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O-16 H-1 Ca-40 C-12
第Ⅰ卷(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3分)
1.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C.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
2.下列对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难溶于水 B.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C.能在氧气中燃烧 D.标准状况下,沸点为-252.77℃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夹试管
C.给液体加热 D.合作滴加液体
4.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5.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铀-214的中子数为146 B.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
6.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7.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B.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
C.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
8.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1O2)都可用作消毒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属于氧化物
B.二氧化氯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4g水
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硫、氢、氧元素
D.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最终消失,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11.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
D.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12.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1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B.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14.构建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概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1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16.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加入的试剂和操作
A CO2 CO 点燃
B O2 N2 灼热的铜网
C 铁粉 碳粉 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第Ⅱ卷(64分)
二、填空题。
17.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硫原子 。
(2)五个氢氧根离子 。
(3)两个亚铁离子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5)标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6)保持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18.按要求填空: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之际,“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舱带回月球样品(月壤),“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知,月壤中主要含有橄榄石、辉石、钛铁矿、斜长石以及玻璃态物质,该月球样品属于 (填“纯净物”“混合物”之一)。
(2)在月壤中还会含有丰富的稀有气体氦3(He-3),一个氦3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稀有气体氦3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
(3)火星表面呈黄褐色,是由于火星土壤中含有三氧化二铁(Fe2O3)等物质引起的。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1%)。
19.请根据下列元素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溴的核电荷数为 ;溴元素位于第 周期。
(2)A、B、C、D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由A和D所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4)A、B、C、D四种元素中,与溴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20.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天然气,并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储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很多优势,主要是_______(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热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5)乙醇俗称酒精,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1.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乙是电解水的实验,a端为电源 (填“正”或“负”)极。
(3)图丙A中的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 。
三、实验与探究
22.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MnO2为原料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则收集装置为 (从A~D中选择)。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选择发生装置为 。
(3)若用H2O2溶液和MnO2来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从A~D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甲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来进行实验探究:
图1中加入a mLH2O2溶液,然后塞入带火星木条的橡胶塞,如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通过漏斗加入 b g MnO2,如图3所示,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充分反应后,将图3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bg,甲同学认为MnO2是催化剂。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 。
(5) (填“能”或“否”)用图4来探究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
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
四、计算题(共12分)
24.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请完成下列计算。
(1)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5.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碳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补钙剂刚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求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8页,共9页
答 案
1.B
2.C
【详解】A、难溶于水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能在氧气中燃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标准状况下,沸点为-252.77℃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3.A
【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正确;
B、用试管夹来夹持试管时,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图示操作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要一人完成,不能两人合作,容易滴加到试管外,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料燃烧,此选项正确;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此选项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作食品防腐,此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里,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D。
5.A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9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14-92=122,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92,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铀-238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铀-2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故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则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该选项解释正确;
D、食物腐烂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C、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在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抑制氧化反应,可防止食品腐蚀,不符合题意;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次氯酸钠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氯由二氧化氯分子构成,每个二氧化氯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46:71:32,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A、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故A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则2g氢气和2g氧气反应,氢气过量,生成水的质量小于4g,故B错误;
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硫、氢、可能含有氧元素,因为生成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C错误;
D、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最终消失,该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CO2+H2O=H2CO3,是气体的体积减小,大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烧杯中水进入到试管中,试管内液面上升,①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电离是溶液呈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②正确。正确的说法是①②,故选A。
11.B
【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是因为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符合题意;
C、加热炭粉过程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磷,放出热量,试管中的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使试管炸裂,说法正确;
B、胶头滴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引燃白磷;注射器中的水测量消耗氧气的体积,注射器中的水流入试管的体积等于试管中消耗氧气的体积,二者作用不相同,说法错误;
C、白磷的量不足,试管中的氧气不能反应完全,此时流入试管中水的体积偏小,使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偏低,说法正确;
D、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即试管中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说法正确;
答案:B。
13.A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6):(2×32)=1:2,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详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A错误;
B、由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种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不同。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C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水和氧气,故D正确。
故选A。
15.C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后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开始时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大,待过氧化氢反应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16.D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粉、铁粉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7.(1)3S
(2)5OH-
(3)2Fe2+
(4)Al2O3
(5)
(6)Cl2
18.(1)混合物
(2)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70%
19. 35 4(或四) Ne Na2O B
20.(1) 石油
(2)
(3)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ABC
(5)
【详解】(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A为C,B为H2O,C为CO,D为H2,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原因是: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
(4)A、根据文中信息可知,可燃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储量丰富,故正确;
B、根据文中信息,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即可燃冰燃烧热值大,故正确;
C、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清洁、无污染,故正确;
D、但是由于可燃冰在深海中,开采较困难,故错误;
故选:ABC;
(5)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引流 负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详解】(1)图甲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图中a端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故a端为电源负极;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图丙A中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2.(1) D
(2)A
(3) A 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没有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5) 能
【详解】(1)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更干燥,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D。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两个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装置。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固液常温下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反应速率很慢,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但加入二氧化锰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有较多气泡产生,氧气具有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会复燃。
(4)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于没有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是否不变,则不能说明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5)铁丝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则集气瓶底应留少量水或细沙,图4可用于探究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23. 2Mg+O2 2MgO 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 收集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黄色固体是Mg3N2 -3 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
【详解】(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镁条燃烧后收集到的产物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
(3)[实验探究]将收集的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得到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①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②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③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
24.(1)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6O,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2)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25.(1)4.4
(2)解:设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则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吉林省长春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人教版新目标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琥珀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