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五中片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秋永春五中片区九年级化学科期中质量监测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污水处理排放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随意焚烧塑料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 B.倾倒液体
C.验满氧气 D.加热液体
4.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铝:AlCl3 B.显+2价的钙元素:
C.3个氮分子:3N2 D.1个硫离子:S-2
5.氯元素在化合物中会显多种化合价,当它在化合物中显+7价时命名为“高氯”,显+3价时命名为“亚氯”,显+1价时命名为“次氯”。化合物NaClO的名称为
A.高氯酸钠 B.氯酸钠 C.亚氯酸钠 D.次氯酸钠
6.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
D.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7.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变大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8.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吃冻土豆的一幕让无数观众泪。土豆中所含淀粉,与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均属糖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D.葡萄糖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1
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可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套装置能使实验更加环保
B.锥形瓶中放水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
D.铁丝和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加热时不同的现象,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剧烈程度
10.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热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控制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图一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
B.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20%
D.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充分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8题 共70分)
1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铜 ;
(2)构成硫酸铜的阴离子 ;
(3)二氧化硫分子 ;
(4)标出FeCl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5)硝酸铵 ;
(6)若“”表示一个氟原子,则“”表示 。
12.空气中的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石油化工、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是工业上利用空气的成分合成氨气的流程示意图。
(1)空气净化后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污染物,请列举一种空气污染物 。
(2)液态空气的分离利用的原理是 ,属于 变化。
(3)流程中制取氨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3.创新实验能激发探索欲望,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三个都是学生设计的创新实验。
(1)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
①导线a端连接的是电源 极(填“正”或“负”)。
②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如图2为一种家庭净水器
①这种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还可以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其中大理石、石英砂与实验室中的 (填实验用品)作用相同。
②该净水器进水口为图中“1”、“2”中的 处,出水口为另一处。净化后的水,要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等量 ,搅拌,若观察到 ,则为硬水,家庭中常采用 的方法进一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3为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①烧杯中的水应装 (填字母)。
A.沸水 B.温水 C.冷水
②获得一试管蒸馏水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移出酒精灯并熄灭 B.移开试管和烧杯
14.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图。甲是 ;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图2为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B、C、D、E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③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工业上常用氯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如图3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B的微观模型图 。
②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渡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
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
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分布如图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属于 (填字母)。
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
(2)石墨与KNO3在高温条件下共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钾、CO2和另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b的名称: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过程中二氧化锰可以连续反复使用,理由是 ,若要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选择收集装置为 (填“C”或“D”或“E”)。
(3)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用装置D而不用装置C收集甲烷,原因是 。
(4)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填字母)。

17.某兴趣小组以CO2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CO2的用途】
(1)下列有关CO2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灭火 B.生产汽水 C.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
【探究CO2的性质】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测量了反应前后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步骤1:某同学检验了图1装置的气密性,得到如右侧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2:两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水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打开活塞1和活塞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所示。
(2)步骤1中该同学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1和活塞2, (填“推”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停止。
(3)图2中,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 (填“Ⅰ”或"Ⅱ”)。
(4)图2中,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 。
(5)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拓展探究】
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同学们又进行如图3所示实验,把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4所示,纵坐标为某一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为时间(s)。
(6)①实验中没有进行数据采集的其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
②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 。
③根据图4中信息,推断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 。
18.“醋”字可拆解为“二十一日酒变醋”,指的是一段时间内酒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醋酸()。
(1)醋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 。(最简整数比)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120g醋酸中含氧元素质量为 g。
试卷第2页,共8页
1.D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B、污水处理排放,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减少污染,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D、随意焚烧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正确;
B、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错误;
C、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正确;
故选B。
3.A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竖起使药品滑入试管底部,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错误。
C、氧气验满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AlCl3,不符合题意;
B、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显+2价的钙元素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不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硫离子表示为:S2-,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氯元素在化合物中会显多种化合价,当它在化合物中显+7价时命名为“高氯”,显+3价时命名为“亚氯”,显+1价时命名为“次氯”。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故NaClO的名称为次氯酸钠。故选:D。
6.A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A、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根据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所以臭氧的特殊的气味,是臭氧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氧气能在放电的情况下转化为臭氧,所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A。
7.C
【详解】A、液氧是液态氧气,液氧和氧气均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受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葡萄糖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选项说法正确;
C、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选项说法错误;
D、葡萄糖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6):(1×12):(16×6)=6:1:8,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C
【详解】A、该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纳米铁粉进入空气增加可吸入颗粒含量,这套装置能使实验更加环保,正确;
B、铁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水能吸收热量,锥形瓶中放水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正确;
C、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表达式为。错误;
D、铁丝和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加热时不同的现象,纳米铁粉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铁丝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剧烈程度,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活塞开始停留在“100”刻度处,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说明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压强变小,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故A正确;
B、反应放热,读数是冷却后,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正确;
C、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空气体积为95mL,消耗的氧气体积为20mL,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C不正确;
D、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与空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故D正确。故选C。
11.(1)Cu
(2)
(3)SO2
(4)
(5)NH4NO3
(6)F2
【详解】(1)铜由铜原子构成,故铜的化学式为:Cu;
(2)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硫酸根离子属于阴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3)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2;
(4)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5)硝酸铵中铵根离子显+1价,硝酸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NH4NO3;
(6)“”表示一个氟原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每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故“”表示1个氟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为:F2。
12.(1)二氧化硫(或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 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物理
(3) 氮气+氢气氨气 化合反应
【详解】(1)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故一种空气污染物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液态空气的分离利用的原理是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先变成氮气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该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流程中制取氨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氮气+氢气氨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13.(1) 负 ##H2OH2+ 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吸附 滤纸 1 肥皂水 泡沫少,浮渣多 煮沸
(3) C B
【详解】(1)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根据图示,a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电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则a电极为负极;
②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或;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臭味和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其中大理石、石英砂起到过滤作用,跟实验室中的滤纸作用相同;
②过滤时,水先通过颗粒大的小块大理石,可以除掉大颗粒的杂质;再通过颗粒小的石英砂,除去颗粒小的杂质;最后通过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所以该净水器进水口为1处;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向水样中加入等量肥皂水后振荡,若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若泡沫多、浮渣少则为软水;硬水中含有的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等沉淀,从而使得水的硬度降低。所以生活中采用加热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3)①烧杯中的水对试管起到冷凝作用,所以烧杯中装冷水,故选C;
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开试管和烧杯,再熄灭酒精灯;若先熄灭酒精灯,会使圆底烧瓶内气体变冷,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水进入烧瓶中,使圆底烧瓶骤冷炸裂,故选B。
14.(1) 原子 水##H2O
(2) 非金属 三##3 失去
(3)
【详解】(1)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甲是原子;
水由水分子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水;
(2)①由“气”字旁可知,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②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E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B、C、D、E四种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③微粒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Cl的个数分别是0、2,生成物中含H、Cl的个数分别是2、2,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H,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中应补充一个氢分子,故填: ;
②该反应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15.(1)c
(2)
(3)工业应用
【详解】(1)由图可知,金刚石属于晶形碳。
故选c;
(2)石墨与KNO3在高温条件下共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钾、CO2和另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工业应用。
16.(1) 锥形瓶 分液漏斗
(2) 或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3) A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4)H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过程中二氧化锰可以连续反复使用,理由是: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C;
(3)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备甲烷,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用装置D而不用装置C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4)F、该实验中,水可以稀释双氧水,但是双氧水一次性加入,不能获得平稳气流,不符合题意;
G、该实验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已经接触,反应已经发生,不能获得平稳气流,不符合题意;
H、该实验中,水可以稀释双氧水,且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符合题意;
I、该实验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已经接触,反应已经发生,不能获得平稳气流,不符合题意。
故选H。
17.(1)D
(2)拉
(3)Ⅱ
(4)将注射器里的液体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气体被压缩,压强迅速增大
(5)或
(6) 氮气##N2 X 呼出气体中部分水蒸气液化
【详解】(1)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汽水,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符合题意。
故选D;
(2)步骤1中该同学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1和活塞2,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停止,右图中压强减小,说明气密性良好;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也能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水强,故图2中,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Ⅱ;
(4)图2中,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将注射器里的液体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气体被压缩,压强迅速增大;
(5)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6)①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氮气不参与反应,故实验中没有进行数据采集的其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②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生成二氧化碳,故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故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X;
③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故实验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降,故Z表示氧气浓度变化,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呼出气体中部分水蒸气液化,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减少,气体总体积减小,氧气的体积不变,故氧气的体积分数上升。
18.(1)6:1
(2)40%
(3)64
【详解】(1)醋酸( CH3COOH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6:1;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3)120g醋酸中含氧元素质量为=64g。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4.6 角分层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2024届智慧上进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 地理(GX)(一)1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