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三实验中学、新城实验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第二阶段检测题
考试范围:1-4单元课题3 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6分,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3分)
1.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方便日常生活,开私家车出行 B. 就地焚烧秸秆,减少资源浪费
C 烘托节日气氛,燃放烟花爆竹 D.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粉尘排放
2.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杭州顺利举行,下列活动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吉祥物发布 B. 灯光秀展示
C. 点燃火炬塔 D. 开幕式表演
3.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6.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加铁酱油”“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硒、铁、氟指的是
A. 原子 B. 单质 C. 元素 D. 离子
7.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A. B.
C. D.
8.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一定加快 B.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C.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D.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9.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汽水 盐水 B. 氧气 白酒
C. 牛奶 洁净的空气 D. 氮气 冰水混合物
1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则他倒出液体的体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1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A.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2. 2022北京冬奥会上源自成都制造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展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如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碲的质子数为52 B. 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C. 碲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 碲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13.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柱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14. 下列微粒中,与F﹣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A. F B. OH﹣ C. CH4 D. Na+
15.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知识归纳 B.催化剂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②原子的中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③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中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C.实验记录 D.实验方法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溶液会变红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燃烧匙
A. A B. B C. C D. D
16.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 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与填空(共35分)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钠离子_________;
(2)5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3)2个的镁离子_________;
(4)硫离子_________;
(5)氦气_________;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
(8)能形成酸雨的气体_________。
18.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的薄膜电池用到了铟,如图1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另外几种元素的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_________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铟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3)A~E是五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与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B和C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
19. 实践活动课上,化学小组将一杯浑浊河水净化,并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1所示。
(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操作Ⅰ是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这种仪器在过滤中的作用_________。
(3)操作Ⅱ(如图2所示)能除去液体A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液体A应从__________(选填“a”或“b”)口流入。
(4)操作Ⅲ可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以上几种净水方法都属于_________变化。
20. 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的是_________,家庭中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与探究(共29分)
2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编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试管口应____________倾斜,且需塞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气体收集满后,应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氧水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C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用装置E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F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容积大约120mL)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为___________mL.因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气体____________,其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第二阶段检测题
考试范围:1-4单元课题3 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6分,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3分)
1.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方便日常生活,开私家车出行 B. 就地焚烧秸秆,减少资源浪费
C. 烘托节日气氛,燃放烟花爆竹 D.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粉尘排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开车出行会增加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及空气污染物排放,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B、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空气污染物,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空气污染物,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D、改进燃煤技术,可减少粉尘排放,利于节能减排,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故选D。
2.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杭州顺利举行,下列活动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吉祥物发布 B. 灯光秀展示
C. 点燃火炬塔 D. 开幕式表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吉祥物发布,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
B、灯光秀展示,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
C、点燃火炬塔,发生燃烧,,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开幕式表演,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3.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B、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符合题意。
【点睛】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该选项描述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C。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拇指不能摁在试管夹的短柄上。A不正确;
B、向试管中加入大理石,先将试管横放,将大理石块放入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B不正确;
C、用量筒量液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不正确;
D、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6.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加铁酱油”“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硒、铁、氟指的是
A. 原子 B. 单质 C. 元素 D. 离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加铁酱油”“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硒、铁、氟指的是元素。
故选C。
7.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生成物不是一种,因此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且反应物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C、甲烷燃烧有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生成物不是一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中无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一定加快 B.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D.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不一定加快,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可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
C、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物的产量,C错误;
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是有的反应不加催化剂反应速率慢,D错误。
故选B。
9.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汽水 盐水 B. 氧气 白酒
C. 牛奶 洁净的空气 D. 氮气 冰水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详解】A、汽水、盐水都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氧气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白酒是酒精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
C、牛奶和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故C错误,
D、氮气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是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1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则他倒出液体的体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开始时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26mL,倒出液体后,俯视读数,则实际液体体积小于15mL,则倒出液体体积大于26mL-15mL=11mL,故选A。
1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A.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芳香四溢,不符合题意;
B、变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C、空气是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故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2022北京冬奥会上源自成都制造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展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如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碲的质子数为52 B. 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C. 碲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 碲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碲的质子数为52,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碲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3.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柱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缓慢拉动活塞时,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瓶外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瓶内,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故选A。
14. 下列微粒中,与F﹣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A. F B. OH﹣ C. CH4 D. Na+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F﹣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
【详解】A、F中含有9个质子和9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B、OH﹣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符合题意;
C、CH4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D、Na+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知识归纳 B.催化剂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②原子的中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③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中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②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C.实验记录 D.实验方法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溶液会变红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燃烧匙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故选项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中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如形状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C、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浓氨水先碱性,溶液会变红;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g,所以不能称取5.68g实验,故选项错误;
D、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熄灭酒精灯需要用灯帽盖灭;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纸槽或者药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 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故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B、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不能反映反应发生的条件,故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分子生成另一种新分子,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与填空(共35分)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钠离子_________;
(2)5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3)2个的镁离子_________;
(4)硫离子_________;
(5)氦气_________;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
(8)能形成酸雨的气体_________。
【答案】17. 2Na+
18. 5CO2 19. 2Mg2+
20. S2- 21. He
22. H2O 23. Al
24. SO2 (或NO2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小问2详解】
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5CO2;
【小问3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
【小问4详解】
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硫离子,表示为:S2-;
【小问5详解】
氦气是稀有气体,由氦原子直接构成,是单原子分子,故填:He;
【小问6详解】
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填:H2O;
【小问7详解】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表示为Al。
【小问8详解】
一氧化碳、氮气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溶液pH一般大于5.6,小于7,而酸雨的pH<5.6,可由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引起,故填:SO2 (或NO2或其他合理答案)。
18.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的薄膜电池用到了铟,如图1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另外几种元素的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_________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铟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3)A~E是五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与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B和C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9 (2) ①. 失去 ②. In3+
(3) ①. 4##四 ②. C
(4)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1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铟元素名称左上方的数字表示铟原子的核电荷数,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
【小问2详解】
由图2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铟离子的符号:In3+。
【小问3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A~E是五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共表示4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小问4详解】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在同一周期,B和C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19. 实践活动课上,化学小组将一杯浑浊的河水净化,并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1所示。
(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操作Ⅰ是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这种仪器在过滤中的作用_________。
(3)操作Ⅱ(如图2所示)能除去液体A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液体A应从__________(选填“a”或“b”)口流入。
(4)操作Ⅲ可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以上几种净水方法都属于_________变化。
【答案】(1)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2) ①. 玻璃棒 ②. 引流
(3) ①. 吸附 ②. b
(4) ①. 防止暴沸 ②. 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是自来水中低沸点的杂质
(5)物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故明矾的作用是: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小问2详解】
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小问3详解】
操作Ⅱ(如图2所示)能除去液体A中的异味和色素,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液体A应从b口流入,这样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的比较充分;
【小问4详解】
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的原因是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是自来水中低沸点的杂质。
【小问5详解】
沉淀只是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只是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蒸馏,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均无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
20. 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的是_________,家庭中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1) ①. 2:1 ②. 氢气##H2 (2)C
(3)O2 (4) 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氢元素 ③. 氧元素 ④. ⑤. 分解
(5) ①. 肥皂水 ②. 硬水 ③. 煮沸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试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小问2详解】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错误;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符号表示为O2;
【小问4详解】
纯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5详解】
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家庭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与探究(共29分)
2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编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试管口应____________倾斜,且需塞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气体收集满后,应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氧水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C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用装置E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F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长颈漏斗 ③. 集气瓶
(2) ①. AC##CA ②. ③. 略向下 ④. 一团棉花 ⑤.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⑥. 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3) ①. B ②. ③. 分解反应
(4) ①. A ②. 难溶于水 ③.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5) ①. 将氧气消耗完全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为铁架台,b为长颈漏斗,c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排空气法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C排水法,故应选用的装置是AC;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且需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气体收集满后,应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小问3详解】
双氧水制氧气,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用装置C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用装置E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是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小问5详解】
实验F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全;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2.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容积大约120mL)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为___________mL.因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气体____________,其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4 ②.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③. 装置漏气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3) ①. 氮气 ②. N2 ③. 难溶于水 ④.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4)比较环保,误差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从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小问2详解】
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小问3详解】
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白磷燃烧将装置内氧气耗尽,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
进入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白磷足量,氧气耗尽后,白磷熄灭,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小问4详解】
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比较环保,且可通过注射器直接读出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从而得出消耗氧气的体积,误差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1 整式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_2024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Section B分课时课后作业(3课时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