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2


2024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2
一、选择题
1.由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少量Fe、Al的氧化物,其他杂质酸浸时不反应)为原料制备的实验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废渣粉碎同时酸浸时不断搅拌可以加快酸浸时反应速率
B.“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氧化”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
D.操作X为萃取分液,使用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
2.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A B C D
制备 分离乙醇和乙酸 验证酸性 测量体积
A.A B.B C.C D.D
3.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少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关于白色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可能含有
D.一定含有,还含有和中的一种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豆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SiO2既能和NaOH反应,又能和HF反应,所以二氧化硅属于两性氧化物
C.水晶、玛瑙、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均为硅酸盐产品
D.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在稀酸的催化下均能发生水解,最终只生成葡萄糖
5.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③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步骤④中的双氧水可用过量氯水代替
C.步骤⑤萃取后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且下层为紫红色
D.步骤⑥可采用减压蒸馏
6.只用一种试剂将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7.某粗盐含等杂质,常用3种试剂,过滤后,用盐酸中和,最终蒸发结晶得到精盐。其中,加入3种试剂顺序错误的是(  )
A. B.
C. D.
8.下列转化中的“X溶液”可以是(  )
A.NaOH B.Na2CO3 C.NaHCO3 D.Na
9.下列对试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出现白色浑浊 结合质子的能力比强
C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热并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和等
A.A B.B C.C D.D
10.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表实验中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含有的乙烯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 溶液褪色 乙烯中含有
B 将含有氯化钠的苯甲酸置于坩埚中加热 固体质量大大减少 可用直接加热法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钠
C 将苯和苯磺酸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充分振荡,静置 液体分层,上层是无色油状液体 可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苯磺酸
D 将一根锌棒和一根铁棒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接,插入纯水中 电流表指针未发生偏转 纯水不导电,水不是电解质
A.A B.B C.C D.D
11.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和少量)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焙烧的目的是将转化为
B.步骤②,控制适当反应温度并不断搅拌,有利于提高铝、硅浸取率
C.步骤③,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有、
D.步骤④,焙烧的反应为:
12.有、、、、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溶液 B.烧碱溶液 C.氨水 D.溶液
二、多选题
1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
B.乙烷中混有乙烯,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除去
C.溴苯中混有溴,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经分液除去
D.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经分液除去
14.下列检验试样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SO2:通入BaCl2溶液中
B.检验 :先加盐酸,再加BaCl2溶液
C.检验NH3: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
D.检验 :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15.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A 降低液溴的贮存与使用风险 稀H2SO4酸化n(KBrO3):n(KBr)=1:5的混合液替代溴水
B 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3+、Cl- 用滤纸将待提纯的Fe(OH)3胶体包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更换蒸馏水,重复几次
C 除去NO中的NO2 先后通过盛有蒸馏水、浓硫酸的洗气瓶
D 验证浓H2SO4具有脱水性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
A.A B.B C.C D.D
16.在实验室中进行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苯与溴反应生成HBr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除去苯中少量甲苯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
C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向酸性淀汾水解液中滴加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D 检验绿茶中是否含有酚类 向茶水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
A.A B.B C.C D.D
17.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③所需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B.步骤④中的作用为催化剂
C.步骤⑤含碘苯溶液从仪器的下口放出
D.“粗碘”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钠固体,可采用升华的方法提纯获得碘单质
18.菜之魂在味,在“七味八滋”中,盐应是百味之首。粗盐常含有少量Ca2+、Mg2+、SO以及泥沙等杂质,实验室中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操作Ⅰ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漏斗、烧杯
B.操作Ⅱ为蒸发结晶,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全部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C.溶液a为BaCl2溶液,加入溶液b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和Ba2+
D.粗盐提纯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共有两处需要使用玻璃棒
19.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2mL 0.1mol·L-1Na2S溶液中滴加0.1mol·L-1Zn SO4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几滴0.1mol·L-1Cu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又出现黑色沉淀 Ksp (ZnS) >Ksp(CuS)
B 将少量铜粉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铁溶液 铜粉溶解 Fe3+与铜粉反应
C 将25℃0.1mol·L-1的Na2SO3溶液加热到40℃,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变化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温度升高,SO的水解增大程度大于水的电离增大程度
D 取2mL某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mL 20%KOH溶液并加热,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A.A B.B C.C D.D
20.有一包白色粉末由、、、、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水搅拌溶解,有白色沉淀B生成,过滤得无色溶液C;
②取白色沉淀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放出;
③另取无色溶液C,通入定量的,有白色沉淀D生成,过滤得无色滤液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B.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
C.若无色滤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无色滤液E中的溶质为
D.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为
三、非选择题
21.工业制备并提取一氯乙酸()的母液中有、、等残留。实验室用多孔硫颗粒作催化剂,对母液进行深度氯化,使其中残留物转化为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三氯乙酸()。
主要反应方程式:。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用仪器X替换分液漏斗的好处是   。
(2)装置甲中制取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丁中仪器Y的名称是   。
(4)制备三氯乙酸时,需要控制温度在140℃左右持续加热,则丁的加热方法是   (填“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酒精灯直接加热”)。
(5)制备三氯乙酸过程中不需要另加沸石,原因是   
(6)可以用()来衡量酸性的强弱,下表是部分酸的数据:
物质
(室温) 2.86 1.29 0.65 、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酸性:,请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②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浓硫酸的性质,并检验其与蔗糖反应的产物。
实验步骤:I.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  )。
II.在U形管内装入0.3g蔗糖,U形管的内套管中加入无水硫酸铜,胶头滴管里盛放浓硫酸,直形玻璃管的凹槽a、b处分别加入2滴石蕊试液和品红溶液,V形管处加入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支小试管中加入1 mL品红溶液,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III.挤压胶头滴管,注入5滴浓硫酸于蔗糖中,微热U形管,开始反应时停止加热。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步骤1的括号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
(2)微热时可以看到,蔗糖先变黄后变黑,然后膨胀并有气体产生。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蔗糖变黑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无水硫酸铜处出现的现象是   。
(4)a处的现象是石蕊试液   (填“褪色”或“由紫色变成红色”),可得到的结论是   。
(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能证明有生成的现象是   。
(7)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填一条)。
23.实验室有一份粗盐样品,含有和杂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请回答:
(1)操作1和操作3的名称分别为   和   。
(2)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A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主要作用是   ,A溶液与溶液的滴加顺序   (填“能”或“不能”)交换。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制得的NaCl固体并不纯净,原因是   ,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
24.我国某教授课题组开发催化剂高效催化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和呋喃化学品,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M是   (填“葡萄糖”或“果糖”),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2)图中能和溶液反应的物质有   种,写出任意一种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i   (填“能”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若能(若不能,此空不填),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相同物质的量的c与d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同等条件下的氢气的体积比为   。
(5)2分子g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25.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
Ⅰ.活性炭纤维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单质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a.溶液只能将氧化成,同时生成NO气体。
b.酸性条件下,会与反应生成和。
(1)粗盐水中还含有、、,制成精盐水时所加试剂的顺序是____(填标号)。
A.溶液、NaOH溶液、溶液、稀盐酸
B.NaOH溶液、溶液、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溶液、溶液、稀盐酸
D.溶液、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2)“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酸性溶液是常用的氧化剂,但此过程中选择价格更贵的的原因是   。
(4)根据碘单质的特性,分离操作是   ,冷凝得粗碘。
(5)Ⅱ.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 )为原料制取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高温条件下,反应1可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是   。
(6)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电解熔融的化学方程式是   。
(7)反应2中钛的提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则反应最适宜的条件是   。
26.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粉中如加入由磷酸脱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钠盐作配料,虽能在洗衣时起软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类洗衣粉会造成水质污染。
(1)试简述污染水质的原因
(2)某种无磷洗衣粉中加入了硅酸钠作配料,试说明这种配料的有关性质与作用
(3)N、P、K是以   状态被植物吸收的,试简述N、P、K被植物根细胞吸收的原因及过程   。
27.I.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部分含硫、氮物质的类别与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利用两种固体物质加热制备物质R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含N、S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在催化剂的作用下,R可将Y、Z还原为X
b.图中所示的物质中,只有W、D、E属于电解质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的R溶液和浓的W溶液,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d.Z、C、F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都是酸性氧化物
(3)II.粗盐中含有泥沙及、、等杂质,其提纯过程一般经过以下流程:
某兴趣小组按上述方案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实验室提供了粗盐样品、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溶液等药品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③按a、b、c顺序依次加入稍过量的试剂。若a为NaOH溶液,则c为   溶液(写化学式)。
(4)加盐酸调溶液pH的目的是   。
(5)步骤⑥操作名称是   。
28.某校兴趣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其反应原理为 。环己醇和环己烯的部分性质见下表:
有机物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已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粗品
将12.5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加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
①导管B的作用是   。
②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
(2)制备精品
①向环己烯粗品中加入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分液漏斗的   层,放出下层液体后,将   。
②将所得的环己烯按如图装置蒸馏,蒸馏时要加人生石灰,其目的是   。
③收集产品时,应控制温度在   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部分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④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试剂是   (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金属钠”)。
29.肉桂酸是无公害的环保防腐剂,可直接添加于食品中。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肉桂酸并探究其性质:
【原理】
【性质】
物质 苯甲醛 肉桂酸 乙酸酐
沸点 179℃ 300℃ 140℃
水溶性 微溶于水、无色油状液体 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与水反应生成乙酸
【步骤】
【装置】利用图1装置完成步骤①,利用图2装置完成步骤②,抽滤操作用图3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R是   (填结构简式)。
(2)图1中,仪器B的名称是   ,仪器A的作用是   。实验前,要烘干三颈烧瓶,目的是   。
(3)完成步骤②,蒸馏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出过量的苯甲醛,毛细管1与空气相通,其作用是   (答一条即可)。
(4)相比于普通过滤,图3抽滤的主要优点有   (答一条即可)。
(5)步骤③加入溶液的作用是   ,第二次抽滤得到滤饼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
(6)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双键:   。
30.含氯消毒剂是一类毒性低、价格低、杀菌效率高、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杀毒剂,在控制病原微生物污染和传播等方面右着重要作用。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优质的漂白剂和消毒剂。一种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
②硫单质与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
(1)步骤一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
(2)写出方法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方法中不宜用S代替H2O2,理由是   。
(3)方法2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2+和,按顺序加入的除杂试剂为   。可用NaOH溶液吸收电解产生的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NaClO2和Cl2消毒时,还原产物均为Cl-。消毒剂的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被还原时得电子数表示,计算Na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   倍。(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溴等物质。
(1)试剂a是   。
(2)从母液中提取镁的过程中,镁元素经历了的过程,目的是   。
(3)若要验证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可采用的方法是   。(不要求描述操作步骤和现象)
(4)用溶液制成无水,加热溶液过程中,会生成溶液和一种酸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为了除去粗盐中、、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①过滤 ②加过量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溶液 ⑤加过量溶液
A.②⑤④①③ B.①④②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⑤②④①③
32.D是一种有机酸,常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以A为有机原料制备D的转化路线如图1所示,C的质谱图如图2所示,0.1 mol C在足量中完全燃烧,生成13.2 g 和3.6 g ,D可以发生分子间反应生成六元环酯。
已知:(、、表示烃基)
(1)1 mol 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
(2)C的分子式为   。
(3)A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D分子间反应生成六元环酯的化学方程式:   。
(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中是否含有B:   。(实验中可用的其他试剂或实验用品:pH试纸、2% 溶液、2%氨水、10% NaOH溶液)
33.某小组欲研究烷烃的某些性质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向下图的B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和甲烷气体,混合均匀后通入C中硬质玻璃管中,夹紧C两端弹簧夹,用强光照射硬质玻璃管。
(1)将实验室制得的先通过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   。
(2)写出装置C中与反应生成氯仿的化学方程式   。
(3)一段时间后,C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   、   。
(4)若2 mol 与发生取代反应,测得生成4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
(5)某丁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之一为,则分子式为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Ⅱ.烷烃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将一定量的某烷烃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下图装置,得到如表所列的实验数据(U形管中干燥剂只吸收水蒸气且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实验后(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101.1g 102.9g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312.0g 315.3g
(6)试写出该烷烃分子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分液和萃取;除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粉碎和搅拌均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镁是固体,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拆开,故B符合题意;
C.加入过氧化氢氧化后得到的是硫酸镁,硫酸铁,硫酸铝,硫酸物质,含有的阳离子是 、、、 ;故C不符合题意;
D.有机物分离 操作为萃取分液,使用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粉碎和搅拌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B.固体沉淀书写离子方程式拆的问题
C.考查的是氧化后的离子共存问题
D.考查的是分液操作
2.【答案】D
【知识点】常用仪器及其使用;分液和萃取;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A.碳酸钠比较稳定,受热不分解,无法制备二氧化碳,A项错误;
B.乙醇为良好溶剂,乙醇和乙酸互溶,无法利用分液进行分离,B项错误;
C.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褪色,可以证明其漂白性,无法证明酸性,C项错误;
D.测量氧气体积时,装置选择量气筒,测量时要恢复到室温,量气筒和水准管两边液面高度相等时,氧气排开水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相等,即可用如图装置测量氧气的体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A.应该选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以制备二氧化碳;
B.分液操作是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C.检验二氧化硫酸性应该选择酸碱指示剂,不能用品红;
D.该装置利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
3.【答案】C
【知识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碳酸钡或碳酸钙,一定含有K2CO3,至少含有Ba(NO3)2和CaCl2中的一种;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一定是AgCl,故确定原溶液含有CaCl2。
根据以上分析,原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K2CO3、CaCl2,可能含有Ba(NO3)2;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实验现象,利用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解析】【解答】A.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含有不饱和键,可是高锰酸钾褪色,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说明其酸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晶和玛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C不符合题意;
D.蔗糖的水解产物含有果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考虑不饱和键与高锰酸钾作用
B.考虑两性氧化物作用
C.考虑水晶玛瑙的成分
D.考虑蔗糖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
5.【答案】D
【知识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解析】【解答】A.步骤③是过滤,过滤需要的是烧杯,玻璃棒,漏斗,故A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④双氧水的还原产物为水,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而氯水引入新的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步骤⑤萃取的液体浮在水上层,苯密度小于水,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有机相提纯碘单质,可以用加压蒸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考查过滤的仪器;
B.考虑会引入杂质;
C.考虑苯的密度小于水;
D.考虑苯易挥发,同时碘单质易升华,因此采用减压蒸馏。
6.【答案】D
【知识点】几种化学肥料的鉴别;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A、加入KOH溶液后,NH4Cl、(NH4)2SO4能与KOH反应,产生氨味气体,而Na2SO4、NaCl与KOH不反应,因此无法将四种溶液区分,A不符合题意;
B、加入AgNO3溶液后,NH4Cl、(NH4)2SO4、Na2SO4、NaCl都能与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因此无法鉴别,B不符合题意;
C、加入Ba(NO3)2溶液后,(NH4)2SO4、Na2SO4与Ba(NO3)2反应产生BaSO4沉淀,NH4Cl、NaCl不反应,因此无法鉴别,C不符合题意;
D、加入Ba(OH)2溶液后,NH4Cl反应后产生氨味气体,(NH4)2SO4反应后产生白色沉淀和氨味气体,Na2SO4反应后产生白色沉淀,NaCl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四种溶液产生的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只用一种试剂将四种溶液鉴别,则加入试剂后应产生多种不同的现象。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物质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思路分析:除杂原则是先加入过量的试剂用后加入另一种试剂除去,加入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过量的用碳酸钠除去,所以,先加入氯化钡,后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加入顺序没有影响,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可以用盐酸中和即可,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除杂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除杂剂往往是过量,过量的除杂剂要容易除去;3.目标物质不能被消耗,可以生成。
8.【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原子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X溶液可以与羧基发布于但是不与-OH反应,NaHCO3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来检验-COOH。
9.【答案】D
【知识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性质;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A.硫酸铵不是重金属盐,不会使蛋白质变性,该现象是蛋白质的盐析,A选项是错误的;
B.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出现白色沉淀,生成的白色沉淀是苯酚,该现象并不能说明 结合质子的能力比强 ,而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B选项是错误的;
C.苯与溴水并未发生取代反应,而是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单质,C选项是错误的;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热并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说明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和等 ,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A.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乙醇、紫外线等会发生变性,变性属于化学变化,蛋白质加水后无法恢复;
B.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说明结合质子的能力比HCO3-弱;
C.苯与溴水并未发生取代反应,而是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单质,出现分层的现象,橙色在上层;
D.脱水性指的是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H和O以2:1的比例脱去,有机物中只剩C,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10.【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液和萃取;除杂;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乙烯与 都能使 溶液褪色,故不能得出乙烯中含有 ,故A不符合题意;
B.苯甲酸加热会挥发,氯化钠加热不挥发也不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可用直接加热法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钠 ,故B不符合题意;
C. 苯磺酸与NaOH溶液反应,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后,上层为苯,下层为水溶液,故可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苯磺酸,故C符合题意;
D.水是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乙烯与 都能使溶液褪色。
苯甲酸加热会挥发。
苯磺酸与NaOH溶液反应,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后,上层为苯,下层为水溶液。
D.水是弱电解质。
11.【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
A.步骤①焙烧的目的是将二硫化亚铁转化为氧化铁,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铝和硅的浸取率,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碱浸后阳离子只有Na+,铝土矿中铝元素已转化为AlO2-。故C符合题意;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焙烧的方程式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矿粉在空气中灼烧,将二硫化亚铁氧化为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氧化铝和二氧化硅除去,再向剩下氧化铁中加入二硫化亚铁焙烧,得到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硫气体。
12.【答案】B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解:A.AgNO3溶液,只能与FeCl3、AlCl3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其他溶液,A错误;
B.烧碱溶液即NaOH溶液可以鉴别五种溶液,与K2SO4不反应,与FeSO4:二价铁离子为浅绿色,颜色可以鉴别,与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与MgSO4: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与AlCl3: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B正确;
C.氨水与K2SO4不反应,与FeSO4: 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与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与MgSO4:有白色沉淀生成;与AlCl3:有白色沉淀生成;C错误。
D.只与FeCl3反应,溶液变为血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需要掌握物质与试剂反应的现象,利用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首先分析这五种溶液中离子有何特殊反应。
K2SO4:硫酸根可与Ba2+生成白色沉淀;
FeSO4:二价铁离子为浅绿色,硫酸根可与Ba2+生成白色沉淀;
FeCl3:三价铁离子为黄绿色,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MgSO4:镁离子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硫酸根可与Ba2+生成白色沉淀;
AlCl3:铝离子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3.【答案】C
【知识点】除杂
【解析】【解答】
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部分溶于四氯化碳,且气体中可能混有溴蒸汽和水蒸气,除杂方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CO2,引入了新的杂质,除杂方法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溴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钠盐,溴苯和NaOH溶液不反应,且混合时分层,除杂方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会在碱性环境下水解,被提纯物质也被除去,违背了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的原则:不增(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 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离( 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易复原( 被提纯物易复原 )。
14.【答案】B,D
【知识点】常见离子的检验;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A.检验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后,再加热褪色的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为SO2,故A不符合题意;
B.检验 :先加盐酸,无现象后,再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含有硫酸根,故B符合题意;
C.检验NH3: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有白烟生成,则为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检验 :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含有铵根离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检验SO2一般用品红溶液;
B.利用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C.利用NH3是碱性气体;
D.检验 :利用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15.【答案】A,C
【知识点】除杂;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解析】【解答】A.液溴易挥发,有毒;稀H2SO4酸化n(KBrO3):n(KBr)=1:5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溴单质,混合液替代溴水降低液溴的贮存与使用风险,故A符合题意;
B.胶体、溶液均可透过滤纸,过滤不能分离胶体和溶液,应选渗析法,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浓硫酸能干燥NO,故C符合题意;
D.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浓硫酸表现出的是吸收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A.依据物质的性质,液溴易挥发,有毒;
B.分离胶体和溶液用渗析法;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D.除去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
16.【答案】A,B
【知识点】苯的结构与性质;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苯酚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苯与溴反应生成的HBr中会混有挥发出的Br2,对HBr的检验会有干扰,A符合题意;
B.甲苯会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苯甲酸与苯可以互溶,B符合题意;
C.向酸性淀汾水解液中滴加碘水,如果观察不到蓝色,淀粉已经水解完全,C不符合题意;
D.酚类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A.Br2,对HBr的检验会有干扰;
B.甲苯会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
C.向酸性淀汾水解液中滴加碘水,如果观察不到蓝色,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D.酚类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
17.【答案】A,D
【知识点】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解析】【解答】A.由分析知,步骤③为过滤,所需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故A项符合题意;
B.步骤④中的作用为氧化剂,将氧化为,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步骤⑤含碘苯溶液密度比水小,应从仪器的上口倒出,故C项不符合题意;
D.碘单质易升华,可采用升华法提纯“粗碘”获得碘单质,故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由流程可知,①中海带灼烧成灰,②中浸泡溶解得到海带灰悬浊液,③为过滤,除去不溶的残渣,滤液为含碘离子的溶液,④中加入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⑤中用四氯化碳萃取出碘单质,目的为蒸馏分离出碘单质,据此解答。
18.【答案】B,D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操作Ⅰ为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A不符合题意;
B.蒸发结晶时,应该在有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溶液a和溶液b分别为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加入溶液b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和Ba2+,C不符合题意;
D.提纯过程中,溶解、加入试剂进行反应、过滤、蒸发结晶操作都需要使用玻璃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B.蒸发结晶时,应该在有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C.除杂中所加试剂必须过量,故需考虑后加的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一并除去;
D.玻璃棒的作用:①过滤:引流, ②蒸发:搅拌,③溶解:搅拌,④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引流。
19.【答案】B,C
【知识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解析】【解答】A.向2mL 0.1mol·L-1溶液中滴加0.1mol·L-1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发生反应:,再滴加几滴0.1mol·L-1溶液,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A不符合题意;
B.将少量铜粉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铁溶液,铜粉溶解,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将铜粉氧化,B符合题意;
C.溶液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增大,C符合题意;
D.卤代烃样品中,加入5mL 20%溶液并加热,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冷却到室温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沉淀会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转化;
B.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铜;
C.加热促进亚硫酸根的水解;
D.氯离子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
20.【答案】C,D
【知识点】离子共存;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①加水搅拌后有白色沉淀B产生,过滤得到无色溶液C,则白色粉末不含CuSO4,可能含有CaCO3、BaCl2、Na2SO4、NaOH;
②白色沉淀加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放出,则白色粉末必定含有CaCO3,BaCl2、Na2SO4两种只存在一种或都不存在,NaOH可能存在;
③无色溶液C中通入CO2可以得到白色沉淀D,且过滤得到无色溶液E,根据上述物质,可以和CO2反应的只有NaOH,生成Na2CO3,又因为无色溶液C为过滤后的溶液,则溶液中必定存在可以和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的物质,则白色粉末含有BaCl2,不含Na2SO4;
综上,白色粉末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不含CuSO4、Na2SO4;
A、根据分析,可知白色粉末必定不含CuSO4、Na2SO4,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白色粉末必定含有CaCO3、BaCl2、NaOH,B错误;
C、白色粉末为CaCO3、BaCl2、NaOH,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C,无色溶液C为BaCl2、NaOH,通入CO2后白色沉淀D为BaCO3,无色溶液E为NaCl,C正确;
D、根据C分析,可知白色沉淀D为BaCO3,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和物质鉴别的知识点,根据每一个步骤,排除不可能存在的物质,以及找出必定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再根据后续步骤,找出可能存在的物质中,是否有哪些物质必定存在或必定不存在。
21.【答案】(1)平衡压强,可以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2)
(3)球形冷凝管
(4)油浴加热
(5)多孔硫颗粒状态为固体,该物质可同时起催化剂和防止暴沸的作用
(6)Cl原子电负性大,使羧基的极性增强,羧基H原子更容易电离,物质分子中烃基中Cl原子数目越多,羧基H就越容易电离,其相应的氯代乙酸的酸性就越强,故三氯乙酸最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其酸性最强;
【知识点】常用仪器及其使用;除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装置C最大的优点是漏斗和原地烧瓶内的压强始终保持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2)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写出离子方程式为 ;
(3)结合图示Y为球形冷凝管;
(4)温度高于140℃,选择油浴加热;
(5) 多孔硫颗粒作催化剂 已经多孔可以防止爆沸;
(6)①均含有一个羧基,与羧基连接基团含有氯原子的个数不同,氯原子的电负性很强,容易使羧基的极性增强,羟基中氢原子更易电离,氯原子的个数越多,羧基中的氢越易电离酸性越强;
② 显酸性,但是酸性介于亚硫酸和亚硫酸根之间,因此只能到亚硫酸氢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此装置可以平衡上下气压便于液体流下
(2)考虑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和盐酸的还原性即可写出方程式
(3)根据图示即可判断
(4)根据温度控制范围即可判断
(5)根据催化剂的多孔可以起到防爆沸的目的
(6)根据氯原子的强的电负性,且个数越多对羧基的极性影响越大
22.【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脱水;
(3)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4)由紫色变成红色;有能溶于水的酸性气体生成
(5)
(6)具支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节约药品、污染小、安全等
【知识点】浓硫酸的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浓硫酸的性质实验;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实验开始前,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 第1空、检查装置气密性 ;
(2)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碳和水,体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化学反应方程式: ;
故答案为:
第1空、脱水
第2空、;
(3)由分析可知,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现象为: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
故答案为: 第1空、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
(4)石蕊试液遇二氧化硫,由紫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
第1空、由紫色变成红色;
第2空、有能溶于水的酸性气体生成;
(5)酸性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反应: ;
故答案为: 第1空、 ;
(6)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有二氧化碳,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第1空、具支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7)该实验的优点节约药品,将二氧化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第1空、节约药品、污染小、安全等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浓硫酸性质和实验。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碳和水。
分析该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浓硫酸和蔗糖在U形管内反应,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直玻璃管的凹槽出石蕊试液和品红,V形管和品红溶液用于检验是否有其他气体,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23.【答案】(1)加水溶解;加热蒸发
(2)除尽溶液中的 ;;除尽溶液中的 和 ;不能
(3)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的 ;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银,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氯化钡主要作用是除硫酸根离子,碳酸钠主要作用除钙离子和钡离子,若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顺序交换后,钡离子无法除去, NaCl固体并不纯净是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除去少量的碳酸钠。
(1)故答案为:第1空、加水溶解 第2空、加热蒸发。
(2)故答案为:第1空、除尽溶液中的
第2空、
第3空、除尽溶液中的 和
第4空、不能
(3)故答案为:第1空、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的
第2空、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分析】过量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银,过量碳酸钠可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量稀盐酸可除去碳酸钠。
24.【答案】(1)葡萄糖;用于制镜行业等(答案合理即可)
(2)8;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3)能;HCOOH+2Ag(NH ) OHH O+2Ag+2NH ↑+(NH4)2CO3
(4)1∶1
(5)
【知识点】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葡萄糖的银镜反应;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酯化反应;结构简式
【解析】【解答】(1)M是葡萄糖;葡萄糖有还原性,可用于制镜行业;
(2) 要有羧基的物质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有8种,和碳酸氢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
(3) i是HCOOH,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方程式为: HCOOH+2Ag(NH ) OHH O+2Ag+2NH ↑+(NH4)2CO3 ;
(4) 1mol物质c和足量钠反应可以生成3mol氢气,1mol物质d和足量钠反应可以生成3mol氢气,比值为:1∶1;
(5) 2分子g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
【分析】(1)葡萄糖有还原性;
(2) 要有羧基的物质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 ;
(3)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4) 羟基和羧基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5) 酯化反应,结构简式的书写 。
25.【答案】(1)B;D
(2)
(3)酸性条件下,会将氧化成,降低的产率
(4)加热(或升华)
(5)
(6);(熔融)
(7)1000℃、30 min
【知识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解析】【解答】(1)将粗盐水中的杂质 、、去除,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或氯化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用稀盐酸与多余的碳酸钠反应,并进一步酸化粗盐水。
故答案为:BD。
(2)碘离子与亚硝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 ,
故答案为: 第1空、 ;
(3)由分析可知,高锰酸钾与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 第1空、酸性条件下,会将氧化成,降低的产率 ;
(4)碘单质易升华,故答案为: 第1空、加热(或升华) ;
(5)由分析可知,焦炭、氯气和二氧化钛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
故答案为: 第1空、 ;
(6)由分析可知,氯化镁可以循环利用,熔融氯化镁电解生成镁和氯气。
故答案为:
第1空、
第2空、(熔融);
(7)观察图像,1000℃的提取率更高,在30min后,提取率上升不太明显,综合考虑,反应最适宜条件是1000℃、30 min;
故答案为:第1空、1000℃、30 min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粗盐中提碘。
分析该工艺流程:将含碘离子的粗盐水酸化,在与亚硝酸钠反应,利用活性炭吸附碘,经过低温干燥后进行分离操作,得到粗碘。
(1)镁离子可与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钙离子与碳酸根生成碳酸钙沉淀,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顺序: 向溶液中滴加试剂顺序关键是氯化钡溶液要滴在碳酸钠溶液之前,因为钡离子有毒,要用碳酸根离子除去,而如果氯化钡不过量,无法除净硫酸钠 。
(3)酸性高锰酸钾虽然可以氧化碘离子,但是也会与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二氧化钛制取海绵钛工艺流程:
焦炭、氯气和二氧化钛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四氯化钛和镁在氩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海绵钛。
熔融氯化镁电解生成镁和氯气。
26.【答案】(1)洗衣粉废水中含有较多磷酸盐,流入江河中形成富磷的“肥水”,水生植物繁殖、生长过快,从而使水体缺O2造成水质污染
(2)Na2SiO3能够发生水解,溶液呈现碱性,使水软化。但Si不是大多数植物的营养元素,故不会造成水质污染
(3)离子;植物根细胞是通过交换吸附原理来吸收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根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CO2溶于水生成H2CO3,H2CO3H++HCO3-,H+与HCO3-可与土壤中的K+、NH4+、PO43-发生交换,从而使K+、NH4+、PO43-进入到根细胞,而H+和HCO3-进入到土壤溶液中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几种化学肥料的鉴别
【解析】【解答】多磷酸的钠盐虽然易水解呈碱性,使水得到软化,但是由此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这些废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入江河湖泊中,便形成了含磷丰富的“肥水”,使水生植物生长过快,繁殖过多,从而使水中O2的含量不足,造成水中生物死亡。
【分析】本题考查化肥与合成洗涤剂以及环境污染等,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无磷洗衣粉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
27.【答案】(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ac
(3)Na2CO3
(4)除去过量的OH-和CO
(5)蒸发结晶
【知识点】粗盐提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价计算出R为NH3,结合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利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制取即可写出方程式为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
(2)A.R为NH3,Y为NO,Z为NO2,X为N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即可氨气 可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还原为氮气,故A符合题意;
B.根据给出的物质判断出A(H2S),W(HNO3),D(H2SO3),E(H2SO4)均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R的浓溶液是氨水,W的浓溶液是浓硝酸均具有挥发性易形成硝酸铵的小固体,故C符合题意;
D.Z为NO2,C为SO2,F为SO3均与氢氧化反应,但是只有SO2和SO3为酸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3)根据除杂顺序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因此c为碳酸钠溶液;
(4)加入盐酸主要是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5)⑥是将氯化钠晶体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故蒸发结晶;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到R为NH3,X为N2,Y为NO,Z为NO2,A为H2S,B为S,C为SO2,F为SO3,W为HNO3,D为H2SO3,E为H2SO4,
(1)根据制取氨气的反应即可找出物质;
(2)根据给出的物质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3)根据除杂顺序即可判断;
(4)加入酸的目的是调试pH;
(5)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式为蒸发结晶。
28.【答案】(1)导气并冷凝气体;防止反应混合液暴沸
(2)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除去水分;83℃;c;金属钠
【知识点】有机物的鉴别;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图示:B管较长,发生装置中加热,所以长导管的作用是 导气并冷凝气体 ;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防止反应混合液暴沸;
(2) ① 环己烯属于烃类,其密度小于水,因此 向环己烯粗品中加入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分液漏斗的 上层;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②蒸馏时要加人生石灰,其目的是与水反应,除掉水;
③收集产品时应该使温度在环己烯的沸点处,即83℃;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其原因可能是制备粗品时部分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导致乙醇反应不充分;
④ 根据③知: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杂质,所以可以用金属钠来鉴别;
【分析】(1)长导管具有导气并冷凝气体的作用;
(2)① 烃类的密度小于水;分液时遵循“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
② 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达到除水的作用;
③收集产品时应该使温度在环己烯的沸点处,即83℃;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其原因可能是制备粗品时部分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导致乙醇反应不充分;
④环己烯与环己醇都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高锰酸钾溶液不能鉴别二者。
29.【答案】(1)
(2)恒压滴液漏斗;冷凝回流;避免水与乙酸酐反应
(3)防止液体暴沸(或形成气压中心等)
(4)过滤较快(或固体较干燥或固液更容易分离等)
(5)将肉桂酸转化成肉桂酸钠;肉桂酸
(6)取少量产品溶于热水,滴几滴溴水,溶液褪色
【知识点】常用仪器及其使用;除杂;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原理 质量守恒即可判断R为CH3COOH,故R为;
(2)根据仪器即可得到为恒压滴液漏斗,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主要起到冷凝回流提高利用率的作用,乙酸酐易与水作用,因此必须烘干三颈瓶避免与水接触;
(3)与空气相连主要是防止在蒸馏过程中温度过高形成暴沸;
(4)抽滤过程中压强变化较大,可以提高抽滤速率;
(5)肉桂酸从物质的分类看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与肉桂酸反应成肉桂酸钠,根据提示肉桂酸难溶于冷水,因此抽滤得到的是肉桂酸;
(6)碳碳双键能与溴水作用,因此可以用溴水进行检验, 取少量产品溶于热水,滴几滴溴水,溶液褪色 ;
【分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2)根据图示即可找出名称和作用,考虑酸酐易水解因此需要烘干;
(3)与空气相连主要是防止爆沸;
(4)抽滤压强变化大,速率快;
(5)氢氧化钠主要是肉桂酸作用,考虑物质的性质,在冷水中溶解度低即可判断;
(6)根据双键的性质即可判断。
30.【答案】(1)稀释产生的ClO2,防止其分解爆炸
(2)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S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3)先BaCl2溶液后Na2CO3溶液;Cl2+2OH-=Cl-+ClO-+H2O
(4)1.6
【知识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除杂;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通入空气, 稀释产生的ClO2,防止其分解爆炸 ,故答案为: 稀释产生的ClO2,防止其分解爆炸 ;
(2)方法1: 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 ;因为S单质与碱发生反应,所以不能选用S单质。
故答案为:
第1空、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第2空、S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3)去除杂质 Ca2+和,Ca2+和CO32-生成沉淀,SO42-和Ba2+生成沉淀,而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溶液为NaCl,故选用试剂顺序为: 先BaCl2溶液后Na2CO3溶液 。故答案为: 先BaCl2溶液后Na2CO3溶液 ;
(4) 消毒剂的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被还原时得电子数表示 ,
NaClO2 中的Cl为+3价,被还原为Cl-,化合价降低4;Cl2 ,中的Cl为0价,被还原为Cl-,化合价降低1。单位质量内,NaClO2的物质的量为mol,Cl2 的物质的量为mol。 NaClO2的消毒效率 :;Cl2的消毒效率:,故 Na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1.6倍,故答案为:1.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含氯化合物的性质应用。
首先分析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图,因为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NaClO3 与SO2和H2SO4反应生成ClO2和NaHSO4
方法1: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 ;
方法2:ClO2和食盐水NaCl电解生成Cl2,制得ClO2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1.【答案】(1)盐酸
(2)富集镁元素
(3)焰色试验
(4)
(5)A;D
【知识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焰色反应;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粗盐提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Mg(OH)2沉淀转化为MgCl2可加入盐酸与之反应。
(2) 镁元素经历了的过程是富集镁元素的过程。
(3) 和 有相同的阴离子,则检验是否含有 ,可通过检验是否含有Na元素来确定,检验Na元素可用焰色试验。
(4)反应物为水和氯化镁,生成物为 溶液和一种酸性气体,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 。
(5)用过量溶液除去 ,用过量溶液除去 ,用过量 溶液除去 ,形成的沉淀过滤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溶液和NaOH。试剂添加顺序注意溶液应在 溶液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 溶液,稀盐酸在过滤后加入以防止沉淀溶解和除去过量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AD
【分析】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提纯得到精盐,母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盐酸溶解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镁固体,电解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1)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a为盐酸。
(2) 和 有相同的阴离子,则检验是否含有 ,可通过检验是否含有Na元素来确定,检验Na元素可用焰色试验。
(4)反应物为水和氯化镁,生成物为 溶液和一种酸性气体,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 。
(5)粗盐提纯实验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加入过量NaCO3溶液除去 ,加入过量溶液除去 ,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NaCO3和NaOH,过滤后加入适量盐酸。其中NaCO3溶液必须在 溶液之后加入。
32.【答案】(1)8 NA
(2)
(3)
(4)
(5)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溶液,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取一定量待检物质,加入10% NaOH溶液至溶液,与银氨溶液混合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若有银镜产生则C中含B,若不产生银镜则C中不含B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1)单键均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一个 分子中含有8个σ键,1mol中含有键的数目为8NA,故答案为:8NA;
(2)由分析可知,C的分子式为C3H4O3,故答案为:C3H4O3;
(3)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D分子间反应生成六元环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5)C为羧酸,B为醛,检验C中是否含有B,只需检验醛基的存在即可,则具体实验方案为: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溶液,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取一定量待检物质,加入10% NaOH溶液至溶液,与银氨溶液混合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若有银镜产生则C中含B,若不产生银镜则C中不含B,故答案为: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溶液,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取一定量待检物质,加入10% NaOH溶液至溶液,与银氨溶液混合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若有银镜产生则C中含B,若不产生银镜则C中不含B。
【分析】C的质谱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1molC的质量为0.1mol×88g/mol=8.8g,0.1molC在足量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和3.6g,n(CO2)=0.3mol,n(H2O)=0.2mol,0.3mol×12g/mol+0.4mol×1g/mol=4g<8.8g,则0.1molC中n(O)=0.3mol,则C分子中N(C):N(H):N(O)=3:4:3,C的分子式为C3H4O3,A的分子式为C6H8,不饱和度为3,A发生已知信息的反应生成OHCCH2CHO和B,D是一种有机酸,则A为,B为,C为,D为。
33.【答案】(1)降低氯气的溶解度,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
(2)
(3)内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黄绿色气体变浅
(4)5
(5)4
(6)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除杂;甲烷的取代反应;有机分子式的推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1)除去Cl2中的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2) 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多步取代反应,、、、,生成氯仿的反应是
(3)由于产生多种氯代物,内壁出现了内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黄绿色气体变浅。
(4) mol 与发生取代反应,测得生成4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每种0.5mol,则消耗氯气0.5mol×1+ 0.5mol×2+0.5mol×3+0.5mol×4=5mol。
(5)丁烷的同分异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正丁烷和异丁烷的
(6) 实验前实验后(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差是烷烃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102.9g-101.1g=1.8g,。
实验前后(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差是烷烃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315.3g-312.0g=3.3g

n(H) :n(C)=8:3所以烷烃分子式为C3H8。
【分析】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生成多种氯代产物,现象是内壁出现油滴,黄绿色气体变浅。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首先必须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燃烧产物来确定各元素的含量,从而得到分子式。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39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0.0(28.8%)
主观题(占比) 99.0(71.2%)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60.6%)
主观题(占比) 13(39.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2(36.4%) 24.0(17.3%)
非选择题 13(39.4%) 99.0(71.2%)
多选题 8(24.2%) 16.0(11.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2.7%)
2 容易 (3.0%)
3 困难 (24.2%)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17.0(12.2%) 8,19,28,32
2 常见离子的检验 4.0(2.9%) 9,14
3 常见气体的检验 13.0(9.4%) 2,14,22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5.0(10.8%) 1,21,31
5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5.0(3.6%) 27
6 离子共存 4.0(2.9%) 1,20
7 浓硫酸的性质 11.0(7.9%) 9,22
8 除杂 39.0(28.1%) 1,10,11,13,15,21,29,30,33
9 焰色反应 6.0(4.3%) 31
10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6.0(4.3%) 30
11 浓硫酸的性质实验 9.0(6.5%) 22
12 分液和萃取 6.0(4.3%) 1,2,10
13 粗盐提纯 23.0(16.5%) 7,18,23,27,31
14 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2.0(1.4%) 10
15 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5.0(3.6%) 32
16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2.0(1.4%) 19
17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9.0(6.5%) 22
18 苯酚的化学性质 2.0(1.4%) 16
19 结构简式 8.0(5.8%) 24
20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8.0(12.9%) 11,23,28
21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7.0(5.0%) 33
22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6.0(4.3%) 31
23 有机分子式的推断与计算 7.0(5.0%) 33
24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6.0(4.3%) 30
25 几种化学肥料的鉴别 14.0(10.1%) 6,26
26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17.0(12.2%) 5,25,31
27 钠的重要化合物 2.0(1.4%) 12
28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5.0(10.8%) 8,28,32
29 甲烷的取代反应 7.0(5.0%) 33
30 苯的结构与性质 2.0(1.4%) 16
31 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8.0(5.8%) 24
32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24.0(17.3%) 3,6,9,12,20,29,32
33 常用仪器及其使用 18.0(12.9%) 2,21,29
34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13.0(9.4%) 5,17,25
35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2.0(1.4%) 19
36 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12.0(8.6%) 4,16,24
37 酯化反应 8.0(5.8%) 24
38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16.0(11.5%) 21,29
39 二氧化硫的性质 2.0(1.4%) 10
40 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9.0(6.5%) 25
41 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12.0(8.6%) 3,15,23
42 肥皂、合成洗涤剂 12.0(8.6%) 26
43 硅和二氧化硅 2.0(1.4%) 4
44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4.0(2.9%) 10,11
45 有机物的鉴别 8.0(5.8%) 28
46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0(3.6%) 27
47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8.0(5.8%) 5,30
48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8.0(5.8%) 24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兴城市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八年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图片版无答案听力音频及原文)

下一篇:13.3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