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D.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一—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一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血红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C.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化钙可做食品的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空气反应
D.磷可用于制作烟幕弹——磷燃烧能产生白烟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仪器的连接
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热,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B.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
9.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的单质,科学家继之后,相继发现了纳米碳管和石墨烯等以新的形态存在的碳单质。它们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0.区别CO和CO2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到水中 B.分别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C.测量它们的密度 D.检验它们是否有毒
11.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12.核电设施泄漏产生辐射时,人们需服用非放射性碘片(标签如下),保障该碘在甲状腺里达到饱和,以减少放射性碘(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吸收。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两种碘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B.碘片属于纯净物
C.标签中K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D.两种碘对人体影响不同
13.氧气和二氧化碳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
B.氧气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C.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D.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无毒,空气中含量过多都无害
14.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蒸馏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O2和 CO2
C.用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时,不加二氧化锰会影响产气量
D.电解水时,加入电解液增强水的导电性
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作电极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二、填空题
16.现有H、C、O、Al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③常用来炼钢的气体是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17.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所对应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请回答: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写出由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
(3)冬天,在密闭的房里燃煤取暖容易生成B,在屋内放一盆水 (填“能”或“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18.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 (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 、 (填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 (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4)生活中经常采取 方法将硬水软化处理。
(5)例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任举一例) 。
三、实验题
19.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若B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四、计算题
20.《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锌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
(1)该反应中,利用的一氧化碳的性质是 。
(2)若制得65 kg Zn,计算理论上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
21.某学习小组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模拟冶铜的过程,装置如下图所示。氧化铜为4.0g,炭粉2.0g,试管48.4g,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得试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3.3g。
请回答:
(1)酒精灯罩上网罩其目的是 。
(2)理论上同学们可制得多少g铜?你的简明计算过程为: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A正确;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钻头,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C错误;
D、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导线;石墨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分子间隔变大,分子体积是不变的,此选项错误;
B. 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此选项正确;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此选项正确;
D. 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此选项正确。
故选A。
4.B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固态单质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
【详解】A、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错误,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错误符合题意;
C、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是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分析】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详解】A、工业制氧气是根据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属于物理变化,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因此不是分解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是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就物也不是一种物质,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氧化钙可做食品的干燥剂,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因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降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磷可用于制作烟幕弹,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操作错误;
B、仪器的连接: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指向手心,试管倾斜、口紧挨,缓慢倒,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指向手心,操作错误;
D、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产碳酸,再加热,碳酸分解,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9.B
【详解】A、它们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选项A正确;
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B错误;
C、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选项C正确;
D、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是四种不同的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选项D正确。故选B。
10.B
【详解】A、将CO和CO2分别通入到水中,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将CO和CO2分别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气体,没有现象的是CO气体,符合题意;
C、测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密度,操作不方便,不符合题意;
D、检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独行,操作不方便,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1.D
【详解】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该选项说法正确;
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不是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是碳酸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碘12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碘131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A选项错误。
B、碘片的主要成分为碘化钾,所以还有其他成分,是混合物,故B选项错误。
C、碘化钾中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碘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故C选项错误。
D、核泄漏的是放射性碘,碘片里的是非放射性的,二者性质不同,对人体影响不同,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氧分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含量过低,会导致温室效应,氧气含量过低,会导致氧化反应加剧,故过多都有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A、酒精具有酒香味,蒸馏水是无味的,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用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符合题意;
D、纯水不导电,故电解水时,加入电解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详解】A、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引起的,因此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作电极,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6.
【详解】①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故填;
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四种元素中只有铝元素为金属元素,则该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 ,故填;
③炼钢是将生铁中的含碳杂质转变成二氧化碳去除,所以常用氧气去除杂质,故该气体为氧气,故填;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 ,故填。
17.(1)单质
(2)C+CO22CO
(3)不能
【详解】(1)A点对应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该物质类别属于单质。
(2)C点对应物质类别为氧化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C为二氧化碳,B点对应物质类别为氧化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B为一氧化碳,由C转化为B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3)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在屋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18.(1) 过滤 烧杯 漏斗 引流
(2)吸附
(3)硬水
(4)煮沸
(5)洗菜水浇花
【分析】(1)
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过滤,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烧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烧杯;漏斗;引流。
(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填:吸附。
(3)
硬水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硬水,故填:硬水。
(4)
生活中经常采取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处理,故填:煮沸。
(5)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洗菜水浇花,故填:洗菜水浇花。
19. 分液漏斗 BFE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A
【详解】(1)仪器名称:①分液漏斗。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该先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E收集,故连接顺序为BFE。B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4)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气体,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20.(1)还原性
(2)解:设理论上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为x。
x=81kg
答:理论上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为81kg。
【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氧化锌中氧被夺去生成金属锌,发生还原反应,则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填:还原性;
(2)见答案。
21.(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解:设可制得铜的质量为x
由题意可知,生成的CO2的质量为4g+2g+48.4g-53.3g =1.1g
答:可制得铜3.2g。
【详解】(1)炭粉与氧化铜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酒精灯罩上网罩其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故填: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过关练习(无答案)2023-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听口机考模拟训练十四++2023-2024北京市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学期(含答案和听力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