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3-2024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四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食盐 C.植物油 D.粉笔灰
2.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烟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D.醋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4.下列物质不属于碱的是
A.NaOH B.NH3·H2O C.Ca(OH)2 D.Na2CO3
5.下列对“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31.6gKNO3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g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31.6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6.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D.用酚酞试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
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9.以下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生锈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呈现黄色
C.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的白雾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10.小科同学做了一个名为“当气球遇上橘子皮”的有趣小实验:取新鲜橘子皮,挤出汁液滴在吹起的气球上,气球马上爆炸。查阅相关资料知道,原来橘子皮外面有一层油脂腺,内含柠檬烯,其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精油(液态)中、柠檬烯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同时也能溶解气球表层的橡胶。下列关于柠檬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 B.少量橡胶加入柠檬烯中可形成溶液
C.与乙醇混合后一定形成乳浊液 D.柠檬烯易溶于乙醇、不溶于水是化学性质
11.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甲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得到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的质量最大
12.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3g硝酸钾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 B.22.5% C.25% D.30%
13.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CO2 B.CaO C.Cu(NO3)2 D.HCl
14.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A.
B.
C.
D.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逐滴滴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6.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海水中的镁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者“非金属”):
(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海水和石灰乳充分反应后,操作I的名称是 。
(3)写出过程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过程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如图所示为a、b、c三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 。
(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乙溶液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
(3)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为 。(填化学式)
19.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小华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的现象,会得到 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单质 (写化学式)。
(3)得到黄色溶液的反应可用于工业除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想看到⑤的现象,可用 溶液(填化学式)与稀硫酸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0.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2)选用 (填“10”“50”或“5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B操作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
(4)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将制得溶液装瓶保存,并贴上标签,在图中完成标签填写。
21.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请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入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 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经变质。变质的原因 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么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
【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入试管中,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有 生成 猜想 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 管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 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2.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2页,共7页
1.B
【详解】A、泥沙不能溶于水,泥沙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泥沙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食盐易溶于水,食盐放入水中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植物油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植物油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不能溶于水,粉笔灰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粉笔灰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根据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判断物质放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2.C
【详解】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酸性比西瓜汁强,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少,故选项错误;
C、炉具清洁剂的pH比鸡蛋清的大,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故选项正确;
D、苹果汁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喝苹果汁,故选项错误。故选C。
3.B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而不是白烟,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水沸腾造成硫酸液体飞溅,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错误;
D、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氢氧化钠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B、氨水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碳酸根离子,属于盐,故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没有指明溶剂质量、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故A错;
B、是131.6克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故B错;
C、没有指明温度,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是不变的,故C错;
D、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指的是:20℃时,31.6g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否则会腐蚀胶帽,故选项说法正确;
D、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C
【详解】A、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时,仍为不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升高温度使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B不正确;
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的质量=-200g=200g;故C正确;
D、硝酸铵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因此溶液温度降低;故D不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4个阳离子、4个阴离子,而反应后有2个阳离子、2个阴离子,反应后阴、阳离子的的总数减少,此选项错误;
B. 此反应过程中无气体和沉淀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的总重量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此选项正确;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A。
9.B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氧化铁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呈黄色,B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C、浓硫酸不挥发,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无明显现象,C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D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柠檬烯不溶于水,所以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柠檬烯能溶解气球表层的橡胶,所以少量橡胶加入柠檬烯中可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柠檬烯易溶于乙醇,所以与乙醇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柠檬烯易溶于乙醇、不溶于水,这种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将甲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变大错误,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质量分数也不变;故选项错误;
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甲错误,因为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因为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得到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质量最小,最大错误,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最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3g硝酸钾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20%+3g=23g,溶液的质量为100g+3g+12g=115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故选:A。
13.B
【详解】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正确;
C、硝酸铜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B。
14.C
【详解】A、碳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CO,故A选项能实现;
B、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故B选项能实现;
C、氯化钡与氢氧化钡都是能溶于水的化合物,氯化钡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无法成为氢氧化钡,故C选项不能实现;
D、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故D选项能实现。
故本题选C。
15.C
【详解】A、锌与稀硫酸接触就反应生成氢气,不会过一段时间再反应,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错误;
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再溶解,故溶液的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不变,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错误;
C、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从开始即产生氧气直至过氧化氢反应完毕,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正确;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滴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时反应立即进行,开始应该是碱性的,pH大于7,随着盐酸的加入,pH越来越小,后来由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变成pH小于7,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错误。
故选C。
16.(1)金属
(2)过滤
(3)
(4)
【详解】(1)镁带有金字旁,故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经过操作I后,物质被分成了氢氧化镁固体和滤液,过滤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开,故操作I是过滤;
(3)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方程式为:;
(4)③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方程式为:。
17. 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5 b>a>c
【详解】(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5g+50g=65g;故填:65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填:b>a>c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1) 稀盐酸 NaOH+HCl=NaCl+H2O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
(3)NaCl和HCl
【详解】(1)由图像可知,加入甲溶液前,乙溶液的pH小于7,说明乙溶液是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
(3)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不足,盐酸过量,故烧瓶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Cl和HCl。
19.(1) 蓝
(2)Fe
(3)
(4)BaCl2或Ba(OH)2或 Ba(NO3)2
【详解】(1)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浅绿色溶液为亚铁离子溶液,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Fe。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⑤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所选溶液中只要含有钡离子即可,如BaCl2溶液、Ba(OH)2溶液、 Ba(NO3)2溶液。
20.(1)DBAEC
(2)50
(3)减少氯化钠的质量
(4)搅拌,加速溶质溶解
(5)偏小
(6)
【详解】(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溶液配制的正确顺序是:DBAEC;
(2)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6%=3g,溶剂需要50g-3g=47g,为47mL,所以选用50mL量筒;
(3)B操作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氯化钠质量偏大,则应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
(4)玻璃棒在配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质溶解;
(5)视线如果仰视量取溶剂,会使量取的水偏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6)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如图:。
21.(1) 气泡
(2) NaOH和Na2CO3 白色沉淀 二
(3) 引流 大于
(4)检验并将碳酸钠除尽
【详解】(1)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结论溶液已经变质,可推出现象为:
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部分变质,说明有氢氧化钠剩余,该溶液中溶质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后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被反应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氯化钙均为中性,此时滴入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说明猜想二成立;
(3)操作a将固体液体分离,是过滤,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因为加入石灰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4)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为了避免对下一步实验造成影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22.(1)0.2g;(2)9.8%
【详解】(1)由图可知,先加入8g粗锌,反应后,天平显示的质量是213.4g,再加入2g粗锌,天平显示的质量是215.4g,故第一次加入8g粗锌,已经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205.6g+8g-213.4g=0.2g;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205.6g-105.6g=100g;
x=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物理(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