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3 ~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化学试题
(化学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1 35.5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0分。
1. 核废水中含有氚,对入体有辐射。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氚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氚原子中含有一个质子,两个中子,1个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则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故选:A。
2. 《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gS由汞和硫两种元素组成 B. 反应中可能会有硫单质生成
C. “积变”属于化学变化 D. 水银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HgS由化学式可得,是汞和硫两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丹砂中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可能有硫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积变又还成丹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银”是指金属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组成该物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电解水时,正、负极气体体积比2:1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现象描述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现象描述正确;
C、电解水时,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现象描述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现象描述错误。
故选B。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 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 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 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可以切割玻璃,正确;
B、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热量,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液氮用于医疗手术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错误;
D、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正确。
故选C。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是
A. 检查气密性 B. 过滤
C. 量筒读数 D. 添加酒精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D、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 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的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B.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C.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竭 D. 明矾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应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野炊时,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点燃木材炒菜做饭 木材燃烧放热
B 将木材架空之后燃烧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堆 隔绝氧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于木材燃烧放热,可点燃木材炒菜做饭 ,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木材架空之后燃烧,可以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使燃烧更加充分,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住锅,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达到灭火效果,油的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不正确,符合题意;
D、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堆,能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过氧化氢(H2O2)可用于消毒杀菌,原因是H2O2分子中含有“过氧基(结构为-O-O-)”;H2O2常温下能分解生成H2O和O2。将水蒸气冷凝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有H2O2存在;研究表明:水蒸气冷凝为直径小于10微米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H2O2分子。
8. 根据结构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消毒剂的是
A. H-O-H(水) B. (乙酸)
C. O=C=O(二氧化碳) D. (过氧乙酸)
9. 下列有关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H2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常温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O2↑
C. 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如图装置可比较氧化铜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水蒸气在冷凝为水滴时,水分子间的间腺变大
C. 水蒸气在金属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清一定是纯净物
D. 水蒸气冷凝在玻璃表面时,有消毒作用
【答案】8. D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由文中可得H2O2分子中含有“过氧基(结构为-O-O-)”,故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观察选项中的四个图可得过氧乙酸中含有“过氧基(结构为-O-O-)”,故推测过氧乙酸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故选D。
【9题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过氧化氢分子,故A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在氧化铜或氧化铁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解时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说法错误;
C、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一价,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可得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一价,故C说法正确;
D、根据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图示中催化剂的种类和双氧水的浓度均不同,不符合变量唯一的原则,所以说以如图所示装置无法比较氧化铜和氧化铁的催化剂效果,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0题详解】
A、根据短文中内容分析,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会生成过氧化氢,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说水蒸气冷凝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气态分子之间间隔远大于液态分子之间的间隔,故水蒸气冷凝为水滴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故B错误;
C、据短文中内容“将水蒸气冷凝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分析,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会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水会形成混合物,故C错误;
D、据短文中内容分析,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会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故D正确。
故选D。
11. 泰兴枝潜为中国“银杏之乡”,银杏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痛、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6 g B. 每个银杏酸分子中共有49个原子
C. 银杏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 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6 ,不是226g,错误;
B、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一个银杏酸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每个银杏酸分子中共有12+34+3=49个原子,正确;
C、银杏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2):(16×3)=3:1,正确;
D、根据银杏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22):(1×34):(16×3)=72:17:24可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故选BC。
12.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丁不可能是化合物
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比为1:8 D. 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1:3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 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丙是反应物。
【详解】A、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丁→甲+丙,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 10%:30%=1: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C. 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纯净物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此选项正确;
B. 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亮时发光、发热,但不是燃烧,此选项错误;
C. 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但有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铜是纯净物,铜由铜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D.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气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火焰情况
B 鉴别实验室里的蔗糖和食盐 取少量样品,品尝味道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D 区分玻璃和聚酯塑料 用小刀在样品上刻划或切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不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现象不同,可以区分,能达到实验目的;
B、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和蔗糖: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是镁和氧气,生成的是氧化镁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氧化镁固体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没有测量反应前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小刀在玻璃和聚酯塑料上均能切割出痕迹,现象相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5. 中国化学家研究的种新型复合 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 /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催化分解水,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历程中H2O是中间产物
B. 反应中的纳米复合物经烘干后不可直接反复使用
C. 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
D. 反应Ⅱ为2H2O2H2↑+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是水在催化作用下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反应Ⅱ是过氧化氢在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反应历程中H2O2是中间产物,错误;
B、纳米复合物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反应中的纳米复合物经烘干后可直接反复使用,错误;
C、反应Ⅱ是过氧化氢转化为水与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反应Ⅱ是过氧化氢转化为水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错误。
故选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
(1)金属锶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照明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X=_______。
②化学反应中锶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
(2)钙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关系如图-2所示。
①人体缺钙元素易患_______。
②Y的化学式为_______;A处物质类别名称是_______。
(3)汽车“三元催化器”中有害气体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所示。
①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6. ①. 87.62 ②. 18 ③. Sr2+
17. ①. 佝偻病 ②. CaO ③. 单质
18. ①. 氧原子、氮原子和碳原子 ②. 2NO2+4CO 4CO2+N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38=2+8+x+8+2,x=18;
②化学反应中锶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其微粒符号为Sr2+;
【小问2详解】
①人体缺钙元素易患佝偻病;
②根据图示可知,Y属于氧化物,其钙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A处物质钙元素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物质类别名称是单质;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氧原子、氮原子和碳原子;
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NO2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O2和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4CO 4CO2+N2。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如下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①装置A中“棉花团”的作用为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常选用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CO2。
(3)上世纪70年代“电石灯”(图-1) 可用于照明,其工作原理(图-2)网是电石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乙炔在喷气口点燃产生火焰。工业上利用乙炔燃烧产生高温切割(图-3)和焊接金属。
①“电石灯”制乙炔与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原理类似。
②由工作原理推知,常温下乙炔在水中的溶解性为________,乙炔在点燃前须_____。
③“电石灯”照明时,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和热能。
④切割金属前,先调节切割枪氧气阀门以获得合适的火焰温度,查阅资料如下表:
乙炔燃烧 现象 生成物 火焰温度
火焰1 空气中 发出明亮的火焰,冒出黑烟 炭黑,一氧化碳和水 2100℃
火焰2 氧气中 燃烧更剧烈,发出更明亮的火焰,没有黑烟 二氧化碳和水 3150℃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调节氧气阀门是为了得到________(选填“火焰1” 或“火焰2”)。从化学反应的视角分析“调节氧气阀门”的意图是________(写两点)。
【答案】17. 锥形瓶
18. ①.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到导管中 ②. ③. ④. E
19. ①. B ②. 不溶 ③. 验纯 ④. 光能 ⑤. 火焰2 ⑥. 增加反应物氧气,使乙炔与氧气反应更剧烈、使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①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有棉花,装置A中“棉花团”的作用为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到导管中;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④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用E。
【小问3详解】
①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是一种块状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C2H4)气体,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且需要必须要控制反应速率,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故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B,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加水的速率;
②由题可知,常温下乙炔是不溶于水的气体;
③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进行验纯,以免发生爆炸,所以为了防止乙炔气体在点燃时发爆炸,点燃前一定要进行验纯操作;
④“电石灯”照明时,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⑤火焰2在氧气中燃烧,火焰1在空气中燃烧,分析表格可知,火焰2比火焰1反应更剧烈,火焰温度更高,且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故师傅调节焊枪是为了得到火焰2;
⑥从化学反应的视角分析“调节氧气阀门”的意图是增加反应物氧气,使乙炔与氧气反应更剧烈、使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
1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措施是CO2的捕集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
CO2捕集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主要方法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用氨水(NH3·H2O)与CO2反应生成NH3·H2O分离获得的CO2与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H2O,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
开发可再生的氢能源也是减少CO2排放的方法。利用甲烷(CH4)和水催化重整可制得田(混有CO2)。提纯H2可用金属膜透氢;某温度下,H2在金属膜表面上解离成H,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1)活性炭、沸石等可作CO2吸附剂,其结构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用氨水(NH3·H2O)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图-1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I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_______反应Ⅱ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选填“>”、“<” 或“=”)。
(4)①氢气作燃料的原因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微观角度描述图-2中金属膜提纯H2的过程__________。
(5)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_________(只写1种做法)。
【答案】18. 疏松多孔
19. NH3·H2O+CO2=NH4HCO3
20. ①. 2H2O2H2↑+O2↑ ②. >
21. ①. 2H2+O22H2O ②. 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形成氢原子,氢原子穿过金属膜后,氢原子重新结合为氢分子
22. 绿色出行,多骑自行车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沸石等可作CO2吸附剂,其结构具备的特点是:疏松多孔。
【小问2详解】
氨水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用氨水(NH3·H2O)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
【小问3详解】
图-1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I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等于反应Ⅱ中氢气的质量,因为反应Ⅱ中两种生成物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反应I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反应Ⅱ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小问4详解】
①氢气可作燃料的原因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②从微观角度图-2中金属膜提纯H2的过程是: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形成氢原子,氢原子穿过金属膜后,氢原子重新结合为氢分子。
【小问5详解】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多骑自行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9. “铁丝在空气中难燃烧,纳米铁粉可在空气中燃烧。”小涵对铁粉展开探究。
Ⅰ.铁粉的燃烧
(1)①如图1所示:将蒸发皿放在白色托盘上,向蒸发皿中加入适量酒精并点燃。挤压内装有铁粉的洗耳球,往外焰上喷铁粉,观察到______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如图2所示:将装有铁粉的燃烧匙伸入装置中,塞紧橡皮塞,用激光手电照射铁粉。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锥形瓶中盛放水的作用是______。
③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探究,你认为燃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Ⅱ.铁粉的应用
(2)“暖宝”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其主要成分包括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暖宝宝”中含有活性炭
【查阅资料】
a.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
b.“暖宝宝”的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消耗O2和H2O而生锈;
c.忽略空气中的CO2对本次实验的影响。
【进行实验】小涵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在燃烧匙中,用酒精灯加热,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图-3) 观察到烧杯中______ 固体中有活性炭
【反思评价】
①使用“暖宝宝”时,反应______(选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经过反思,小涵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能得出固体中含有活性炭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拓展应用】用铁粉和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与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实验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优点是________。
Ⅲ.铁粉的制备
(3)纳米铁粉是指其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纳米铁粉对处理酸性废水有较好的效果。如图-5所示为某种制备纳米铁粉的流程:
①该种纳米铁粉制备原理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25.4tFeCl2固体理论上获得纳米铁粉的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9. ①. 火星四射 ②. ③. 气球先膨胀后又变瘪 ④.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⑤.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等
20. 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放出 ③. ④. 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饱和石灰水也会变浑浊); ⑤. 反应速率快,消耗氧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精确
21. ①. ②. 解:设25.4tFeCl2固体理论上获得纳米铁粉的质量为x,则,
答:25.4tFeCl2固体理论上获得纳米铁粉的质量为11.2t。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粉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星四射;
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激光照射升温使锥形瓶中的铁粉燃烧起来,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气球膨胀,当铁粉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瓶内氧气被消耗,气球比反应前更瘪了,故填:气球先膨胀后又变瘪;
瓶底的水是为了防止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填: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等;
【小问2详解】
通过实验结论和实验步骤可知,此步操作是通过燃烧检验固体中是否有活性炭。活性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是看气体能否使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实验结论是固体中有活性炭,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用“暖宝宝”是为了取暖,说明实验是放热反应,故填:放出;
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是:;
小涵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能得出固体中含有活性炭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酒精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饱和石灰水也会变浑浊);
观察对比图-4两幅图可知,与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优点是:反应需要时间更少,反应完剩余氧气量更少,故填:反应速率快,消耗氧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精确;
【小问3详解】
由图-5可知,该种纳米铁粉制备原理是氯化亚铁高温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铁粉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是:;
②见答案。2023 ~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化学试题
(化学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1 35.5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0分。
1. 核废水中含有氚,对入体有辐射。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 B. 2 C. 3 D. 4
2. 《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gS由汞和硫两种元素组成 B. 反应中可能会有硫单质生成
C. “积变”属于化学变化 D. 水银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电解水时,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1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 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 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 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过滤
C. 量筒读数 D. 添加酒精
6. 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的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B.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C.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竭 D. 明矾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7. 野炊时,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点燃木材炒菜做饭 木材燃烧放热
B 将木材架空之后燃烧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堆 隔绝氧气
A. A B. B C. C D. 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过氧化氢(H2O2)可用于消毒杀菌,原因是H2O2分子中含有“过氧基(结构为-O-O-)”;H2O2常温下能分解生成H2O和O2。将水蒸气冷凝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有H2O2存在;研究表明:水蒸气冷凝为直径小于10微米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H2O2分子。
8. 根据结构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消毒剂的是
A. H-O-H(水) B. (乙酸)
C. O=C=O(二氧化碳) D. (过氧乙酸)
9. 下列有关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H2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常温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O2↑
C. 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如图装置可比较氧化铜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水蒸气在冷凝为水滴时,水分子间的间腺变大
C. 水蒸气在金属表面冷凝得到液清一定是纯净物
D. 水蒸气冷凝在玻璃表面时,有消毒作用
11. 泰兴枝潜为中国“银杏之乡”,银杏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痛、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6 g B. 每个银杏酸分子中共有49个原子
C. 银杏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 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丁不可能是化合物
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比为1:8 D. 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1:3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C. 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纯净物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1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气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火焰情况
B 鉴别实验室里的蔗糖和食盐 取少量样品,品尝味道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D 区分玻璃和聚酯塑料 用小刀在样品上刻划或切割
A. A B. B C. C D. D
15. 中国化学家研究的种新型复合 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 /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催化分解水,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历程中H2O是中间产物
B. 反应中的纳米复合物经烘干后不可直接反复使用
C. 反应Ⅱ属于分解反应
D. 反应Ⅱ为2H2O2H2↑+O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
(1)金属锶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照明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X=_______。
②化学反应中锶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
(2)钙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关系如图-2所示。
①人体缺钙元素易患_______。
②Y的化学式为_______;A处物质类别名称是_______。
(3)汽车“三元催化器”中有害气体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所示。
①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如下装置:
(1)仪器a名称是_______。
(2)①装置A中“棉花团”的作用为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常选用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CO2。
(3)上世纪70年代“电石灯”(图-1) 可用于照明,其工作原理(图-2)网是电石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乙炔在喷气口点燃产生火焰。工业上利用乙炔燃烧产生高温切割(图-3)和焊接金属。
①“电石灯”制乙炔与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原理类似。
②由工作原理推知,常温下乙炔在水中的溶解性为________,乙炔在点燃前须_____。
③“电石灯”照明时,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和热能。
④切割金属前,先调节切割枪氧气阀门以获得合适的火焰温度,查阅资料如下表:
乙炔燃烧 现象 生成物 火焰温度
火焰1 空气中 发出明亮的火焰,冒出黑烟 炭黑,一氧化碳和水 2100℃
火焰2 氧气中 燃烧更剧烈,发出更明亮火焰,没有黑烟 二氧化碳和水 3150℃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调节氧气阀门是为了得到________(选填“火焰1” 或“火焰2”)。从化学反应的视角分析“调节氧气阀门”的意图是________(写两点)。
1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措施是CO2的捕集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
CO2捕集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主要方法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用氨水(NH3·H2O)与CO2反应生成NH3·H2O分离获得的CO2与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H2O,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
开发可再生的氢能源也是减少CO2排放的方法。利用甲烷(CH4)和水催化重整可制得田(混有CO2)。提纯H2可用金属膜透氢;某温度下,H2在金属膜表面上解离成H,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1)活性炭、沸石等可作CO2吸附剂,其结构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用氨水(NH3·H2O)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图-1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I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_______反应Ⅱ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选填“>”、“<” 或“=”)。
(4)①氢气作燃料的原因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微观角度描述图-2中金属膜提纯H2的过程__________。
(5)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_________(只写1种做法)。
19. “铁丝在空气中难燃烧,纳米铁粉可在空气中燃烧。”小涵对铁粉展开探究。
Ⅰ.铁粉的燃烧
(1)①如图1所示:将蒸发皿放在白色托盘上,向蒸发皿中加入适量酒精并点燃。挤压内装有铁粉的洗耳球,往外焰上喷铁粉,观察到______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如图2所示:将装有铁粉的燃烧匙伸入装置中,塞紧橡皮塞,用激光手电照射铁粉。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锥形瓶中盛放水的作用是______。
③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探究,你认为燃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Ⅱ.铁粉应用
(2)“暖宝”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其主要成分包括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暖宝宝”中含有活性炭
【查阅资料】
a.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
b.“暖宝宝”的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消耗O2和H2O而生锈;
c.忽略空气中的CO2对本次实验的影响。
【进行实验】小涵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在燃烧匙中,用酒精灯加热,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图-3) 观察到烧杯中______ 固体中有活性炭
【反思评价】
①使用“暖宝宝”时,反应______(选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经过反思,小涵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能得出固体中含有活性炭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拓展应用】用铁粉和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与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实验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优点是________。
Ⅲ.铁粉的制备
(3)纳米铁粉是指其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纳米铁粉对处理酸性废水有较好的效果。如图-5所示为某种制备纳米铁粉的流程:
①该种纳米铁粉制备原理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25.4tFeCl2固体理论上获得纳米铁粉的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认识电路》章末过关练习(无答案)2023-2024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下一篇: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部分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无听力音频 含听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