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2023年秋期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01(有解析)


人教版物理2023年秋期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01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待测物体A的长度为   cm。
2.在1500m赛跑中,小樱在冲刺阶段超越了小兰,领先到达终点。在小樱超越小兰的过程中,以小樱为参照物,小兰是   (选填“前进”“后退”或“静止”)的。如图所示,小樱的最终成绩是   s。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容器中的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容器右侧下方垫一木块,使容器倾斜30°,则此时反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
二、单选题
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估测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徒步方队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
B.我国国歌播放完一首的时间为45~50S
C.空中歼﹣20梯队的巡航速度约为340m/s
D.DF﹣41洲际导弹的射程大约在8000~12000km
5.“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四种光现象中的“影”,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炎热夏天乘凉时的“树影”
B.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皮影”
C.岸边景色在水中的“倒影”
D.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摄影”
6.教室后面的窗户上有大块的玻璃,冬天每天早自习时,同学们发现玻璃上室内的一面总有水气和冰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珠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水珠是不小心洒上去的 D.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7.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实像
B.是光的折射入水中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比岸上的景物暗些是部分光折射入水中。
8.同学们听到上课的铃声后,立即安静下来,关于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铃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铃声不能通过教室的墙壁传播 D.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 敲击水瓶琴
D.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10. 小丽看书时把书放得很近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内容,而她的爷爷看报时,总是把报纸放得离眼睛很远,小丽的爷爷和小丽的眼睛分别应配戴什么透镜的眼镜才能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凹透镜和凸透镜 D.凸透镑和凹透镜
11.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地面 B.树木 C.行人 D.教学楼
12.物理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外壁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杯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13.一物体在运动的前半程平均速度为2 m/s,后半程平均速度为3 m/s,那么物
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2.3 m/s B.2.4 m/s C.2.5m/s D.2.6m/s
三、多选题
14.下列事例中,属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超声波加工硬度高的工件
C.渔民利用声波来探测鱼群
D.超声波加湿器
15.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患有近视的人的眼球,像成在视网膜前
B.近视眼患者应配凸透镜矫正
C.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患有远视的人的眼球,像成在视网膜前
D.远视眼患者应配凸透镜矫正
四、计算题
16.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过苹果的照片,若子弹飞行的速度是500m/s,苹果的直径为0.1m,求子弹(长度不计)穿过苹果所用的时间。
17.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回声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五、作图题
18.二战时期,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步枪,请在如图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并完成瞄准射击过程中该部分的光路图。
六、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不溶于水的固体密度。
(1)他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调节好天平,使天平平衡。然后将待测固体放在左盘中,同时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如图甲所示。则该待测固体的质量为   g;
(2)接着,他将该固体缓慢浸没自制的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收集溢出的水,并将收集的水倒入量筒,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被测固体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2位小数)。
七、综合题
20.给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2)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为2   。
21.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所示,此时的物距为    cm,光屏恰好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飞来一只小昆虫落在凸透镜上,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小昆虫的像。
(3)实验过程中,应该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    ,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使像变清晰。
(4)如图所示,保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当凸透镜在光屏的左侧另一刻度上,光屏也能接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应该在    cm的刻度上。
八、科普阅读题
22.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   Hz到   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3.90
【解析】【解答】刻度尺的1cm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体A的长度为3.90cm。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
2.【答案】后退;337.5
【解析】【解答】(1)根据“小樱在冲刺阶段超越了小兰”可知,以小樱为参照物,小兰在向后的方向上位置发生改变,即小兰是后退的。
(2)根据图片可知,秒表中间的小盘量程为15min,分度值为0.5min,则小盘的示数为5.5min=330s。大盘的量程为30s,分度值为0.1s,则大盘的示数为7.5s。那么最终成绩为:330s+7.5s=337.5s。
【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
(2)根据图片确定秒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读出示数即可。
3.【答案】40°;不变
【解析】【解答】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角∠DOB也为 60°,而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即∠BOC=80°,则折射角∠COE=180°-∠DOB-∠BOC=180°-60°-80°=40°.
将容器右侧下方垫一木块,使容器倾斜30°,但因为水面始终水平,所以入射角不变,则反射角也不变。
故答案为:40°;不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的掌握情况.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 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徒步方队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4.32km/h,符合实际;
B、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左右。符合实际;
C、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巡航速度为600m/s,不符合实际;
D、DF﹣41型洲际弹道导弹其射程为10000﹣14000km,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长度、时间、速度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答】A.炎热夏天乘凉时的“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皮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符合题意;
D.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摄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6.【答案】B
【解析】【解答】冬天,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都出现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遇冷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
7.【答案】D
【解析】【解答】ABC.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像是虚像,ABC不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有一部分光入射到水中,因此水中的像比岸上的景物要暗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线在水面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8.【答案】B
【解析】【解答】A.空气是气体,铃声可以在空气在传播,A不符合题意;
B.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在介质中传播的,B符合题意;
C.墙壁是固体,铃声可以通过教室的墙壁传播,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故使用的传播需要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9.【答案】B
【解析】【解答】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A不符合题意;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B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C不符合题意;
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10.【答案】D
【解析】【解答】小丽看书时把书放得很近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内容,说明小丽是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她的爷爷看报时,总是把报纸放得离眼睛很远,说明她爷爷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D正确。
故选D。
【分析】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地面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球场上的篮球架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树木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以树木为参照物,球场上的篮球架是静止的,B不符合题意;
C.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行人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以行人为参照物,球场上的篮球架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D.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教学楼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以教学楼为参照物,球场上的篮球架是静止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水面上方的白雾是干冰升华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符合题意;
C.“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不符合题意;
D.水剧烈“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泡,并不是水真的沸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霜是凝华形成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固体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
13.【答案】B
【解析】【解答】设全程为s,则前半程、后半程均为,根据,前半程用的时间:,后半程用的时间:,全程用的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为: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与所取的路程段和时间段有关,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设总路程为s是计算的关键,然后根据速度的公式表示出每段路程的时间,用公式进行计算。
14.【答案】A,B,D
【解析】【解答】ABD.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加工硬度高的工件、超声波加湿器都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现象,ABD符合题意;
C.渔民利用声波来探测鱼群,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15.【答案】A,D
【解析】【解答】AB.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前,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患者应配戴凹透镜矫正,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由于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弱,因此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后方,所以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患者应配戴凸透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16.【答案】解:子弹穿过苹果的时间
答:子弹穿过苹果所用的时间是2×10-4s。
【解析】【分析】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17.【答案】利用回声计算海水深度为
【解析】【分析】根据回声计算距离时,利用声速和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乘积计算。
18.【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能够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可以在两个拐角处平行放置两个平面镜,使光通过平面镜反射进我们的眼里.
19.【答案】(1)127.2
(2)1.12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该待测固体的质量为m=100g+20g+5g+2.2g=127.2g
(2)由图乙可知,溢出水的体积是V溢=114cm3=114mL,固体的体积为V=V溢=114cm3,被测固体的密度为
【分析】(1)天平称量质量,最后读数为:砝码加游码;
(2)根据公式,可求出密度。
20.【答案】(1)dm
(2)cm
【解析】【解答】(1)物理课本的宽约18cm,即1.8dm左右;
(2)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为2cm。
故答案为:(1)dm;(2)cm。
【分析】长度的单位有km、m、dm、cm、mm、μm、nm.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单位。
21.【答案】(1)15.0;投影仪
(2)不会
(3)同一高度;远离
(4)60.0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的物距u=50cm-35cm=15cm。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2)实验过程中,如果飞来一只小昆虫落在凸透镜上,此时小虫肯定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肯定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3)实验过程中,应该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
当蜡烛靠近凸透镜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增大,即光屏应该远离凸透镜。
(4)根据图片可知,原来物距u=15cm,像距v=75cm-50cm=25cm。将二者交换后,即此时物距变成25cm时,像距变成15cm时,光屏上仍然成像。此时凸透镜所对的刻度为:35cm+25cm=60cm。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蜡烛和凸透镜所对的刻度值,然后相减得到物距。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弄清这个特点的应用。
(2)将物距和焦距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
(3)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时,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依然成清晰的实像。
22.【答案】(1)10000;20000
(2)6000;变大
(3)不能;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答】(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0000Hz-20000Hz之间。
(2)①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②由材料可知: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变大。
(3)月球上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分析】(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①回声测距:s=。
②声波频率变低,潜艇B远离声呐。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物理试题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