 g 40g/mol 12.5 ad
【详解】
(1)①沙子不溶于水,故采用过滤除去,即选D;
②KNO3与NaCl均易溶于水,但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可采用结晶法分离两者,即选C;
③碘单质易溶于水,但在CCl4、苯中溶解度更大,故可采用萃取分液法分离,即选A;
④两者互溶,所以不能直接分液,但沸点相差较大,故可采用蒸馏法分离,即选E。
(2)配970mL溶液应该选用1000mL容量瓶,计算时用1000mL进行计算。n(Na2CO3)=0.5mol/L×1000mL×10-3L/mL=0.5mol,即需要Na2CO3·10H2O 0.5mol,计算时应该用Na2CO3·10H2O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Na2CO3·10H2O质量=0.5mol×286g/mol=143.0g;
(3)该混合液中n(AOH):n(BOH)=7:5,设5.6g混合物中含AOH 7xmol,BOH为5xmol,
根据题意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反应,列式得:7x+5x=n(HCl)=100mL×10-3L/mL×1.2mol/L=0.12mol,解得x=0.01mol,即5.6g混合物含AOH:0.07mol,BOH:0.05mol;
由总质量列式得:0.07mol×M(AOH)+0.05mol×M(BOH)=5.6g,联立M(AOH):M(BOH)=5:7,解得M(AOH)=40g/mol。即AOH摩尔质量为40g/mol。
(4)①浓溶液配稀溶液,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列式得:12mol/L×V(浓)=0.3mol/L×500mL,解得V(浓)=12.5mL,即用量筒量取浓盐酸体积为12.5mL;
②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会导致所量浓盐酸体积偏小,即所取溶质HCl偏少,故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符合题意;
b:量筒中残留液不需要进行洗涤,若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则会导致所取盐酸偏多,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不符合题意;
c: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温度降低,溶液体积缩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不符合题意;
d:摇匀后液面下降是正常现象,因为残留在刻度线上方的溶液未及时流回,此时若加水,则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符合题意;
e:容量瓶有少量水对实验无影响,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d。
19.(1) 蒸发结晶 过滤 冷却热饱和溶液
(2)AgNO3溶液
(3) 烧杯 玻璃棒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4) 搅拌 引流
(5)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6) 偏低 因为移液后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有部分溶质损失
(7)能;因为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故只能量出20.0mL,不能精确量出20.00mL;;
(8)Na2CO3+2HCl=2NaCl+H2O+CO2↑
(9) 0.0696mol/L 36.9%
(10) 温度 压强
(11)
【解析】(1)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夏天气温高,水蒸发氯化钠析出晶体。根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室模拟“夏天晒盐”的操作流程:溶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模拟“冬天捞碱”,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过滤;冷却热饱和溶液;
(2)
检验Cl-可用AgNO3溶液,为检验所得石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可用AgNO3溶液;故答案为:AgNO3溶液;
(3)
配置100mL待测液时,称量好药品,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
“配制待测液”的过程中先后两次用到玻璃棒,第一次溶解时用来搅拌,第二次移液时用来引流;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5)
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6)
按上述实验步骤配制待测液,所得溶液浓度将偏低,因为移液后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有部分溶质损失;故答案为:偏低;因为移液后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有部分溶质损失;
(7)
不能;因为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故只能量出20.0mL,不能精确量出20.00mL;故答案为:不能;因为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故只能量出20.0mL,不能精确量出20.00mL;;
(8)
该实验的原理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9)
根据实验数据,消耗盐酸物质的量为:,依据方程式可知Na2CO3物质的量为:,待测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696mol/L;w(Na2CO3 10H2O)= =36.9%;故答案为:0.0696mol/L;36.9%;
(10)
由于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读取气体体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这些条件前后一致;故答案为:温度;压强;
(11)
若测量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mL mol-1,则w(Na2CO3 10H2O)= = ,故答案为:。
20. 8.0 100 物体和砝码放反了 27.4 B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详解】①NaOH的物质的量n=cV=2.00mol/L×0.1L=0.2mol,质量m=nM=0.2mol×40g/mol=8.0g,配制100mL溶液,故需用100mL的容量瓶;
②天平使用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因此图中的错误是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反;放在右盘时,游码的质量+右盘的质量=左盘的质量,因为顺序放反,所以游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所以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30g-2.6g=27.4g;
③A.氢氧化钠吸潮会导致称得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浓度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溶液的体积V偏小,根据c=,c偏大,B符合题意;
C.少量氢氧化钠残留在烧杯内,使得n偏小,根据c=,c偏小,C不符合题意;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导致溶液的体积V偏大,根据c=,c偏小,D不符合题意;
E.容量瓶中有水未干燥就配制溶液,由于定容步骤还需加水,因此对结果没有影响,E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五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河北省邢台市英华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