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燃料 复习选题(答案)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燃料 复习选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五章 燃料
一、选择题。(16题)
1、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H2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是(  )
①是最轻的气体;②资源丰富;③具有可燃性;④具有还原性;⑤燃烧热值高;⑥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A.①④⑤⑥ B.②⑤⑥ C.② D.⑥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和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制化肥 C.作制冷剂 D.灭火
4、下列物质不是通过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的是(  )
A.煤气 B.煤油 C.煤焦油 D.焦炭
5、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6、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本实验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C.本实验的主要现象有试管内壁附着大量的液滴和试管底有紫红色的铜粉出现
D.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直至冷却是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变成氧化铜
7、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铜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蜡烛火焰很快熄 灭,是因为金属丝圈 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低 D.蜡烛熄灭,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A.A B.B C.C D.D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通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过程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B.“在食堂外能够闻到饭菜香”的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江河、湖泊中的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过程后可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D.大气雾霾污染现象的产生与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有关
10、2020年3月17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1100万千瓦。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11、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12、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14、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
D.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会明显高于冬季
15、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16、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是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2)实验中氢气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熄火”后,还要再“挤压眼药水瓶”目的是:

18、(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如图所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一段时间后,两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能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烧杯是:_____(填烧杯序号)。
(2)观察到试纸变红,由此不能得出“CO2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_____ 。
(3)实验后小心烘烤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
20、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有“丝路明珠”之称。石窟中的雕像容易受到酸雨腐蚀,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是_____,减少酸雨形成的一种举措是________ 。
21、(1)I、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上可知,减小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①   ,②   (写两条)。
(4)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保证身体健康,在使用饮用水前,我们一般可以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在遇到紧急火灾时,我们常常会用水来扑灭,这其中的灭火原理是   。
(6)小朋友们将燃放的鞭炮扔到下水道的做法是危险的。有机物在密闭的环境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沼气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7)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米饭、面条为我们身体提供了能量保障,其中包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三、简答题。
22、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请列举两种气体。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
四、实验题。
23、(一)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选序号填写)。 ①活性炭 ②明矾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该过程主要是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上海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 。
(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6)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电解水反应容易进行,而氢氧化钠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为了测定水的组成,兴趣小组采取甲乙两种方案进行如下探究:
甲方案:电解水时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b管内生成的气体是___;检验a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和宣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
五、综合应用题。
24、碳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Ⅰ碳的多样性
(1)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_______。(填具体的物理性质)
(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Ⅱ“碳中和”的实现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3)大气中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________的加剧。
(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写出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5)“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如图1所示。
①从能源和环境角度说明该合成技术的优点:________ 。
②在合成工厂中,氢气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6)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
①该反应中MgO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用该方法制取1t甲烷,则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燃料 复习选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五章 燃料
一、选择题。(16题)
1、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H2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是(  )
①是最轻的气体;②资源丰富;③具有可燃性;④具有还原性;⑤燃烧热值高;⑥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A.①④⑤⑥ B.②⑤⑥ C.② D.⑥
【答案】B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答案】B 
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和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制化肥 C.作制冷剂 D.灭火
【答案】D
4、下列物质不是通过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的是(  )
A.煤气 B.煤油 C.煤焦油 D.焦炭
【答案】B
5、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答案】C
6、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本实验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C.本实验的主要现象有试管内壁附着大量的液滴和试管底有紫红色的铜粉出现
D.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直至冷却是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变成氧化铜
【答案】C
7、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铜
【答案】C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蜡烛火焰很快熄 灭,是因为金属丝圈 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低 D.蜡烛熄灭,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A.A B.B C.C D.D
【答案】A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通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过程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B.“在食堂外能够闻到饭菜香”的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江河、湖泊中的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过程后可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D.大气雾霾污染现象的产生与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有关
【答案】A
10、2020年3月17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1100万千瓦。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答案】A
11、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答案】D
*12、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答案】B
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答案】C
14、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
D.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会明显高于冬季
【答案】D
15、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B
16、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答案】B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是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2)实验中氢气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熄火”后,还要再“挤压眼药水瓶”目的是:

【答案】(1)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慢慢变成红色,导管尾部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做还原剂;
(3)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重新氧化。
18、(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如图所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CO2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9、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一段时间后,两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能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烧杯是:_____(填烧杯序号)。
(2)观察到试纸变红,由此不能得出“CO2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_____ 。
(3)实验后小心烘烤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
【答案】(1)A
(2)没有排除仅有二氧化碳能否使紫色石蕊变红
(3) 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紫色
20、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有“丝路明珠”之称。石窟中的雕像容易受到酸雨腐蚀,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是_____,减少酸雨形成的一种举措是________ 。
【答案】SO2/NO2 使用清洁能源/用天然气替代煤(合理即可)。
21、(1)I、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上可知,减小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①   ,②   (写两条)。
(4)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保证身体健康,在使用饮用水前,我们一般可以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在遇到紧急火灾时,我们常常会用水来扑灭,这其中的灭火原理是   。
(6)小朋友们将燃放的鞭炮扔到下水道的做法是危险的。有机物在密闭的环境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沼气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7)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米饭、面条为我们身体提供了能量保障,其中包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答案】(1)石油
(2)C6H12O6+6O2===6CO2+6H2O
(3)骑自行车上学(合理即可);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4)煮沸 (5)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6)甲烷/CH4 (7)糖类
三、简答题。
22、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请列举两种气体。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
【答案】(1)CO2、O3、CH4、氟利昂(任写两个);
(2)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因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实验题。
23、(一)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选序号填写)。 ①活性炭 ②明矾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该过程主要是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上海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 。
(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6)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电解水反应容易进行,而氢氧化钠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为了测定水的组成,兴趣小组采取甲乙两种方案进行如下探究:
甲方案:电解水时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b管内生成的气体是___;检验a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和宣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
【答案】(1)② 过滤, 不溶性, 引流 , a c
(3)活性炭 , 物理 (4)硬水, 煮沸 (5)杀菌消毒
(6)电极上产生气泡,
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a、b管中气体体积比为1:2(写2点即可)。
氢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处,木条复燃。 质量守恒定律(或者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测定水的组成; 2H2+O22H2O;
管口有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
否,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水蒸气,影响实验的测定。
(7)AD
五、综合应用题。
24、碳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Ⅰ碳的多样性
(1)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_______。(填具体的物理性质)
(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Ⅱ“碳中和”的实现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3)大气中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________的加剧。
(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写出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5)“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如图1所示。
①从能源和环境角度说明该合成技术的优点:________ 。
②在合成工厂中,氢气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6)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
①该反应中MgO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用该方法制取1t甲烷,则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答案】(1)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比较软(合理即可)
(2)单质 (3)温室效应 (4)
(5) 节约能源,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6) 催化作用 2.75t
设: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75t。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