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尚书江南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次月考卷(含解析)

惠州市尚书江南学校第1学期月考
九年级化学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颜色改变 B.放出气体 C.生成新物质 D.出现沉淀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冶炼钢铁
C.风力发电 D.打造金饰
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煤用作燃料 D.铜用于制导线
4.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进行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提出问题 D.获得结论
5.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PM10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6.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使用布袋购物 B.垃圾分类回收
C.废气达标排放 D.大量燃放烟花
7.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定量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B.空气是混合物
C.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 其他气体和杂质1%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清洁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和冰的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纯净的空气、海水 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
9.实验仪器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实验仪器有不同的功能。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盛放固体药品一一广口瓶 B.盛少量试剂反应一一锥形瓶
C.盛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取少量液体——试管
10.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A.作保护气的N2 B.气球填充气He(氦气)
C.医疗急救用的O2 D.火箭新型推进剂H2(液氢)
1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12.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13.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致使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该是
A.找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 B.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拨打火警电话119 D.快速撤离实验室
14.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
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
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5.如图所示,通过加热铜丝引燃白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加热铜丝的方法引燃白磷,可以减小误差
B.实验结束后瓶内液面上升至1处,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C.此实验还可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
D.若白磷过量,实验结果可能偏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将下列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元素信息补充完整。
原子序数 12 17 13
元素符号 H
元素名称 碳 钙
17.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均填序号)
①水是无色液体 ②矿石粉碎 ③汽油易燃烧 ④食物腐烂 ⑤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⑥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均填序号)。
①氦气 ②自来水 ③二氧化硫 ④稀有气体 ⑤生理盐水 ⑥液氮 ⑦冰水共存物 ⑧过氧化氢溶液
18.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一组连续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
(2)上列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 (填字母),该错误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3)步骤A的操作中,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
(4)步骤C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 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试管炸裂,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5)步骤D的操作中,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并 (填“左右”或“上下”)振荡试管。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 。
19.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内放入少量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
(1)实验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 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气态的 而生成了固态的 ,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 ,可以推断集气瓶中的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4)此反应白磷要过量,目的是 。
20.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 ,密度比水 , 溶于水
Ⅱ 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Ⅲ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有可燃物
Ⅳ 澄清石灰水 ,硫酸铜粉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继续探究〗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3页,共5页
1.C
【详解】A、有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有气体放出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故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有沉淀产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受热有沉淀出现,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冰雪融化,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冶炼钢铁,有铁和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风力发电,只有能量形式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打造金饰,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C
【详解】、生铁用于铸造铁锅是利用生铁良好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性,升华吸热为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煤用作燃料是利用煤能够燃烧的特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铜的良好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4.B
【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为: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进行实验;4.获得结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缘故属于猜想与假设。
【详解】由分析可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10、二氧化氮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6.D
【详解】A、使用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废弃达标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D、大量燃放烟花,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拉瓦锡利用加热氧化汞的实验定量测定空气组成,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应该是按体积计算,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是空气中最稳定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水和冰混合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纯净的空气、海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中都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A、盛放固体药品——广口瓶,不符合题意;
B、盛少量试剂反应——试管,盛放较多试剂反应在锥形瓶中,符合题意;
C、盛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不符合题意;
D、可以倾倒少量液体放在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氦、氖和氪等):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氢气不是空气的成分,故选D。
11.A
【详解】A、在闻气体气味的时候,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图示正确,符合题意;
B、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应用点燃的火柴或木条,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详解】A.试管干燥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合题意;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合题意;
C.铁架台生锈过程中产生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量筒摔碎是玻璃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合题意。
【点睛】题中所表述的是否是化学变化,关键是分析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3.B
【详解】A、找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不是应急措施,错误;
B、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是应急措施,正确;
C、拨打火警电话119不是应急措施,错误;
D、快速撤离实验室不是正确做法,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分析:人体呼吸作用的过程是:吸入空气后氧气被人体吸收并发生气体交换生成二氧化碳.
解:A、因为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掉一部分氧气生成一定量二氧化碳,故此选项错误.
B、因为呼吸时发生了气体交换,气体中不但氧气量减小,而且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此答案错误.
C、发生气体交换时空气中氧气量减小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均变大,故此选项正确.
D、吸入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相同,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呼吸前后气体成分的分析考查,只要抓住呼吸过程的实质也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
15.D
【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详解】A、用加热铜丝的方法引燃白磷,能够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逸出,可以减小误差,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瓶内上方的空气被分为五等份,反应结束后瓶内液面上升至1处,则证明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结束后,液面上升至1处就停止上升,剩下的气体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4/5,,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此实验还可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白磷应该过量,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 6 1 20 C Mg Cl Ca Al 镁 氢 氯 铝
【分析】要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以及元素符号的写法,书写元素符号时,按照“一大二小”的原则来规范书写。
【详解】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元素符号为C;12号元素为镁,元素符号为Mg;H为1号元素,元素名称为氢;17号元素为氯,元素符号为Cl;钙为20号元素,元素符号为Ca;13号元素为铝,元素符号为Al。
17.(1) ②⑥##⑥② ④ ①⑤##⑤① ③
(2) ②④⑤⑧ ①③⑥⑦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1)矿石粉碎和电灯丝通电发光放热,该变化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为物理变化;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是无色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两个性质无需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汽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2)自来水中有水和一些矿物质,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既有氯化钠又有水,过氧化氢溶液中既有过氧化氢又有水,都属于混合物;氦气,二氧化硫,液氮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冰水共存物中冰是固态的水,所以冰水共存物也属于纯净物。
18.(1) 试管 胶头滴管 酒精灯
(2) A 沾污瓶塞,从而污染原试剂瓶中的试剂
(3)向着手心
(4) 预热 外焰 灯帽 试管外壁还有水珠(合理即可)
(5) 左右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试管,②为胶头滴管,③为酒精灯;
(2)瓶塞正放会导致瓶塞被污染,从而污染原试剂瓶中的试剂等;
(3)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后腐蚀标签;
(4)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溅出;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以免因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实验后试管炸裂,可能试管外壁还有水珠,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合理即可);
(5)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并左右振荡试管,不能上下振荡,以免液体溅出;
试管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证明试管已经洗净。
19.(1) 产生大量白烟
(2) 4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减小
(3) 氮气##N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使容器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详解】(1)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故填大量白烟;
磷和氧气在点燃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2)空气中有约五分之一的氧气,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容器中气体体积少了五分之一,所以活塞应停在刻度 4 处;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为气态;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态,使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气压降低,恢复至常温,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最终向左移动至4;
(3)空气中约有五分之四体积是氮气,所以反应消耗掉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后,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氮气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说明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使容器中的氧气被完全消耗,反应的白磷要过量。
20. 小 小 不 外焰温度最高 白烟能被点燃 变浑浊 变蓝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石蜡固体颗粒
【详解】Ⅰ根据小刀切一块蜡烛,可知蜡烛硬度较小;
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
根据蜡烛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不溶于水;
Ⅱ由实验现象: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外焰温度高于内焰和焰心;
Ⅲ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
Ⅳ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该可燃性物质容易凝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石蜡固体颗粒。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2.离子反应(含解析)巩固训练

下一篇: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