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常见的酸碱盐及化学肥料(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常见的酸碱盐及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Mg(OH)2 B.CuSO4 C.C6H12O6 D.HCl
2.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般能使石蕊试液显(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3.食品包装袋中常有一个小纸袋,标有“生石灰干燥剂”字样,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干燥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食用 B.能吸收氧气 C.属于碱 D.能与水反应
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是(  )
A.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升华吸热
D.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能吸收二氧化碳
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NaCl+KNO3= KCl+NaN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2Al(OH)3+3H2SO4=Al2(SO4)3+3H2O
C.正常雨水也显弱酸性的主要原因∶H2O+CO2=H2CO3
D.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2Fe+3CuCl2=2FeCl3+3Cu
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水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观察颜色来区分铁丝和铜丝
7.下列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水没有装满,导致收集氧气不纯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先将试纸用水润湿,则测量结果一定与实际不符
D.探究CO2的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
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O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B 鉴别酒精和碘酒 取样,分别闻气味
C 鉴别CO 和N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0.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D.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11.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结晶
B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C 检验CO2中混有HCl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A.A B.B C.C D.D
12.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D.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
1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1)烹饪过程中使用了加碘盐,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缺碘引起   (选填“甲状腺”、“贫血”或“佝偻”)疾病;
(2)患胃酸过多症的病人可服用含   (选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
(3)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用   可以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酸碱度,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14.如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
②20℃时,Ca(OH)2的溶解度是   .
③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中措施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A.加入生石灰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
④20℃把90克NaOH投入到100克水中,配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⑤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除去Ca(OH)2,
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⑥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靠近”或“偏离”)7.
15.向5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   g。
(2)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3)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0至b段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增加
B.a、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均为一种
C.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16.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假设粗盐中只含有少量不溶于水的杂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取一定量的粗盐
(1)如上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蒸发皿中   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剩下的水分。
(4)步骤D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若步骤B最终得到NaCl晶体6.4g,则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到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5)若测得的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NaCl晶体比较潮湿
17.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②   ;
(4)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这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限以下实验用品: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8.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19.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填化学式)。
(2)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可以用作保护气,如    (举出一种物质)。
(3)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
(4)洗涤剂除去油污利用的是   作用。
(5)用   (填化学式)改良酸性土壤。
(6)庄稼出现了倒伏情况,据此判断应该给庄稼补充的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7)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主料为面条,加油、盐、芝麻酱、香葱、大蒜、生抽等辅助材料,味道鲜美,热量高,是武汉人的早餐首选。热干面富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为    。
(8)生活中可以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9)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6%(填“>”“<”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 Mg(OH)2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A不符合题意;
B. CuSO4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B符合题意;
C. C6H12O6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含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
D. HCl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盐的概念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试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观察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酚酞与酸性、中性不变色,碱性变红,石蕊与酸变红,与碱变蓝,中性不变色。
3.【答案】D
【解析】【解答】A.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不能食用,A错误;
B.氧化钙不能与氧气反应,能与水反应,B错误;
C.氧化钙化学式为CaO,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C错误;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化钙的组成、性质综合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B不符合题意。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是因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氯化钠和硝酸钾不能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胃液中含有的是盐酸不是硫酸,B不符合题意;
C、正常雨水呈酸性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符合题意;
D、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复分解反应要求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产生;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的亚铁盐;
6.【答案】C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取等量样品,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不符合题意;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氮气和二氧化碳集气瓶内,木条都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符合题意;
D. 铁丝是银白色的,铜丝是紫红色的,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7.【答案】A
【解析】【解答】A、集气瓶中水没有装满会混入空气,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故A正确;
B、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会使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B错误;
C、若某溶液显中性,先将试纸用水润湿,溶液仍呈中性,测得的pH结果不变,故C错误;
D、探究CO2性质时,应将CO2缓慢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集气瓶中水没有装满会混入空气;
B、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引起误差;
C、若某溶液显中性,先将试纸用水润湿,测得的pH结果不变;
D、应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
8.【答案】B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B说法符合题意;
C、细铁丝引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点燃的话,不能燃烧,C说法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9.【答案】A
【解析】【解答】A.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能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B. 碘酒中含有酒精,则酒精和碘酒均有酒精的味道,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可燃,也不助燃,则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 由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则只用干燥的烧杯无法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0.【答案】B
【解析】【解答】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不反应,故B符合题意;
C、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钾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
11.【答案】D
【解析】【解答】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A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酸碱度的符合题意操作为: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盐酸均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故可以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粗盐提纯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 、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溶液会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答案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3。B答案错误;
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过程中的固体种类有三种,生成物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未反应完的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有两种,生成物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答案正确;
D、向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pH不断增大,反应完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分析;
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C、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分析;
D、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分析。
13.【答案】(1)甲状腺
(2)氢氧化铝
(3)pH试纸
【解析】【解答】(1)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疾病;故填:甲状腺;(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均属于碱,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治疗胃酸过多要用氢氧化铝;故填:氢氧化铝;(3)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用pH试纸可以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酸碱度,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健康状况。故填:pH试纸。
【分析】(1)根据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分析
(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及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分析
(3)根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分析
14.【答案】氢氧化钠;0.14g;AB;47.4%;降温结晶并过滤;靠近
【解析】【解答】解: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表格中4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4g;③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减小,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AB;④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91g,所以把90克NaOH投入到100克水中,配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47.4%;⑤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氢氧化钠结晶析出,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不会结晶析出,然后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⑥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碱性的pH减小,酸性的pH增大,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它的溶液的碱性偏小,pH靠近7.
故答案为:①氢氧化钠;②0.14g;③AB;④47.4%;⑤降温结晶并过滤;⑥靠近.
【分析】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②根据表格中4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解答;③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并结合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④根据20℃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进行计算;⑤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判断;⑥根据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碱性的pH减小,酸性的pH增大解答.
15.【答案】(1)100
(2)16%
(3)C;D
【解析】【解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 50g+54.9g-4.9g=100g 。(2)设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A、由图可知,0至b段溶液中沉淀逐渐增加,溶质质量逐渐减少,故A错误;
B、a点对应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钠,b点对应的溶质是硫酸钠,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故B错误;
C、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故C正确;
D、整个过程中,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中的氢元素,而溶剂水中的氢元素进入溶液,则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总和-产生沉淀的质量分析;
(2)根据产生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再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图像中各点中反应物剩余情况分析。
16.【答案】(1)C
(2)DACB
(3)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四处飞溅;有大量固体析出
(4)80%
(5)A;D
【解析】【解答】(1)上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过滤,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会导致液体四处飞溅。
故填:C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
故填:DACB
(3)蒸发过程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四处飞溅。当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剩下的水分。
(4)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称得剩余粗盐为2.0g,所以溶解的粗盐为8.0g,经过蒸发最终得到NaCl晶体6.4g,所以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5)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会导致不溶于水的部分也留在精盐中,从而导致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偏高。
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导致精盐损失,从而导致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偏低。
C.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部分氯化钠不溶, 从而导致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偏低。
D. 最终所得NaCl晶体比较潮湿,会导致精盐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偏高。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7.【答案】(1)2NaOH+CuSO4=Cu(OH)2↓+Na2SO4
(2)紫色的石蕊试液(或锌粒等)
(3)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
(4)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用量);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
【解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2)酚酞试液为无色,溶液可能是中性,也可能是酸性,即盐酸过量,因此取适量的溶液滴加石蕊试液,若变成红色,或加入锌粒产生气泡等均可说明盐酸的存在;(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②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等;(4)利用浓度低的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需要的盐酸少结合酚酞等作为指示剂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用量). 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
故答案为:(1)2NaOH+CuSO4=Cu(OH)2↓+Na2SO4;(2)紫色的石蕊试液(或锌粒等);(3)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
(4)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用量). 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
【分析】(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根据盐酸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药品检验;(3)根据实验总结碱的化学性质;(4)根据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需要的盐酸量不同进行设计实验.
18.【答案】(1)分子;没有;1:1
(2)C;CaCO3 CaO+CO2↑;Fe
(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CaO+H2O═Ca(OH)2;CD
【解析】【解答】解:(1)①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②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①碳、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CO;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CaO+CO2↑.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铁的化学式是:Fe;(3)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能引起白磷燃烧,说明了物质在溶于水时能放出热量,浓硫酸、氢氧化钠在溶于水时能放出热量,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答为:(1)①分子;没有;②1:1.(2)①C;②CaCO3 CaO+CO2↑;③Fe;(3)①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CaO+H2O═Ca(OH)2;②CD.
【分析】(1)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的微粒个数比等;(2)根据有关二氧化碳的生成的反应分析回答;(3)①根据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分析回答;②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能引起白磷燃烧,说明了物质在溶于水时能放出热量,据此分析.
19.【答案】(1)NaHCO3
(2)N2
(3)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接触
(4)乳化
(5)Ca(OH)2
(6)K
(7)糖类
(8)肥皂水;煮沸
(9)<
【解析】【解答】(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3)铁生锈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
(4) 洗涤剂为乳化剂,可乳化油污将其除去;
(5)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 Ca(OH)2;
(6)植物补充钾元素可增加抗倒伏能力;
(7) 热干面富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糖类;
(8)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通过观察泡沫多少来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加热煮沸可将硬水软化;
(9)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则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偏大,致使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根据铁生锈是铁、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分析;
(4)根据洗涤剂的乳化性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分析;
(6)根据钾元素可增加抗倒伏性分析;
(7)根据面食中富含糖类分析;
(8)根据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可通过煮沸转化分析;
(9)根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时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偏大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