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学期初中学生阶段性评价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注意: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物理与化学同场考试共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规范填写(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化学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我国古老工艺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米酒的酿造 B. 石膏的雕刻
C. 海水晒盐 D. 古法小磨压榨菜籽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米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石膏的雕刻过程中仅仅是外形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海水晒盐只是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出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古法小磨压榨菜籽油,只是将菜籽进行挤压,挤出的油,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水 B. 氯化钠 C. 金 D. 氨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B. 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汞柱上升一一汞原子体积受热时变大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是混合物,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不同的分子,故A解释正确;
B、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故B解释错误;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C解释正确;
D、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是因为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D解释正确;
故选:B。
4.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A. 移走蒸发皿 B. 添加砝码
C. 加热液体 D. 量取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能用手直接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手直接拿取砝码,应用镊子,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有气体 B. 经过沉淀、过滤后的矿泉水
C.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 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是由氖气、氦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经过沉淀、过滤后的矿泉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部分结冰的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烟,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7. 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是92。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92 B. 122 C. 214 D. 306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是92,其核外电子数也为92。
故选A。
8. 泰州地区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其化学式为C15H10O2。下列关于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B. 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黄酮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
D. 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C15H10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10+16×2=222,错误;
B、黄酮素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15):(1×10):(16×2)=90:5:16,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C、根据化学式,黄酮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16×2)=5:16,错误;
D、由化学式可得,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D。
9. 如图是丙醇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 该反应中原子发生了改变
C. 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5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该图像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2种元素组成,均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由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原子没有改变,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和分子个数比即为丙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2:9,故D错误。
故选A。
10. 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对化学史的认识
①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止生锈 ①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②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进入菜窖前,进行灯火试验 ②房间里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 ①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防腐 ②生产剧毒农药,杀灭害虫,提高农作物产量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正确;②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铁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错误;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不完全正确;
B、①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正确;②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
C、①菜窖中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进入菜窖前,进行灯火试验,正确;②室内着火不应立即开窗通风,因为通风会进入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错误;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不完全正确;
D、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并且无毒,可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正确;②剧毒农药影响身体健康,不能使用剧毒农药,杀灭害虫,错误;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不完全正确。
故选:B。
11.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火药爆炸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气球爆炸,选项说法正确;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比如氨气分子和氖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
12. “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 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B. 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建设绿色家园
C.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
D. 捕捉、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结合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等。
【详解】A、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实现“碳中和”,因此该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建设绿色家园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大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有利于“碳中和”,故该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捕捉、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实现“碳中和”,并实现了物质的再利用,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了解“碳中和”的含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检验、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氢铵 加热
B 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C 分离食盐和沙子 过滤
D 鉴别铁丝和铜丝 看颜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水、氨气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且不会引入了新杂质,故A正确;
B、氮气、二氧化碳都具有不可燃,不助燃的性质,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错误;
C、食盐可溶于水,沙子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沙子,故C正确。
D、铁丝是银白色固体,铜丝是红色固体,可以用看颜色的方法鉴别铁丝和铜丝,故D正确。
故选B。
14.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B. 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
C. 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
D. 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曲线变化,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但不能解释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错误;
B、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使两者充分接触,从而充分反应,该选项解释正确;
C、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来得及与氢氧化钙反应,该选项解释正确;
D、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中,占了一定的体积,从而挤压了瓶内气体,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5.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A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记录的相关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的外壳、隔热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B. c点时装置内的温度就是g点时的装置内的温度
C. f点时红磷燃烧结束,氧气没有剩余
D. h点时容器内氮气的体积分数为88%
【答案】CD
【解析】
【详解】A. 装置A的外壳、隔热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故正确;
B. 当温度下降到g点时,装置中的压强为最低点c点,则c点时装置内的温度就是g点时的装置内的温度。故正确;
C. f点时红磷燃烧结束,会有氧气剩余,红磷熄灭,只能说明氧气已经很少,达不到燃烧的浓度,熄灭后会继续缓慢氧化消耗氧气,但氧气浓度会越来越小,且温度也会越来越低,所以最终氧气仍有剩余。故错误;
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h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2%,则氧气被消耗了21%-12%=9%,此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100%-9%)=85.7%。故错误。
故选: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②氦气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
(2)图A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图B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由图A可知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②图B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
【答案】16. ①. O ②. He ③.
17. ①. 83.80 ②. Al3+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表示为:O;
②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表示为:;
【小问2详解】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3.80;
②质子数=原子序数,13号元素是铝元素,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铝离子,铝离子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后形成的,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Al3+。
17.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I.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侏儒症,可以多吃瘦肉、牡蛎、蛤、蚝、蚌等食物,以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填名称)元素。
(2)“熏烧鹅”是一道色味俱佳、干净爽口、酥烂清香兴化美食。鹅肉中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磷、钾、钠、镁、硒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等。
(3)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燃烧燃料而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放电时,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是,其产物NaBO2中B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4)打火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点火工具。打火机若通风孔通气不良,会造成燃料(主要成分含C4H10)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碳氢化合物和另一种有毒气体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
(5)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危害环境。将废气中二氧化硫与氧气、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二氧化硫,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家庭住房拥有良好的卫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使用医用消毒酒精对房间进行消毒时,最好选择擦拭局部区域的方式,其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
(提示:喷洒酒精消毒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
A. “喷洒”使酒精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B. “喷洒”使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C. “喷洒”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了
Ⅱ.水是生命之源。
(7)某兴趣小组对近期兴化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回水样,加入_______可以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
(8)生活饮用水的生产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填操作)达到澄清、透明;使用_______(填名称)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改善水质,提高口感,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9)电解水实验中,如下图所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答案】17. 锌 18. 元素
19. +3 20. CO
21. 22. A
23. 肥皂水 24. ①. 过滤 ②. 活性炭 ③. 物理
25. ①. ②. 氢气## H2
【解析】
【小问1详解】
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故为预防患侏儒症,可以多吃瘦肉、牡蛎、蛤、蚝、蚌等食物,以补充人体需要的锌元素;
【小问2详解】
鹅肉中的磷、钾、钠、镁、硒等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小问3详解】
NaB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B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3;
【小问4详解】
燃料中含碳元素,不完全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CO,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小问5详解】
二氧化硫与氧气、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A、酒精具有可燃性,“喷洒”使酒精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容易引发火灾,符合题意;
B、“喷洒”过程中,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C、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7详解】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小问8详解】
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可通过过滤达到澄清、透明;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过滤只是将难溶性杂质除去,吸附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该过程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9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a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18. 化学的奇妙和魅力在于实验。请依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若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为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通入装置E时,应从导管_______(填字母)通入,并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进行收集。
(3)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应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4)装置F所示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以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作为反应物 C.隔绝空气
(5)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若发生装置选择装置G,与装置B相比,装置G的优点是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平放在桌面的装置H中,_______(填字母)处的棉球先变红。
【答案】18. ①. 锥形瓶 ②. 集气瓶
19. ①. ②. ③. a ④. C
20. ①.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②.
21. ①. 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 AC##CA
22. ①. ②.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 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①是锥形瓶;②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制取氧气的方法,试管口无棉花,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的方法,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为收集干燥的氧气,干燥时选择E装置,应从a端通入,使气体接触浓硫酸;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故应选装置C。
【小问3详解】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应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在实验中,对比铜片上的白磷接触氧气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接触氧气没有燃烧,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升高温度到白磷的着火点,且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故选AC。
【小问5详解】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G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G中夹上止水夹,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液体和多孔隔板上的固体分离,反应停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b处的棉球先变红。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注:图C实验中,关闭止水夹,装置内空气体积为55mL。
(1)第1组设计图A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
(2)第2小组设计了图B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_______。老师肯定了该组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3)第3小组普于创新,设计了图C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20mL,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答1点);实验结束时记录得注射器活塞读数是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制备二氧化碳13.2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_______(写出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答案】19.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0. 气球膨胀后浮力增大
21. ①. 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 ②. 白磷足量 ③. 9mL
22. 解:设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至少需要 30g 碳酸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所以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
【小问2详解】
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装置不密闭的情况,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因为气球膨胀后,产生浮力,浮力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小问3详解】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白磷需要足量,以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装置内空气体积为55mL,氧气的体积为,则实验结束时记录得注射器活塞读数是。
【小问4详解】
见答案。2023年秋学期初中学生阶段性评价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注意: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物理与化学同场考试共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规范填写(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化学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我国古老工艺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米酒的酿造 B. 石膏的雕刻
C. 海水晒盐 D. 古法小磨压榨菜籽油
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水 B. 氯化钠 C. 金 D. 氨气
3.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B. 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汞柱上升一一汞原子体积受热时变大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A. 移走蒸发皿 B. 添加砝码
C. 加热液体 D. 量取液体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有气体 B. 经过沉淀、过滤后的矿泉水
C.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 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7. 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是92。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92 B. 122 C. 214 D. 306
8. 泰州地区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其化学式为C15H10O2。下列关于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B. 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黄酮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
D. 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如图是丙醇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 该反应中原子发生了改变
C. 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5
10. 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对化学史的认识
①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止生锈 ①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②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进入菜窖前,进行灯火试验 ②房间里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 ①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防腐 ②生产剧毒农药,杀灭害虫,提高农作物产量
A. A B. B C. C D. D
11.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2. “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 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B. 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建设绿色家园
C.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
D. 捕捉、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13. 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检验、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氢铵 加热
B 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C 分离食盐和沙子 过滤
D 鉴别铁丝和铜丝 看颜色
A. A B. B C. C D. D
14.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B. 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
C. 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
D. 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
15.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A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记录的相关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的外壳、隔热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B. c点时装置内的温度就是g点时的装置内的温度
C. f点时红磷燃烧结束,氧气没有剩余
D. h点时容器内氮气的体积分数为88%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②氦气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
(2)图A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图B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由图A可知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②图B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
17.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I.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侏儒症,可以多吃瘦肉、牡蛎、蛤、蚝、蚌等食物,以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填名称)元素。
(2)“熏烧鹅”是一道色味俱佳、干净爽口、酥烂清香兴化美食。鹅肉中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磷、钾、钠、镁、硒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等。
(3)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燃烧燃料而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放电时,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是,其产物NaBO2中B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4)打火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种点火工具。打火机若通风孔通气不良,会造成燃料(主要成分含C4H10)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碳氢化合物和另一种有毒气体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
(5)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危害环境。将废气中二氧化硫与氧气、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二氧化硫,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家庭住房拥有良好的卫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使用医用消毒酒精对房间进行消毒时,最好选择擦拭局部区域的方式,其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
(提示:喷洒酒精消毒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
A. “喷洒”使酒精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B. “喷洒”使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C. “喷洒”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了
Ⅱ.水是生命之源。
(7)某兴趣小组对近期兴化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回水样,加入_______可以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
(8)生活饮用水的生产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填操作)达到澄清、透明;使用_______(填名称)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改善水质,提高口感,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9)电解水实验中,如下图所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18. 化学的奇妙和魅力在于实验。请依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若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为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通入装置E时,应从导管_______(填字母)通入,并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进行收集。
(3)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应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4)装置F所示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以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作为反应物 C.隔绝空气
(5)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若发生装置选择装置G,与装置B相比,装置G的优点是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平放在桌面的装置H中,_______(填字母)处的棉球先变红。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注:图C实验中,关闭止水夹,装置内空气体积为55mL。
(1)第1组设计图A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
(2)第2小组设计了图B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_______。老师肯定了该组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3)第3小组普于创新,设计了图C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的,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20mL,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答1点);实验结束时记录得注射器活塞读数是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制备二氧化碳13.2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_______(写出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