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综合练习(含解析)2023——2024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综合练习
姓名()班级()学号()
一、单选题
1.钠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与反应即可实现反应①的转化
B.反应②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其中作氧化剂
C.利用反应③可除去粉末中的少量
D.反应④的另一反应物可能是
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制漂白粉: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C.钠与溶液反应:
D.氯气和水的反应:
3.1943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反应①后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蒸馏 C.分液 D.过滤
4.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5.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① ②胶体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④⑥ B.②④ C.②④⑥ D.①②④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向装置Ⅱ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溶液以除去中的少量HCl
C.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有利于析出固体
D.析出固体的上层清液中不存在
7.下列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8.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还原性:I->Fe2+>Br-)
A.DE线段的反应方程式:2Br-+Cl2=Br2+2Cl-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
C.线段AB表示Fe2+被氯气氧化
D.原溶液中:n(Fe2+):n (I-):n (Br-)=2:1:3
9.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方案数目有
方案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方案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b克固体
方案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方案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A.0 B.1 C.2 D.3
10.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
B.c点时①中酸性更强
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a、b处生成的沉淀量不同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B.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褪色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D.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所得电子数可能为
B.常温常压下,与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
C.同温同压下,20mL二氧化碳气体和60mL氧气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
D.标准状况下,将通入水中,溶液中数目为
1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明矾净水”“卤水点豆腐”“血液透析”都与胶体的吸附性有关
B.“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C.绚烂的烟花是利用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D.生活中常备杀菌消毒试剂有“84”消毒液、漂白粉
14.“吹出法”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加入酸酸化可提高的利用率
B.步骤Ⅱ、Ⅲ:目的是富集溴元素,在吹出塔和吸收塔中完成
C.步骤Ⅳ:采用水蒸气将液溴蒸出
D.步骤Ⅴ:采用萃取分液得到液溴
15.向某溶液中通入气体后得溶液M,因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②③④图中分别有,,。
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①和③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②和④
C.②图显示M中的溶质为和
D.④图显示M中的溶质为和
二、填空题
16.向和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盐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当滴入的盐酸体积为时,溶液中为 。
17.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其在消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可形成胶体,常用于处理饮用水。碱性条件下,高铁酸钾可由次氯酸钾氧化氯化铁制得。
(1)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7种微粒:、、、、、、。写出制高铁酸钾的离子方程式: 。
(2)在小烧杯甲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可制得胶体。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
(3)“84”消毒液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有效成分是。
①用“84”消毒液漂白衣物时,滴加少量白醋漂白效果更好,其原因是 ;若用浓盐酸代替白醋,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原因是 。
②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制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均可用作消毒剂,、、消毒效率(消毒效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氧化剂转移的电子数,转移电子数越多,消毒效率越高)最高的是 (填化学式)。
三、工业流程题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的流程如下图,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其中的“碱”为 (填化学式)。
(2)图中涉及的①~⑧八种物质中,能导电的物质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有 。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它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某小组对一份加热后的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取加热后的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19.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 Na2CO3的含量。
(2)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两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
(3)装置A中的试剂为 ,装置C中的试剂为 。装置E的作用是 。
(4)实验前称取28.80 g样品,实验后测得D装置增重8.80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若缺少E装置,会使测定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
四、无机推断题
20.Ⅰ.完成下列问题。
(1)书写以下离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
④足量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⑤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中性 。
Ⅱ.推断题:图中,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 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A的名称为 ,F的重要用途有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5)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A与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该物质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写出两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 。
21.已知A、B、C、D是单质及其化合物,其焰色试验均为黄色,存在如图转化(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问题:
(1)若A为金属钠则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为过氧化钠质量为7.8g,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
(4)C是 (填化学式)溶液、向C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现象是 。
(5)若D溶液中混有少量C,除去C的最佳方法是 。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①,②,③或④,以此分析;
【详解】A.Na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A错误;
B.根据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错误;
C.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粉末中的少量NaHCO3,C正确;
D.根据复分解原理,④无法生成KOH,D错误;
故答案为:C。
2.B
【详解】A.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来制得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生成NaHCO3和NaHSO4,故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Na是活泼金属,其遇到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故钠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HClO为弱酸,故氯气和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B。
3.D
【详解】侯式联合制碱法的过程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固体,再进行过滤获得碳酸氢钠固体,最后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其分解为碳酸钠固体,则反应①后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故选D。
4.C
【详解】A.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是紫红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会与氢离子反应,B错误;
C.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均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会被在酸性条件下氧化,D错误;
故C。
5.B
【详解】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方程式为,①不符合题意;
②氢氧化铁胶体需要由沸水与氯化铁反应制备,方程式为,②符合题意;
③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③不符合题意;
④高中阶段氢氧化铜不可由化合反应制得,④符合题意;
⑤钠与氧气或氧化钠与氧气均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过氧化钠,方程式为或,⑤不符合题意;
⑥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化合反应制备碳酸钠,方程式为,⑥不符合题意;
根据分析,②和④符合题意,答案选B。
6.C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要保留化学式的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A错误;
B.溶液也能吸收CO2,所以除去CO2中的少量HCl要用饱和NaHCO3溶液,选项B错误;
C.为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充分冷却试管内溶液,使NaHCO3固体析出,选项C正确;
D.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为混有氯化铵的饱和NaHCO3溶液,上层清液中还存在,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C
【详解】A.与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与会反应生成弱碱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与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A.根据还原性强弱:I->Fe2+>Br-,通入的氯气先和I-反应,AB段即0~1molCl2是和I-反应,BC段即1~3molCl2是和Fe2+的反应,DE段即3~6molCl2和Br-的反应,所以DE线段的反应方程式:2Br-+Cl2=Br2+2Cl-,故A正确;
B.根据还原性强弱:I->Fe2+>Br-,通入的氯气先和I-反应,AB段即0~1molCl2是和I-反应,BC段即1~3molCl2是和Fe2+的反应,DE段即3~6molCl2和Br-的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 Cl2=Br2+2C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为6mol,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B正确;
C.根据还原性强弱:I->Fe2+>Br-,通入的氯气先和I-反应,AB段即0~1molCl2是和I-反应,故C错误;
D.根据还原性强弱:I->Fe2+>Br-,0~1molCl2是和I-反应:2I-+ Cl2=I2+2Cl-,即I-的物质的量为2mol,1~3molCl2是和Fe2+的反应:2Fe2++Cl2=2Fe3++2Cl-,即Fe2+的物质的量为4mol,3~6molCl2和Br-的反应:2Br-+Cl2=Br2+2Cl-,即Br-的物质的量为6mol,所以原溶液中:n(Fe2+):n (I-):n (Br-)=2:1:3,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9.D
【详解】方案①:取混合物加热,NaHCO3受热分解,而Na2CO3不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灼烧后固体减重b克,则m(NaHCO3)=,从而求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正确;
方案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b克固体,所得固体是碳酸钡,依据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正确;
方案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逸出气体有H2O、CO2,故无法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b克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故错误;
方案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为NaCl,根据题意,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mol、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106x+84y=a、117x+58.5y=b,联立求得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可以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故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SO4↓+2H2O、NaHSO4+=BaSO4↓+NaOH+H2O,2NaHSO4+=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c点时①中硫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故B正确;
C.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水和硫酸钠溶液都呈中性,故C正确;
D.a、b处加入的溶液体积相等,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11.B
【详解】A.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 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褪色,是因为双氧水被氧化为氧气,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答案选B。
12.D
【详解】A.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所得电子数可能为,例如和钠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A正确;
B. 常温常压下,与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2g÷16g/mol=0.2mol,氧原子个数为,B正确;
C.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20mL二氧化碳气体和60mL氧气所含分子个数比为20:60=1:3,C正确;
D. 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1mol,通入水中,部分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数目小于,D错误;
答案选D。
13.D
【详解】A.“卤水点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渗析,A错误;
B.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瓷器青色不可能是氧化铁导致的,B错误;
C.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为物理变化,C错误;
D.84消毒液、漂白粉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均是常用的消毒剂,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A.步骤Ⅰ中,先将海水酸化,再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是由于氯气和生成的溴单质都与水反应,如,加酸酸化可抑制氯气、溴单质与水反应,节约了氯气,得到更多溴单质,步骤Ⅰ中加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A正确;
B.步骤Ⅱ、Ⅲ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在吹出塔和吸收塔中完成,B正确;
C.步骤Ⅳ利用溴易挥发,采用水蒸气将液溴蒸出,C正确;
D.步骤Ⅴ应该是冷凝得到液溴,D错误;
故选D。
15.C
【分析】发生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消耗盐酸体积相等,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详解】A.图①中加入盐酸即有CO2生成,说明溶质只有一种,即NaHCO3,图③中OA=AB,说明溶质只有Na2CO3,故A正确;
B.图②中OA<AB,说明溶液M中含有Na2CO3和NaHCO3两种溶质,图④中OA>AB,说明溶液M中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溶质,故B正确;
C.图②中OA<AB,说明溶液M中含有Na2CO3和NaHCO3两种溶质,故C错误;
D.图④中OA>AB,说明溶液M中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溶质,故D正确。
故选:C。
16.(1)+H+ = +H2O
(2) 1 1.5
(3)1:3
【分析】在加入HCl的体积在0~25 mL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在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在25~75 mL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以此解题。
【详解】(1)在加入HCl的体积在0~25 mL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 +H2O;
(2)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溶液中n(Na2CO3)+n(NaHCO3)=0.05 mol。由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n(HCl)=n(NaHCO3)=0.05 mol,发生该反应的HCl体积是V(HCl)=75 mL-25 mL=50 mL,则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加入HCl的体积在0~25 mL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可知原溶液中n(Na2CO3)=n(HCl)=1 mol/L×0.025 L=0.025 mol,则原固体中NaHCO3的物质的量为n(NaHCO3)=0.05 mol-0.025 mol=0.025 mol,故钠离子共有0.075mol,浓度为;
(3)加入HCl的体积在0~25 mL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可知原溶液中n(Na2CO3)=n(HCl)=1 mol/L×0.025 L=0.025 mol,则原固体中NaHCO3的物质的量为n(NaHCO3)=0.05 mol-0.025 mol=0.025 mol。当滴入的盐酸体积为12.5 mL时,反应消耗Na2CO3的物质的量n(Na2CO3)=n(HCl)=1 mol/L×0.0125 L=0.0125 mol,因此此时溶液中剩余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0.0125 mol=0.0125 mol,其中含有的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0.0125 mol=0.0375 mol,所以此时n(Na2CO3):n(NaHCO3)=0.0125 mol:0.0375 mol=1:3,因此此时溶液中n():n()=1:3。
17.(1)
(2) 红褐色 用一束光透过待测液,产生光亮通路是胶体,不能产生光亮通路的是溶液
(3) ,能够产生较大量的次氯酸增加漂白效果 否 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ClO2
【详解】(1)根据价态规律,最终生成的是高铁酸钾,因此是次氯酸跟在碱性条件下将铁离子氧化为高铁酸根,自身还原为氯离子:,故答案为:;
(2)氢氧化铁为红褐色,区别胶体和溶液只需要做丁达尔效应实验即可,故答案为:红褐色、用一束光透过待测液,产生光亮通路是胶体,不能产生光亮通路的是溶液;
(3)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醋酸可以将次氯酸跟转化为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根相遇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被还原为氯离子时转移电子数分别为:故ClO2的消毒效率最高。故答案为:,能够产生较大量的次氯酸增加漂白效果、否、会产生有毒的氯气、、ClO2。
18.(1)
(2) ③⑦⑧ ①⑤⑥⑦
(3) 分解
(4)
(5)
【分析】“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固体,原理为,后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使其分解为碳酸钠固体。
【详解】(1)“侯氏制碱法”制的“碱”为;
(2)能导电的物质需要具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则图中涉及的①~⑧八种物质中,能导电的物质有③⑦⑧;电解质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则图中涉及的①~⑧八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⑤⑥⑦;
(3)反应Ⅱ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4)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取加热后的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的碳酸根会逐渐减少转化为碳酸氢根,碳酸氢根会先增多,后减少,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19.(1)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2)漏斗中与广口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3)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蒸汽进入D中干扰试验
(4) 73.6% 偏高
【分析】I.依次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固体,过滤后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得到CO2和纯碱;
Ⅱ.纯碱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CO2全部赶到装置D中被吸收,由于碱石灰也可以吸收水蒸气,所以二氧化碳需要先进行干燥再进行吸收,同时也要注意要防止D装置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1)依次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固体,同时得到主要含氯化铵的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若装置B气密性良好,则长颈漏斗内的液体不会滴落,所以若漏斗中与广口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3)根据分析可知A装置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装置C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所以装置C中的试剂为浓硫酸;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蒸汽进入D中干扰试验。
(4)D装置增重8.80g,即生成=0.2mol二氧化碳,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分数为×100%=73.6%;若缺少装置E,则D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导致测定的CO2的质量偏大,继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20.(1) 2MnO+10Cl-+16H+=5Cl2↑+2Mn2++8H2O Fe2O3+6H+=3H2O+2Fe3+ SO2+OH-=HSO 2H++SO+2OH-+Ba2+=BaSO4↓+2H2O
(2) 氯气 供氧剂、漂白剂等
(3)Cl2+2NaOH=NaCl+NaClO+H2O
(4)2H2O+2Na2O2=4NaOH+O2↑
(5) 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
【分析】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是水,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F是过氧化钠,G是氧气,B是氢氧化钠,因此A是氯气,C和D是氯化钠、次氯酸钠。据此解答。
【详解】(1)①高锰酸钾氧化浓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10Cl-+16H+=5Cl2↑+2Mn2++8H2O
②氯酸钾氧化浓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3H2O+2Fe3+。
④足量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
⑤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中性,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SO+2OH-+Ba2+=BaSO4↓+2H2O。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名称为氯气,F是过氧化钠,重要用途有供氧剂、漂白剂等。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a2O2=4NaOH+O2↑。
(5)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易分解 次氯酸而失效,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21.(1)2Na + 2H2O =2Na+ +2OH- + H2↑
(2)0.1mol
(3) -1 1:2
(4) Na2CO3 开始无气体生成,后来有气体生成
(5)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6)
【分析】由A、B、C、D焰色试验均为黄色可知其均为含有钠元素的物质,若A为钠单质,则B为氢氧化钠,C为碳酸钠,D为碳酸氢钠,E为氢气;若A为过氧化钠,则B为氢氧化钠,C为碳酸钠,D为碳酸氢钠,E为氧气;
【详解】(1)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2O =2Na+ +2OH- + H2↑;
(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由方程式可知2mol的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中的阴离子是,故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4)由分析可知C为碳酸钠溶液,在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少量时,碳酸钠先和盐酸生成碳酸氢钠,因此开始没有气体生成,随着稀盐酸的增多,碳酸氢钠和开始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后来又有气体生成;
(5)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综合练习2023——2024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广东省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九月份月考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