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高二上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和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长时间放置后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的原因之一是被氧气氧化了
B.可利用大理石粉与水混合得到的浆状物对燃煤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
C.“天宫课堂”中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析晶放热与形成新的化学键有关
D.“汽车尾气处理”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以CO和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工业上的成熟方法,直接以为原料生产甲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用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就是将转化为甲醇。
已知:①
(2)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反应①中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小于45.25kJ
B.对于反应②③,选用高效催化剂,可分别降低反应的焓变
C.与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以和为原料合成甲醇,同时生成,该反应放出能量
3.由金属单质和氯气反应得到CaCl2和BaCl2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B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1+ H3<0 B. H4> H5
C. H2(Ba)< H2(Ca) D. H1+ H2+ H3+ H4+ H5+ H6= H
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实验(a)中铝片能被盐酸充分溶解,则换用浓度稍高的盐酸可以提高反应放出的热量
B.实验(b)中溶液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铵盐溶于水吸热造成的
C.实验(c)铝热反应实验时需要镁条放出的光和热引发该反应,故反应为吸热反应
D.实验(d)测定酸碱中和的热效应时该温度计需要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5.反应2C(s)+O2(g)=2C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 H<0,表明该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C.2mol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kJ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ΔH=-110.5kJ/mol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 + HCl(aq) = NaCl(aq)+H2O(l) ΔH= -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硝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 -566.0kJ·mol-1
C.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 O2(g) = 2H2O(l) ΔH= -285.8kJ·mol-1
7.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分别生成1mol相关有机物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Cl Cl、C Cl键能分别为243 kJ mol 1、327 kJ 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4(g)+Cl (g)→CH3 (g)+HCl(g) ΔH= 15 kJ mol 1
B.CH4与Cl2的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
C.ΔH4≈ΔH3≈ΔH2≈ΔH1,说明CH4与Cl2的四步取代反应,难易程度相当
D.1molCH4(g)的能量比1molCH2Cl2(g)的能量多197kJ
8.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
B.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量,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D.H2O2的分解反应
10.开发氢能是降碳的关键。实验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水煤气变换低温产氢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产氢反应是吸热反应 B.过程I、Ⅱ、Ⅲ均需要吸收能量
C.状态4中物质状态最稳定 D.每生成1molH2转移1mole-
二、填空题
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 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 。
(2)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用符号Q表示:Q>0,反应 ;Q<0,反应 。
12.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Ⅲ:
(1)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用将转化为,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反应②生成的反应热为,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热用和表示)。
13.I.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反应:Fe+Cu2+=Fe2++Cu;2Fe3++Cu=2Fe2++Cu2+;在Cu2+、Fe2+、Fe3+中,其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2)根据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中n(还原剂):n(氧化剂)= 。
②该反应中盐酸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只氧化性 B.只有酸性 C.只有还原性 D.有氧化性也有酸性 E.有还原性也有酸性
③在方程式上用单线桥表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MnO2+4HCl=MnCl2+Cl2↑+2H2O
④配平方程式: 。
______MnO+______C2O+______H+=______Mn2++______CO2↑+______H2O
II.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3)在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气态水放出241kJ的热量,已知H-O键能为463kJ mol-1,O=O键能为498kJ mol-1,计算H-H键能为 kJ mol-1。
(4)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Mg2Ni,已知:
Mg(s)+H2(g)=MgH2(s) △H1=-74.5kJ mol-1;
Mg2Ni(s)+2H2(g)=Mg2NiH4(s) △H2=-64.4kJ mol-1;
Mg2Ni(s)+2MgH2(s)=2Mg(s)+Mg2NiH4(s) △H3。
则△H3= kJ mol-1。
14.(1)甲醚(CH3OCH3)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1455kJ/mol,写出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 mol﹣1、393.5kJ mol﹣1;计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应热△H= ;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 kJ。
(3)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则表示C6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5.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f为金属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d、e同主族,且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与f的单质可按1∶1化合,试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称为“绿色氧化剂”。写出酸性条件下该化合物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be2的结构式为 ,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通常条件下1克该物质完全燃烧会释放出7.8 kJ的热,试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4)标准状况下c的氢化物溶解度为700,用c的氢化物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溶质质量分数 (此空用数据列出表达式即可)。
16.利用下图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
A.沿玻璃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3)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地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 。
A.用滴定管(精量仪器,读数保留到0.01)取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
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
D.测量硫酸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油脂长时间放置后会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故A正确;
B.可利用大理石粉与水混合得到的浆状物对燃煤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涉及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故B正确;
C.乙酸钠溶液中钠离子和乙酸根离子间的离子键被破坏,析出晶体,生成乙酸钠晶体,形成新的离子键,成键会释放热量,故C正确;
D.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催化处理得到氮气和二氧化碳,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C
解析:A.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若温度不变,反应①中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5.25kJ,A错误;
B.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反应④ ,C正确;
D.结合C项,根据盖斯定律得 ,则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3.A
解析:A. H2和 H3分别代表M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均大于0,所以 H1+ H3>0,A项错误;
B.Cl2 (g)断键形成两个气态氯原子,该过程吸热,所以 H4>0,气态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可以形成稳定的8电子结构,该过程放热,所以 H5<0,因此 H4> H5,B项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BaD.由盖斯定律可知: H1+ H2+ H3+ H4+ H5+ H6= H,D项正确;
故选A。
4.D
解析:A.将盐酸换用浓度稍高的盐酸,可加快反应速率,但铝片质量一定,反应放热不变,故A错误;
B.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
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酸碱中和的最高温度为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温度,则测定酸碱中和的热效应时需要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故D正确;
选D。
5.C
解析:A.据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要比生成物总量高,A错误;
B.据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H<0;但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该反应还需点燃等条件才能发生,B错误;
C.据图2molC(s)不完全燃烧生成CO(g)放出221kJ热量,所以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kJ,C正确;
D.图示为1molC(s)与氧气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g)ΔH=-110.5kJ/mol,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A
解析:A.硝酸为强酸,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中氢氧化钠为1mol,则反应放出的热量57.3kJ,A正确;
B.燃烧热之一又称燃烧焓。在某一温度和压强下lmol某物质B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燃烧热,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有反应①ΔH= -283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①得:ΔH=+566.0kJ·mol-1,B错误;
C.甲烷的燃烧热指的是CH4燃烧生成液态H2O,C错误;
D.2gH2为1mol,则反应中的△H应为,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A.CH4(g)+Cl2(g)→CH3Cl(g)+HCl(g) ΔH= 99 kJ mol 1,CH4(g)+Cl (g)→CH3 (g)+HCl(g)在CH4(g)+Cl2(g)→CH3Cl(g)+HCl(g)的基础上没有断裂Cl Cl,没有形成C Cl,只断裂一个C H,形成H Cl,因此ΔH=E(C H)+ 243 kJ mol 1 327 kJ mol 1 E(H Cl)= 99 kJ mol 1,则CH4(g)+Cl (g)→CH3 (g)+HCl(g) ΔH= E(C H) E(H Cl) = 15 kJ mol 1,故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得到CH4与Cl2的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ΔH4≈ΔH3≈ΔH2≈ΔH1,说明CH4与Cl2的四步取代反应,由于断键断裂C H,形成C Cl和H Cl,四步反应的难易程度相当,故C正确;
D.根据图中1molCH4(g)和1mol Cl2(g)的能量比1molCH2Cl2(g)和1molHCl(g)的能量多197kJ,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C
解析: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即化学键的变化引起,A正确;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故等质量的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正确;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则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D正确;
故选C。
9.B
解析: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题意;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生成CO,C价态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为吸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放热反应,故C不符题意;
D.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是放热反应,故D不符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A.由图可知,状态1能量高于状态4,则水煤气变换产氢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
B.过程I、Ⅱ断开化学键,过程Ⅲ形成化学键,则过程I、Ⅱ需要吸收能量,过程Ⅲ需要放出能量,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状态4能量最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状态4中物质状态最稳定,选项C正确;
D.CO+ H2O=CO2+H2,碳元素由+2价上升至+4价,氢元素由+ 1价下降至0价,则每生成1mol H2转移2mole-,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二、填空题
11.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 吸热 放热
解析:略
12.(1)
(2)
解析:(1)由于反应Ⅱ是二氧化硫的催化歧化反应,且由题意可知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为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Ⅱ与反应Ⅲ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所以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图示写出反应②,由①+②可写出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3.(1)Fe3+>Cu2+>Fe2+
(2)2:1 E 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3) H2(g)+O2(g)= H2O(l) △H=-285.8kJ mol-1 436
(4)+84.6
解析:(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Cu2+>Fe2+,Fe3+>Cu2+;
故答案为:Fe3+>Cu2+>Fe2+。
(2)①Mn化合价由+4降低到+2作氧化剂,Cl化合价由-1升高到0作还原剂,则n(还原剂):n(氧化剂)=2:1;
故答案为:2:1。
②该反应中有4个HCl参与反应,其中2个HCl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2个HCl化合价不变体现酸的同性;
故答案为:E。
③根据单线桥原则,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
故答案为:。
④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n由+7降低+2,C由+3升高到+4,需要有10个C原子反应,1个Mn原子反应,则有方程式: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故答案为: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3)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H2(g)+O2(g)= H2O(l) △H=-285.8kJ mol-1
故答案为:H2(g)+O2(g)= H2O(l) △H=-285.8kJ mol-1。
②设H-H键能为x,则有关系式x ,x=436kJ/mol;
故答案为:436
(4)③=②-2①,△H3=-64.4kJ mol-1-2(-74.5kJ mol-1)=+84.6kJ mol-1
故答案为:+84.6
14. CH3OCH3(g)+3O2(g)=2CO2(g)+3H2O(l)△H1=﹣1455kJ/mol ﹣378.8kJ/mol 1.6NA 173.4 C6H6(l)+15/2O2(g)===6CO2(g)+3H2O(l) ΔH=-3 260.4 kJ·mol-1
【分析】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注意标出物质的状态。
解析:(1)甲醚的燃烧热为1455kJ/mol ,则燃烧方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CH3(g)+3O2(g)=2CO2(g)+3H2O △H1=﹣1455kJ/mol 。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 mol-1、393.5kJ mol-1;①H2(g)+1/2O2(g)=H2O △H=-285.8kJ mol-1②C(s)+O2(g)=CO2(g) △H=-393.5kJ mol﹣1
③CH3OCH3(g)+3O2(g)=2CO2(g)+3H2O(l) △H1=﹣1455kJ/mol;根据盖斯定律计算①6+②2-③,计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应热△H=(-285.86-393.54)-(-14552)=﹣378.8kJ/mo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H3OCH3(g)+3O2(g)=2CO2(g)+3H2O(l)△H1=﹣1455kJ/mol; ﹣378.8kJ/mol ;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 kJ·mol-1
(2)由(①+ ②)/2得CH4(g)+2NO2(g)═N2(g)+CO2(g)+2H2O(g),ΔH =-(574+1160)/2=kJmol-1=-867 kJmol-1,n(CH4)=0.2mol,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mol8NA=1.6 NA放出的热量为0.2=173.4kJ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6NA、 173.4。
(3) 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1C6H6完全燃烧放热41.8kJ,则1mol C6H6完全燃烧放热41.8 78g/mol=3260.4 kJ ,故表示C6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6(l)+15/2O2(g)=6CO2(g)+3H2O(l)ΔH=-3 260.4 kJ·mol-1。 故为:C6H6(l)+15/2O2(g)=6CO2(g)+3H2O(l) ΔH=-3 260.4 kJ·mol-1
15.(1)
(2)2H++2Fe2++H2O2=2Fe3++2H2O
(3) S=C=S CS2(l)+3O2(g)=CO2(g) + 2SO2(g) △H =-592.8 kJ·mol-1
(4) 0.0446 mol /L
【分析】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e同主族,则d为氧元素、b为碳元素,e为硫元素;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f为金属元素,可知c为氮元素,f为钾或钙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1)a的单质为H2,f是金属元素,则f的单质是单原子,H2和f的单质可按1∶1化合,则化合物中f为+2价,说明f为C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CaH2,属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形成过程为 ;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其中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FeSO4溶液中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
(3)CS2和CO2是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含有S=C键,则其结构式为S=C=S;1gCS2的物质的量为mol,则1mol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8kJ×76=592.8kJ,故表示CS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3O2(g)=CO2(g) + 2SO2(g) △H =-592.8 kJ·mol-1;
(4)用NH3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3,设容器的体积为VL,则溶液的体积也为V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0.0446mol/L;溶质质量分数=。
16.C D 3.4 -56.8kJ/mol B
解析:(1)倒入NaOH溶液时,必须一次性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NaOH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答案选C;
(2)为使反应充分,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温度计是用来测定温度的,不能用作搅拌仪器,更不能打开硬纸片,造成能量损失,而振荡烧杯,不能使反应充分进行;答案选D;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次温度差分别为:3.4℃,5.1℃,3.3℃,3.5℃,第2组数据无效,温度差平均值为3.4℃;
②50mL 0.25mol/L硫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 c △T=100g×4.18J/(g ℃)×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1.4212kJ/0.025mol=-56.8kJ/mol;
③A.用滴定管(精量仪器,读数保留到0.01)取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不符合;
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会导致产生的水的物质的量减少,会产生误差,B符合;
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减少误差,C不符合;
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可以减少测量的误差,不符合,答案选B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六章 电磁现象 章末复习(有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松花江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