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1.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2.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氮 B.冰水 C.水银 D.汽水
3.“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B.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C.积极回收利用,推行垃圾分类处理 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5.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倾倒液体 B.连接仪器
C.量取5.5mL液体 D.处理废弃药品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C.氢气验纯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纯净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的氧化镁
7.小明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就“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与猜想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2023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开展32周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C.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D.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9.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可表示氮气这种物质 B.表示3个氧原子
C.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D.表示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0.下列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优美的景色,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春:柳絮随风扬 B.夏:荷花扑鼻香
C.秋:黄叶落满地 D.冬:雪花如戎装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CO和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2.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氯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13.草莓具有芳香气味,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
B.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乙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14.“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元素符号为Si
B.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C.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不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叫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C.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1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在燃着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B.证明分子间有间隔: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观察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C.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分别向样品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D.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向样品中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17.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丁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8.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②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的情况下产生氧气随时间的变化
C.③镁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
D.④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随时间的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
19.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首次采用“零碳甲醇”作为火炬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真正体现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醇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为了使火焰变为鲜艳明亮的金黄色,在火炬,上涂了具有显色功能的钠的化合物,其中钠离子符号是 ;
(2)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为 ;
(3)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毛绒玩具生产过程采用绿色低碳工艺,产生的烟雾很少,控制了______(填字母)的排放量,有效保护了大气;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气体
(4)不仅本次杭州亚运会践行了绿色低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理念,平时我们也要提倡低碳生活,请你写一条低碳生活的建议 。
20.“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图是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观察,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反应的现象是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填“原子”或“分子”);从反应的微观结构图中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3)从符号角度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央视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追寻中国传统色彩。沉香、凝脂、湘叶、群青和桃红,分别对应黑、白、黄、青、赤五种本源之色、在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
(1)沉香:黄黑色,给人以稳重、力量之感。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古人多以炭黑作为黑色颜料,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凝脂:凝眉似玉、洁白高雅。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湘叶:是浅黄色。古代绘画所用的黄色颜料可取自含砷(As)矿物。例如雌黄(),其中砷(As)元素为+3价,则S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群青:古代的群青颜料由青金石研磨制成。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含Na、Al、Si、O等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5)桃红:用银朱调合,银朱是硫与汞加热制成的硫化汞(Hg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圆满完成任务。空间站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的部分循环过程如图。请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
(2)“水电解系统”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可作为核心舱中的饮用水,水蒸气冷凝为水的微观实质是 ;
(4)“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人呼出的气体X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是 。
2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 。
(2)乙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改进实验。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可以证明 具有挥发性。
(3)丙图是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若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因此,若用此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应在 容器中进行。
24.下图中甲为某元素的原子模型,乙中A-E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乙中的 (填序号);
(2)图乙中 (填序号)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3)若E中,则该粒子的符号 ,它和C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图乙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 (填序号)。
25.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2)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工艺流程中,氮气的作用是 ;
(4)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他每空1分,共12分)
26.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
(2)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 (填编号);
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7.水是生命之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有关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天然水的净化(实验流程及装置如图1所示)
(1)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此操作后,所得液体M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标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要除去液体M中的臭味,可以加入 (填物质名称)。
实验二: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4)检验a管中产生,该检验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 。
四、计算题(共12分)
28.医学上常用过氧化氢溶液来清洗创口。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了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该反应中过氧化氢、氧气的质量比为 (结果化为最简比)
29.清凉甘甜的汽水中常含柠檬酸,已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写出下列计算过程。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柠檬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结果化为最简比);
(3)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4)48g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试卷第8页,共8页
1.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 铜雕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 枯木腐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冰雪消融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火山烈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BD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C。
2.D
【详解】A、液氮是液态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冰是水固态,冰水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汽水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则空气(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选B。
4.D
【详解】A、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该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B、加强植树造林,能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空气质量,从而能改善环境质量,该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C、积极回收利用,推行垃圾分类处理,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该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该措施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的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倒入液体,正确;
B、将试管和胶塞连接时,应将试管和胶塞拿起,将胶塞旋进试管中,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将胶塞压进试管,易导致试管损坏,错误;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5mL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量取5.5 mL液体,错误;
D、实验后的废液应导入废液缸中,处理后再排放,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最明亮,该选项描述正确;
C、氢气验纯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且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B。
7.B
【详解】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与评价,小明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这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故选B
8.D
【详解】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故选项错误;
B、河水经过沉降(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和灭菌(除去微生物),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净的水,故选项错误;
C、生活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故选项错误;
D、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可节约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N2为氮气的化学式,表示氮气这种物质,该选项描述正确;
B、元素符号右小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O3表示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则Mg2+ 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H2O2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柳絮飞扬是宏观物质的运动,选项错误;
B、荷花扑鼻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的,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选项正确;
C、黄叶落满地是宏观物质的运动,选项错误;
D、冬季下雪是宏观物质的运动,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D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和CO2都是由分子构成,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认识正确;
B、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则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认识正确;
C、氢气在氧气燃烧中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认识正确;
D、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普通氢原子不含中子,认识错误。
故选D。
12.D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元素。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13.B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乙酸乙酯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构成,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则硅的元素符号为Si,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硅元素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C
【详解】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选项A正确;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叫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选项B正确;
C、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但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带正电,选项C不正确;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D正确。
故选C。
16.C
【详解】A、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可以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若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若观察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证明分子间有间隔,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伸入燃着的木条,空气中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较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无明显变化。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向样品中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水,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密闭容器中的四种物质反应前后总重量相等,则有:10+3.5+10+6=8.6+3.5+x+14.5,解得x=2.9,错误;
B、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题中信息可知,甲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质量减少也为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丁作为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错误;
C、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题中信息可知,甲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质量减少也为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
D、乙在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错误。
故选B。
18.D
【详解】A、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原子总数随时间不变,正确;
B、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生成物质量;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MnO2的情况下加热生成氧气速率较快,正确;
C、镁在空气中加热产生氧化镁,随着反应进行生成固体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不是质量比,错误。
故选D。
19.(1)
(2)
(3)AB
(4)少开私家车(合理即可)
【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钠离子表示为:Na+;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氢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
(3)绒玩具生产过程采用绿色低碳工艺,产生的烟雾很少,控制了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有效保护了大气。故选AB;
(4)低碳生活的建议:少开私家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合理即可)。
20.(1)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合理即可)
(3)
【详解】(1)硫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分子;从反应的微观结构图中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合理即可);
(3)硫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1)
(2)分解
(3)-2
(4)质子数
(5)
【详解】(1)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3)As2S3中砷元素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3)×2+x×3=0,x=-2,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
(4)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5)硫与汞加热反应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1)
(2)
(3)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详解】(1)氢气和X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根据元素守恒,X中一定含碳和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且X是呼吸产物之一,则X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蒸气冷凝为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人呼出的气体X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3.(1) 使装置中氧气完全反应(合理即可)
(2) 左侧的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
(3) 向右 密闭
【详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使装置中氧气完全反应,实验结果更准确;
(2)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到左侧酚酞试液中的水后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观察到的现象是左侧的酚酞溶液变红,该实验可以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若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因此,若用此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产生气体逸出或空气中气体进入容器,影响实验结果。
24.(1) 6 A
(2) C 失
(3)
(4)AD
【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该原子中质子数为6,原子序数=质子数,所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乙中的A;
(2)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原子中质子数为13,图乙中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3)若E中x=17,核外电子数=2+8+8=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是氯离子,符号为Cl ,C元素是铝元素,通常显+3价,E元素是氯元素,通常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D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4,化学性质相似。
25.(1)78%
(2)
(3)作保护气
(4)氮气##N2
【详解】(1)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则该反应为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在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工艺流程中,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因为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氮气可以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
(4)由图可知,氮气没有参与反应,氮气可以回收利用。
26.(1)酒精灯
(2) ②①③
(3)b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正确的操作步骤为: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将集气瓶中空气排尽,然后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顺序为:②①③;
(3)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从b端通入。
27.(1)河水分层,上层溶液较为澄清,下层有沉淀
(2) 引流 AC##CA
(3)活性炭
(4) 水中含有氢元素
【详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因此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河水分层,上层溶液较为澄清,下层有沉淀;
(2)操作③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
A、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符合题意;
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操作正确,不会导致滤液浑浊,不符合题意;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符合题意;
故选AC;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要除去液体M中的臭味,可以加入活性炭;
(4)检验a管中产生H2,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该检验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水中含有氢元素。
28.(1)
(2)0.48
(3)17:8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1g+5g-55.52g=0.48g。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的过氧化氢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2+16×2)]:(16×2)=17:8。
29.(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92;
(2)柠檬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
答:柠檬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9:1;
(3)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7.5%。
(4)48g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答:48g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8g。
【详解】(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详见答案;
(2)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乘以相对原子质量比;详见答案;
(3)元素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4)元素质量=物质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1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名校北校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