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第3章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14 分)
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是某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则他的体温是 ℃。
2.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 ,这种物态变化会 热。
3.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 min;加热至第 10 min 时,物质的状态为 。
4.年初的大雪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欢乐,大街小巷随可见形态各异的雪人。雪人即使气温在( 以下,时间久了也会逐渐变小,这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 (选填“吸”或“放”)热。
5.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 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热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6.小轩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醋的沸点只有 ,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 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4 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B.广州夏季最高气温为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8.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9.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 25 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 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 时,晶体开始熔化
10.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先要把玻璃管里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
B.用温度计轻轻搅拌水,使水的温度很快变得一致
C.温度计插入液体中后,应立即读数
D.不能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
1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使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上吸收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1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3.(双选)如图所示的是两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图甲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图乙是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图甲表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D.图乙表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不断向外界放热
14.(双选)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甩过的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个人体温都是 B.甲的体温一定是
C.乙的体温一定低于 D.丙的体温可能是
三、实验题(21 分)
15.(5分)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1)海波的熔点是 ‘^{{}^{ \circ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 __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小芳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16.(8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的快慢。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③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④一段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3)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本实验采用了 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17.(8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 A 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 B 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 3 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3)请将图乙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的道理(选填“调为大火”或“调为小火”)。
四、综合应用题(19分)
18.(5分)把空的铝壶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这是什么原因 (铝的熔点为(

19.(6分)“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放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 关于这个问题,三个同学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丙认为放入时间越长,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20.(8分)“打”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和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 。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
一、1.热胀冷缩 37.2 2.液化 蒸发(或汽化) 吸
3.10 固液共存 解析:由题图知,冰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 15 min 完全熔化,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 15 min-5 min=10 min,加热至第 10 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4.升华 吸 5.放热 压缩体积
6.60 不(或不会、不再) 60 解析: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合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 ℃。
二、7. B
8. C 解析:游泳后,从水中出来,皮肤表面有小水滴,水蒸发时,吸收皮肤的热量,感觉较冷,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天,窗玻璃温度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玻璃后凝华形成冰花,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给食品保鲜时,升华吸热,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由于水凝固时放热,菜窖内温度不会降得过低,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9. C 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图象。0~10 min,晶体处于固态,因而没有熔化,故A错误;第25 min后,晶体已全部熔化完成,故B错误;温度达到80℃时,达到晶体的熔点,晶体开始熔化,故C正确;温度达到50℃时,没有达到晶体的熔点,晶体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仍处于固体状态,故D错误。
10. D
11. B 解析:当洒水车洒湿发烫的路面时,路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路面温度降低,但被蒸发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大,人体上的汗较难蒸发,所以人会感到更加闷热。
12. C 13. BC 14. BD
三、15.(1)48 固液共存状态 (2)增加海波的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的火焰)
16.(1)温度 表面空气流动 (2)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有关 (4)控制变量
17.(1)②④①③ (2)变小 (3)如图所示。(4)保持不变 (5)调为小火
四、18.因为铝的熔点为 660℃,铝壶内没有装水时,被加热的铝壶温度就会一直升高到铝的熔点,继续加热铝壶就会熔化,严重时会引起火灾。
19.温度计刚放入被测液体中时,温度计的示数还没有达到被测液体的温度,因此读出结果错误;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时间很长时,液体由于散热,温度已发生了变化,测量结果已不再是原热水的温度,所以结果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放入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稳定时读数即可。因此乙同学意见对。
20.(1)水蒸气 凝华 (2)气温在( 以下 空气湿润(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 ,也不会出现霜 (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泗水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实验学校2023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