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2024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一、选择题
1.据文献报道: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助于去除温室气体
B.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
C.的使用降低了总反应的焓变
D.参与了该催化循环
2.已知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I->Fe2+>Br->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换弱的原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H2O=2Fe2+++2H+
B.I2++H2O=+2I-+2H+
C.2Fe2++I2=2Fe3++2I-
D.Br2++H2O=+2Br-+2H+
3.实验室可用反应来制备CuI(CuI受热易被氧化)。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备 B.用乙装置制备CuI
C.用丙装置分离出CuI D.用丁装置干燥CuI固体
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
B.明矾溶液呈酸性
C.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制备金属铝
5.某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根据下表中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A.Ⅰ是空白实验,排除因体积变化对Ⅱ、Ⅲ溶液的影响
B.Ⅱ的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C.Ⅱ和Ⅰ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Ⅱ中没有参加反应
D.Ⅲ比Ⅱ的曲线低,说明Ⅲ初期发生反应:
6.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固体():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B.溶液():加入稍过量的铁粉,过滤
C.Al(Fe):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的溶液
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备 B.分离和 C.喷泉实验 D.制备
A.A B.B C.C D.D
8.下列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电橡胶靠近液流,液流方向改变 是极性分子
B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颜色褪去 气体中含有乙烯
D 用pH计分别测0.1 NaClO和溶液的pH,前者pH大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Fe(NO3)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氧化性:H2O2>Fe3+
B 取2mL0.1mol/L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mL0.1mol/L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0%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KI与FeCl3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非金属性:C>Si
D 两只试管中均加入2mL0.1mol/L酸性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0.2mol/LH2C2O4溶液,比较溶液褪色的时间 加入0.2mol/LH2C2O4溶液的褪色时间更短 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A.A B.B C.C D.D
10.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已达纯净
B.HCl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C.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
11.①现有铜镁合金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不考虑等其它气体)体积为(本题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②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①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至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消耗溶液的体积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参加反应的硝酸是 B.②中消耗氧气的体积是
C.铜镁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D.混合气体中体积为
12.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2+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向1.5mL 1.0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1.5mL 0.1mol/LKI溶液振荡,加5~6滴KSCN,观察到溶液变红 可逆反应存在限度
A.A B.B C.C D.D
13.向1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盐酸,产生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入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mL
B.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二、多选题
14.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  )
A.可用FeCl3溶液检验此反应中是否有Z生成
B.X和Y生成Z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1molZ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D.X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
15.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具有氧化性
B 将打磨过的铝条放入试管,再加入浓硫酸,铝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
C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液,溶液不呈血红色 被稀硝酸氧化为
D 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A.A B.B C.C D.D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除去中的杂质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测定相同浓度的HCl溶液、HBr溶液的pH 比较Cl和Br的非金属性强弱
C 将相同大小的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插入NaOH溶液中 证明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证明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A.A B.B C.C D.D
17.已知某固体样品中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适量样品配成溶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样品中不一定只含有
B.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最终仍为澄清溶液,则样品中不含
C.已知固体样品同时含有和,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配成溶液,滴加溶液至沉淀完全,根据白色沉淀的质量可求出的含量
D.取一定量的样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的含量,若球形干燥管增重4.4 g,则所取样品中含有
18.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A.A B.B C.C D.D
19.Fe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已知NO能被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B.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溶液反应可生成1 mol沉淀
C.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D.该配合物中阳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三、非选择题
20.请回答:
(1)石英砂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氯化钙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   。
(2)在溶液中加入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浓硝酸见光或者受热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我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前景。全球海水中溴的储藏量丰富,约占地球溴总储藏量的99%,故溴有“海洋元素”之称。
(1)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
步骤①中获得Br2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目的为    。
(2)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洋植物中富含碘元素。实验室模拟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图如图:
① 设计“操作Ⅰ”的主要步骤:溶解、   。
② “试剂a”通常应具有一定的   性。
③ 利用H2O2完成“溶液A”向“溶液B”的转变。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I+   H2O2=   KOH+   I2
④ 由于“溶液B”中I2的含量较低,“操作II”能将I2“富集、浓缩”到“有机溶液X”中。
已知:I2在以下试剂中的溶解度都大于水,则“试剂b”可以是   。(选填编号)
试剂 A.乙醇 B.氯仿 C.四氯化碳 D.裂化汽油
相关性质 与水互溶不与反应 与水不互溶不与I2反应 与水不互溶不与I2反应 与水不互溶与I2反应
⑤“操作II”宜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编号)
A. B. C. D.
⑥在操作II后,检验提取碘后的水层是否仍含有碘单质的方法是: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拧开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后发现浓硫酸开始时能流出,但一会儿就停止下流,请分析原因:   。
(2)加入浓硫酸后,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开始后,观察到B、C两瓶中溶液均褪色,出现该实验现象分别是由于SO2具有   性和   性。指出实验装置设计的不足之处:   。
(4)充分反应后,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有剩余,其推测烧瓶中H2SO4是否消耗完,并说明理由:   。
23.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工业上用废铁生产FeSO4●7H2O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Ⅰ中除铁和硫酸、铁锈和硫酸反应外,还有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步骤I滤液中只含有的方法:取样,先滴加   ,再滴加   (填试剂,名称),该过程的现象   。
(3)步骤Ⅲ从硫酸亚铁溶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冰水洗涤、烘干。烘干操作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4)将FeCl3和KSCN溶液混合,发生可逆反应:,已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中,现改变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上述混合液中,若加入少量固体后,混合溶液红色   ;若加入少量粉后,混合溶液红色   ;若加入少量固体后,混合溶液红色   ;若加入溶液后,混合溶液红色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注意,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可以忽略体积变化)
24.2020年比亚迪汉EV和特斯拉Model3均搭载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组。某企业设计了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生产和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Ksp[Fe(OH)3]=10-39;②Li2CO3的溶解度:0℃为1.54g,100为0.72g。
(1)H3PO4和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获得LiH2PO4晶体的分离操作是   。
(3)写出一条可以提高“碱浸”效率的措施   。
(4)向滤液1中加入过量CO2可得到白色胶状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式为   。
(5)“酸浸”时若用HNO3代替H2O2,缺点是   ,若“沉铁”后溶液中c(Fe3+)=10-6mol·L-1,则该过程应调节pH=   ,“沉锂”时,所得Li2CO3应选择   (“冷水”或“热水”)进行洗涤。
2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物质。某学校的课外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两者性质进行探究,并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1)实验I: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各约1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再分别加入几滴水振荡试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温度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2)继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最先溶解完全的是   ;再分别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颜色较浅的是   。
(3)实验II: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探究
按图1组装好仪器(A为大试管,B为小试管)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再往试管中添加药品,则试管A中盛放的药品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填“a”或“b”)。
(4)实验III:混合物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甲化学探究小组设计实验1: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单选)。
A.滴入盐酸前,应先将装置中含有的空气排尽
B.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进入装置③中
C.在装置②、③间需添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挥发的HCl气体
D.反应结束时,应继续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的转移到装置③中
(5)乙化学探究小组设计实验2:取ag样品加热、冷却、称重,重复以上操作至样品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称量其质量为bg。样品中质量分数为   ×100%(用a、b表示)。
(6)丙化学探究小组设计实验3:步骤ⅰ。称取一定量的混合物样品;步骤ⅱ。向其中逐滴滴入0.1000mol/L稀盐酸,记录生成的气体体积和滴入盐酸体积,如图3所示。
计算:①生成的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mL;
②该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保留两位小数)。
2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都可能存在于某些食品添加剂中,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小于18。A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B、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化合物CF不慎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
(2)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E、F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B单质与C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使用F的单质对自来水消毒时,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对人体可能有害,目前已开始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两者作为自来水消毒剂时,均被还原成最低价离子,则等物质的量与用作自来水消毒时转移电子数之比   。
(6)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7.(1)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
(2)E装置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A装置中试剂X是   。B装置中试剂Y是   ,其作用是   ;
(4)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Ⅱ、如下图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B中盛有一定量的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固体药品是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实验开始时先将止水夹a   (填“打开”或“关闭”),其目的是   。
(7)简述生成的操作过程   。
(8)实验完毕,打开b处止水夹,放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为   。(用方程式表示)
28.研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是合理利用硫元素的基本途径。
I.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可选用的实验药品如下:
①溶液 ②浓硫酸 ③溶液 ④稀硫酸 ⑤酸性溶液 ⑥品红溶液 ⑦铜片
实验序号 预期转化 选择试剂 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
ⅰ    
ⅱ ②⑥⑦  
(1)实验ⅰ选择的试剂是①和   (填序号),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   。
(2)Ⅱ.该小组同学利用所选试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实验ⅱ。
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管B中的现象是   。
(4)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A中溶液几乎为无色,且试管中有较多的白色固体。若要证明试管A中白色固体为无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是   。
(5)III.工业上用Fe(SO4)3酸性溶液处理SO2尾气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Z是   。
(6)反应②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29.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生石灰
(2)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艺师常用   (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3)用Na2SiO3水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说明Na2SiO3可用作   。
(4)工业上常利用反应2C+SiO2 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   。
30.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多种物质,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   色火焰。
(2)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
(3)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框图中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   。
31.亚硝酸钠(NaNO2)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中的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NO为-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   、   、B。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
②装置E的作用是   。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氯水中含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   ,③   。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中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
(4)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
(5)在灼烧过程中,将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E.酒精灯
33.为探究固体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溶液B仅含一种溶质,气体C的摩尔质量为。请回答:
(1)组成固体X的两种元素为   。
(2)固体X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气体C和按物质的量之比1:4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设计实验检验产物的阴离子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反应热和焓变;催化剂;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找出反应中释放出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形找出Fe成键数目即可,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出现了氢氧根得出氢氧根参与循环,故D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分析】A.结合反应流程找出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B.根据铁成键数目判断即可;
C.催化剂不改变焓变;
D.根据图示找出氢氧根即可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氯、溴、碘的性质实验;硫酸亚铁的制备
【解析】【解答】A. 2Fe3+++H2O=2Fe2+++2H+ ,>Fe2+,可以发生,A正确;
B.>I-,可以发生,B正确;
C.I->Fe2+,不可以发生,C错误;
D.Br-,可以发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判断。
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I->Fe2+>Br->Cl-,还原性强的可以将还原性弱的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关系: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剂弱,这就是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3.【答案】D
【知识点】过滤;蒸发和结晶、重结晶;浓硫酸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则可用甲装置制备 ,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通入CuSO4、NaI、水的混合溶液中,电磁搅拌器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则可用乙装置制备CuI,故B不符合题意;
C:CuI为固体,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CuI固体受热易被氧化,则不能用蒸发皿进行干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蒸发是溶液通过加热沸腾后,使部分溶液气化的过程。
4.【答案】D
【知识点】铝的化学性质;探究铝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解析】【解答】A.铝元素为p区,故A不符合题意;
B.明矾中铝离子水解后显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
C.铝制品表面被浓硝酸氧化为氧化物薄膜,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判断;
B.明矾中铝离子水解;
C.考虑硝酸常温下氧化性使其钝化;
D.氯化铝熔点低,不易用来电解得到铝。
5.【答案】D
【知识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I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II和III主要是验证反应后的PH变化,反应II,形成沉淀生成氢氧化钠pH几乎不变,反应III得到水和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A.根据分析,I为空白对照,排出水的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II中产生白色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pH曲线判断,氢氧根几乎没有参加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少量的碳酸氢钠主要发生的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故D符合题意;
【分析】A.结合题意可以形成对照排除干扰
B.根据反应物即可知道得到沉淀
C.根据反应即可判断氢氧根未参与反应
D.根据定少量写方程式
6.【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除杂;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解析】【解答】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A错误;
B.三价铁离子和铁粉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B正确;
C.铝与氢氧化钠反应,C错误;
D.氯气溶于水,且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除杂相关知识。
除杂: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答案】C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解析】【解答】A.实验室采用NH4Cl与Ca(OH)2加热制氨气,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正确;
B.碘易升华可以与NaCl分离,用盛有冷水的烧瓶将其冷凝得到碘单质,B正确;
C.CO2不能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不能产生喷泉现象,C错误;
D.Fe(OH)2易被氧化,所以需要用苯来隔绝空气,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进行常见物质制备和收集时候要注意一下:1、发生装置的选择,这要结合制备的原理,常见有:固液加热,固液不加热,固固加热等,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2、除杂装置,看气体中含有那些杂质,选择适当试剂,3、收集装置,结合气体性质,选择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
8.【答案】A
【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带负电, 是极性分子,因此能改变液流方向,故A符合题意;
B:浓盐酸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气、二氯化锰和水,因此紫色褪去不一定是二价铁与高锰酸钾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颜色褪去,能说明气体含有不饱和烃,故C不符合题意;
D:用pH计分别测0.1 NaClO和 溶液的pH,前者pH大,说明前者水解程度大,前者酸性弱,弱酸电离常数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浓盐酸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气、二氯化锰和水。
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气态产物。
盐类水解规律: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
9.【答案】C
【知识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硝酸根在酸性时也具有氧化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2Fe3++2I-=2Fe2++I2,题目中的给的氯化铁的量远多于碘化钾,故不能说明,故B不符合题意;
C.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对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比较,故C符合题意;
D.2MnO4-+5H2C2O4+6H+=2Mn2++5CO2+8H2O,结合给出高锰酸钾数据即可判断高锰酸钾过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考虑硝酸和过氧化氢的氧化性;
B.需要控制铁离子量少;
C.比较碳酸和硅酸酸性强弱即可;
D.比较浓度影响需要控制高锰酸钾量少。
10.【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
【解析】【解答】A.氢气是易燃气体,氢气和氧气混合后点燃易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已达纯净,故A不符合题意;
B.HCl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C符合题意;
D.氯化氢易溶于水,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检验纯度;
B.HCl中含有H-Cl极性共价键;
D.HCl遇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
11.【答案】C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4.48LNO2、NO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4.48/22.4=0.2mol,60mL 5mol/L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5mol/L×0.06L=0.3mol,铜镁合金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质是硝酸钠,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是0.3mol,硝酸物质的量是0.3mol+0.2mol=0.5mol,A不符合题意;
B.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的总物质的量为0.3/2=0.15mol,0.15mol铜和镁完全反应失去0.3mol电子,消耗O2物质的量为0.3/4=0.075mol,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O2)=22.4L/mol×0.075mol=1.68L,B不符合题意;
C.铜和镁的总物质的量是0.15mol,总质量是6.6g,设Mg的物质的量为xmol、Cu的物质的量为ymol,x+y=0.15,24x+64y=6.6,得x=0.075mol、y=0.075mol,铜镁合金中镁的质量是24x0.075mol=1.8g,C符合题意;
D.设NO物质的量是x、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y,x+y=0.2,3x+y=0.3,得:x=0.05mol、y=0.15mol,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体积为3.36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标况下物质的量的计算;
B.标准状况下体积的计算;
C.合金中金属物质的量的计算;
D.混合气体中气体体积的计算。
12.【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二氧化硫的性质;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向盛有FeSO4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Fe3+;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Fe2+与Cl2反应生成Fe3+,体现了Fe2+的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品红溶液,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加热试管后,溶液恢复原来的颜色,B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说明Br2将I-氧化成I2,因此氧化性Br2>I2,C不符合题意。
D、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2Fe3++2I-=2Fe2++I2,反应中Fe3+过量,则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反应存在限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Fe2+能被氯水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色。
B、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Br2的氧化性强于I2,能将I-氧化成I2,淀粉遇碘变蓝色。
D、证明反应存在限度,则需证明反应后少量的物质仍有剩余。
13.【答案】B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反应②中参与反应的n(HCl)=0.5mol·L-1×0.075L=0.0375mol,则反应生成n(CO2)=0.0375mol,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n×Vm=0.0375mol×22.4L·mol-1=0.84L=840mL,A不符合题意。
B、当加入V(盐酸)=100mL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此时n(NaOH)=n(NaCl)=n(HCl)=0.5mol·L-1×0.1L=0.05mol,所以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符合题意。
C、NaOH和NaHCO3可发生反应,不可大量共存,因此所得溶液的成分不可能为NaHCO3和NaOH,C不符合题意。
D、滴加盐酸的过程中发生两个阶段的反应,且消耗盐酸体积分别为25mL、75mL,则所得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HCO3,且n(Na2CO3):n(NaHCO3)=1: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反应后生成n(CO2)与通入的n(CO2)相等。
B、根据元素守恒进行计算。
C、NaHCO3和NaOH不共存。
D、根据消耗盐酸的体积分析。
14.【答案】C,D
【知识点】常见离子的检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X、Z分子中都有酚羟基,不能用FeCl3溶液检验,A不符合题意;
B.反应没出现碳碳双键的断裂,B不符合题意;
C.Z分子中有一个酯基,2个酚羟基,1molZ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C符合题意;
D.X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平面形,且与苯环和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X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A.酚羟基能用FeCl3溶液检验;
B.碳碳双键的断裂,发生加成反应;
C.酯基,酚羟基与NaOH溶液反应;
D.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平面形。
15.【答案】A,C
【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实验;蛋白质的特殊反应
【解析】【解答】A.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有C单质生成,C元素化合价从+4变为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O2表现了氧化性,故A符合题意;
B.常温下Al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反应,该现象为钝化现象,不是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最终生成的是亚铁离子,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了蛋白质的盐析,不是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A.黑色颗粒为C单质,说明C元素被还原;
B.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C.铁粉过量,生成硝酸亚铁;
D.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蛋白质的盐析。
16.【答案】A,D
【知识点】测定溶液pH的方法;探究铝与酸、碱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氧化铁不能,因此除去中的杂质可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A符合题意;
B.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关系,因此测定相同浓度的HCl溶液、HBr溶液的pH不能比较Cl和Br的非金属性强弱,B不符合题意;
C.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镁不能,因此将相同大小的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插入NaOH溶液中,铝是负极,镁是正极,不能证明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C不符合题意;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没有银镜生成,因此可以证明蔗糖是非还原性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A、氧化铝可以和强碱反应,氧化铁和强碱不反应;
B、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判断;
C、要证明铝和镁的金属性不能采用氢氧化钠溶液;
D、还原性糖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17.【答案】B,D
【知识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A、NaHCO3、Na2CO3的溶液都是呈碱性的,因此在溶液中加入酚酞变红,不一定只含有Na2CO3,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当CO2不足时,会产生沉淀,当CO2过量时,则,其现象是先变浑浊再变澄清;因此通过最终澄清石灰水仍为澄清溶液,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故B符合题意;
C、Ba(OH)2与NaHCO3、Na2CO3都能反应生成BaCO3沉淀,因此可以通过列方程组进行计算,设n(NaHCO3)=xmol,n(Na2CO3)=y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NaHCO3生成的沉淀为xmol,Na2CO3生成的沉淀为ymol,即,解方程组即可得到Na2CO3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由装置可知,碱石灰吸收的是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即碱石灰增重的质量都是来自于NaHCO3,,,则0.1molCO2需要的NaHCO3为0.2mol,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NaHCO3、Na2CO3的溶液的酸碱性;
B、CO2与Ca(OH)2反应不同的量形成的不同现象;
C、Ba(OH)2与NaHCO3、Na2CO3都能反应生成BaCO3沉淀,但已知样品质量和沉淀质量,列方程组即可计算;
D、NaHCO3受热分解能生成CO2和H2O,浓硫酸装置吸收水,碱石灰吸收CO2,然后根据方程式的比例,即可计算出NaHCO3的量。
18.【答案】A,B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滴定;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乙酸乙酯的制取;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A.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需要的试剂是 蒸馏水、NaCl固体 ,故A符合题意
B.制备氢氧化铁是是将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即可,需要的仪器是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需要的试剂为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故B符合题意
C.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即可测定出氢氧化钠的浓度,需要用的仪器是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需要用的试剂是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故C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乙酯是利用浓硫酸和乙酸和乙醇进行反应得到乙酸乙酯,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需要的试剂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 液、浓硫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A.仪器和试剂均符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B.试剂和仪器均符合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
C.缺少碱式滴定管量取氢氧化钠
D.缺少催化剂浓硫酸
19.【答案】A,B
【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n=5,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A符合题意;
B.外界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与Ba(OH)2反应,1 mol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硫酸钡沉淀,B符合题意;
C.该配合物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H位于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C不符合题意;
D. 该配合物中心原子Fe的配位数为6,有两种不同的配体,空间构型不可能是正八面体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A.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中心离子Fe2+的最外层有14个电子,配体为NO和H2O,每个配体只提供一对电子,14+2+2n=26,n=5;
B.硫酸根离子可以与Ba(OH)2反应;
C.H位于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D. 中心原子Fe的配位数为6,有两种不同的配体。
20.【答案】(1);离子键
(2)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3)
【知识点】离子键的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 , 钙是ⅡA族的金属元素,氯是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2)Fe2+与 溶液 生成Fe(OH)2,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 现象是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3) 浓硝酸见光或者受热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电的原子团之间形成的键为离子键。离子键形成条件: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IA、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②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电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 等)。
(2)Fe2+与 溶液 生成Fe(OH)2,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 现象是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3)浓硝酸见光或者受热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1.【答案】(1)Cl2+2Br-=Br2+2Cl-;SO2+ Br2+2H2O=H2SO4+2HBr;富集溴元素
(2)过滤;氧化;2;1;2;1;BC;D;取样,加入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水层内含有碘单质
【知识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过滤;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氯、溴、碘的性质实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步骤 ① ,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 Cl2+2Br-=Br2+2Cl-;
步骤③ 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将溴单质转化为溴离子,并进行富集,SO2+ Br2+2H2O=H2SO4+2HBr;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SO2+ Br2+2H2O=H2SO4+2HBr;富集溴元素;
(2)① 由分析可知,操作Ⅰ为溶解过滤;
② 试剂a具有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③ 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方程式为:3KI+4H2O2=5KOH+6I2;
④ 进行萃取操作,需要的有机溶剂,不与水互溶且不与碘反应,所以选择B、C;
⑤ 萃取装置为分液漏斗,D;
⑥ 检验碘单质:可以加入淀粉溶液,看是否变蓝。
故答案为:
第1空、过滤;第2空、氧化;第3空、2;第4空、1;第5空、2;第6空、1;第7空、BC;第8空、D;
第9空、取样,加入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水层内含有碘单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曙资源的利用。
海水提溴,海带提碘的工艺流程。
(1)首先分析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
海水浓缩,通入氯气进行氧化,得到含溴的混合液,通入空气,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的吸收塔进行富集,得到HBr的混合液,再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氧化,得到含溴的混合液,进行蒸馏,得到液溴。
步骤 ① : Cl2+2Br-=Br2+2Cl- ; 步骤③ : SO2+ Br2+2H2O=H2SO4+2HBr
(2)分析海带提碘工艺流程:
将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浸泡、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A,加入氧化剂,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有机溶剂对碘进行萃取,得到含碘的有机溶剂,蒸馏,升华得到碘单质。
22.【答案】(1)活塞上的气孔或凹槽没有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2)2H2SO4(浓)+CuCuSO4+SO2↑+2H2O
(3)漂白;还原;不能防倒吸
(4)没有,硫酸浓度变稀,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铜及其化合物;浓硫酸的性质实验;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1) A装置中,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SO2有漂白性,可以使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SO2有还原性,能和装置C的氯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最后用装置D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由于活塞上的气孔或凹槽没有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浓硫酸不能流下,
(2) 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
(3) 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氯水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SO2是酸性氧化物,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被吸收会造成倒吸,实验装置设计的不足之处:不能防倒吸;
(4) 铜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浓硫酸浓度降低,变成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反应后有硫酸剩余;
【分析】A装置中,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SO2有漂白性,可以使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SO2有还原性,能和装置C的氯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最后用装置D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设计防倒吸装置,铜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浓硫酸浓度降低,变成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反应后有硫酸剩余,解答即可。
23.【答案】(1)Fe+Fe2(SO4)3=3FeSO4
(2)KSCN;氯水;先无现象后出现血红色
(3)过滤;防止温度过高晶体失水
(4)变深;变浅;不变;变浅
【知识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蒸发和结晶、重结晶;硫酸亚铁的制备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有铁锈存在,则有Fe3+,铁单质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 ,化学方程式为: Fe+Fe2(SO4)3=3FeSO4 ;
故答案为: Fe+Fe2(SO4)3=3FeSO4 ;
(2)滤液中只含有Fe2+ ,KSCN与Fe3+,反应有颜色变化,验证操作为:先加入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入氯水氧化Fe2+ ,生成Fe3+ ,与KSCN反应,溶液变为血红色。故答案为:
第1空、KSCN;第2空、氯水;第3空、先无现象后出现血红色;
(3)溶质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操作步骤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烘干。所需晶体有7个结晶水,所以温度不宜过高。
故答案为:第1空、过滤;第2空、防止温度过高晶体失水;
(4)加入 FeCl3反应物增多,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深;
加入铁粉,会与Fe3+发生反应,Fe3+减少,颜色变浅;
加入KCl,钾离子和氯离子均布参与颜色反应,颜色不变
加入NaOH,与Fe3+发生反应,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
第1空、变深;第2空、变浅;第3空、不变;第4空、变浅;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废铁制取 FeSO4●7H2O 的工艺流程,需要掌握铁的相关化学性质,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和特征反应。
首先分析该工艺流程图,
向废铁中加入稀硫酸反应,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再加入稀硫酸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得到 FeSO4●7H2O 。
24.【答案】(1)Li2CO3+2H3PO4=2LiH2PO4+CO2↑+H2O
(2)过滤
(3)粉碎、搅拌、加热
(4)AlO +CO2+2H2O=Al(OH)3↓+HCO
(5)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氮氧化合物;3;热水
【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过滤;探究铝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解析】【解答】(1) Li2CO3用稀H3PO4溶解生成LiH2PO4,并有CO2气体放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2H3PO4=2LiH2PO4+CO2↑+H2O;
(2)从溶液中获得LiH2PO4晶体的分离操作是过滤;
(3)用NaOH溶液溶解废旧电极正极材料时,通常采用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可加快溶解速率;
(4) 用NaOH溶液溶解Al生成NaAlO2,则向含NaAlO2的滤液1中加入过量CO2可得到Al(OH)3白色胶状沉淀和NaH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 +CO2+2H2O=Al(OH)3↓+HCO ;
(5) “酸浸”时若用HNO3代替H2O2,HNO3的还原产物是氮氧化物,对环境有污染;若“沉铁“后溶液中c(Fe3+)=10-6mol L-1,由Ksp[Fe(OH)3]=c(Fe3+)×c3(OH-)=10-6mol L-1×c3(OH-)=10-39, ,此时常温下溶液pH=3;由Li2CO3的溶解度:0℃为1.54g,100℃为0.72g可知洗涤Li2CO3应选择热水。
【分析】Li2CO3用稀H3PO4溶解生成LiH2PO4,并有CO2气体放出,将反应后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并过滤获得的LiH2PO4与C、Fe2O3混合加热可生成LiFePO4,再与C、Al一起组合成电极正极;将回收的废旧电池正极,用NaOH溶液溶解其中的Al,经过滤后固体滤渣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解并过滤除去C,在含有Fe3+和Li+的滤液中加入氨水和NaOH溶液调节溶液pH,通过生成Fe(OH)3而达到除铁的目的,经过滤后滤液中再加入Na2CO3溶液可生成Li2CO3沉淀,最后过滤可获得Li2CO3。
25.【答案】(1)
(2);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
(4)C
(5)
(6)67.2;55.79
【知识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解析】【解答】(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各约1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再分别加入几滴水振荡试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温度较高的是,这是因为碳酸钠易与水生成结晶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几乎不放出热量;
(2)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继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最先完全溶解的为分别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最先完全溶解的为,两者溶于水都显碱性,但是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再分别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颜色较浅的是;
(3)大试管先安装好后再装小试管,按图1组装好仪器B小试管后,然后检查装置气密性;其中试管A温度高,装固体,B装,碳酸钠受热不分解,B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使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A.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干扰实验,滴入盐酸前,应先将装置中含有的空气排尽,故A正确;B.根据装置③中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样品的纯度,所以装置①、④防止空气中的进入装置③中干扰实验,故B正确;C.若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碳酸氢钠和氯化氢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测定碳酸钠的纯度偏大,故C不正确;D.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反应结束时,应继续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的转移到装置③中,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5)设样品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碳酸氢钠为ymol,由样品的质量可得,由剩余固体质量可得,解方程可得,则碳酸钠的质量为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
(6)滴加盐酸体积从15.00mL~45.00mL时发生反应:,,则生成在标况下的体积;根据与盐酸反应分步进行,第一步是,第二步是,两步反应消耗盐酸相同,由图象可知消耗盐酸前15mL发生的是,则,则原固体中消耗HCl的体积是,根据可知,所以原固体样品中、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故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答案:67.2 55.79。
【分析】(1)碳酸钠溶解放热;
(2)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3)装置较多时,应该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结果,应先排除;
B、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应先结果,应该用碱石灰吸收;
C、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使结果出现误差;
D、二氧化碳可能残留在装置中,应该全部赶去氢氧化钡溶液;
(5)混合物的计算可以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组判断;
(6)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26.【答案】(1)火焰呈黄色
(2)第三周期ⅥA族
(3)S2—>Cl—
(4)2Na+O2 Na2,O2
(5)5:2
(6)Al(OH)3+OH—=AlO +2H2O
【知识点】钠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C为Na,F为Cl,化合物为NaCl,燃烧时,钠元素有焰色反应,为黄色,故答案为:
火焰呈黄色 。
(2)E为S,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ⅥA族
(3) E、F离子 为S2-、Cl-,离子半径比较,电子结构相同,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负电荷越多半径越大,
故答案为:S2->Cl-;
(4)B为O,C为Na,二者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故答案为:;
(5)F为Cl,ClO2,中的Cl为+4价,1molClO2被还原为Cl-,需要转移5mol电子,Cl2中Cl为0价,1molCl2被还原为Cl-,需要转移2mol电子,消毒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 5:2 ,故答案为: 5:2 ;
(6)D为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Al(OH)3 ,C为N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 +2H2O ,故答案为: Al(OH)3+OH—=AlO +2H2O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分析题干: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18。A的 一种核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推断出A为H, 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推断出B为O,C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C为第一主族,又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只能为Na,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由C判断,C、D、E、F 都为第三周期,D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也为3,所以D为Al,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O相同,E为S,F为Cl。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钙。
27.【答案】(1)f→a→b→e→d→c
(2)MnO2+4H++2Cl- Mn2++Cl2↑+2H2O
(3)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干燥氯气
(4)溶液变蓝色
(5)铁屑;Fe+2H+=Fe2++H2↑
(6)打开;排出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7)待A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a,产生的H2将FeSO4溶液压入B中进行反应
(8)白色沉淀先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解析】【解答】(1)气体收集与性质检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性质检验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因此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a→b→e→d→。
(2)装置E为Cl2的发生装置,加热过程中,Mn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MnCl2、Cl2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3)装置A为除杂装置,装置B为Cl2的干燥装置。由于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l可以。因此装置A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装置B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干燥Cl2.
(4)装置C中淀粉KI溶液用于检验Cl2的氧化性,Cl2能与KI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变蓝色。
(5)装置A圆底烧瓶内通过稀硫酸与铁屑反应生成FeSO4,FeSO4在H2压强作用下进入锥形瓶内,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因此圆底烧瓶内应预先加入的固体为铁屑。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6)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止水夹a打开,利用圆底烧瓶内反应生成的H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反应生成的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7)Fe(OH)2是由FeSO4与NaOH反应生成,因此需将装置A中反应生成的FeSO4溶液压入锥形瓶内。故操作过程为:待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a,利用产生的H2将FeSO4溶液压入装置B中,与NaOH溶液反应,即可得到Fe(OH)2沉淀。
(8)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b,空气进入锥形瓶内,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其现象为:白色絮状沉淀先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Ⅰ装置A、B为除杂装置,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得生成的Cl2中混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装置C为Cl2性质的检验装置,装置D为尾气吸收装置。装置E为Cl2的发生装置,生成Cl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F为Cl2的收集装置,由于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Cl2从长导管的一端通入。
Ⅱ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OH)3沉淀。因此哟啊观察到Fe(OH)2沉淀的颜色,实验过程中,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实验时应先打开止水夹a,通过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与铁屑反应,利用生成的H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Fe(OH)2被氧化。当装置内的空气完全排出时,关闭止水夹a,利用H2产生的压强,将烧瓶内的FeSO4溶液压入锥形瓶内,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絮状沉淀。再打开止水夹b,使空气进入锥形瓶内,即可观察到锥形瓶内Fe(OH)2沉淀被氧化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28.【答案】(1)⑤;酸性 溶液褪色
(2)
(3)品红溶液褪色
(4)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6)将 氧化为 ,实现原料循环利用
【知识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探究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解析】【解答】 (1)实验ⅰ选择的试剂是溶液 ① NaSO3是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⑤酸性KMnO4, 现象是溶液紫色褪去;故答案为:第1空、⑤; 第2空、 酸性溶液褪色;
(2) 试管A中发生反应是铜和浓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 第1空、 。
(3) 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 第1空、 品红溶液褪色。
(4) 采取的操作是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故答案为:第1空、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Z是Fe2+;故答案为:第1空、Fe2+。
(6) 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反应②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第1空、将Fe2+氧化为Fe3+,实现原料循环利用。
【分析】(1) 实验ⅰ是将+4价的S转化为+6价,对应+4价的S的化合物是NaSO3,可以作为反应的还原剂,所以此反应还需要加酸性KMnO4作为强氧化剂把+4价的S氧化成+6价,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紫色褪去;
(2) 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以及水;
(3) 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SO2,实验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4) 鉴定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如果发现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白色固体是硫酸铜;
(5) 电荷守恒是指反应物所有的电荷之和等于生成物所有的电荷之和;
(6) 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铁,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29.【答案】(1)D
(2)SiO2+2NaOH=Na2SiO3+H2O;氢氟酸
(3)防火剂
(4)C;SiO2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
【解析】【解答】(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生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且不含硅元素,不属于硅酸盐。
(2)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由于SiO2能溶于氢氟酸,因此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
(3)Na2SiO3的水溶液又称“水玻璃”,它具有阻燃的功能,因此可作防火剂。
(4)反应中C被氧化,SiO2中的+4价的硅被还原,因此SiO2作氧化剂。
【分析】(1)硅酸盐材料主要是含有硅元素,但是氧化钙不含有硅元素
(2)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是硅酸钠和水,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可溶于氢氟酸
(3)不易燃烧,根据其性质得出可做防火材料
(4)标化合价找出化学价升高的物质即可,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
30.【答案】(1)苍白
(2)Ca(ClO)2
(3)2Na++2Cl-+2H2O2OH-+H2↑+Cl2↑
(4)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探究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
【解析】【解答】(1)纯净的H2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答案为苍白;
(2)漂白粉成分是CaCl2和Ca(ClO)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故答案为Ca(ClO)2;
(3)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H2和Cl2,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Cl-+2H2O2OH-+H2↑+Cl2↑;故答案为2Na++2Cl-+2H2O2OH-+H2↑+Cl2↑;
(4)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故答案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分析】(1)记住H2在Cl2中燃烧的现象;
(2)Cl2和石灰浆制得漂白分,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3) 氯化钠溶液通电后 ,阳极Cl-放电,生成Cl2,阴极水电离出的H+放电,生成H2和NaOH;
(4)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在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在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方程式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1.【答案】(1)E;D
(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开始时装置D中无色,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降温冷凝,使NO2完全液化,除去气体中的NO2,避免干扰NO的检验
(4)4NO2+O2+4NaOH=4NaNO3+2H2O
(5)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知识点】硝酸的化学性质;亚硝酸盐;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实验装置综合;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解析】【解答】 (1)NaNO2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岐化反应,产生NO2,NO气体,装置D用于检验NO,装置E用于检验并分离NO2,装置B为尾气处理装置,仪器的连接顺序是E、D;
(2)NO会被O2氧化为NO2,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①开始时装置D中无色,通入O2后出现红棕色气体,有NO;
②装置E作用是降温冷凝,使NO2完全液化,除去气体中的NO2,避免干扰NO的检验;
(4)NO2、O2和H2O共同作用可以产生HNO3,化学方程式 4NO2+O2+4NaOH=4NaNO3+2H2O ;
(5)NaNO2和H2SO4反应产生NO2、NO, Na2SO4 、 H2O ,化学方程式 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
【分析】 (1)仪器的连接顺序的判断;
(2)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3)①NO的检验;
②冰水浴是降温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NO2、O2和H2O共同作用可以产生HNO3 ;
(5)NaNO2和H2SO4反应产生NO2、NO, Na2SO4 、 H2O 。
32.【答案】(1)过滤;萃取
(2)
(3)氯化钾
(4)分液;蒸馏
(5)B;C;E
【知识点】蒸馏与分馏;分液和萃取;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过程①为过滤;过程③为萃取。
(2)新制氯水中含有Cl2,Cl2的氧化性强于I2,因此过程②中加入氯水后,氯水中的Cl2将I-氧化成I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3)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因此I2的CCl4溶液在下层,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KCl。
(4)F中为不互溶的两种液体,其分离方法为分液;得到I2的CCl4溶液后,要获得I2,还需通过蒸馏操作。
(5)固体的灼烧需在坩埚中进行,因此需要的仪器有瓷坩埚、坩埚钳、酒精灯、泥三角,故答案为:BCE。
【分析】悬浊液经过过程①后得到含有I-的溶液,因此过程①为过滤。步骤②中往含有I-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I-=I2+2Cl-,溶液中的I-转化为I2。过程③中加入CCl4,碘水中的I2转译到CCl4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I2的CCl4溶液在下层,通过分液得到I2的CCl4溶液,最后通过蒸馏得到I2。
33.【答案】(1) 、
(2)
(3)
(4)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 。静置,向上清液中加入酸化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
【知识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无机物的推断;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
(1)根据分析可知,气体C为H2S,红棕色固体中含有氧化铁,即可得到固体X含有铁和硫元素;
(2)结合题意,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离子方程式为 ;
(3)白色沉淀是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灼烧的产物为氧化铁和水,方程式为 :;
(4)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氯气具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和盐酸。检验硫酸离子利用硝酸钡溶液;检验氯离子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因此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 。静置,向上清液中加入酸化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 ;
【分析】根据题意,黄色单质可能是硫单质,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故白色沉淀为氢氧化亚铁,因此溶液B含有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因此固体X中含有铁和硫元素与酸反应,由于 气体C的摩尔质量为 ,因此C为H2S.,氧化铁的质量为16g,(Fe)=0.2mol,m(S)=20.8-16=4.8g,
n(S)=0.15mol,因此固体X的化学式为Fe2S3。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44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38.0(26.4%)
主观题(占比) 106.0(73.6%)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9(57.6%)
主观题(占比) 14(42.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3(39.4%) 26.0(18.1%)
非选择题 14(42.4%) 106.0(73.6%)
多选题 6(18.2%) 12.0(8.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4.8%)
2 容易 (3.0%)
3 困难 (12.1%)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9.0(6.3%) 11,31
2 铜及其化合物 6.0(4.2%) 22
3 硫酸亚铁的制备 12.0(8.3%) 2,23
4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6.0(4.2%) 6,33
5 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19.0(13.2%) 5,6,13,17,25
6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0(8.3%) 21
7 亚硝酸盐 7.0(4.9%) 31
8 乙酸乙酯的制取 2.0(1.4%) 18
9 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14.0(9.7%) 2,6,23
10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14.0(9.7%) 1,14,19,20,33
11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7.0(4.9%) 28
1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6.0(4.2%) 26
13 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17.0(11.8%) 7,18,27
14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5.0(10.4%) 8,27
1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2.0(8.3%) 21
16 蒸馏与分馏 8.0(5.6%) 32
17 催化剂 2.0(1.4%) 1
18 离子键的形成 4.0(2.8%) 20
19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6.0(4.2%) 26
20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0(1.4%) 18
21 钠的重要化合物 2.0(1.4%) 13
22 铝的化学性质 2.0(1.4%) 4
23 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2.0(1.4%) 16
24 合金及其应用 2.0(1.4%) 11
25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6.0(4.2%) 22
26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12.0(8.3%) 21
27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4.0(2.8%) 9,12
28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7.0(4.9%) 24
29 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7.0(4.9%) 31
30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0(1.4%) 12
31 中和滴定 2.0(1.4%) 18
32 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6.0(4.2%) 26
33 二氧化硫的性质 8.0(5.6%) 12,22
34 硅和二氧化硅 7.0(4.9%) 29
35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8.0(5.6%) 3,8,9,12
36 硝酸的化学性质 13.0(9.0%) 15,20,31
37 探究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 6.0(4.2%) 10,30
38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2.0(1.4%) 2
39 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10.0(6.9%) 6,16,26
40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4.0(2.8%) 20
41 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 11.0(7.6%) 20,29
42 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14.0(9.7%) 2,21
43 常见离子的检验 2.0(1.4%) 14
44 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 11.0(7.6%) 9,17,29
45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2.0(1.4%) 8
46 物质的量浓度 2.0(1.4%) 18
47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6.0(4.2%) 26
48 除杂 2.0(1.4%) 6
49 氧化还原反应 2.0(1.4%) 2
50 钠的化学性质 6.0(4.2%) 26
51 浓硫酸的性质实验 10.0(6.9%) 3,15,22
52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0.0(6.9%) 12,32
53 实验装置综合 7.0(4.9%) 31
54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3.0(9.0%) 22,28
55 分液和萃取 8.0(5.6%) 32
56 氯气的化学性质 19.0(13.2%) 6,27,30
57 加成反应 2.0(1.4%) 14
58 蛋白质的特殊反应 2.0(1.4%) 15
59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2.0(1.4%) 11
60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12.0(8.3%) 21
61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7.0(4.9%) 24
62 探究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9.0(6.3%) 8,28
63 探究铝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11.0(7.6%) 4,16,24
64 过滤 21.0(14.6%) 3,21,24
65 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12.0(8.3%) 3,23
66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0(1.4%) 16
67 氨的实验室制法 2.0(1.4%) 7
68 反应热和焓变 2.0(1.4%) 1
69 无机物的推断 4.0(2.8%) 33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名校高三上学期11月三调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Unit 6 Do like bananas. Section B (2a-2c) Reading知识及练习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