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计算物质重量
2.(2分)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火箭发射
C.钢铁冶炼 D.冰块融化
3.(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
A.盐水 硬水 B.软水 氢气
C.液氧 人呼出气体 D.氮气 水蒸气
4.(2分)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5.(2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区分水和酒精——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6.(2分)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闻气味
C.称量质量 D. 过滤操作
7.(2分)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有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8.(2分)面对一些突发流行性疾病,研发新药常常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划线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9.(2分)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10.(2分)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11.(2分)大气中有两种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即氧气和臭氧(O3)。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氧气转化为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以上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种物质
D.臭氧是混合物
12.(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3g食盐,在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右偏,此时他应该(  )
A.增加药品 B.减少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13.(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凹液面最低处,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等于6mL B.大于6mL C.小于6mL D.无法确定
14.(2分)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镁+氮气→氮化镁(固体)
15.(2分)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16.(2分)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  )
A.④③②①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17.(2分)如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乙表示的分子为氧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18.(2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19.(2分)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20.(2分)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此时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8分)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小红的妈妈喜欢用葡萄酿酒,葡萄酿酒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当你进入花园时,阵阵花香扑鼻而来,用微粒观点解释你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有害,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生活中用篮子沥水,该操作的原理类似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22.(10分)我们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初步感知化学的奇妙。
(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新材料的研制
B.“神十一”飞天轨道的设定
C.新药品的合成
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烟花、照明弹中用到镁粉作燃料,其原因是镁条燃烧时    。
A.发出耀眼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方案是    。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于水
C.看着像蔗糖,直接与蔗糖放在一起
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
23.(12分)按要求填空:
(1)北京冬奥火炬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有    (答一点即可)。
(2)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和“”分别表示氮分子和一氧化氮分子,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微观模拟图(A表示反应前,B表示反应中,C表示反应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粒子是    (填名称);不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4.(18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很多气泡,要验证a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检验。若a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10mL,则b玻璃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mL。
(2)图2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    g。
(3)图3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该同学若要量取26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某同学在量取30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填“大于”或“小于”)    30mL。
(4)指出图4中仪器名称:b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过滤完成后,小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25.(12分)如图1是某泡打粉的部分说明,它是西点膨大剂的一种,经常用于蛋糕及西饼的制作
【发现并提出问题】泡打粉如何能使面食膨胀松软?
【查阅资料】
(1)面食的疏松多孔主要是因为制作过程中产生了气体;
(2)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
(3)碳酸钙不溶于水,与小苏打不反应,900℃以上才能分解;
以上信息属于小苏打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小苏打化学性质的是    。
【猜想与假设】根据使用说明,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①泡打粉溶于水时能产生气体,使面团膨胀松软
②泡打粉在受热时能产生气体使面团膨胀松软
【设计并进行实验】(1)小明取少量泡打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从而否定了猜想    (填“①”或“②”)。
(2)小聪为探究猜想②,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定量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珠,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该泡打粉使面食膨胀松软的原因是    因此该泡打粉烘焙加热使用效果最佳。
【仪器的洗涤与整理】最后清洗试管时,清洗干净的标志是    。实验后,发现试管a破裂,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A、根据天文学研究的内容判断.
B、根据生物的研究内容判断.
C、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判断.
D、根据物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判断.
【解答】解: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所以错误。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所以错误。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是物理学研究范畴。
故选:C。
【点评】了解化学探究的领域,明了化学学习的意义,为学生学好化学,树立为化学科学奋斗的目标,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有重要的意义.
2.【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故错误。
B、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C、钢铁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D、冰块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盐水中含有盐和水;硬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软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人呼出气体中含有氧气,属于混合物;
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4.【分析】A、根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资源的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水资源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通过气味区分水和酒精,且水和酒精分子构成不同,故A说法正确;
B、水变为水蒸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B说法错误;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受压后,故C说法正确;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且温度越高,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二低,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分析】过滤是实验基本操作之一,过滤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在过滤中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
【解答】解:A、取一张圆形滤纸,打开成圆锥形,使滤纸一边一层一边三层,防止弄破滤纸;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有气泡,故C正确;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过滤操作的实验评价问题,只要掌握过滤的一般原理,就容易解决。
8.【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观察随时间推移,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由两种分子构成,故A错;
B、由两种分子构成,故B错;
C、由一种分子构成,故C正确;
D、由两种分子构成,故D错。
故选:C。
【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10.【分析】A、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减少水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说法正确;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若产生较多浮渣则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说法正确;
D、黄河水经过沉降,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防治水污染的措施等是解题的关键。
11.【分析】从氧气和臭氧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氧气与臭氧的化学式不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于不同的物质,故C错误;
D.混合物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B。
【点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2.【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3g食盐,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食盐,说明食盐的质量小于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A。
【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分析】解答本题可以运用赋予数值法,根据俯视读数和仰视读数量取到的实际液体体积大小考虑。
【解答】解: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示数为16mL,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可以赋予数值19mL,平视凹液面最低处,所以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19mL﹣10mL=9mL;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仰视读数小实值已超出。
14.【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镁+氮气→氮化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分析】水的天然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解答】解: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D①②③④组合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天然循环,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16.【分析】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分析水处理措施的作用,对处理措施进行排序.
【解答】解:①消毒,利用消毒杀菌剂杀死水中病菌;
②煮沸,通过加热煮沸;
③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物质;
④自然沉降,通过静置;
因此处理水的合理顺序为:④③①②;
故选:D。
【点评】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在这些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为蒸馏.
17.【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反应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乙表示的分子为氧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分析】根据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
【解答】解:①是冰的状态,②是水的状态。
A.②是液态的水,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①是冰的状态,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在水的三态变化中,即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分析】根据步骤③是用紫外灯管照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步骤③是用紫外灯管照射,紫外线能杀菌消毒。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分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捧住试管,由于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分析】(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2)分子的性质考查,(3)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4)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解答】解:(1)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化学;
(2)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刚进入公园;
故答案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煮沸;
(4)生活中用篮子沥水,该操作的原理类似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过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题,但知识点考查的比较多,分别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分子的性质、硬水的软化、过滤四个知识点。
22.【分析】(1)根据化学的作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3)根据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选项C新药品的合成,而“神十一”飞天轨道的设定与物理研究有关;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烟花,其原因是镁条燃烧时放出耀眼的白光;光;C;A;
(3)A、研究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研究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研究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白色固体,不能看着像蔗糖,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研究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3.【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反应结合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燃烧后只生成水;
(2)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氧气+氮气一氧化氮;
②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粒子是氧分子、氮分子、氮原子;
故答案为:(1)可燃性;不污染空气;
(2)①氧气+氮气一氧化氮;
②氧分子、氮分子、氮原子。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4.【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来分析;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3)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量筒一定液体所需仪器来分析;
(4)根据仪器的名称、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1)a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a管内氧气的体积与b管内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则b玻璃管收集到的气体为20mL;20;
(2)图6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20g+2.4g=22.4g;故答案为:22.4;
(3)图3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22mL,该同学若要量取26mL的液体,应该用胶头滴管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没有保持视线水平,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小于30mL;胶头滴管;
(4)图4中仪器b的名称是漏斗,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小明发现滤液仍浑浊;故答案为:漏斗;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25.【分析】【查阅资料】(3)根据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来分析解答;
【设计并进行实验】(1)根据小明取少量泡打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无气体产生来分析解答;
【解释与结论】根据小苏打在受热时产生气体来分析解答;
【仪器的洗涤与整理】根据清洗干净的标志是试管内壁附着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来分析解答;根据试管外壁有水可能使试管破裂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查阅资料】(3)以上信息属于小苏打物理性质的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
【设计并进行实验】(1)小明取少量泡打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说明不是泡打粉溶于水时产生气体,从而否定了猜想①;
【解释与结论】该泡打粉使面食膨胀松软的原因是小苏打在受热时产生气体,因此该泡打粉烘焙加热使用效果最佳;
【仪器的洗涤与整理】最后清洗试管时,清洗干净的标志是试管内壁附着的水即不聚成水滴,实验后,则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外壁有水。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3)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
【设计并进行实验】(1)①;
【解释与结论】小苏打在受热时产生气体;
【仪器的洗涤与整理】试管内壁附着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A)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四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