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蓝田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学科核心素养监测化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纸张燃烧 B.金属导电、粮食酿酒
C.食物腐败、铁锅生锈 D.动物的呼吸作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天然气、冰水混合物
B.氧化物:氯酸钾、氧化钙、臭氧
C.化合物:液氧、二氧化碳、葡萄糖
D.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质子数决定
4.下列关于N2、N2O、N2O5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相同 B.都含有氮气
C.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5.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塞进橡皮塞 D.量筒读数
6.在地壳所含的元素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
A.硅 B.氧 C.钙 D.铁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以下有关空气各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占78%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却很广泛
C.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等领域,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O3等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 铬酸钾(K2CrO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0.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2个氢原子:2H B.铝离子:Al3+
C.S2-的结构示意图: D.氧化铁:Fe2O3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实验 方案
目的 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B.推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1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氧化镁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很小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14.苯(C6H6)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可燃,有毒。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B.每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g
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5.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24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请将本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或文字表达式填空
(1)两个氖原子 。
(2)4个水分子 。
(3)3Ca2+ 。
(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
(5)有蓝紫色火焰出现的反应 。
17.学习化学后,我们对物质的组成与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1)汞(Hg)常用于充入体温计中的玻璃管,通过汞柱高低指示体温,但汞(Hg)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量体温时,体温计的汞柱上升,此时构成汞的微粒 (填字母)。
A.体积增大B.间隔增大C.运动速率加快D.种类发生改变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B.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80
C.在元素周期表中汞排在第201位
D.这种汞原子的质量的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01倍
③请将如图所示的H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全。
④请根据汞的原子结构预测汞单质的化学性质: (填字母)
A.不稳定,一般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B.不稳定,一般能与金属反应
C.很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⑤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如图表示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在框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
(2)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在此“最简单”反应中,表示H原子,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 种,该反应可表示为:H+ →H2+ 。
18.某校学生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如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②的仪器名称为: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其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其原因是 。
(3)实验室用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且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4)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用B装置制取氧气,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
(5)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炸裂,可能原因是 。
19.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的气体是 ,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该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3)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将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用品:镁条、白磷、截去底部的大雪碧瓶、水槽、带塞子的燃烧匙。
(1)操作1:将截去底部的雪碧瓶放置于水槽中,然后将盛在燃烧匙上的足量白磷点燃后插入雪碧瓶中,塞紧瓶塞,观察现象。白磷燃烧的现象 ,冷却后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白磷燃烧后瓶内的剩余气体主要是 。
(2)操作2:打开瓶塞,用点燃的木条插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同学提议,防止打开瓶塞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要 (填操作)。
(3)操作3:如图:用铝箔包紧橡皮塞,并插上约8cm镁条,点燃后立即插入雪碧瓶中,塞紧瓶塞,发现镁条继续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瓶内液面迅速上升,试推断,镁条继续燃烧是与 发生了反应。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填“能”或“不能”)用镁带替代白磷,原因是 。
实验评价: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又环保。
21.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
(1)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醋酸分子共含有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要求写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
(3)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要求写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2g醋酸中氧元素的含量是 g。
试卷第4页,共7页
1.C
【详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铁锅生锈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呼吸过程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吸附色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氧化钙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葡萄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碳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A.从宏观方面来看,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选项正确;
C.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选项正确;
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选项错误。
故选:D。
4.A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氮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每个N2O中含2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每个五氧化二氮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故在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相同,符合题意;
B、N2O和N2O5中均不含氮气,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氮气由氮元素组成,N2O由N、O元素组成,N2O5由N、O元素组成,它们的组成元素种类不同,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三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相同,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选项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选项B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选项C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D错误。故选B。
6.B
【详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所以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O;
故选:B。
7.C
【详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选项A正确;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途,如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B正确;
C、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等领域,这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或氧化性),氧气没有可燃性,选项C不正确;
D、根据环保部2011年11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三次征求意见稿),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O3等,选项D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试题分析: 铬酸钾(K2CrO4),设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解得X=+6.故选D.
考点: 化合价
10.C
【详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项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正确;
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少,加入澄清石灰水不会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可以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故正确。
B、推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长导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出现高度差,一段时间高度差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右侧容器应该为敞口容器,可燃物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大气压将水压入左侧装置,该实验中右侧装置密封,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故错误。
D、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C。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实验。
12.C
【分析】化合反应: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反应,反应特征为“多变一”。
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详解】A、该反应没有氧参与,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特征为“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镁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特征为“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酒精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为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磷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特征为“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A.夏天温度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快,故湿衣服夏天干的快,故A正确;
B.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故用肉眼无法观察到二氧化碳分子,故B正确;
C.花粉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非外力作用,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正确;
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隔变大,使轮胎炸裂,分子的体积不会改变,故D错误。
14.B
【详解】A、苯由苯分子构成,苯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苯由苯分子构成,每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C、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6=78,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6=12:1,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B
【详解】A. 丁反应了20g,生成了16g的甲,则生成乙的质量为:20g-16g =4g,a=20+4=24,此选项正确;
B. 丁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甲和乙,所以甲可能是单质,此选项错误;
C. 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能确定其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所以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此选项正确;
D. 丁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甲和乙,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6.(1)2Ne
(2)4H2O
(3)3个钙离子
(4)Na2FeO4
(5)硫+氧气二氧化硫
【详解】(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两个氖原子的符号为2Ne。
(2)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4个水分子的符号为4H2O。
(3)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3Ca2+表示3个钙离子。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
(5)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有蓝紫色火焰出现,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7.(1) BC B A
(2) 一##1 一##1 HD D
【详解】(1)①A、汞由汞原子构成,量体温时,体温计的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原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A可知,量体温时,体温计的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符合题意;
C、量体温时,温度升高,原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符合题意;
D、量体温时,只是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②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汞原子的质子数是80,不是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汞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0,符合题意;
C、汞的原子序数是80,故在元素周期表中汞排在第80位,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故这种汞原子的质量的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01÷12=16.75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汞的原子序数为80,原子序数=质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为质子数,汞的质子数为8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0-2-8-18-32-18=2,故将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全为:;
④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故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汞属于金属,一般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一般与金属不反应。
故选A;
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g、O的个数分别是2、2,生成物中含Hg、O的个数分别是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g,生成物汞由汞原子构成,故A中应补充2个汞原子,故图为:;
(2)由图可知,D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图可知,图中原子的质子数均是1,故涉及的元素种类有一种;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
18.(1) 长颈漏斗 锥形瓶
(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F 方便在瓶中留水,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3)AE
(4) 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 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5)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没有预先装少量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
【详解】(1)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②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硫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水能吸收二氧化硫,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其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F,其原因是:方便在瓶中留水,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3)实验室用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收集装置E,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实验室用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AE。
(4)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B装置中有长颈漏斗,通过控制长颈漏斗滴加液体的速率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所以用B装置制取氧气,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固体熔化为液体,落到集气瓶中而炸裂集气瓶底部,所以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没有预先装少量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
19.(1)A
(2) 氢气##H2 水氢气+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3) 肥皂水 煮沸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用淘米水浇花(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蒸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河水和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或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
(2)图甲所示电解水实验,b中收集的气体较多,则b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a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则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浮渣少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
(4)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多,例如: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等。
20.(1)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氮气##N2
(2) 燃着的木条熄灭 再向水槽中加水,使液面与瓶内液面持平
(3)氮气##N2
(4) 不能 镁不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详解】(1)白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装置内液面上升,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故瓶内的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
(2)打开瓶塞,用点燃的木条插入瓶中,瓶内氧气已经耗尽,瓶内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
防止打开瓶塞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要再向水槽中加水,使液面与瓶内液面持平,使瓶内外压强相等;
(3)瓶内的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其它气体含量很少,用铝箔包紧橡皮塞,并插上约8cm镁条,点燃后立即插入雪碧瓶中,塞紧瓶塞,发现镁条继续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瓶内液面迅速上升,说明消耗气体的体积较大,故推断,镁条继续燃烧是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4)镁不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故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不能用镁代替白磷。
21.(1) 3##三 8 60
(2)6:1
(3)53.3%
(4)6.4g
【详解】(1)醋酸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每个醋酸分子共含有1+3+1+1+1+1=8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12+16+16+1=60;
(2)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2):(1×4)=6:1;
(3)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12g醋酸中氧元素的含量是。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智慧上进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 地理(GX)(一)1试题

下一篇: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