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加入足量水中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碳酸钙固体
C.氢氧化钠固体 D.碘
2.下列物质中,与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汽油 C.铁矿石 D.花生油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  )
A.硫酸铜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自来水 D.牛奶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食盐 C.植物油 D.粉笔灰
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6.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
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 D.镁与稀盐酸反应
7.下列与洗涤有关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
B.汽油可以溶解沾在衣服上的油渍
C.用白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用盐酸长时间浸泡铁制品,以除去表面的铁锈
8.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移出50mL到乙烧杯中,实验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钠分别加入在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二后,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实验二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实验二后,甲和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9.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不饱和溶液的一定是稀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10.下列物质易溶于水的是(  )
A.食用豆油 B.氧气 C.食盐 D.石灰石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B.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均得到饱和溶液
12.下列物质不属于结晶水合物的是(  )
A.食盐 B.石碱 C.胆矾 D.明矾
二、填空题
13.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   。
(2)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   的方法 提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C.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14.水是生命的源泉。
(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结晶。
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三、计算题
15.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   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
16.卓玛同学要用85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图是她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卓玛同学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称量   g氢氧化钠固体,应选择   mL(填“10”、“50”或“100”)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
(2)图中有一处操作有明显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一瓶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如果选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备氧气.实验室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   
一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混匀三个步骤.如果把50克质量分数为20% 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克;在整个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数字序号)
①量筒 ②钥匙 ③试管④酒精灯⑤滴管⑥玻璃棒.
五、综合题
18.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 ℃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分别是 则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 ℃时,一定质量的A、C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由 ℃升高到 ℃时,A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9.如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
(2)20℃时,溶解度大小相等的物质是   ;
(3)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将 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溶液,故符合题意;
D. 碘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汽油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
C、铁矿石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C错;
D、花生油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错;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答案】D
【解析】【解答】A、硫酸铜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含有较多可溶性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答案】B
【解析】【解答】A、泥沙不能溶于水,泥沙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泥沙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食盐易溶于水,食盐放入水中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植物油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植物油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不能溶于水,粉笔灰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粉笔灰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判断溶液要注意三点:均一、稳定及混合物。
5.【答案】A
【解析】【解答】仔细解读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说法符合题意;
B.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25g+50g)=1:3,故说法符合题意;
C.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C符合题意;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20℃时A.B的溶解度与C物质在50℃时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B>A>C.所以,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任意一个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的溶液中获取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溶液中获取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6.【答案】B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反应吸热,符合题意;
C、水与生石灰反应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解、生石灰与水化合、镁与盐酸反应都会放热,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吸热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 汽油能溶解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
C.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与酸反应,可用白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故C合理,不符合题意;
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但铁也能与稀盐酸反应酸性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不能用盐酸长时间浸泡铁制品,故D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B、汽油是有机物的溶剂,能溶解油污。
C、白醋主要成分是乙酸,有酸的通性。
D、盐酸能与氧化铁、铁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答】A、实验二甲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水,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论分成几份,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实验一后甲、乙中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二乙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质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变,乙烧杯加入的5g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中不能在此温度下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
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不符合题意;
D、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故一定浓一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以及稀溶液没有明显的关联。因为物质的溶解度跟温度有关,另外不同溶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也不同。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食用豆油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食盐易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D、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石灰石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根据图示的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线型,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陡升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乙、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呈“缓升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故A正确;
B、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上方而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下方;因此,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故B正确;
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判断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40g,可知此时100g水溶解两物质的质量都多于40g;因此,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均得到不饱和溶液而非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利用图示的曲线的线型,判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情况;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利用图示曲线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比较溶解度大小;
C、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判断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利用图示的曲线,查出5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将40g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判断得到溶液的状态.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氯化钠中没有结晶水,不属于结晶水合物;
B、石碱,是十水合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10H2O,属于结晶水合物;
C、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属结晶水合物;
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钾,有结晶水,属于结晶水合物.
故选A.
【分析】根据结晶水合物的特点考虑:需要有结晶水.
13.【答案】(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蒸发结晶
(3)B;C
【解析】【解答】(1)P点的含义: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大,采用蒸发结晶除去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3)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升高温度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是:a>b>c,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故B说法正确C.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会析出晶体,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故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答案】(1)吸附
(2)=;蒸发;甲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2)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②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蒸发结晶;③t1℃,甲的溶解度小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甲;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用蒸发结晶分析。
15.【答案】(1)0.2;和氧化铝反应
(2)10%
【解析】【解答】(1)由函数图象可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久置的铝箔表面会包裹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2)设生成0.2gH2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为X,得
2Al+ 3H2SO4 =Al2(SO4)3 +3H2↑
  294   6
  X   0.2g
,解得X=9.8g由函数图象可知,与金属铝反应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107.8g-9.8g=98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答: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
16.【答案】(1)8.5;100
(2)偏小
【解析】【解答】(1)85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85g×10%=8.5g,故需要称量8.5g氢氧化钠固体,溶剂质量=85g-8.5g=76.5g,因水的密度为可近似看作1g/cm
3,故应选择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2)观察图中可知,使用天平称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故称量出现错误,若颠倒位置,则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读数等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导致称量质量偏小,即溶质质量偏小,故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 8.5 ; 100 (2) 偏小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再利用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减去溶质质量解答
(2)根据天平的称量方法为左物右码解答,放反时结果偏小
17.【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D或F;a
(2)2H2O2 2H2O+O2↑;可以控制液体流量来控制反应速率;150;①⑤⑥
【解析】【解答】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F;如果选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原因是用注射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可以逐滴滴加液体,控制液体的流量,从而可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需要的水的量、量筒量取液体、将要稀释的溶液与水混匀三个步骤,
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为x,则50g×20%=(50g+x)×5%,解得 x=150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取液体的量筒、定容用的滴管、用来搅拌的玻璃棒.
故答案为:(1)2KMnO4 K2MnO4+MnO2+O2↑,D(或F),a;(2)2H2O2 2H2O+O2↑,可以控制液体流量来控制反应速率,150,①⑤⑥.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2)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利用注射器加入液体时能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原理计算加入水的质量,根据稀释的操作分析用到的玻璃仪器.
18.【答案】(1)
(2)不变;减小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由 ℃升高到 ℃时,A物质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当温度由 ℃升高到 ℃时,C溶液有晶体析出,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故答案为:(1)b > a > c(2)不变;减小
【分析】(1)结合三种物质的溶剂度曲线图解答
(2)根据溶质温度的升高A的溶解度增大可知A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解答;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有固体析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19.【答案】(1)A>B>C
(2)A 和 B
(3)A;C
(4)加溶质
【解析】【解答】(1)4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三种溶液都为饱和溶液,A 的溶解度最大,然后是B,最后是C,所以质量分数有大到小依次是 A>B>C;(2)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减低温度,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清单·真题演练)6.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