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华文实验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解析)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 “垃圾分类我先行”,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A. B. C. D.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大理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O2验满
3.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 铒是非金属元素
C.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 D. 铒的元素符号是Er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O3—3个氧原子 B. Mg2+一1个镁离子
C. Al一氯元素 D. 2N—2个氮分子
5.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丙、丁都属于空气成分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
D.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6.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光照射为纳米铁粉提供热量,使纳米铁粉燃烧
B. 纳米铁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
C. 气球先膨胀后变小
D. 铁丝与纳米铁粉都由铁原子构成,因此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量变关系的有
① ② ③ ④
图像
操作过程 一定量的氯酸钾受热分解 向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红磷燃烧测定O2含量时,集气瓶内水的体积 硫在充满O2集气瓶中燃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化学非选择题(共6题,每空1分,共46分)
8.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有益于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这里的“钙”是指__________(选填“元素”或“原子”“原子”)。
(3)近期民生路美食火爆“出圈”,烧烤摊很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烧烤时会用到木炭,是利用了木炭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写出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4)甲组同学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净化南明河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
9. 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和“”属于不同元素原子是因为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不同。各图中共有___________种分子,微粒构成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10. 用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结合如图回答问题。已知:图2是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图2中x=_________。
(2)图3中若E中X=8,写出该粒子的符号_________,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的是_________,B和D形成的物质由_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离子”),请从微观角度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_。
11. 科学观念建立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
(1)1781年,卡文迪许用纯氧与氢气反应如图1,生成水。氢气燃烧现象_________,推测水应该由_________元素组成,从“合成”的角度,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2)1800年,卡莱尔和尼科尔森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分解如图2,该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产生两种气体体积比____。从“分解”的角度确定了水中元素的组成情况,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3)从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水变化本质____,请将图3补充完整:a:____。b:____。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I.实验室制取氧气
(1)用图1、图2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符号表达式为_____。
③图2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2)图3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NaClO3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请其中产生氧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Ⅱ.工业上制取氧气
(3)利用图4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的过程。浸入液氮3min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______。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____。
(4)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_____(填“>”或“<”)O2。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 “垃圾分类我先行”,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塑料不属于厨余垃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可回收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C、塑料不属于其他垃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不属于有害垃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大理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O2验满
【答案】C
【解析】
【详解】A、把大理石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大理石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大理石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A错误;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故B错误;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故D错误。
故选C。
3.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铒原子序数为68 B. 铒是非金属元素
C.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 D. 铒的元素符号是Er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铒的原子序数为68,不符合题意;
B、铒是“钅”汉字,故其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是其相对原子质量,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英文字母是其元素符号,铒的元素符号是Er,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O3—3个氧原子 B. Mg2+一1个镁离子
C. Al一氯元素 D. 2N—2个氮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O3表示1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该选项意义不正确;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则Mg2+表示1个镁离子,该选项意义正确;
C、Al表示铝元素,而不是氯元素,该选项意义不正确;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N表示2个氮原子,该选项意义不正确。
故选B。
5.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丙、丁都属于空气成分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
D.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是甲醇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说法正确;
B、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都属于空气成分,故B说法正确;
C、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说法错误;
D、甲(甲醇)、乙(氧气)、丙(二氧化碳)、丁(水)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6.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光照射为纳米铁粉提供热量,使纳米铁粉燃烧
B. 纳米铁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
C. 气球先膨胀后变小
D. 铁丝与纳米铁粉都由铁原子构成,因此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知,太阳光照射纳米铁粉,太阳光提供热量,使纳米铁粉燃烧,故A正确;
B、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书写正确,故B正确;
C、铁粉刚开始燃烧,内部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球变大,但随着反应进行,气体被消耗,内部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气球变小,故C正确;
D、铁在氧气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不能用铁丝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D。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量变关系的有
① ② ③ ④
图像
操作过程 一定量的氯酸钾受热分解 向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红磷燃烧测定O2含量时,集气瓶内水的体积 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氯酸钾分解要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其中氯化钾是固体,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①中图像不能正确反映氯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②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中充当是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只要过氧化氢的质量足够大,那么生成氧气的质量就会不断增加,故②中图像不能正确反应生成气体随过氧化氢质量的变化关系;
③红磷燃烧测定O2含量时,反应开始到装置冷却至室温,止水夹是关闭的,所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不变,当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由于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水开始倒吸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增大,当集气瓶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水不再倒吸,故③中的图象能够正确反映瓶内水的体积随实验过程的变化关系;
④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放出热量,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气体温度增大,当反应停止,由于不再放热,所以,热量慢慢扩散到周围,瓶内气体温度不断下降,直到温度恢复反应前的室温,故④中图象能正确反应瓶内气体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故能正确反映量变关系的有③④两个,故选B。
【点睛】 此题利用的是函数图象表示化学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这也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把图象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属于难题。
二、化学非选择题(共6题,每空1分,共46分)
8.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有益于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这里的“钙”是指__________(选填“元素”或“原子”“原子”)。
(3)近期民生路美食火爆“出圈”,烧烤摊很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烧烤时会用到木炭,是利用了木炭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写出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4)甲组同学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净化南明河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1)氧气 (2)元素
(3) ①.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 化学 ③. (4)过滤、吸附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小问2详解】
物质由元素组成, 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而非具体的存在形式。
【小问3详解】
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烧烤摊很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烧烤时会用到木炭,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才可以体现,属于化学性质。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自制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可以除去部分不溶性物质和吸附色素、异味。所以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吸附。
9. 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和“”属于不同元素原子是因为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不同。各图中共有___________种分子,微粒构成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质子数 ②. 三##3 ③. D ④. BC ⑤. A
【解析】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和“”属于不同元素原子是因为原子结构中质子数不同。
图中共有三种分子(一黑一白结合为一种分子,两白结合为一种分子,两黑结合为一种分子),微粒构成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单质的是BC(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10. 用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结合如图回答问题。已知:图2是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图2中x=_________。
(2)图3中若E中X=8,写出该粒子的符号_________,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的是_________,B和D形成的物质由_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离子”),请从微观角度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_。
【答案】(1) ①. 原子 ②. 18
(2) ①. O2- ②. C ③. BC ④. 离子 ⑤.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离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且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①表示原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38-2-8-8-2=18。
【小问2详解】
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8号元素为氧元素,且X粒子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符号为O2-;
锶原子和A、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于锶原子和C原子核外有多个电子层,易失去电子,而A粒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稳定结构,则锶原子和C化学性质相似;
A~D中,B、C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11、17号元素分别为钠元素和氯元素,则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在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离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11. 科学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
(1)1781年,卡文迪许用纯氧与氢气反应如图1,生成水。氢气燃烧的现象_________,推测水应该由_________元素组成,从“合成”的角度,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2)1800年,卡莱尔和尼科尔森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分解如图2,该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产生两种气体体积比____。从“分解”的角度确定了水中元素的组成情况,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3)从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水变化本质____,请将图3补充完整:a:____。b:____。
【答案】(1) ①. 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②. 氢、氧
(2) ①. ②. 氢气:氧气=2:1
(3) ①.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②.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气燃烧的现象为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小问2详解】
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水变化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水分子分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氧气,如图所示。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I.实验室制取氧气
(1)用图1、图2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符号表达式为_____。
③图2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2)图3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NaClO3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请其中产生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Ⅱ.工业上制取氧气
(3)利用图4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的过程。浸入液氮3min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______。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____。
(4)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_____(填“>”或“<”)O2。
【答案】(1) ①. 把试管横放,用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直立试管 ②. KMnO4 K2MnO4+MnO2+O2 ③. 分解反应 ④. BC##BE ⑤. H2O2H2O+O2 ⑥.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2)NaClO3NaCl+O2
(3) ①.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则刚开始气化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②. 氧气##O2
(4)>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把试管横放,用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直立试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C或B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小问2详解】
根据“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NaClO3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aClO3,反应条件是加热、催化剂,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ClO3NaCl+O2;
【小问3详解】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则刚开始气化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氮气沸点比氧气低,即氧气沸点高。
小问4详解】
氧气能透过分子筛,但氮气不能,说明氮气的分子比氧气的分子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Section B分课时课后作业(3课时含解析)

下一篇: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跟踪题(答案)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