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点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3分)下列关于人体估测合理的是(  )
A.正常体温约为3.75℃
B.拇指指甲盖宽度约11mm
C.脉搏跳动15次的时间约为0.1s
D.步行速度约为1km/s
2.(3分)王亚平太空授课时,在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我们透过水球可以看到一正一反两个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B.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C.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D.都是光的色散现象
3.(3分)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4.(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B.敲击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靠振动产生
C.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改变响度大小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3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冬季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C.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D.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6.(3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科学推理法
B.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声音逐渐减小,推理知真空不能传声——转换法
C.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D.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控制变量法
7.(3分)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传声一定比液体传声快
B.真实空气一定不能传播声音
C.同种介质中声速度一定相同
D.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会振动
8.(3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心中有两个梦,其中一个是“禾下乘凉梦”,那么水稻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9.(3分)A、B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30s,A、B运动方向相同
B.0﹣40s,A车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30s﹣70s,A车的平均速度为7.5m/s
D.40s时,两车相距240m
10.(3分)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主要因为(  )
A.“水晶饼”能反射光
B.“水晶饼”能吸收光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11.(3分)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A、B两物体都在做变速运动
B.t=10s时,A物体在B物体的前面
C.A物体速度始终大于B物体速度
D.B物体在做变速运动且速度在减小
12.(3分)花样游泳被誉为“水中芭蕾”,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员在水面和水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运动员头部浸没在水下的时候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是因为声音先后通过以下哪些介质传到耳朵(  )
A.空气、水 B.水、空气 C.空气、岸边 D.岸边、空气
13.(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4.(3分)初冬刚进小汽车里面时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一层雾气,看不清前面道路。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雾气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看不清前面道路是因为外面的光射不到车里面
C.打开雨刮器能很快把雾气刮掉
D.雾气擦掉后看到外面的景物是虚像
15.(3分)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为90°,则入射角的大小可能是(  )
A.0° B.35° C.65° D.90°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20题作图题2分,共11分)
16.(2分)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是    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
17.(2分)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这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    比较大的缘故。
18.(3分)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19.(2分)炎热的夏天,四人到青岛浮山游玩。爬到光秃秃的山顶岩石上休息时,随身带的几瓶矿泉水都被晒成了温水。大家多么想喝上一口凉水呀!小张用毛巾擦汗时,大家终于喝上了凉水!
(1)办法:   ;
(2)道理:   。
20.(1分)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1.(1分)如图所示,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8分,23题8分,共22分)
22.(6分)(1)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①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选填“A处向上”“B处向下”)调整;
②由图乙知,此时水的温度是    ℃;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③通过上表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具有    的特点。
(2)小亮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
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B”或“C”)装置;
②下列措施不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的是    ;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用热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插入海波中
③若液态海波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液态海波    沸腾。
23.(8分)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敏敏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②实验中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的目的是    ;
A.减小测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B.得出普遍结论
③实验中,若将玻璃板沿OO'为轴向蜡烛A转动(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镜中的像    (选填“向上”“向下”)运动,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    (选填“车内”“车外”)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像;
⑤敏敏用如图丙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8.6
折射角/° 0 13.4 27.0 41.7 58.7 9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且折射角    入射角。
24.(8分)小赵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 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
sAB=   cm;tAB=   s;vAB=   m/s;
(3)若小车已经驶过A点再开始计时,则测出的vAC会偏    ;
(4)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    (选填“大”“小”),目的是    ;
(5)小赵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3=   (用字母v1和v2表示)。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4.小题6分,25小题8分,26小题8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5.(6分)某汽车以3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9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9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求:
(1)上坡用的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度。
26.(8分)国庆期间爸爸带小杜同学去秦岭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正匀速远离一座高山,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5m/s。(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340m/s)求: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远?
(2)回声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多远?
27.(8分)重庆出租车因为司机驾驶技术娴熟,加之车身黄色喷涂类似赛车,被网友戏称为“黄色法拉利”。丽丽一家到重庆旅游,她们打车从江北机场出发,到达目的地磁器口时,求:
TAXI 车号:EV﹣88 上车:10:00 下车:10:45 起步价:10元/3km 里程:45.0km 金额:102.4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min?
(2)此次行程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该车起步价为3km里内均为10元,3km以上再另外按单价计费,试求3km以上的单价为每km多少元?
2023-2024学年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3分)下列关于人体估测合理的是(  )
A.正常体温约为3.75℃
B.拇指指甲盖宽度约11mm
C.脉搏跳动15次的时间约为0.1s
D.步行速度约为1km/s
【答案】B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合理;
B、拇指指甲盖宽度约11mm=1.1cm;
C、正常脉搏跳动60s约为75次,故C不合理;
D、步行速度约为4.1m/s=3.96km/h。
故选:B。
2.(3分)王亚平太空授课时,在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我们透过水球可以看到一正一反两个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B.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C.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D.都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C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像的。
【解答】解:由图知,水球外圈所成的像为倒立,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而气泡中显示出王亚平正立,这是因为水球内圈相当于两个凹透镜的组合、缩小的虚像。
故选:C。
3.(3分)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答案】D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
故选:D。
4.(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B.敲击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靠振动产生
C.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改变响度大小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弦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4)减小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超声波清洗眼镜,故A错误;
B、敲击桌子能听到声音,故B正确;
C、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振动频率不同,故C错误;
D、摩托车的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B。
5.(3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冬季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C.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D.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答案】A
【分析】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A正确;
B、天上飘落的雪花是晶体。
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故选:A。
6.(3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科学推理法
B.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声音逐渐减小,推理知真空不能传声——转换法
C.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D.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控制变量法
【答案】D
【分析】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逐项分析各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行作答。
【解答】解: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错误;
B、逐渐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推理得知真空不可以传声,所以实验是采用了科学推理法;
C、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故C错误;
D、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故选:D。
7.(3分)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传声一定比液体传声快
B.真实空气一定不能传播声音
C.同种介质中声速度一定相同
D.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会振动
【答案】D
【分析】(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固体传声不一定比液体传声快,故A错误;
B、空气是传声的介质,故B错误;
C、同种介质中声速度与温度有关;
D、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会振动。
故选:D。
8.(3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心中有两个梦,其中一个是“禾下乘凉梦”,那么水稻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答案】A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解答】解:水稻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故BCD错误。
故选:A。
9.(3分)A、B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30s,A、B运动方向相同
B.0﹣40s,A车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30s﹣70s,A车的平均速度为7.5m/s
D.40s时,两车相距240m
【答案】C
【分析】(1)由图像可知,A、B两车在0~30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2)在s﹣t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
(3)利用v=可求A车的平均速度、40s时两车的距离。
【解答】解:A.前30s内两车的距离先变小,所以前30秒内,A,故A错误;
B.A车前30s内的s﹣t图像为一过原点的直线,30﹣40s,故B错误;
C.30s﹣70sA车通过的距离为300m,故C正确;
D.根据s﹣t图像可知,
40s时B车通过的距离为s2=v′t2=4m/s×40s=240m,
40s时A车通过的距离为300m,两车相遇后又各向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两车相距Δs=300m+240m﹣420m=120m。
故选:C。
10.(3分)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主要因为(  )
A.“水晶饼”能反射光
B.“水晶饼”能吸收光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C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这是其利用太阳光生火的原理。
故选:C。
11.(3分)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A、B两物体都在做变速运动
B.t=10s时,A物体在B物体的前面
C.A物体速度始终大于B物体速度
D.B物体在做变速运动且速度在减小
【答案】B
【分析】(1)在v﹣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v﹣t图像中,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据此求出t=10s时,A、B物体通过的路程;
(3)根据图像信息可直接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AD、由图可知,B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由图可知、B速度相同,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A物体运动路程大,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C错误。
故选:B。
12.(3分)花样游泳被誉为“水中芭蕾”,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员在水面和水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运动员头部浸没在水下的时候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是因为声音先后通过以下哪些介质传到耳朵(  )
A.空气、水 B.水、空气 C.空气、岸边 D.岸边、空气
【答案】A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解答】解:运动员头部浸没在水下的时候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是因为声音先后通过空气和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中,故A正确。
故选:A。
13.(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A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故选:A。
14.(3分)初冬刚进小汽车里面时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一层雾气,看不清前面道路。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雾气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看不清前面道路是因为外面的光射不到车里面
C.打开雨刮器能很快把雾气刮掉
D.雾气擦掉后看到外面的景物是虚像
【答案】D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AC、初冬汽车玻璃温度较低,放出热量发生液化,附着在车玻璃内侧,故AC错误;
B、看不清前面道路是因为外面的光射到水珠上,外面的景物会发生了扭曲,故B错误;
D、雾气擦掉后看到外面的景物是外面的光线通过玻璃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15.(3分)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为90°,则入射角的大小可能是(  )
A.0° B.35° C.65° D.90°
【答案】C
【分析】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设入射角的度数为a,则反射角的度数为a。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a>45°。
故选:C。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20题作图题2分,共11分)
16.(2分)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是  运动 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静止 的。
【答案】运动;静止。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战机相对于白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白云是运动的。
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故任何两架战斗机之间的位置都没发生变化,其他战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7.(2分)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这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  响度 比较大的缘故。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画眉…的叫声;
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
18.(3分)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3 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m,不管他怎么运动,像的高度也为170cm。
故答案为:3;等于;虚。
19.(2分)炎热的夏天,四人到青岛浮山游玩。爬到光秃秃的山顶岩石上休息时,随身带的几瓶矿泉水都被晒成了温水。大家多么想喝上一口凉水呀!小张用毛巾擦汗时,大家终于喝上了凉水!
(1)办法: 将矿泉水倒到毛巾上,将湿毛巾裹住其他矿泉水瓶,放在太阳下晒 ;
(2)道理: 水蒸发吸热,使矿泉水温度下降。在太阳的照射下,毛巾上水的温度升高,所以蒸发变快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加快蒸发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比如提高液体自身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解答】答:
(1)办法:将矿泉水倒到毛巾上,将湿毛巾裹住其他矿泉水瓶。
(2)道理:水蒸发吸热,使矿泉水温度下降,毛巾上水的温度升高。
20.(1分)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度数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1.(1分)如图所示,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解答】解: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8分,23题8分,共22分)
22.(6分)(1)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①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A处向上 (选填“A处向上”“B处向下”)调整;
②由图乙知,此时水的温度是  98 ℃;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③通过上表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具有  保持不变 的特点。
(2)小亮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
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  C (选填“A”“B”或“C”)装置;
②下列措施不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的是  C ;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用热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插入海波中
③若液态海波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液态海波  不能 沸腾。
【答案】(1)①A处向上;②98;③保持不变;(2)C;C;不能。
【分析】(1)酒精灯必须用外焰加热,不能向下移动B,据此分析;
(2)温度计读数时应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3)根据图像分析数据可知;
(4)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5)实验中,使用水浴加热法,对物质不断搅拌,都可以保证使物质均匀受热;
(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持续吸热,达到熔点;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需要两接触的物体存在温度差。
【解答】解:(1)①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由于下方必须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而此时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
②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示数是98℃;
③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
(2)①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C的高度;
②实验时,为了使物质均匀受热,使用水浴加热法,故不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的为C;
③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持续吸热,达到熔点。若海波和水的沸点相同,烧杯中的水到达沸点后,所以水可以沸腾,与试管内的海波温度相同,所以试管中的海波无法持续吸热;
故答案为:(1)①A处向上;②98;(2)C;C。
23.(8分)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敏敏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②实验中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的目的是  B ;
A.减小测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B.得出普遍结论
③实验中,若将玻璃板沿OO'为轴向蜡烛A转动(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镜中的像  向上 (选填“向上”“向下”)运动,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  车内 (选填“车内”“车外”)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虚 像;
⑤敏敏用如图丙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8.6
折射角/° 0 13.4 27.0 41.7 58.7 9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且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答案】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会;C;②B;③向上;车内;④虚;⑤增大;大于。
【分析】①玻璃板是透明的,既可以透过光,还可以反射光;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②多次测量的目的:一是提高精度减小误差,一是寻找规律,避免偶然性;
③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分析;
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用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
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移动后所在的对称面不变;
②实验中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的目的是,多次试验目的是为了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故选:B;
③将玻璃板以OO′为轴向蜡烛A转动(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镜中的像将向上移动;
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上方,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④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⑤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故答案为: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会;C;③向上;④虚;大于。
24.(8分)小赵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 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
(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
sAB= 40.0 cm;tAB= 2 s;vAB= 0.2 m/s;
(3)若小车已经驶过A点再开始计时,则测出的vAC会偏  大 ;
(4)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  小 (选填“大”“小”),目的是  方便计时 ;
(5)小赵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3=  (用字母v1和v2表示)。
【答案】(1)v=;(2)40.0;2;0.2;(3)大;(4)小;方便计时;(5)。
【分析】(1)实验中,利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路程,利用电子表测量运动时间,利用公式v=求平均速度。
(2)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读出小车在A点和B点的对应的刻度,得出AB段的路程(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示知tAB大小,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vAB。
(3)若小车已经驶过A点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偏小,根据v=分析测量的平均速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4)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5)知道前、后半程平均速度,利用t=求前、后半程用的时间,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可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本实验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2)由图可知,sAB=80.0cm﹣40.0cm=40.3cm=0.4m,小车从A点到B点所经过的时间tAB=10:35:22﹣10:35:20=5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0.2m/s
(3)若小车已经驶过A点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偏小,根据v=,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4)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就越大,不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5)设小车全程为s,前半程所用时间t3==、后半程用的时间t3==,
总时间t=t5+t2=+,全程的平均速度:
v3===。
故答案为:(1)v=;(2)40.0;2;(3)大;方便计时。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4.小题6分,25小题8分,26小题8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5.(6分)某汽车以3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9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9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求:
(1)上坡用的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上坡用的时间是30s;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5m/s。
【分析】由速度公式可得上坡用的时间,平均速度用总路程和总时间来计算。
【解答】解:(1)由公式v=得,上坡用的时间为:t==;
(2)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所需要的时间为:
t′===10s;
汽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4.2m/s。
答:(1)上坡用的时间是30s;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5m/s。
26.(8分)国庆期间爸爸带小杜同学去秦岭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正匀速远离一座高山,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5m/s。(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340m/s)求: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远?
(2)回声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多远?
【答案】(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的路程为100m;
(2)回声经过的路程是1360m;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的距离为630m。
【分析】(1)根据汽车的速度和时间计算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2)根据声速和时间计算回声经过的路程;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的距离是回声经过的路程与汽车行驶路程之和的一半。
【解答】解:(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的路程为:s车=v车t=25m/s×4s=100m;
(2)回声经过的路程是:s声=v声t=340m/s×4s=1360m;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的距离为:s==。
答:(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的路程为100m;
(2)回声经过的路程是1360m;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的距离为630m。
27.(8分)重庆出租车因为司机驾驶技术娴熟,加之车身黄色喷涂类似赛车,被网友戏称为“黄色法拉利”。丽丽一家到重庆旅游,她们打车从江北机场出发,到达目的地磁器口时,求:
TAXI 车号:EV﹣88 上车:10:00 下车:10:45 起步价:10元/3km 里程:45.0km 金额:102.4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min?
(2)此次行程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该车起步价为3km里内均为10元,3km以上再另外按单价计费,试求3km以上的单价为每km多少元?
【答案】(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45min,合,0.75h;
(2)此次行程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
(3)3km以上的单价为每km2.8元。
【分析】(1)根据发票上显示的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可确定出租车的运行时间;
(2)由v=可求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3)计算出3km以上的总价钱除以3km以上的总路程等于3km以上的单价。
【解答】解:(1)由发票可知,出租车的运行时间:t=t下车﹣t上车=10:45﹣10:00=45min=0.75h;
(2)出租车通过的路程s=45.0km,则出租车的平均速度v=;
(3)3km以上的总价钱:102.4元﹣10元=92.4元,3km以上的总路程:45km﹣2km=33km,
3km以上的单价:=4.8元/km。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45min,合,0.75h;
(2)此次行程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
(3)3km以上的单价为每km2.8元。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单元测试(无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2023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数学卷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