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可以使用干冰进行灭火
B.常温下,干燥的液氯用钢 储存和运输
C.使用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试剂瓶中以免污染试剂
D.漂白粉是混合物,有效成分是,可以用于棉、麻、纸张等的漂白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反应,反应条件温度或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Na2CO3和盐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B.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色浓烟
C.钠是活泼金属,将其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D.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Na B. C.NaCl D.NaOH
5.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在空气里不发生变化的是(  )
A.Na2O2 B.NaHCO3 C.Na D.NaOH
6.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下图是用数字化实验采集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变化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随时间增长,氯水的酸性减弱
B.随时间增长,氯水的质量增大
C.随时间增长,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D.随时间增长,氯水中的增大
7.将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①稀盐酸 ②K2SO4溶液 ③CuSO4溶液 ④饱和NaOH溶液.
A.④ B.③ C.①② D.③④
8.关于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的颜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导致
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C.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先充分干燥
D.根据氯气能与碱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氯气的尾气吸收处理
9.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D中不可能是浓硫酸 B.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
C.D中可以是水 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
10.用流程图示的方法可以清楚反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 → → → ,则在常温下,上述转化关系 内的物质是(  )
A. B. C. D.NaHCO3
11.在氯气的制备实验中,有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备装置,其中分液漏斗与烧瓶瓶塞之间连接一段橡胶管和玻璃管.下列对其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防止氯气造成大气污染
B.使反应的氯气循环使用
C.使烧瓶内的压强与大气压保持一致
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更容易注入烧瓶
12.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MgCl2溶液
D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钠的反应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反应内容 反应现象
A 切开钠,其颜色的变化 钠切面颜色变暗,最后呈淡黄色
B 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蓝色沉淀
C 把小块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反应后溶液变蓝
D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 钠受热后先融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
A.A B.B C.C D.D
14.新制氯水中没有的微粒是(  )
A. B. C. D.
15.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具有强氧化性
16.3.20gNaOH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质量变为6.24g。加水溶解,将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另一份逐滴滴加1mol·L 1盐酸,起初无气体生成,盐酸加入30mL时,开始产生气体,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的224mL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盐酸时,第一步反应为CO32-+H+=HCO3-
B.变质后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HCO3
C.变质后固体中Na2CO3的质量m(Na2CO3)=1.06g
D.变质后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25.6%
二、综合题
17.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与氯气相关的实验。
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用上述方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利用该原理和装置①进行实验,制得的氯气中往往含有的杂质可依次通入到   、   除去。
(3)装置②中出现白色沉淀,据此现象能否推测装置①中生成Cl2   (填“能”或者“否”),请说明理由   。
(4)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就是利用装置③的原理,请写出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5)图中④所示的溶液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写出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18.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发生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Cl2>Fe3+
则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D中加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   :供选试剂:a.浓H2SO4 b.FeCl2溶液 c.无水氯化钙 d.KSCN与FeCl2的混合溶液
(3)在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加入足量的   (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   ;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   .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设计了下列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在加热情况下氯气和碱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3Cl2+6OH﹣ 5Cl﹣+ClO3﹣+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   .
(2)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冰水的作用是   .
(4)在制取Cl2时,实验室中若无MnO2,可用KMnO4粉末代替,发生下列反应: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
20.某同学用滴管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是氯水中的H+中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使溶液显酸性,溶液变无色②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酚酞,导致酚酞分子结构被破坏,溶液褪色(即漂白而褪色)
你认为是哪种原因   (填①或②)
(2)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
21.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1)在我国,一些贫困山区的农民至今还饮用井水,但暴雨过后井水混浊,无法饮用.为了能让暴雨过后井水尽快变的澄清,你会建议他们最好向井水中投入下列中的 (填序号)
A.NaCl B.Na2CO3
C.KAl(SO4)2 12H2O D.CuSO4
(2)氯气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其消毒作用主要是氯气溶于水后生成了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4)臭氧,也称作超氧,可以替代氯气给自来水消毒,即提高了消毒效率且安全无副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   ;该物质、氯气以及SO2均可以做漂白剂,三者的漂白原理分别是:   ;   ;   .
(5)ClO2是一种光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钠着火会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干燥的液氯不和金属铁反应,故可用钢 储存和运输,故B符合题意;
C.金属钠是活泼金属,使用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试剂瓶,不可随意丢弃,故C不符合题意;
D.漂白粉在使用时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因此其有效成分是能产生HClO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金属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金属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引发事故,使用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试剂瓶;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2.【答案】C
【解析】【解答】A. Na和O2反应的温度不同,产物不同,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生成过氧化钠,A项不符合题意;
B. NaOH和CO2发生的反应,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当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产物不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可生成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B项不符合题意;
C. Na2O2和CO2的反应,温度不同、量不同不会引起产物的改变,C项符合题意;
D. Na2CO3和HCl反应,当把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继续滴加会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把碳酸钠滴入盐酸中,开始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反应时量不同、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根据具体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A.铜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黄棕色粉末,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反应,火焰呈黄色,产生淡黄色固体,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钠属于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因此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至2mL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B.钠在空气中燃烧发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C.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相应的盐反应。
4.【答案】A
【解析】【解答】A.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再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变为碳酸钠,钠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
B.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元素化合价不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
C.氯化钠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故答案为:A
【分析】A、钠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B、过氧化钠和水或者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C、氯化钠在空气中不反应;
D、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钠。
5.【答案】B
【解析】【解答】A.Na2O2能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因此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B.NaHCO3与空气中的CO2、O2、H2O都不发生反应,因此在空气中不发生变化,B符合题意;
C.Na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因此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C不符合题意;
D.NaOH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因此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中含有O2、CO2、N2、H2O,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变化,则该物质不与空气中的O2或CO2或H2O反应,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物质进行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一元弱酸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强酸盐酸,氯水的酸性增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氯水的质量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氯水中次氯酸浓度减小,漂白性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氯水中氯离子浓度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随时间增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盐酸,氯水的酸性增强;
B.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
C.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次氯酸。
7.【答案】D
【解析】【解答】①钠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根据方程式知,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金属钠加入到硫酸钾溶液中,只有金属钠和水之间反应,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根据方程式知,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②不符合题意;
③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将两个方程式相加:2Na+2H2O+CuSO4═H2↑+Na2SO4+Cu(OH)2↓,由方程式知,溶液的质量减轻,③符合题意;
④饱和NaOH溶液,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饱和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钠晶体,所以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本题有两个要求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钠与水或水溶液反应均会有氢气产生,再根据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结合差量法进行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答】A.氯水中,只有氯气为黄绿色,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A不符合题意。
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B符合题意。
C.潮湿的氯气与铁可以反应,为防止氯气腐蚀钢瓶,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干燥,C不符合题意。
D.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氯气的尾气吸收处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新制氯水由于含有氯气,使得氯水显浅绿色;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常温下, 氯气与铁不反应;
D、NaOH可用于吸收氯气;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到有色布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漂白作用,氯气通过D装置后,遇到有色布条不退色,说明D装置中的液体可以是干燥氯气,也可以是吸收氯气;
A、D中可以是浓硫酸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故A错误;
B、实验现象说明通入的氯气含有水分,故B正确;
C、D中是水时,会使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
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氯气通过后会含有水蒸气,遇到有色布条褪色,因为氯气含水蒸气,反应生成次氯酸起漂白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布条,含水蒸气的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说明D处可以干燥氯气或吸收氯气.
10.【答案】B
【解析】【解答】A.Na不能一步转化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Na和氧气反应生成 , 和水反应生成NaOH,符合转化关系,故B符合题意;
C.Na在S蒸气中燃烧生成 ,不是常温下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Na在空气中不能一步转化为NaHCO3,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B。
【分析】依据钠的性质分析作答;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盐酸在滴落时,烧瓶内压强会增大,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加橡胶管以平衡压强,所以橡胶管的作用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更容易注入烧瓶,故选D.
【分析】盐酸在滴落时,烧瓶内压强会增大,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加橡胶管以平衡压强,由此分析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答】A.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因为N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了NH3·H2O,其溶液呈碱性,并不是氨气自身显碱性,故A项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与NH3可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3+H2SO4 = (NH4)2SO4,但无明显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
C、该溶液可能为MgCl2溶液、AlCl3溶液等,解释不符合题意,故C项不符合题意;
D.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气体遇NH3会反应生成白烟,该烟是NH4Cl晶体,故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氨气是碱性气体,本身不显碱性;
B.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
C.氯化物中含有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
13.【答案】A
【解析】【解答】A.切开钠,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反应生成氧化钠,切面颜色变暗,但最后不会呈淡黄色,故A符合题意;
B.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钠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的冷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反应后溶液变蓝,故C不符合题意;
D.钠的熔点低,加热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氧化钠,从银白色变为灰色解答;
B、根据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繁盛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解答;
C、根据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够时酚酞变红解答;
D、根据钠的熔沸点较低,加热坩埚,使钠燃烧,颜色为黄色解答;
14.【答案】A
【解析】【解答】新制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为强电解质,会全部电离,HClO和H2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则新制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HClO、H2O、H+、Cl-、 、 ,则没有的微粒是 ,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新制氯水的成分进行分析。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所以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故B符合题意;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氢钠会和稀盐酸反应,不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钠没有强氧化性,过氧化钠中氧元素为-1价,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B. 饱和碳酸钠中加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溶质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
C.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盐酸反应,不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D. Na2O和Na2O2均属于离子化合物,在Na2O中氧呈-2价,Na2O2中氧呈-1价,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均有NaOH生成.Na2O2具有强氧化性.
16.【答案】D
【解析】【解答】A. NaOH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所以滴加盐酸时,第一步反应为:OH-+H+=H2O-,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上述分析,变质后固体成分为NaOH、Na2CO3 和NaHCO3,B不符合题意;
C. 加水溶解,将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Ba(OH)2溶液,发生反应为:Na2CO3+Ba(OH)2=BaCO3↓+2NaOH,生成1.97g BaCO3沉淀,其物质的量为0.01mol,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加水溶解后的混合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变质后固体中Na2CO3的质量m(Na2CO3)=2.12g,C不符合题意;
D. 变质后固体中NaOH的质量为1.6g,NaOH的质量分数: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3.20gNaOH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质量变为6.24g,加水溶解,将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Ba(OH)2溶液,生成1.97g BaCO3沉淀,其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Na2CO3+Ba(OH)2=BaCO3↓+2NaOH,n(Na2CO3)=0.01mol,则原混合物中n(Na2CO3)=0.02mol,其质量为m(Na2CO3)=2.12g;另一份加入1mol·L 1HCl,刚开始无气体产生,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和Na2CO3+HCl=NaCl+NaHCO3,消耗盐酸的体积为30mL,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接着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生成0.01molCO2,消耗的盐酸为0.01mol,总共消耗0.04mol盐酸,NaOH消耗0.02mol盐酸,根据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n(NaOH)=0.02mol,则加水溶解后的混合物中n(NaOH)=0.04mol,m(NaOH)=1.6g,所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NaHCO3)=(6.24-2.12-1.6)g=3.72g,所以变质后固体成分为NaOH、Na2CO3 和NaHCO3。
17.【答案】(1)MnO2+4HCl(浓) MnCl2 +Cl2↑+2H2O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否;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也会和硝酸银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4)Cl2+2I-=I2+2Cl-
(5)Cl2+2OH-=Cl-+ClO-+H2O
【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 +Cl2↑+2H2O;(2)利用该原理在装置①进行实验,制得的氯气中含有的杂质是HCl及水蒸气,要先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除去Cl2、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3)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也会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装置②中出现白色沉淀,据此现象不能推测装置①中生成Cl2;(4)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就是利用装置③的原理,Cl2与KI发生反应产生KCl和I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I-=I2+2Cl-;(5)图中④所示的溶液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该溶液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分析】在实验室中是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在制取得到的Cl2中混有杂质HCl及水蒸气,先通过饱和NaCl溶液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干燥,然后再进行Cl2与KI溶液的反应,若将制取得到的氯气直接通过AgNO3溶液中,可能是HCl反应产生,也可能是Cl2与水反应得到的HCl反应产生。Cl2有毒,在排放前要经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后再排放。
18.【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2SiO3
(4)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
【解析】【解答】解:(1)A中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可以用盛有饱和食盐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本实验目的之一为证明氧化性,氯气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检验三价铁离子通常用硫氰酸钾,所以选:d;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二氧化碳能与硅酸钠反应制得硅酸沉淀,由于CO2中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防止干扰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2SiO3;(4)若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除尽,E中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干扰实验,故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故答案为: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
【分析】(1)A中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2)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据此分析B中溶液作用;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试剂;(3)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利用强酸制弱酸来比较酸性强弱,根据CO2中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4)根据CO2中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并再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除尽;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干扰实验,故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
19.【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l2+2OH﹣=Cl﹣+ClO﹣+H2O
(3)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仍得分)
(4)ad
【解析】【解答】解:(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产生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大试管内发生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l2+2OH﹣=Cl﹣+ClO﹣+H2O;(3)在制取氯气的反应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温度较高时,能够发生副反应3Cl2+6OH﹣ 5Cl﹣+ClO3﹣+3H2O,故答案为: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仍得分);(4)根据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不需要加热,所以图2中ad装置都可以,故答案为:ad.
【分析】(1)实验开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是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反应;氯气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消毒液;(3)制取氯气的反应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温度较高时,能够发生副反应3Cl2+6OH﹣ 5Cl﹣+ClO3﹣+3H2O;(4)根据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制取氯气.
20.【答案】(1)②
(2)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②正确
【解析】【解答】解:(1)因酚酞遇碱变红,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则可能为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故②正确,
故答案为:②;(2)向氯酸漂白后的溶液再加NaOH溶液,溶液没有恢复红色,说明酚酞被氧化,证明②正确,
故答案为: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②正确.
【分析】(1)根据氯水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分析;(2)利用继续滴加碱的方法来设计实验,红色不恢复,则说明是次氯酸的作用.
21.【答案】(1)C
(2)Cl2+H2O=H++Cl﹣+HClO
(3)2Cl2+2 Ca(OH)2═Ca(ClO)2+CaCl2+2H2O
(4)O3;强氧化性;强氧化性;发生化合反应
(5)2:1
【解析】【解答】解:(1)但暴雨过后井水混浊,加入少量的KAl(SO4)2 12H2O 净水,故选:C;(2)氯气溶于水后生成了次氯酸和盐酸,氯气、水、次氯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3)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该反应为2Cl2+2 Ca(OH)2═Ca(ClO)2+CaCl2+2H2O,故答案为:2Cl2+2 Ca(OH)2═Ca(ClO)2+CaCl2+2H2O;(4)臭氧的分子式为O3,O3、氯气以及SO2均可以做漂白剂,三者的漂白原理分别是:强氧化性、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的大分子,故答案为:O3;强氧化性;强氧化性;发生化合反应;(5)根据题意知,酸性条件下,NaClO3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生成ClO2和Na2SO4,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其转移电子数为2,根据转移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为H2SO4+2NaClO3+Na2SO3=2Na2SO4+2ClO2+H2O,所以该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
【分析】(1)KAl(SO4)2 12H2O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O具有消毒作用;(3)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4)臭氧的分子式为O3,O3、氯气以及SO2均可以做漂白剂,三者的漂白原理分别是:强氧化性、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的大分子;(5)根据题意知,酸性条件下,NaClO3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生成ClO2和Na2SO4,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根据转移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从而确定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