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物质的构成》检测题(答案)2023-2024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专题3《物质的构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为 M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 值为 11
B.M 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M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D.M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 M-
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过氧化氢能分解出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水受热后水分子数目增多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在阳光下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3.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化学式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6
4.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首次合成新原子——铀-214.( 2021 年4月 14日《物理评论快报》)铀-214 的质子数为 92,相对原子质量为 214.下列有关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核电荷数为 92
C.中子数为 92 D.铀-214 与铀-235 属于不同种元素
5.在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气 C.氧分子 D.以上各项都有
6.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元素符号 B.原子序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8.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不相等
C.Mg2+比Mg活泼 D.电子层数相同
9.实验表明,当水被限制在足够小的空间内(如碳纳米管中)时,它的沸点和冰点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限制的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受限制的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于普通水分子
C.受限制的水分子之间仍然存在间隔
D.受限制的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
10.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2,相对原子质量为 48, 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11.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 锶:0.0596 锌:0.00162 钙:4.69 钠:18.4。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12.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远处闻到了花园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足球,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隙
C.水结冰体积变大,说明原子的体积变大了
D.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竖直悬挂起来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13.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水的构成微粒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金刚石、苯 B.铁、汞 C.氨气、氢气 D.氯化钠、硫酸铜
14.以下结构示意图能表示碳原子的是( )
A. B. C. D.
1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①核外电子数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微粒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A.①④⑦ B.①②④⑦ 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二、填空题
16.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氢气的制取
(1)图 1 是实验室常用的电解水装置,在实验中可观察到中间的漏斗内液面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氢气应该在 (选填“a”或“b”)管中产生;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在水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② 通交流电
③ 在通电前调节液面使两管内空气被排空
(2)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该反应中能量转变方式为 能→ 能;
(3)水热分解可得氢气,但温度过高时,氢分子和氧分子也会分解成原子。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其中曲线 A、B 对应的微粒依次是 (填符号);由图可知,温度达到 3300℃左右时,氢分子所占的微粒含量达到最高值,请写出此时水分解制得氢气和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II]氢气的储存
(4)一种镁铝合金可用于储氢,其方法之一就是形成金属配位氢化物。一定条件下,该镁铝合金与氢气反应,生成了一种仅含 Mg、Al、H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MgxAlyHz),其中镁元素、铝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的储氢合金材料。某铝原子簇由 13 个铝原子构成,经测定该原子簇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试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
17.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
(2)在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该元素的名称是 ;
(3)C、D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D粒子中X= 。
18.用化学用语表示:
(1)1个氧原子 。
(2)4个硫酸根离子 。
(3)氦气 。
(4)两个氢气分子 。
(5)标出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 。
三、实验题
19.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1)图2比图1的优点是 。
(2)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 。图1丙装置的作用是 。
(3)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变红的速度变 。
四、计算题
20.“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是一种常见补钙剂,乳酸钙片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计算: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_____?(可取整数)
2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 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计算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写最简比)。
(5)求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 11,此选项正确;
B. M 元素是钠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
C.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关系非常密切,此选项正确;
D. M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 M+,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D
【解析】宏观现象用微观知识解释,选择正确的。
【详解】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有间隔,两种分子相互进入对方分子的间隔里,使总体积变小,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能分解出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或者说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水由液体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在阳光下分子运动速率变快,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符合题意。故选D。
3.D
【分析】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进行求解。
【详解】高铁酸钠(化学式Na2FeO4)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解得X=+6。故选D。
4.B
【详解】A、铀带“钅”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故核电荷数为 92,正确。
C、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14-92=122,错误。
D、铀-214 与铀-235 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错误。
故选:B。
5.A
【详解】过氧化氢的组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构成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的组成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构成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二氧化锰的组成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构成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
根据组成可以看出,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中都含都有氧元素,故答案为氧元素;故选A。
6.A
【详解】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到了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
7.D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能看出元素符号,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原子序数,故B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可以查出,故D错误。故选D。
8.A
【详解】A、Mg、Mg2+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
B、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量几乎相等,故B不正确;
C、镁离子是稳定结构,镁原子易失去电子,不稳定,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故C不正确;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镁离子,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水分子在有限的空间内仍然在不断地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受限制的水分子与普通水分子构成相同,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间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1:8,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已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2,即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钛原子的中子数为48-22=26。
故选:D。
11.A
【详解】一般饮料标签上的: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钙:4.69、钠:18.4,通常指的是元素。
故选A。
12.C
【详解】A、在远处闻到了花园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正确;B、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足球,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隙,正确;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错误;D、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竖直悬挂起来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正确。故选C。
13.C
【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详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苯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苯分子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汞都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4.D
【分析】碳原子质子(带正电)数=核外电子数=6,最内层电子数为2。
【详解】碳原子质子(带正电)数=核外电子数=6,最内层电子数为2,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选D。
15.B
【分析】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原子核不变,电子数发生改变。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详解】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①核外电子数 ②化学性质 ④微粒的电性 ⑦最外层电子数;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一定不变;⑤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一定不变;⑥电子层数可能改变。
故选B。
16.(1) 上升 b ①③
(2) 光 化学
(3) H、O
(4)MgAl2H8
(5)
【详解】(1)电解水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气压增大,可观察到中间的漏斗内液面会上升,故填:上升;
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则应该在b管中产生,故填:b;
①在水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操作正确;
②实验中通直流电,操作错误;
③在通电前调节液面使两管内空气被排空,以免氢气与空气混合检验时引发危险,操作正确。
故选①③。
(2)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该反应中能量转变方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光;化学;
(3)水热分解可得氢气,温度过高时,氢分子和氧分子也会分解成原子,水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则曲线 A、B 对应的微粒依次为H、O;温度达到 3300℃左右时,氢分子所占的微粒含量达到最高值,此时水在3300℃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H、O;;
(4)化合物(MgxAlyHz)中镁、铝、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Al2H8,故填:MgAl2H8;
(5)某铝原子簇由 13 个铝原子构成,经测定该原子簇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17. 8 16.00 AB 铝 D 12
【详解】(1)根据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质子数是8,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观察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A、B为同种元素,由于质子数是13,所以可知是铝元素。(3)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观察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C、D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D,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可知x=2+8+2=12。
18.(1)O
(2)4
(3)He
(4)2H2
(5)
【详解】(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所以1个氧原子表示为:O;
(2)离子个数用数字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所以4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4;
(3)氦气由氦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是He;
(4)分子个数用数字写在化学式的前面,所以两个氢气分子表示为:2H2;
(5)用正负号+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来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表示为:。
19.(1)更环保、更节约
(2) 在不断的运动 对比实验
(3)慢(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1)图2中,药品用量较少,密封性更好,因此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2)图1中,酚酞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甲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乙中,和水结合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一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图2中,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故丁中的滤纸条不变红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戊中的滤纸条变成红色,是由于氨水中氨气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因此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图1丙装置的作用是:对比实验,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变红的速度变慢。
20.(1)乳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6):(1×10):(16×6)=20:36:5:48.
(2)市售乳酸钙每片含乳酸钙200mg,则2片乳酸钙中含乳酸钙的质量是200mg×20=400mg=4g;含钙元素的质量是4g××100%≈0.734g.
根据题意,牛奶(100mL牛奶含钙≥0.10g),补充0.073g钙元素每天至少喝牛奶的质量为0.0734g÷0.10g/100mL=734mL.
答:(1)乳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6:5:48;(2)每天至少需要喝734毫升牛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详解】见答案。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4
(2)13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4+16×2=89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1×7)=2:1
(5)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详解】(1)丙氨酸由碳氢氮氧4种元素组成;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7+1+2=13个原子;
(3)见答案;
(4)见答案;
(5)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考试版)【考查范围:沪科版八年级1-6章】(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