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初中教学联盟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评估物理试卷(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学习评估2023.11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D C B D D C B B C A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30分)
13.(1)介质种类;介质的温度;(2)A;D;(3)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1)响度;变大;(2)固体;气体;(3)绿;。
15 . (1) 漫 (2)高 (3)下 (4)不变
16.(1)乙 熔化 (2)干冰升华 水蒸气液化 下沉
17.(1) 低 小 空气湿度较大,人体汗液的蒸发变慢 (2)乙 不能 安全
18. A;彩色;变大;顺。
三 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四 实验题(每空1分,共40分)
20.(10分)
(1) A处向上
(2) 98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低 (4)C
(5)图略( 在图上画出0-2分钟温度上升是先快后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向外界散热加快,水温上升变慢 。(或温度升高,水的蒸发加快,水温上升变慢)
(6) 液 , 放出 , 已经停止 。
21.(6分)(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 大于
(3)45°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不能 在
22.(13分)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茶色, 多
(2)不点燃,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寻找普遍规律, 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4)B B 没有 (5)不动 变小 D
23.(4分)(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2)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弹起
(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24.(7分)(1)液面的高度改变,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不变,“偏折比”不变;0.8;
(2)小于; (3)绿;1.25; (4)不相等;高;八年级物理期中学习评估2023.11
制卷、审核:
卷面分值:100分 答卷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小明将机械闹钟作为声源放入鞋盒内,并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测量人到鞋盒距离。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
B.喝起来感觉到凉的水温约为
C.冰箱冷冻室内“冻豆腐”的温度约为
D.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小明列举了以下四种体验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把发声的音叉的叉股靠到水面,看到水花四溅
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
C.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当敲鼓时,小纸屑上下跳动
D.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水波从石子击中处向四周传播
4.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A.白塔倒影 B.游动的鱼 C.白云倒影 D.绿树倒影
5.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气、液、固 B.固、液、气
C.液、气、固 D.固、气、液
7.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8.如图,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区是红外线,Ⅲ区是紫外线
B.Ⅰ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C.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则光屏上不会出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9.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选项图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潜在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路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水员看到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些
B.潜水员看到路灯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的
C.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
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则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
11.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12.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 O 匀速转动,在转动 15°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中心轴O的连线转过的角度为 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与中心轴 O 的连线转过的角度为θ2,则( )
A.θ1=30°,θ2=30° B.θ1=30°,θ2=60°
C.θ1=60°,θ2=60° D.θ1=60°,θ2=30°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30分)
13.(6分)学习物理要学会从书籍中获取新的信息,并进行反思:
(1)查阅资料: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从中我们可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
(2)如图所示的示波器上给出了相同时间内四个发声体A、B和C、D振动所显示的波形。其中   的音调高(选填“A”或“B”),   是噪声(选填“C”或“D”)。
(3)处于深海中的“奋斗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奋斗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14.(5分)物理在实际生活和各生产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噪声监测是环保部门监测项目之一,街头的噪声检测仪是用于监测噪声的   (填声音的特性),若一辆大货车驶向检测仪,其数值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如图1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可以传声;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选填“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3)如图2所示为无线投影仪,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5.(4分)如图是小明研究“光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前,在半透明空水槽中喷洒少许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根据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理,可清晰观察到光路,然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A点处做上标记。
(2)向水槽中逐渐加入水并高于A点,小明从水面上方观察该标记时,看到它的像偏    (选填“高”或“低”)。
(3)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逐渐上升,水槽侧面的光斑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保持激光笔的位置不变,将水槽的左侧底部缓慢抬起,相应的反射角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5分)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   (选填“上升”或“下沉”)。
17.(6分)(1)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支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支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支温度计的示数比另一支要 (高/低).在相同室温下,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 (大/小).炎热的夏天,下雨前人会感到特别闷热,原因是 .
(2)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甲/乙),在疫苗接收点为了准确读数,验收人员 (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安全/不安全).
18.(4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小明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为了观察效果更明显,圆筒的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彩色钟面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彩色”或“黑白”)的;固定圆筒在易拉罐中位置,逐渐靠近只有刻度没有数字的彩色钟面,则光屏上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钟面上的秒针是沿顺时针旋转的,则它在薄纸上所成的像中的秒针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看物与像时人眼都在圆筒右侧向左看)。
三、 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9.(1)图中的A′B′是物体AB经过平面镜M后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
(2)画出图中物体AB通过小孔O后在光屏MN上成的像的光路图.
(3)如图,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左侧区域的光路图.
四 、实验题(每空1分,共40分)
20.(10分)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第一组的同学在组装器材时,发现有问题(如图中甲),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好后,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3)实验时,观察到烧杯口上方M处比N处出现的“白气”更浓,其原因是M处气温
更   (选填“高”或“低”);
(4)第二、三组的小明、小红两名同学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图丙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   
A.气压比小红周围环境的低 B.水的质量比小红的小 C.初温比小红的高
(5)老师看了几组同学的图像后,指出他们图像不符合实际,请你在图乙的图像上描出实际图像的大致形状,并指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   。
(6)图丁是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室温的水中。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由图像可知,在第2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
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第8~10min之间海波的凝固 (选填“一直继续”或“已经停止”)。
21.(6分)如图甲是王楠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入射角 10° 30° 45° 60°
折射角 7.1° 20.7° 30° 37.8°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
(2)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30°(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3)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你的依据是 ;
(4)同班的陈新同学利用图乙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2.(13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用 (选填茶色/透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更清楚是由于它的透光性差些,反射光线
更 (多/少),成像更清晰。
(2)如图甲,此时正确的操作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把B蜡烛 (点燃/不点燃)放到像的位置,小鑫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玻璃板中的“火焰”比B蜡烛矮一些,你觉得这是由于
(3)纠正问题后,她测出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测量了多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u/mm 50 40 30 2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v/mm 47 37 28 17
你觉得她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旁边小组的同学发现她测量的数据有问题,你认为她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4)如图甲,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小鑫找来一张白纸,把白纸放
到 位置((选填“A”或“B”)),人从 处(选填“A”或“B”))观察光屛,发现光屏上 (有/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5)如图丙,当玻璃板水平右移时,A的像将 (左移/右移/不动),若玻璃板绕OO’靠近你转动时,A的像到OO’的距离 (变大/变小/不变),某同学发现像比较暗,则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手电筒照亮A B.手电筒从A侧对准B照射
C.选用透光性稍差的玻璃板 D.把此装置移到暗室做
23.(4分)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次.
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新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单层
双层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课本中也有实验运用了相同的物理实验方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7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华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斜射入杯中的水里,更换杯中的介质时他们发现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小明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偏折比”与液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2:“偏折比”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3:“偏折比”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小华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根据小明的定义,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40°,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
(2)为了验证猜想2,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如图乙所示,油的高度小于水的高度,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光的“偏折比”。
(3)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用图甲装置先后射入绿色和紫色的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光的“偏折比”大。将其中的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0.8,则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    。
(4)根据小明的操作和计算结果,小华认为,应该将“偏折比”定义为“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α和光线在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β之比”。如图丁所示,经过对多组不同玻璃砖的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玻璃砖A 玻璃砖B 玻璃砖C
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夹角α 30.0° 45.0° 60.0° 30.°0 45.0° 60.0° 30.0° 45.0° 60.0°
光线在玻璃中与法线夹角β 22.0° 32.0° 40.5° 17.0° 24.4° 30.4° 20.0° 28.9° 36.3°
1.36 1.41 1.48 1.76 1.84 1.97 1.50 1.58 1.65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光在空气与另一种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对于不同的入射角,“偏折比”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对于相同的入射角,“偏折比”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越    (选填“高”或“低”)。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教学共同体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