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素养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2.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全红婵在10月3日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完美一跳让7名裁判全部给出10分。如图1是运动员起跳后下落的情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一定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运动员从开始下降到接触水面的位置。下列图像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  )
A. B. C. D.
3.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相信“井被吹到篱笆外”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井 B.篱笆 C.树木 D.房屋
4.如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C.哨音是由竹筒筒壁振动产生的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5.第19届亚运会龙舟项目比赛如图,鼓手琮琮将鼓槌举得更高,对准原来击鼓点,用力敲鼓,这主要是为了改变鼓声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动频率
6.如图所示的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人耳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 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 观察泡沫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说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7.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如图),“太空教师”王亚平将装满溶液的水球瞬间结晶变作晶莹剔透的“雪球”,用手摸上去竟热乎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的讲课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听到航天员的声音说明航天员的讲课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航天员讲课声的频率一定小于
D.水球变结晶核是一种凝固现象,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发热。
8.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小
C.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是因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B.“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的“怕得鱼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C.“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中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中“乡音未改”是指声音的响度没有发生变化
10.二胡、小提琴和钢琴等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如图小英同学在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弦端所挂钩码个数 音调高低
① 尼龙丝 30 0.5 3 较低
② 尼龙丝 20 0.5 3 较高
③ 尼龙丝 20 0.3 3 更高
④ 尼龙丝 20 0.3 5 最高
A.分析①②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长度之间的关系
B.分析②④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粗细之间的关系
C.分析③④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松紧之间的关系
D.分析②③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粗细之间的关系
11.10月3日晚,杭州亚运会男子米决赛中,图中国队陈佳鹏(左二)最后一棒接过严海滨(左一)第三棒后力压日本队第四棒(左四)逆转夺冠,亚洲速度属于我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接最后一棒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陈佳鹏和严海滨是静止的
B.接棒瞬间陈佳鹏和严海滨是相对静止的
C.陈佳鹏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
D.陈佳鹏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与乙车的速度相等,大小均为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D.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前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3.莒县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的历史文化之城,在莒国古城里“糖画”手艺人王正远正低头全神贯注地浇筑、拼接着他印象中的最美城楼“拱辰门”。他先让白糖颗粒熔化成糖浆,然后用勺舀起糖浆绘制出精美的图案,糖浆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白糖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白糖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4.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后50米用时,则前半段平均速度是 ,全程平均速度是 。
1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室外环境噪声干扰,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有效减弱噪声,请举一个合适的措施: 。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6.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用酒精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如图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冰熔化的过程是 段(用字母表示),在第20分钟时处于 状态(填物态变化名称);
(4)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5)图像丙中,在实验过程中BC段和DE段,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 。
A.都不吸热  B.BC段吸热,DE段不吸热
C.都吸热   D.BC段不吸热,DE段吸热
17.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云云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停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1)该实验原理公式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坡度,便于减小测量 (选填“时间”或“路程”)时所产生的误差;
(3)如图甲所示,小车从A点到B点经过的路程为 ;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
(4)云云画出了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图像(如图),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
A.B.
C.D.
(5)B点是AC的中点,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云云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这种方法会使速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问4分,共20分)
18.国庆期间,爸爸开着混合动力小轿车带着小丽从娄底去凤凰古城游玩,在一段高速路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爸爸告诉小丽:此处到凤凰古城的距离是135km,限速100km/h。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凤凰古城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若以图乙中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后,汽车提示电池剩余电量不足,此时爸爸关闭汽车电力系统改由汽油驱动,此时距离凤凰古城还有多少km?
(3)小丽观察到爸爸关闭汽车电力系统的时间为12:40,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13:25,该车是否超速?
19.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m深处,需4小时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km/h?

试卷第2页,共8页
1.B
【详解】A.雨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露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雪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需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由于运动员起跳后,在下落过程中,下落速度逐渐增大,所以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时间内,由上到下的运动过程中,运动路程逐渐增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井之所以大风前在“我家院里”,而大风后,之所以看到“井”会被“吹到篱笆外去”,井相对于篱笆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说这句话和相信这句话的人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哨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故A正确;
B.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的是哨音的响度,而不是音调,故B错误;
C.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哨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由于擂鼓时,人们用力擂鼓,使鼓面振动的幅度增大,由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这主要是为了改变鼓声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 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人耳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故B错误;
C. 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D. 物理学中将振动体不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观察泡沫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其波形杂乱无章应为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7.A
【详解】A.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真空不能传声,航天员的讲课声音是通过无线电与地球之间联系的,故B错误;
C.航天员讲课声能被我们听见,所以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讲课声的频率一定大于20Hz,故C错误;
D.水球瞬间结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物态变化名称为凝固,凝固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由图示可知,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在0~20s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9.AB
【详解】A.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在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以其它的星球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所以“坐地日行”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A正确;
B.“怕得鱼惊”是怕水中的鱼听到声音而受到惊吓,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凝华,故C错误;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诗中的“乡音未改”是指此人的音色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选AB。
10.ACD
【详解】A.①②两次实验中,琴弦的松紧和横截面积相同,琴弦的长短不同,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长度之间的关系,故A正确;
B.②④两次实验中,琴弦的长短相同,琴弦的松紧和横截面积都不同,有控制变量法可知,不可以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粗细之间的关系,故B错误;
C.③④两次实验中,琴弦的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琴弦的松紧不同,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松紧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
D.②③两次实验中,琴弦的长短和松紧相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同,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ACD。
11.AD
【详解】AB.交接棒时,为了接力棒不发生掉落,陈佳鹏和严海滨应保持相对静止,但以地面为参照物,陈佳鹏和严海滨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评定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小,需要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由于陈佳鹏力压日本队第四棒逆转夺冠,用时最短,所以陈佳鹏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速度时刻在改变,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D。
12.AC
【详解】由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可知,甲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由路程和时间图像知,乙、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可以判断乙、丙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乙、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
丙的速度
所以甲和乙运动的速度相同,丙的速度最小;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丙车向后运动,故BD错误,AC正确。
故选AC。
13. 凝固 晶体
【详解】[1]液态的糖浆变成固态的“糖画”,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
[2]白糖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白糖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故白糖属于晶体。
14. 5
【详解】[1]前50m用时10s,则前半段平均速度
[2]后50米用时15s,则全程平均速度
15. 不能 关闭门窗
【详解】[1]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显示噪声的大小,无法减弱噪声,所以不能有效减弱噪声。
[2]关闭门窗,可以阻碍声音的传播,所以关闭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 碎冰块 乙 BC 汽化 晶体 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详解】(1)[1]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并采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碎冰块,使冰受热更均匀。
(2)[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冰块受热均匀,而且冰块吸热后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值,故应选择乙装置。
(3)[3]由于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像知,冰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完全熔化完,故熔化过程为BC段。
[4]由图像知,第20min时,水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达到100℃,保持不变,说明水达到沸点,正在沸腾,所以处于汽化状态。
(4)[5][6]由图像知,冰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完全熔化完,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有固定熔点,故冰是晶体。
(5)[7]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同样需要不断吸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小 时间 40.0 20.0 D 偏小
【详解】(1)[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之比,间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为。
(2)[2][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
(3)[4]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小车在A点对应刻度为80.0cm,小车在B点对应刻度为40.0cm,则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
sAB=80.0cm-40.0cm=40.0cm
[5]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小车在C点对应0刻度,小车在B点对应刻度为40.0cm,则小车从B到C经过的路程
sBC=40.0cm-0=40.0cm
小车从B到C经过的时间
tBC=10︰35︰05-10︰35︰03=2s
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
(4)[6]小车从A到C,做加速直线运动;
A.A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B图路程增加的幅度小于时间增加的幅度,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C图时间增大,路程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
D.D图路程增加的幅度大于时间增加的幅度,做加速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7]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所以所测的时间比下半程的时间偏大,所以会使速度的测量结果偏小。
18.(1)81分钟;(2)90km;(3)该车超速
【详解】解:(1)标志牌上,“100”为限速标志,是指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100km/h,此处到凤凰古城的距离s=135km,根据可得,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凤凰古城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2)由乙图可知汽车现在的行驶速度为v′=90km/h,行驶时间为
t′=30min=0.5h
则30min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v′t′=90km/h×0.5h=45km
此时到凤凰古城的距离为
s″=s﹣s′=135km﹣45km=90km
(3)汽车改由汽油驱动的时间为
则改由汽油驱动后汽车的速度为
因此该车超速。
答:(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凤凰古城至少需要81分钟;
(2)此时距离凤凰古城还有90km;
(3)该车超速。
19.(1)10500m;(2)1.75km/h
【详解】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
由得,该海域的深度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
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1.75km/h。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 含答案)

下一篇:5.3.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项训练(含解析) 2023-2024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