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试题(化学)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铁棒上镀铜时,阳极不一定要用Cu做电极
B. 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把稀硫酸缓慢并分次倒入溶液中并搅拌
D. 相同条件下,等pH的溶液和溶液,后者导电能力更强
2. 下列说法正确且一定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时,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为4
②水溶液中含有分子和、
③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
④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
⑤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A. ①② B. ② C. ①③④ D. ②⑤
3. 可逆反应: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图像如图乙所示。现有下列叙述:
①②③④⑤⑥⑦甲图与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则以上所述各项正确的组合为
A. ②④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②③⑤⑦ D. ②③⑥⑧
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 已知反应:,在密闭的反应炉内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均不改变,将反应炉体积缩小一半,则达到新平衡时的浓度将升高
C. 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密闭容器中的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D.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再通入一定量,则再次达到平衡时的百分含量减小
5. 肼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
已知200℃时: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B. 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C. 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和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6. 将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溶液,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A. B. C. D.
7. 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 HX HY HZ
浓度/() 0.12 0.2 0.9 0.9 0.9
电离度 0.25 0.2 0.1 0.3 0.5
电离常数
A. 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
B. 在相同温度下,从HX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且
C. 室温时,若在HZ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则的值不变
D. 表格中三种浓度的HX溶液中,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8. 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 若c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温度高于T℃
C. T℃时,直线cd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
D. T℃时,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9. 电解法可以对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的污水进行处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左极区产生浅绿色溶液,随后生成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阳极附近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两极区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该装置中所用的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D. 当Fe电极消耗时,理论上可处理含量为5%的污水
10.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g)和(g),发生如下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g)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速率方程为:, (k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
B. M点:
C. 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小于增大的倍数
D. 时,若平衡体系中,则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20分)
11. 已知: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表示,最稳定的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有关物质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的摩尔生成焓
B. 相同状况下,比稳定
C. 依据上表所给数据,可求得的燃烧热
D. 与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
12. 常温下,现有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盐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 等体积的①②④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④最多
C. 若将①④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的pH<7
D. 将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13. 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小
B. 若投料比,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约为5.88%
C. 若该反应不使用催化剂,则M点的小于N点的
D. 当温度高于250℃,由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14. 利用库仑测硫仪测定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其原理如图所示。待测气体进入电解池后,将还原,溶液中保持不变。若有标准状况下气体通入电解池(其它气体不反应),反应结束后消耗x库仑电量(已知:电解转移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接电源的正极
B. 阴极反应式为
C. 反应结束后溶液的pH增大
D. 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15. 温度为时,在三个容积均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 物质的平衡浓度
Ⅰ 06 0 0 02
Ⅱ 0.3 0.5 0.2
Ⅲ 0 0.6 0.35
A. 反应刚开始时容器Ⅱ中的
B. 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大于
C. 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大于50%
D. 当温度改变为时,若,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6. 类别万千的酸碱溶液共同构筑了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
(1)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pH=2的醋酸溶液(乙)和0.1mol/L NH3 H2O (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①常温下,将丙溶液加水稀释,下列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②常温下,取甲、乙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稀释后,水的电离程度:乙_____甲(填“>”“<”或“=”)。
(2)①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NaOH溶液pH为11,则该温度_____25℃。(填“>”“<”或“=”)
②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 H2O三种碱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
③某温度下,测得0.001mol/L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9mol L-1,将VaLpH=4HCl溶液和VbLpH=9的Ba(OH)2溶液混合均匀,测得溶液的pH=7,则Va:Vb=_____。
(3)已知:在25℃,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有下表:
弱电解质 H2SO3 H2CO3 HClO NH3 H2O
电离平衡常数
①将SO2通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 L-1时,溶液中的=_____。
②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
A.、 B.、 C.、 D.、
17. 为适应工业以及宇宙航行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先后研制成了多种新型电池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Ⅰ.如图装置甲是某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C、D、F均为石墨电极,E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C、D两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电极质量减少。
(1)装置甲中电流流向为_____(填“由A到B”或“由B到A");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装置乙中D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化学式),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mL。
(3)若将装置丙中的溶液改换成和的混合溶液。从反应初始至反应结束,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生成b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Ⅱ.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的废水的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双阴极通过的电流相等,废水在电池中的运行模式如图(b)所示。
(4)Y离子交换膜为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5)Ⅲ室中除了,主要发生的反应还有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生成,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甲烷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在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较大潜力。其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积相等的多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Ⅰ(忽略反应Ⅱ),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图中信息可知,代表曲线的是_____(填“MH”或“NG”),反应Ⅰ活化大能(正)_____(逆)(填“>”或“<”);c点的K(平衡常数)与Q(浓度商)的等式关系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体系压强为p,则的分压_____。
(2)向恒压密闭装置充入和,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Ⅱ,达到平衡时其中两种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缺少_____(填含碳物质的分子式);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变化曲线,随温度升高该物质的变化趋势为_____,800℃时,的产率为_____。
19.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
反应Ⅱ:
则反应 _____。
(2)①向体积均为VL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分别在和下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分析温度对平衡体系中、CO、的影响,设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分数之和为1,其中CO和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能判断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的是_____(填标号)。
A.的消耗速率和的消耗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图中表示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在N点所示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L,反应Ⅱ的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一种从高炉气回收制储氢物质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某温度下,当吸收池中溶液的时,此时该溶液中_____[已知:该温度下,]。
②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电催化还原为,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析氢反应,若生成的电解效率为80%,当电路中转移时,阴极室溶液的质量增加_____g。[B的电解效率=]。
青岛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试题(化学)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铁棒上镀铜时,阳极不一定要用Cu做电极
B. 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把稀硫酸缓慢并分次倒入溶液中并搅拌
D. 相同条件下,等pH的溶液和溶液,后者导电能力更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铁棒上镀铜时铁棒所在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铁棒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阳极用Cu做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离子进入电解质溶液,从而使电解质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使镀铜反应原理持续发生,若阳极不用Cu做电极,随反应进程铜离子浓度减小,一段时间后铁棒上不能继续生成铜,需要更换含铜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使铁棒镀铜反应继续发生,故A项正确;
B.反应的,若反应的,则反应没有自发性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而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说明反应的,B项错误;
C.把稀硫酸缓慢并分次倒入溶液中会使反应放出的热量散失,导致中和热测定不准确,应把稀硫酸迅速一次性倒入溶液中,C项错误;
D.溶液(忽略水的电离)中,、、 浓度相等, 溶液中,、浓度相等,相同条件下,pH相等的和两溶液相等,则、与是等浓度的,这样溶液离子电荷浓度大于溶液离子电荷浓度,溶液导电能力更强,D项错误;
答案选A。
2. 下列说法正确且一定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时,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为4
②水溶液中含有分子和、
③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
④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
⑤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A. ①② B. ② C. ①③④ D. ②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25℃时,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0.01mol/L的HClO溶液的pH,所以不能证明次氯酸为弱电解质,故①错误;②HClO水溶液中含有HClO分子和H+、ClO-,说明HClO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②正确;③10mL0.01mol/LHClO溶液恰好与10mL0.0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说明HClO为一元酸,不能说明HClO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为弱电解质,故③错误;④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不能说明HClO部分电离,不能证明HClO为弱电解质,故④错误;⑤用HCl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不能说明HClO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为弱电解质,故⑤错误;故选:B。
3. 可逆反应: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图像如图乙所示。现有下列叙述:
①②③④⑤⑥⑦甲图与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则以上所述各项正确的组合为
A. ②④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②③⑤⑦ D. ②③⑥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加入催化剂的结果一是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二是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由此可得:a1
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 已知反应:,在密闭的反应炉内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均不改变,将反应炉体积缩小一半,则达到新平衡时的浓度将升高
C. 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的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D.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再通入一定量,则再次达到平衡时的百分含量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错误;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K=,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达到新平衡时CO2(g)的浓度不变,B错误;
C.该反应前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一定温度、容积下,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错误;
D.恒温恒容通入一定量NO2,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相比减小,D正确;
故选D。
5. 肼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
已知200℃时: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过程①放热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B. 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C. 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和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1所示过程①发生的是反应Ⅰ,该过程焓变小于零,是放热反应,过程②是的分解,由反应Ⅰ-反应Ⅱ×3可得,焓变大于零,该过程是吸热反应,A正确;
B.反应Ⅱ是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大于反应物能量,图2所示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B正确;
C.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2×反应Ⅱ得 ,C错误;
D.由于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因此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和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正确;
故答案选:C。
6. 将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溶液,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两份盐酸的体积均为xL,加水后pH增大1,说明加入水的体积为9xL,设另一份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yL,反应后pH也增大1,则
,解得y=,则加入水和NaOH的体积比为9x∶=11∶1,故答案选C。
7. 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 HX HY HZ
浓度/() 0.12 0.2 0.9 0.9 0.9
电离度 0.25 0.2 0.1 0.3 0.5
电离常数
A. 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
B. 在相同温度下,从HX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且
C. 室温时,若在HZ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则的值不变
D. 表格中三种浓度的HX溶液中,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电离度越大,电离常数越大,电离度HX<HY<HZ,所以电离常数:K5>K4>K3,A正确;;
B.在相同温度下,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但电离常数不变,所以K1=K2=K3,B不正确;
C.室温时,若在HZ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则HZ溶液中c(H+)增大,HZ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Z-)减小,所以的值增大,C不正确;
D.表格中三种浓度的HX溶液中,从左至右c(HX)逐渐增大,虽然电离度不断减小,但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所以从左至右c(X-)逐渐增大,D不正确;
故选A。
8. 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 若c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
C. T℃时,直线cd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
D. T℃时,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曲线d点对应和可求得,A项错误;
B.若c为平衡点,则其对应的和均大于2,由于本反应的,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B项正确;
C.图中曲线adb是T℃的平衡曲线,曲线中的任意一点都是平衡点,故直线cd上的点不是平衡点,C项错误;
D.T℃时c点未达平衡,其对应的和均大于2,而平衡时d点的和均等于2,故应该向正向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B。
9. 电解法可以对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的污水进行处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左极区产生浅绿色溶液,随后生成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阳极附近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两极区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该装置中所用的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D. 当Fe电极消耗时,理论上可处理含量为5%的污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左侧与正极相连的Fe极为阳极,,生成的Fe2+具有还原性,,阴极上溶液中的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以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阳极的电极材料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与溶液中的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氮气,A正确;
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产生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B错误;
C.阳极区生成Fe3+,但出去的溶液为硫酸钠溶液,故Fe3+透过交换膜向右侧迁移,故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C正确;
D.当Fe电极消耗8.4g时,生成0.15molFe2+,理论上可处理0.05molNaNO2,,处理NaNO2含量为5%的污水69g,D正确;
故答案选B。
10.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g)和(g),发生如下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g)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速率方程为:, (k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
B. M点:
C. 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小于增大的倍数
D. 时,若平衡体系中,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T2先达到平衡,说明反应速率快,说明T2> T1,T2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M点未达到平衡,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k正c(PCl3)c(Cl2)> k逆c(PCl5),故,B正确;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K值减小,说明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C正确;
D.T1时,PCl5转化率为80%,c(Cl2)=0.25mol/L,设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列出三段式: ,则,D错误;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20分)
11. 已知: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表示,最稳定的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有关物质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的摩尔生成焓
B. 相同状况下,比稳定
C. 依据上表所给数据,可求得的燃烧热
D. 与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气体水变为液体水释放能量,放热焓变为负值,则的摩尔生成焓,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的摩尔生成焓为正值,的摩尔生成焓为负值,则相同状况下,比稳定,B说法正确;
C.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缺少液体水的生成焓数据,不能求得的燃烧热,C说法错误;
D.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进行不彻底,与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D错误;
答案选CD;
12. 常温下,现有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盐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 等体积①②④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④最多
C. 若将①④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的pH<7
D. 将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四份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c(H+)与碱电离产生的c(OH-)相等,对水电离的影响相同,则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A正确;
B.等体积的①②④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虽然生成相同量的H2,消耗H+的物质的量是消耗OH-物质的量的3倍,但pH=2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远大于pH=12的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的3倍,所以生成H2的量①最多,B不正确;
C.若将①④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H3COOH过量,电离使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C正确;
D.将溶液稀释100倍后,CH3COOH、NH3 H2O的电离程度增大,CH3COOH溶液的pH比盐酸小,NH3 H2O的pH比NaOH大,则溶液的pH:③>④>②>①,D正确;
故选B。
13. 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小
B. 若投料比,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约为5.88%
C. 若该反应不使用催化剂,则M点的小于N点的
D. 当温度高于250℃,由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答案】BC
【解析】
【分析】若投料比,可设H2的物质的量为4mol,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图中M点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达平衡时,H2、CO2、CH2=CH2、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5mol、0.5mol、0.25mol、1mol。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不断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A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若投料比,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5.88%,B正确;
C.若该反应不使用催化剂,由于M点的温度比N点低,则M点的小于N点的,C正确;
D.当温度高于250℃,温度升高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与平衡移动无关,D不正确;
故选BC。
14. 利用库仑测硫仪测定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其原理如图所示。待测气体进入电解池后,将还原,溶液中保持不变。若有标准状况下气体通入电解池(其它气体不反应),反应结束后消耗x库仑电量(已知:电解转移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接电源的正极
B. 阴极反应式为
C. 反应结束后溶液的pH增大
D. 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在M电极I-变成了离子,化合价升高,则M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3I--2e-= ,N电极为阴极,反应式为,以此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M电极为阳极,M接电源的正极,A正确;
B.由分析可知,阴极反应式为,B正确;
C.二氧化硫在电解池中与溶液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此时转移2个电子,同时生成4个氢离子,而在阴极转移2个电子消耗2个氢离子,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C错误;
D.由硫原子守恒和可得如下关系:,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则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D正确;
故选C。
15. 温度为时,在三个容积均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 物质的平衡浓度
Ⅰ 0.6 0 0 0.2
Ⅱ 0.3 0.5 0.2
Ⅲ 0 0.6 0.35
A. 反应刚开始时容器Ⅱ中的
B. 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总压强之比大于
C. 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大于50%
D. 当温度改变为时,若,则
【答案】AD
【解析】
【分析】根据容器Ⅰ,NO2的初始浓度为0.6mol/L;反应达到平衡状态=0.2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O的平衡浓度为0.4mol/L,NO2的平衡浓度为(0.6-0.4) mol/L= 0.2mol/L,温度为时K= 。
【详解】A.反应刚开始时容器Ⅱ中Q=,所以反应正向进行, ,故A正确;
B.平衡时容器Ⅰ中气体总浓度为0.8mol/l,容器Ⅱ初始气体的总浓度为1mol/L,容器Ⅱ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浓度大于1mol/L,所以总压强之比小于,故B错误;
C.根据等效平衡,容器Ⅰ中相当于加入0.6molNO和0.3molO2,达到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50%,容器Ⅲ与容器Ⅰ相比,多加了0.05mol O2,所以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小于50%,故C错误;
D.时K=0.8;根据、,可知K=,当温度改变为时,,即K=1,正反应吸热,则,故D正确;
选A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6. 类别万千的酸碱溶液共同构筑了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
(1)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pH=2的醋酸溶液(乙)和0.1mol/L NH3 H2O (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①常温下,将丙溶液加水稀释,下列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②常温下,取甲、乙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稀释后,水的电离程度:乙_____甲(填“>”“<”或“=”)。
(2)①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NaOH溶液pH为11,则该温度_____25℃。(填“>”“<”或“=”)
②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 H2O三种碱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
③某温度下,测得0.001mol/L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9mol L-1,将VaLpH=4HCl溶液和VbLpH=9的Ba(OH)2溶液混合均匀,测得溶液的pH=7,则Va:Vb=_____。
(3)已知:在25℃,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有下表:
弱电解质 H2SO3 H2CO3 HClO NH3 H2O
电离平衡常数
①将SO2通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 L-1时,溶液中的=_____。
②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
A.、 B.、 C.、 D.、
【答案】(1) ①. AB ②. <
(2) ①. > ②. V1=V2<V3 ③. 9:1
(3) ①. 1.02 ②. 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A.常温下,将丙溶液加水稀释,c(NH3 H2O)减小,KW=c(H+) c(OH-)不变,则变小,A符合题意;
B.常温下,将丙溶液加水稀释,c(H+)增大,c(OH-)减小,减小,B符合题意;
C.丙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不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过程中,c(OH-)减小,则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②常温下,取甲、乙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稀释后,醋酸电离产生的c(H+)大,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乙<甲。
【小问2详解】
①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NaOH溶液pH为11,则水离子积常数为10-11×0.01=10-13>10-14,所以该温度>25℃。
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等pHBa(OH)2、NaOH和NH3 H2O三种碱溶液,Ba(OH)2、NaOH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NH3 H2O的浓度最大,消耗盐酸最多,所以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1=V2<V3。
③某温度下,测得0.001mol/L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9mol L-1,则KW=0.001×10-9=10-12,将VaLpH=4HCl溶液和VbLpH=9的Ba(OH)2溶液混合均匀,测得溶液的pH=7,则,Va:Vb=9:1。
【小问3详解】
①将SO2通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 L-1时,溶液中的===1.02。
②A.<,则、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则、 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则、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则、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为适应工业以及宇宙航行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先后研制成了多种新型电池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Ⅰ.如图装置甲是某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C、D、F均为石墨电极,E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C、D两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电极质量减少。
(1)装置甲中电流流向为_____(填“由A到B”或“由B到A");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装置乙中D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化学式),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mL。
(3)若将装置丙中的溶液改换成和的混合溶液。从反应初始至反应结束,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生成b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Ⅱ.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的废水的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双阴极通过的电流相等,废水在电池中的运行模式如图(b)所示。
(4)Y离子交换膜为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5)Ⅲ室中除了,主要发生的反应还有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生成,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答案】(1) ①. 由B到A ②.
(2) ①. ②. 224
(3)
(4)阳 (5)
(6)0.8125
【解析】
【分析】本题解题的切入点为E,E质量减轻,则表明E为阳极,发生反应,E电极质量减少1.28 g,则表明参加反应的Cu为0.02mol,失去电子0.04mol。E为阳极,则F为阴极,A为负极,B为正极,C为阳极,D为阴极,以此分析;
【小问1详解】
由分析知,装置甲的A电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流由正极到负极,即B到A;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B到A;;
【小问2详解】
D电极上首先发生反应,当Cu2+消耗尽时,发生反应,所以装置乙中D电极析出的气体是H2(或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该电极析出的H2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H2;224;
【小问3详解】
若将装置丙中的NaCl溶液改换成Fe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则电解时,阳极(E电极)发生反应,阴极(F电极)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根据装置图分析得,I室和Ⅲ室为正极区,Ⅱ室为负极区,含废水的路径为Ⅱ室→Ⅲ室→I室,I室所用原料为Ⅲ室中被O2氧化得到的,所以Y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故答案为:阳;
【小问5详解】
Ⅲ室中被氧气氧化得到,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另根据元素守恒,可得,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故需要氧气的总物质的量为0.3125mol+0.5mol=0.8125mol;
故答案为:0.8125。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甲烷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在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较大潜力。其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积相等的多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Ⅰ(忽略反应Ⅱ),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图中信息可知,代表曲线的是_____(填“MH”或“NG”),反应Ⅰ活化大能(正)_____(逆)(填“>”或“<”);c点的K(平衡常数)与Q(浓度商)的等式关系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体系压强为p,则的分压_____。
(2)向恒压密闭装置充入和,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Ⅱ,达到平衡时其中两种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缺少_____(填含碳物质的分子式);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变化曲线,随温度升高该物质的变化趋势为_____,800℃时,的产率为_____。
【答案】(1) ①. NG ②. < ③. ④.
(2) ①. ②. 先升高后降低 ③. 76%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信息可知,温度越高,则越小,MH和NG是与温度关系,abc是H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从后往前看,温度升高,从b到a氢气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时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即大于,则代表曲线的是NG;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Ⅰ活化能Ea(正)
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较大,随着温度升高X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Y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由于反应Ⅰ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量应该逐渐减小,二氧化碳的量增大,又由于反应Ⅱ是吸热反应,一氧化碳的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根据量的关系800℃时另一种物质是1mol,在1100℃时另一种物质接近2.2mol,1400℃时另一种物质接近0.5mol,说明另一种物质先变大后变小,则可能是开始温度低的阶段反应Ⅰ逆向移动占主要地位,后来温度高时反应Ⅱ正向移动占主要地位,因此图中X为甲烷,Y为CO,而缺少CO2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变化曲线,随温度升高该物质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800℃时,甲烷物质的量为3.8mol,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2mol,则CO2物质的量为1mol,的产率为=76%;故答案为:CO2;先升高后降低;76%。
19.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
反应Ⅱ:
则反应 _____。
(2)①向体积均为V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分别在和下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分析温度对平衡体系中、CO、的影响,设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分数之和为1,其中CO和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能判断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的是_____(填标号)。
A.的消耗速率和的消耗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图中表示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在N点所示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L,反应Ⅱ的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一种从高炉气回收制储氢物质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某温度下,当吸收池中溶液的时,此时该溶液中_____[已知:该温度下,]。
②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电催化还原为,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析氢反应,若生成的电解效率为80%,当电路中转移时,阴极室溶液的质量增加_____g。[B的电解效率=]。
【答案】(1)
(2) ①. B ②. a ③. 反应Ⅰ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反应Ⅰ正向移动,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④. ⑤.
(3) ①. 4 ②. 55.2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Ⅰ: ;
反应Ⅱ: ;
根据盖斯定律Ⅱ-Ⅰ得 (+41.2+164.9)=+206.1。
【小问2详解】
①A.反应Ⅰ和反应Ⅱ均消耗CO2,只有反应Ⅰ生成甲烷,所以的消耗速率和的消耗速率相等,反应没有平衡,故不选A;
B.气体总质量不变、反应Ⅰ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容器体积是变量,密度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一定平衡,故选B;
C.恒压密闭容器,容器内气体压强是恒量,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
选B。
②反应Ⅰ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反应Ⅰ正向移动,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所以图中表示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a;在N点所示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则反应生成0.5mol甲烷,反应Ⅰ气体物质的量减小,
可知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减少1mol,同温同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L,反应Ⅱ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0.2mol,消耗CO20.2mol、消耗H20.2mol,生成水0.2mol,所以平衡体系中含有0.3mol CO2、0.8mol H2、0.2mol CO、1.2mol H2O, 。
【小问3详解】
①某温度下,当吸收池中溶液的时,此时该溶液中。
②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电催化还原为,阴极反应为、,若生成的电解效率为80%,当电路中转移时,阴极吸收1.2molCO2,放出0.3molH2,同时有3molH+移入阴极室,阴极室溶液的质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