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
1.在25 oC和101 kPa 条件下,断开1 mol H2(g)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 的能量,断开1 mmol Cl2(g)中的化学键要吸收243 kJ的能量,形成 2 mol HCl(g)中的化学键要释放862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g)和Cl(g)形成HCl(g)的过程要放出能量
B.等质量的HCl(l)与HCl(g)具有相同的能量
C.H2(g)+Cl2(g)=2HCl(g)的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D.H2和Cl2的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液晶显示器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电子产品的部件之一,生产液晶显示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的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在和条件下,断开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断开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而形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吸收能量 B.反应为放热反应
C.液态的与气态的所具有的能量相同 D.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3.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邻二溴苯
C.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决速步伴随着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从反应速率角度,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C.盖斯定律只是一条简单的自然规律,其实际作用不大
D.有的化学反应过程没有能量变化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说明CaO的能量大于Ca(OH)2的能量
B.化学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但不一定有能量变化
C.由H2→2H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H2(g)+F2(g)=2HF(g) ΔH=-270kJ mol-1,则相同条件下,2mol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
C.500°C、30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 mol-1;将1.5mol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kJ
D.2H2(g)+O2(g)=2H2O(g) ΔH=-483.6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1
7.我国新型火箭长征5号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氢、氧液化可增加火箭携带燃料总量
B.火箭依靠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推进
C.拆开氢、氧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
D.燃料的总能量小于燃烧产物水的总能量
8.2molH2(g)与足量的O2(g)充分反应,生成2molH2O(l)时放出571.6kJ的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生成2molH2O(g)时放出的热量为Q,Q>571.6kJ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为
C.2molH2(g)与足量的1mol(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H2O(l)具有的能量
D.的燃烧热为571.6kJ/mo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均为不可再生资源
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已知金刚石转变成石墨为放热过程,所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瓶中的滴管在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B.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中,趁热过滤后加入2mL水的目的是避免NaCl冷却结晶,提高KNO3的纯度
C.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隔热的容器中混合测量混合液初始温度,然后迅速搅拌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D.冬季时的乙酸常结成冰状固体,取用时可先将试剂瓶置于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乙酸熔化,再倾倒或用胶头滴管吸取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 H1> H2
B.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5%氢键
C.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则1mol强酸的稀溶液与足量的强碱反应放出热量均为
D.如图,可知b为加入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低
1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E1也可表示反应物断键需要吸收的总能量
D.△H=E2-E1
13.已知: ;

则反应的为:
A.
B.
C.
D.
1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91kJ·mol-1
B.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正反应的活化能,增大逆反应的活化能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增大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已知稀溶液中, ,则有
D.已知:与反应生成2molHCl(g)时,放出184.6kJ的热量,则有
16.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飞船的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低温下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重新展开
B.载人飞船中的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电池均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返回舱表面的“烧蚀层”熔点很高,因此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D.硅橡胶密封材料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在飞船上得到广泛应用
17.下列变化会放出热量的是( )
A.碘升华 B.冰融化 C.氧化钙溶于水 D.氯化铵溶于水
18.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化学反应既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
B.化学反应中一定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D.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9.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储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Q),反应原理为ΔH=+88.62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BD比Q稳定 B.NBD转化为Q是吸热反应
C.NBD的能量比Q的能量高 D.NBD与Q互为同分异构体
20.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 mol-1。现有9 mol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7408.2 kJ,则该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  )
A.1∶8 B.8∶1 C.4∶17 D.17∶4
二、非选择题(共5题)
21.已知H-H 键、N-H 键、N≡N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kJ/mol、391kJ/mol、946 kJ/mol,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请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问题:
若有 1 mol NH3生成 ,可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kJ;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 表示。(填“甲“或“乙”)
22.什么是燃烧热?理解燃烧热的概念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
23.Ⅰ.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族,气体Y的化学式是 。
②含amol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的物质的量为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A溶于水电离出的金属阳离子水解的生成物可净化水,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为无色时,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kJ·mol-1
③H2O(g)=H2O(l)ΔH=-44.0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
24.X、Y、Z、W为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X Y
Z W
请回答以下问题:
(1)W在周期表中位置 ;
(2)X和氢能够构成+1价阳离子,其电子式是 ,Y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缘故是 ;
(3)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化合生成M,M的晶体类型为 ,M的水溶液显酸性的缘故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①Y和Z可组成一种气态化合物Q,Q能与W的单质在潮湿环境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Q与Y的单质反应达平衡时有三种气态物质,反应时,每转移4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5.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属于火车严禁携带的易燃易爆液体,已知的燃烧热为,写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其原因: 。
(4)最新合成的分子结构完美对称(只含单键),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试画出的结构式: 。
参考答案:
1.A
A.H(g)和Cl(g)形成HCl(g)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要释放能量,故A正确;
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体需要吸收能量,所以等质量的HCl(l)与HCl(g)的能量HCl(l)C.由为放热反应,所以H2(g)+Cl2(g)=2HCl(g)的能量关系与图示不符,故C错;
D.由C分析可知,在H2和Cl2的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故D错;
答案选A。
2.B
A.过程属于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则放出能量,A错误;
B.断开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断开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而形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的能量,则941.7kJ+3×154.8kJ-2×849kJ<0,因此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
C.液态的与气态的所具有的能量不相同,C错误;
D.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3.D
A.由图可知,苯与Br2的加成反应是吸热反应,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历程,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但不能生成邻二溴苯,故B错误;
C.由于 转化为 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故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但步骤中不存在极性键的断裂,故C错误;
D.第三步中取代反应的活化能低,生成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低,更稳定,故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B
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的大小只与反应的始态、终态有关,和反应的途径、过程无关,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的大小只与反应的始态、终态有关,B正确;
C、盖斯定律虽然一条简单的自然规律,但实际作用很大,如运用盖斯定律计算不易测定的反应热,C错误;
D、任何化学反应过程都有能量变化,D错误。
答案选B。
5.C
A、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说明CaO与水的总能量大于Ca(OH)2的能量,A错误;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一定伴随有能量变化,B错误;
C、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则2个H变成氢分子(H-H)需吸收能量,C正确;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点晴】本题要求学生熟记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即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特例: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的化合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此外,旧化学键断裂是吸热的,新化学键的生成是放热的。
6.B
A.该反应吸热,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更稳定,A错误;
B.该反应放热,说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大于2molHF气体的能量,B正确;
C.氢气和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完全进行,放出的热量应小于46.2kJ,C错误;
D.氢气的燃烧热是指燃烧生成液态水,而不是气态水,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D
A..液态分子间的间隔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小,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给予火箭强大的推动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燃料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B
A.生成2mol H2O(l)要放出571.6kJ,生成2mol H2O(g)时放出热量少些,Q<571.6kJ,选项A错误;
B.根据信息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为,选项B正确;
C.反应为放热反应,2molH2(g)与足量的1mol(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molH2O(l)具有的能量,选项C错误;
D.燃烧热是在25℃、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的燃烧热为285.8kJ/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9.B
A. 生物质能为可再生资源,A错误;
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
C. 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例如碳燃烧,C错误;
D. 已知金刚石转变成石墨为放热过程,所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相同条件下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掌握能量变化的原因、物质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
10.B
A.滴瓶中的滴管在滴加药品之后不需要洗净,洗净后会使溶液浓度变小,应直接放回原滴瓶即可,A错误;
B.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在制备过程中应趁热过滤,在过滤过程中应加入2mL水,目的是避免固体中NaCl等杂质因温度较低而冷却析出,使杂质NaCl溶解在滤液中,提高硝酸钾的纯度,B正确;
C.测量中和热的温度变化量时,应分别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前温度,然后迅速搅拌在隔热的容器中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C错误;
D.乙酸的熔点是16.6℃,冬季温度降低乙酸会结成冰状固体,取用时应将试剂瓶置于温水浴中,若置于石棉网上易造成试剂瓶受热不均而炸裂且试剂瓶不能用酒精灯加热,D错误;
答案选B。
11.D
A.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则 H1、 H2均小于0,由于生成CO2(g)是更完全反应,所以放热更多,焓变值更小,即 H1< H2,A错误;
B.冰是由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分子晶体,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1mol冰变成0℃的液态水所吸收的热量为6.0 kJ,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mol-1,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需要吸收40kJ的能量,则6.0/40×100%=15%,B错误;
C.以生成1mol H2O(l)为标准,只有一元强酸的稀溶液和一元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放出,C错误;
D.b曲线的正反应活化能更低,为加入催化剂的影响,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低,D正确;
故选D。
12.C
A.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
B.催化剂对反应的始态和状态无响应,只改变活化能,则对反应的焓变无影响,B错误;
C.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可表示反应物断键需要吸收的总能量,C正确;
D.△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E1-E2,D不错误。
13.B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1×2-反应2得到,则=2×(-110.50)-(-393.51)=,故选:B。
14.B
A.反应前能量比反应后能量高,则该反应放热,,A项错误;
B.该反应放热,则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即生成物的键能大于反应物,B项正确;
C.(正)催化剂会同时减小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C项错误;
D.液化时要放热,因此生成液态甲醇会放出更多的热量,更低,D项错误;
答案选B。
15.D
A.氢气的燃烧放热,,A错误;
B.未标注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错误;
C.酸碱中和的同时伴随沉淀反应,故反应热数值错误,C错误;
D.已知:与反应生成2molHCl(g)时,放出184.6kJ的热量,则有 ,D正确;
故选D。
16.B
A.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具有形状记忆功能、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烧蚀层“物质熔点很高,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保证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故C正确;
D.硅橡胶具有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耐磨、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故D正确;
答案选B。
17.C
A.碘单质升华时,由固态变为气态吸收能量,故A错误;
B.冰融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吸收能量,故B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时,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故C正确;
D.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时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8.B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但任何反应不是放热反应就是吸热反应,选项A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所以化学反应中一定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选项B正确;
C.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选项C错误;
D.断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所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9.C
A.吸热反应中物质Q具有的总能量比NBD的高,能量越低越稳定,NBD比Q稳定,故A正确;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NBD转化为Q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吸热反应中物质Q具有的总能量比NBD的高,故C错误;
D.NBD和Q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C。
20.B
设甲烷xmol、氢气ymol,则x+y=9、890.3x+285.8y=7408.2,解得:x=8、y=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燃烧热概念及有关计算,注意燃烧热是指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1. 放出 46 甲
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该反应的焓变△H=E(N≡N)+3E(H-H)-6E(N-H)=-92kJ/mol,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生成2mol氨气放出92kJ热量,计算生成1mol氨气放出热量=92kJ÷2×1=46kJ,该反应能量变化为甲。
22.燃烧热是指在下,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研究的条件是;可燃物的用量是;反应的程度是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定产物[C变为,H变为,S变为,N变为等]。
燃烧热是指在下,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在理解燃烧热时注意燃烧热研究的条件是;反应物为可燃物,且可燃物的用量为1mol,不是1mol的,通过反应热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反应的程度为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定产物,例如碳元素对应的为二氧化碳气体,氢元素 对应的为液态水,硫元素对应的为二氧化硫气体,氮元素对应的为氮气等。
23. 4:1 四 VIII NO 0.4a CH4(g)+2NO2(g)=N2(g)+CO2(g)+2H2O(l) ΔH=-955kJ mol-1
I.(1)Y是黄绿色气体,则Y是Cl2,且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反应为实验室使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构成A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C,B为浓酸,则C和浓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C作还原剂,浓酸作氧化剂,即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3)“钝化”涉及的金属为Fe或Al,涉及的浓溶液为浓硫酸或浓硝酸,若A为Al,则X溶液为对应的铝盐溶液,则Al不能溶于该溶液,故A为Fe;若B为硫酸,Fe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不符合提干中的方程式通式,故B为硝酸;
①A为Fe,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 VIII族;B为HNO3,则X为Fe(NO3)3,Y为NO;
②在该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设被还原的Fe(NO3)3的物质的量为x mol,即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生成1.5x mol Fe2+,并剩余(a-x)mol Fe3+,由于Fe2+和Fe3+的物质的量相等,即a-x=1.5x,解得x=0.4a mol,即被还原的被还原的Fe(NO3)3的物质的量为0.4a mol;
(4)A溶于水电离出的金属阳离子水解的生成物可净化水,则A的金属阳离子为Al3+;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中含有Cl-,则A为AlCl3;B的焰色为黄色,则B中含有Na元素;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则B为Na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设该反应为④,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④=(①+②)+2③,该反应的焓变ΔH=(-574kJ mol-1-1160kJ mol-1)+2(-44.0kJ mol-1)=-955kJ mol-1,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l) ΔH=-955kJ mol-1。
24. 三、VIIA H2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 离子晶体 NH4+ + H2ONH3·H2O+ H+ SO2+Cl2 + 2H2O= 2HCl+ H2SO4 2SO2(g) + O2(g) 2SO3(g)△H= -190.0kJ/mol
由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 W处于第三周期,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可推知X为N元素、Z为S元素、W为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l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 A族,故答案为:三、VIIA;
(2)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元素,X和氢可以构成+1价阳离子为NH4+ ,其电子式是;Y为O元素,Z为S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H2O比Z的气态氢化物H2S的沸点高,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故答案为:;H2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
(3)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与其氢化物氨气能化合生成M为NH4NO3,属于离子晶体,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NH4+ + H2ONH3·H2O+ 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酸性,故答案:离子晶体,NH4+ + H2ONH3·H2O+ H+;
(4) ① 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 Y和Z可组成一种气态化合物Q为SO2,SO2能与氯气在潮湿环境中反应生成硫酸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Cl2 + 2H2O= 2HCl+ H2SO4,故答案为:SO2+Cl2 + 2H2O= 2HCl+ H2SO4;
②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Q(SO2)与Y为O元素的单质(O2)反应达平衡时有三种气态物质,反应方程式为:2SO2 + O2 2SO3,反应时,每转移4mol电子放热190.0kJ,则参加反应二氧化硫为2mol ,氧气为1mol,生成2mol SO3,放出热量为190.0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SO2(g) + O2(g) 2SO3(g)△H= -190.0kJ/mol;故答案为: 2SO2(g) + O2(g) 2SO3(g)△H= -190.0kJ/mol。
25.(1)第二周期ⅤA族
(2)
(3) S和位于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原子半径:,非金属性:
(4)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B、C在第二周期,D、E在第三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A为C元素,B、C、D、E依次为N、F、S、Cl元素。
(1)根据分析,B为N元素,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
(2)AD2为CS2,CS2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g)、SO2(g),CS2的燃烧热=-1076.8kJ/mol,则表示CS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3O2(g)= CO2(g)+2SO2(g) =-1076.8kJ/mol;
(3)D、E都处于第三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S<Cl,则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2SO4;原因是:S和Cl位于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Cl>S,原子半径:Cl<S,非金属性:Cl>S;
(4)A8C8为C8F8,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F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8F8分子结构完美对称(只含单键),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则每个F原子形成1个F—C键、每个C原子形成1个C—F键和3个C—C键,C8F8的结构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_2024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第二十四章 圆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3_2024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