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否则将使前者失去肥效,而后者仍有肥效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硅胶不可以用作食品、药品的干燥剂
D.采用“静电除尘”、“原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2.丙二酸是一种二元弱酸(用表示),改变溶液的pH,得到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数量级为
B.将丙二酸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C.反应的平衡常数
D.将丙二酸与氢氧化钠按物质的量2:3混合,溶液中:
3.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NaH2PO4溶液,溶液pH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2(H3PO4)=10-6.8
B.常温下,NaH2PO4溶液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向0.1mol/L的NaH2P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3c(HPO)+3c(PO)
D.0.1mol/L的NaH2PO4溶液与0.1mol/L的Na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2c(H3PO4)+c(H2PO)+c(H+)=c(OH—)+c(PO)
4.下列物质中属于盐且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 B. C. D.
5.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中含有个中子
B.100mL溶液中所含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22.4L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失去个电子
6.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g由H218O与D216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的H2与11.2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NA
C.1L浓度均为0.01mol/LNa2HPO4和NaH2PO4的混合溶液中,和的数目之和为0.02NA
D.56gSi在足量的O2中燃烧,产物中含Si-O键的数目是4NA
7.能够使CH3COONa溶液pH增大且水解程度也增大的条件是
A.加水 B.升温 C.加压 D.加CH3COONa固体
8.下列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BaCl2 B.KNO3 C.Na2SO4 D.NH4Cl
9.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强电解质本身的电离平衡
B.在溶液里,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
C.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存在弱电解质分子
D.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10.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各种体液的pH都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当血浆pH低于7.2会引起酸中毒,高于7.5会引起碱中毒。血浆“”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酸碱度有重要作用。该缓冲体系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缓冲体系加入少量强碱时,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B.当大量酸进入到缓冲体系时,体系中将变小
C.该体系中一定存在
D.某温度下的,当血液中时,人体可能已经发生酸中毒
二、填空题
11.在一定温度下,有以下三种酸:a.盐酸 b.硫酸 c.醋酸(用a、b、c填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若三者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0.2与0.1醋酸中之比 (填>、<、=)
(6)0.1醋酸溶液 (填数值)。
12.发蓝工艺是将钢铁浸入热的NaNO2碱性溶液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薄膜。其中铁经历了如下转化:
其中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2FeO2+NaNO2+H2ONa2Fe2O4+NH3↑+NaOH(未配平)
完成下列填空:
(1)Fe原子核外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 。
将反应②中涉及的短周期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
(2)比较N和O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I1(N) I2(O)
(3)配平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Na2FeO2+_______NaNO2+_______H2O_______Na2Fe2O4+_______NH3↑+_______NaOH
(4)NaNO2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3.在25℃时对氨水进行如下操作。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氨水恰好被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14.已知水在25℃和95℃时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 。
(2)25℃时,等体积的pH=12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与0.1mol/L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 。(填:“前者多”或“后者多”或“一样多”)
(3)在一定温度下,有以下三种酸:a.醋酸 b.硫酸 c.盐酸
①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下同)。
②当三种酸的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 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5.I.科研人员发现,一些化学反应在固体之间发生和在水溶液中发生,产物不同。铜合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1、+2。将CuCl2·2H2O晶体和NaOH固体混合研磨,生成物中有一黑色的固体M。M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稀硫酸生成蓝色溶液B。
M的化学式为 ;M不同于CuCl2和NaOH在溶液中反应所得产物的可能原因是 。
II.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 。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mol。
(3)若A、B、X、Y均为化合物。A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和水作用的生成物可净化水,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16.二氯砜(SO2Cl2)在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SO2Cl2的沸点为77℃,遇水剧烈水解。实验室制活性炭SO2Cl2的原理为:SO + Cl2SO2Cl2,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通过控制滴液漏斗旋塞可以释放集气瓶内气体,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液态物质b为 ,上述装置各接口连接的顺序依次为①、
(3)有同学认为如果将制备 SO2Cl2的装置放入冰水中,会更有利于一氯化砜的生成,其原因是: 该实验过程中对反应体系加热的目的是 ,试剂碱石灰的两个作用分别是① ;②
(4)实验结束后,需从三颈烧瓶中分离出高纯度 SO2Cl2,该分离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填标号)。
A.蒸馏 B.蒸发 C.萃取 D.重结晶
(5)取2.50g制得的粗产品,小心的完全溶于水,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3.495g,则所得产物中二氯化砜(SO Cl2)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铵根和碳酸根水解相互促进,但前者仍然存在硝酸根离子,存在肥效,A错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错误;
C.硅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且对人体无毒无害,可用作食品、药品的干燥剂,C错误;
D.采用“静电除尘”、“原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由图可知,溶液中HA—和H2A的浓度相等时,溶液pH为2.85,则电离常数Ka1(H2A)= = c(H+)=10—2.85,同理,溶液中HA—和A2—的浓度相等时,溶液pH为5.66,则电离常数Ka2(H2A)= = c(H+)=10—5.66。
解析:A.由分析可知,电离常数Ka2(H2A)= 10—5.66,其数量级为10—6,故A错误;
B.将丙二酸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混合得到NaHA溶液,HA—在溶液中的水解常数Kh==<Ka2,则HA—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2.81,故C正确;
D.将丙二酸与氢氧化钠按物质的量2:3混合反应得到等浓度的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A2—在溶液中的水解常数Kh==<Ka2,则A2—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小于HA—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A2—的浓度大于HA—,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A.为0.5时,磷酸二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等浓度的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磷酸二氢根离子与磷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不相等,由图可知,为0.5时,溶液pH为6.8,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磷酸的二级电离常数Ka2(H3PO4)= ,溶液中磷酸二氢根离子与磷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不相等,则二级电离常数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不相等,不等于10-6.8,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未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磷酸二氢钠溶液的pH为4.4,溶液呈酸性,说明磷酸二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B错误;
C.磷酸二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由电荷守恒关系可得:c(Na+)=c(H2PO)+2c(HPO)+3c(PO),由图可知,中性溶液中磷酸二氢根离子浓度小于磷酸氢根离子浓度,则溶液中c(Na+) <3c(HPO)+3c(PO),故C错误;
D.等浓度等体积磷酸二氢钠和磷酸钠恰好反应得到磷酸氢钠溶液,磷酸氢钠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2c(H3PO4)+c(H2PO)+c(H+)=c(OH—)+c(PO),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属于盐因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A符合题意;
B.属于盐因铵根离子水解水溶液呈酸性,B不符合题意;
C.属于盐水溶液呈中性,C不符合题意;
D.属于氧化物,溶于水溶液呈碱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A.1个氮气中含有14个中子,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4NA个中子,故A错误;
B.会水解,所以离子数目会变少,故B错误;
C.根据2+2=2Na2CO3+O2,1mol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C错误;
D.根据守恒规律可知,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失去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A.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故4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而H218O与D2O中均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故0.2mol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和质子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个数均为2NA个,A正确;
B.根据反应H2+F2=2HF可知,标准状况下,11.2L即=0.5mol的H2与11.2L的F2混合后生成1molHF,但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气体分子数0,B错误;
C.1L浓度均为0.01mol/LNa2HPO4和NaH2PO4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和、、H3PO4的数目之和为0.02NA,C错误;
D.已知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故56g即=2.0molSi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2molSiO2,则产物中含Si-O键的数目是8NA,D错误;
故答案为:A。
7.B
解析:A.醋酸钠溶液显碱性,加水促进CH3COONa水解,但是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故A错误;
B.水解过程为吸热过程,升温促进CH3COONa水解,碱性增强,pH增大,故B正确;
C.反应没有气体参与,因此加压水解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加CH3COONa固体,增大了醋酸钠的浓度,水解平衡右移,但CH3COONa水解程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盐类水解遵循“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规律。
解析:A.BaCl2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A不符合题意;
B.KNO3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B不符合题意;
C.Na2SO4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C不符合题意;
D.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中铵根离子会发生水解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和氢离子,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解析:A.强电解质再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解质本身的电离平衡,A正确;
B.在同温、同溶度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强,B错误;
C.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分子、离子共存,C正确;
D.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选B。
10.B
解析:A.当少量碱进入到人体血液时,发生反应,平衡逆向移动,A正确;
B.当大量酸进入到人体血液时平衡正向进行,c( HCO)减小, ,比值增大,B错误;
C.碳酸氢根离子会电离出少量的碳酸根离子,C正确;
D.当血液中时,,c(H+)=1.010-7mol/L,此时pH=7,不在正常范围内,人体可能已经发生酸中毒,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1.(1)
(2)
(3)
(4)
(5)<
(6)0.1
【分析】盐酸为一元强酸,硫酸为二元强酸,均能完全电离,醋酸为一元弱酸,部分电离;
解析:(1)盐酸为一元强酸,硫酸为二元强酸,均能完全电离,醋酸为一元弱酸,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酸性强弱为b>a>c,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2)三者c(H+)相同,硫酸、盐酸完全电离,故盐酸浓度大于硫酸,醋酸部分电离,则醋酸浓度最大,故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3)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同物质的量,由于硫酸为二元酸,其n(H+)大于盐酸和醋酸,盐酸和醋酸的n(H+)相同,故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加水稀释,盐酸、硫酸不存在平衡移动,c(H+)同倍减小,醋酸电离平衡右移,减弱c(H+)减少,故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5)越稀越电离,0.2 mol·L-1醋酸的电离程度小于0.1 mol·L-1醋酸,故c(H+)之比小于2:1。
(6)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H)+c(CH3COO-)与醋酸浓度相同,为0.1 mol·L-1。
12.(1) 7 3d64s2 Na>O>N>H
(2)>
(3)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
(4)+H2OHNO2+OH- c(Na+)>c()>c(OH-) >c(H+)
解析:(1)一个能级就是一种能量的电子,有多少能级就有多少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基态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Fe原子核外有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将反应②中涉及的短周期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Na>O>N>H,故答案为:7;3d64s2;Na>O>N>H。
(2)基态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基态O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N原子2p能级半满结构,稳定,难失去电子,因此N和O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I1(N)>I2(O);故答案为:>。
(3)Na2FeO2变为Na2Fe2O4,由+2价铁升高到+3价,生成1mol Na2Fe2O4失去2mol电子,NaNO2变为NH3,由+3价降低到 3价,生成1mol氨气得到6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a2Fe2O4系数配3,NaNO2系数配1,NH3系数配1,Na2FeO2系数配6,根据钠守恒NaOH系数配7,根据氢守恒H2O系数配5,根据氧守恒检验,则得到配平方程式为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故答案为: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
(4)NaNO2水溶液中亚硝酸根水解生成亚硝酸和氢氧根而使得溶液呈碱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2OHNO2+OH-,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因此亚硝酸根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则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 >c(H+);故答案为:+H2OHNO2+OH-;c(Na+)>c()>c(OH-) >c(H+)。
13.(1)减小
(2) <
解析:(1)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氨水中=,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减小,氨水的电离常数不变,则和的值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2)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氨水恰好被中和发生的反应为氨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硫酸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溶液pH小于7,故答案为:;<。
14.1∶9 后者多 a>c>b a>b=c
解析:(1)水的电离吸热,根据图像可知9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pH=9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10-3mol/L,pH=4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3mol/L,二者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反应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10-5mol/L,则,解得V1:V2=1∶9,所以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1∶9。
(2)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pH相等时氨水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则25℃时,等体积的pH=12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与0.1mol/L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后者多。
(3)①氯化氢和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盐酸是一元酸,所以盐酸中c(H+)=c(HCl),硫酸是二元酸,硫酸溶液中c(H+)=2c(H2SO4),醋酸是一元弱酸,所以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大,所以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
②酸能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越多,生成的氢气越多,当三种酸的pH相同、体积相同时,三种溶液能电离的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因此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15.CuO 固相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使Cu(OH)2分解生成CuO MnO2+4HClMnCl2+Cl2↑+2H2O 第四周期Ⅷ族 NO 0.4a c(Na+)>c(Cl-)>c(AlO2-)>c(OH-)>c(H+)
【分析】I.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容易分解,据此解答;
II.(1)Y是黄绿色气体为Cl2,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据此分析解答;(2)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则A为铁或铝,B为浓硫酸或浓硝酸,结合A可溶于X溶液分析解答;(3)B的焰色为黄色,含有Na元素;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A中含有氯离子,A溶于水电离出的金属阳离子水解的生成物可净化水,说明含有铝离子,结合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分析判断。
解析:I.将CuCl2 2H2O晶体和NaOH固体混合研磨,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研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够使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固体M氧化铜,故答案为CuO;固相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使Cu(OH)2分解生成CuO;
II.(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为Cl2,电子式为;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Cl2↑+2H2O,故答案为 ;MnO2+4HClMnCl2+Cl2↑+2H2O;
(2)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则A为铁或铝,B为浓硫酸或浓硝酸,又A可溶于X溶液中则A为铁,X为铁盐,由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该反应为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
①铁为2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Ⅷ族,Fe+4HNO3=Fe(NO3)3+NO↑+2H2O,Y为NO,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Ⅷ族;NO;
②设被还原的硝酸铁的物质的量为x,则:
2Fe3++Fe═3Fe2+
2 3
x 1.5x
由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a-x=1.5x,解得x=0.4a,故答案为0.4a;
(3)B的焰色为黄色,B中含有Na元素;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A中含有氯离子;A溶于水电离出的金属阳离子水解的生成物可净化水,且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该反应是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所得溶液中溶质为:偏铝酸钠、氯化钠,若A与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4mol,则钠离子4mol,氯离子3mol,偏铝酸根离子略小于1mol,因偏铝酸根离子水解则溶液显碱性,即c(OH-)>c(H+),则离子大小为c(Na+)>c(Cl-)>c(AlO2-)>c(OH-)>c(H+),故答案为c(Na+)>c(Cl-)>c(AlO2-)>c(OH-)>c(H+)。
16.(1)球形冷凝管
(2)饱和食盐水 ③②④
(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能使平衡右移,有利于二氯化砜的生成 加快反应速率 吸收 SO2、Cl2 等尾气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
(4)A
(5)81%
【分析】本实验是利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来将收集好的氯气排出,然后经过浓硫酸干燥后进入三颈瓶中,碱石灰的作用分别是①吸收尾气SO2和Cl2,防止污染环境,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瓶,引起SO2Cl2水解,利用反应来制备SO2Cl2;
解析:(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2)由分析可知,本实验是利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来将收集好的氯气排出,则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液态物质b为饱和食盐水,装置各接口连接的顺序依次为①、③、②、④,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③②④;
(3)将制备 SO2Cl2的装置放入冰水中,会更有利于一氯化砜的生成,其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能使平衡右移,有利于二氯化砜的生成;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该实验过程中对反应体系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碱石灰的两个作用分别是①吸收 SO2、Cl2等尾气,防止污染环境,②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引起SO2Cl2水解;
(4)已知SO2Cl2的沸点为77℃,沸点较低,易挥发,故实验结束后,需从三颈烧瓶中分离出高纯度SO2Cl2,该分离操作的名称为蒸馏,故选A;
(5)SO Cl2加入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生成沉淀为BaSO4,其物质的量为,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n(SO Cl2)=n()=0.015mol,二氯化砜(SO Cl2)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