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2摩擦力 课时练习(含解析)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2. 摩擦力
一、单选题
1.一本质量为m的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张A4纸夹在书页间,如图所示。已知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4纸与书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4纸的质量忽略不计。现有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A4纸上,若要使书与A4纸一起运动,则A4纸上面书页的质量应至少大于(  )

A. B. C. D.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A.μF B.μ(F+G) C.G D.μ(F-G)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木块受到长木板施加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为(  )
A.2mg,方向水平向左 B.1Mg,方向水平向左
C.1(m+M)g,方向水平向右 D.2mg+1Mg,方向水平向右
4.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运动。作用力F方向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物体甲
B.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物体乙
C.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物体丙
D.三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5.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质量为3 t的汽车,以40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g=10m/s2),汽车的重力为( )
A.3×102 N
B.3×103 N
C.3×104 N
D.3×105 N
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D.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7.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C.存在摩擦力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D.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水平表面上,A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右拉动木板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的弹力为F1.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始终在B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相对地面静止后,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
B.A相对地面静止后,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
C.若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1
二、多选题
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现对物体M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m与M之间的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10.下列哪种情况是因为摩擦力太小的缘故( )
A.在沙漠上走路比在柏油路上费力
B.在冰上走很容易跌倒
C.船在水上缓慢行驶
D.数钞票时,如果手上不沾水会滑
11.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的物体,且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要使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则的取值可以为(  )
A. B. C. D.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两物体有弹力存在则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
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三、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一重为40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其中,,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撤去力,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4.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物体B重40N,物体A、B在水平力F=30N的作用下匀速运动,求物体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5.质量为4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现给物体一水平拉力F,(取g=10N/kg)。求:
(1)当拉力大小为50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为300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16.请根据实验中的摩擦力和压力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图像,这个图像的斜率表示什么意义?各个实验小组作出的图像的斜率是否应该相同?为什么?
答案解析:
1.B
【解析】书本恰好运动时,设A4纸上面的书页的质量为m0
解得
若要使书一同运动,A4纸上面的书页的质量越大越容易一起拉动,所以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A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则受到是滑动摩擦力,则有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此时木块受到长木板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
其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左。
故选A。
4.B
【解析】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
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物体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的质量为
则重力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A.相对于其它物体静止的物体一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故A错误;
B.运动的物体可以相对于其它物体静止,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例如水平传送带上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的物块,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
D.根据滑动摩擦力格公式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A.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A错误;
B.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才有弹力,故B错误;
C.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接触且有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存在摩擦力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故C正确;
D.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摩擦力,也可能是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木板在抽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上下表面均受滑动摩擦力,而上表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1,总摩擦力f>F1,故A错误;A相对地面静止后,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地=μ(GA+GB),A木块相对与地面是静止的,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分别是向右的B对A的滑动摩擦力和向左的弹簧的拉力.所以F1=μGA,故B错误.若B以2v的速度产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后,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分别是向右的B对A的滑动摩擦力和向左的弹簧的拉力.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故C正确.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还是F1.故D错误.故选C.
9.AC
【解析】A.以m为研究对象,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弹簧对m有向右的弹力,由平衡条件可得,m受到M向左的摩擦力,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M受到m对它向右的摩擦力,故B错误;
C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M的摩擦力与外力F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0.BD
【解析】A.在沙漠上走路比在柏油路上费力,是因为在沙漠中走路时细沙比较松软,并不是摩擦力的问题,故A错误;
B.冰面上接触面较光滑,摩擦力小,所以人走路容易跌倒,故B正确;
C.船在水上行驶是水的推力作用,故C错误;
D.数钞票时,不沾水钞票面很光滑,所以摩擦力很小,不容易带过,故D正确。
故选BD。
11.BC
【解析】当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方向向左时,F1有最小值为
当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方向向右时,F1有最大值为
所以F1的取值范围是
故AD不可能,BC可能。
故选BC。
12.BC
【解析】A.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故A错误;
B.发生弹力的条件一是发生形变,二是相互接触,故有弹力一定有形变,故B正确;
C.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一是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二是有弹力存在;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沿接触面方向,二者方向相互垂直,故C正确;
D.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
故选BC。
13.(1)7N,水平向左;(2)8N,水平向左
【解析】(1)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
因为
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故有
方向水平向左。
(2)当只将撤去时,因为
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滑动,故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14.0.5
【解析】B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力,与地面间的正压力
匀速运动说明拉力
滑动摩擦力f=μFN,解得
15.(1)50N;(2)200N
【解析】在地面上
则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为

(1)当拉力F=50N时,F(2)当拉力F=300N时,F>Fmax,物体滑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6.见解析
【解析】图像如图所示。
这个图像的斜率表示动摩擦因数,各个实验小组作出的图像的斜率不一定相同,因为不同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般不同,而各个实验小组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完成实验。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6 Tv Programmes Reading 课后作业(2课时无答案)

下一篇:Unit6 Tv Programmes Task&Self assessment基础知识专练(2课时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