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递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K-39;Mn-5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C.用活性炭作除味剂 D.用蜡烛照明
2.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该主题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工业废水净化达标排放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3.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研究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镧的原子序数是57
B.镧属于金属元素
C.镧元素的原子质量是138.9
D.镧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7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量取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倾倒液体
A.A B.B C.C D.D
5.《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8.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或现象的分析较合理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收集前集气瓶中可能没有装满水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的量偏多——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过滤时速度缓慢——来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久置米酒变酸——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香水必须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10.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C、H元素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1.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下列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A 化学变化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B 化合物 水 二氧化碳
C 空气 氮气 氧气
D 混合物 海水 液氧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探究分子运动
A.A B.B C.C D.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迅速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答出一点即可)。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 (答出一点即可)。
(3)写出一个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以上分析、思考:钠的保存应注意的问题是 。
14.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 ,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口进(填“b”或“c”)。
(4)B装置优点是 。
15.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试回答相关问题: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①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净水剂,明矾的作用是 。
②活性炭能吸附水中 等杂质,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图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该操作中,过滤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 。
(3)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2)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 。
16.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又一次让国人振奋。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宇航员生活的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实现水、氧气等物质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这让同学们对于电解水有了新的认识。
(1)电解水时,因为纯水不导电,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目的是 。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3)小红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氯化钠,小红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小红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
加入氢氧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②氯化钠溶液就是在水中加了氯化钠固体。
【提出假设】
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假设3: 。
【设计实验】
小红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 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 。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实验反思】
小红发现给加了氯化钠的水通电后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请写出在水中加入氯化钠通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
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
17.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7.9g高锰酸钾制取氯气,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时对应的固体成分为 。(填物质化学式)
(2)求B点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试卷第2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1.D
【详解】A、用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是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液氮制造低温环境,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蜡烛照明利用了石蜡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防止污染空气,A正确;
B、工业废水净化达标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B正确;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防止环境污染且节约资源,C正确;
D、废旧电池随手丢弃,会污染环境,D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因此镧的原子序数是57,故选项A正确;
B、镧字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B正确;
C、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不是原子质量,故选项C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镧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7,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防止手被腐蚀,图示操作错误;
D、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每个水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水杨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B
【详解】A.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改变; B.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6:28=4:7;C.由图可知,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D.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选B
点睛:①熟记化合价的两条规律②熟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8.A
【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如果收集前集气瓶中可能没有装满水,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选项正确;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偏大,量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少,选项错误;
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防止弄破滤纸,选项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水槽或堵塞导管,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不塞棉花团不会造成试管炸裂,选项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久置米酒变酸,产生了新物质,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正确;
B、香水挥发出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B正确;
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C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分子体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但是也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反应物氧气中含氧元素,故蜡烛中一定含C、H元素,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但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中含N、O等元素,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A正确;
B、 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空气中包括氮气、空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符合题意,故C正确;
D、液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海水中含有水和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D。
12.D
【详解】A、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检验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因为浓氨水有挥发性,溶于水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通过对比实验,此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13.(1)银白色(合理即可)
(2)能与氧气反应(或能与水反应)
(3)2Na+2H2O=2NaOH+H2↑
(4)钠应隔绝水和氧气保存
【详解】(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文中属于钠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能用刀切,说明质软,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等。
(2)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钠能与氧气、水反应。
(3)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于钠能与氧气、水反应,则钠应隔绝水和氧气保存。
14.(1)试管
(2)
(3)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已满 b
(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详解】(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则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已满;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说明密度比空气大,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b口进入;
(4)B装置中是分液漏斗,优点是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15.(1) 使水中悬浮物沉降 色素和异味 物理
(2) 引流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
(3)过滤
【详解】(1)①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净水剂,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然后一起沉降,所以明矾的作用是使水中悬浮物沉降。
②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杂质,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图1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该操作中,过滤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
(3)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过滤,除去固体杂质。
16.(1)增强水的导电性
(2)2H2O2H2↑+O2↑
(3) 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2 爆鸣声 2NaCl+2H2O2NaOH+H2↑+Cl2↑ 不可以 氯化钠参与反应,影响实验
【详解】(1)电解水时,因为纯水不导电,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提出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 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假设2: 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假设3: 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到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体,而氢气和氧气均为无色气体,由此可知,假设2肯定是错误的;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会听到爆鸣声;
实验反思:由实验现象可知,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由实验现象可知,电解水的实验中,若水中加入氯化钠,其中的氯化钠也参加反应生成氯气而影响实验,所以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
17.(1)KMnO4、K2MnO4、MnO2
(2)解:设B点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答:B点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
【详解】(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如图,反应生成氧气固体质量就会减少,因此A点时表示高锰酸钾未完全反应,此时固体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未反应的高锰酸钾,故填:KMnO4、K2MnO4、MnO2。
(2)见答案。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四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3(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下一篇:安徽省名校2023年大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