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元素与物质分类(含解析) 同步练习 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 元素与物质分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和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硝酸和硝酸钠都属于酸
C.和都属于碱 D.和都属于金属单质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NaCl溶液 B.Fe(OH)3悬浊液
C.盐酸 D.稀豆浆
3.最近,哈尔滨市遭遇新一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和BA.5.2.3,属于BA.5进化分支的亚分支。为应对疫情的影响,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75%乙醇、含氯消毒剂、乙醚(C4HnO)、过氧乙酸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防控用品的分类和用途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用品
主要成分 Hg 聚丙烯 NaClO
物质类别 非金属单质 有机物 有机物 盐
用途 测体温 过滤材料、隔离材料 消毒剂 消毒剂
A.A B.B C.C D.D
4.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 纯碱 硫酸钠 B.氢溴酸 烧碱 绿矾
C.碳酸 乙酸 醋酸钠 D.磷酸 熟石灰 苛性钠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根据酸中氢原子的总数确定是几元酸
②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⑤某溶液焰色为黄色,其中一定存在钠盐
⑥溶液中离子个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
⑦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因为其中没有阴阳离子
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故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⑨次氯酸盐均具有漂白作用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下列化学式中,只能用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2H4Cl2 B.C5H12 C.C D.C2H5Cl
7.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 之间
B.区别 胶体和 溶液可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向 溶液中滴加饱和的 溶液可制得 胶体
D.溶液、液溶胶的分散质的粒子能透过滤纸,悬浊液的分散质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8.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均能导电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区分胶体与溶液
9.以下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Fe3O4 CH3COOH NH3 H2O (NH4)2SO4
B. SO2 H2SO4 NaOH Na2O2
C. CO HNO3 Cu2(OH)2CO3 FeSO4
D. H2O NaHSO4 Ba(OH)2 Na2CO3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胶体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得红褐色液体,即为Fe(OH)3胶体
B.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溶解转为黄色溶液
C.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D.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11.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不同可以组成(  )种分散系.
A.3 B.11 C.9 D.6
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胶体是一种纯净物
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1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路,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
C.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14.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错误的是(  )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电解质 盐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A.A B.B C.C D.D
1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半透膜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用滤纸能分离胶体和溶液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以制取Fe(OH)3胶体
C.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凝聚,再继续逐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H2SO4 Ba(OH)2 H2S H2O2
NaHCO3 Cu2(OH)2CO3 KCl CO
HNO3 NaOH CaCO3 CuO
HCl Na2CO3 CuSO4 MnO2
A.A B.B C.C D.D
1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分子直径比Na+小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二、综合题
19.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mol 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煮沸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下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   .
20.阅读下面短文。
光的散射与丁达尔效应
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介质时出现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沿侧向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后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
表1 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当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分散相粒子的直径时就发生光的散射。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 nm的范围,略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直径(1~100 nm),因此当可见光束投射于胶体时,就发生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对于溶液,分散质分子或离子更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而当可见光束通过浊液时,由于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   。
(2)制备Fe(OH)3胶体,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的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填序号)。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 d.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4)CuSO4溶液无明显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   。
21.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5种物质:CuO、CO、MgO、Na2O、Fe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1种物质与其他4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
①   ;
②   .
(2)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
(3)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   和   ,用   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22.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CO2③无水醋酸④铁⑤NaHCO3⑥熔融的氯化镁⑦液氨⑧氨水⑨石灰水=10 ⑩SO2(请用字母填写).
(1)上述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4)上述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5)写出①的水溶液和③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写出过量的②和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写出=10 ⑩溶于水后所得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8)在含0.4mol①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6.72LCO2,气体被完全吸收,则反应后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该过程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9)写出过量的⑤和⑨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6种物质:CO2、CaO、MgO、Fe2O3、Na2O2、Na2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    ;
②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4)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属于分散系中的    和    ,用    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和都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硝酸钠属于盐,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
D.属于非金属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酸:阳离子只有H+,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碱: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OH-。
2.【答案】D
【解析】【解答】溶液和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稀豆浆属于胶体,能稀豆浆,
故答案为:D。
【分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豆浆、云雾、鸡蛋清等都是胶体。
3.【答案】A
【解析】【解答】A.Hg为金属单质,A符合题意;
B.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可以用作过滤材料,隔离材料,B不符合题意;
C.乙醇是有机物,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消毒,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属于盐,有氢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汞为金属单质;
B、聚丙烯为有机物;
C、乙醇为有机物;
D、次氯酸钠属于盐类。
4.【答案】B
【解析】【解答】A.硫酸(酸)、纯碱(盐)、硫酸钠(盐),故A错误;
B.氢溴酸(酸)、烧碱(碱)、绿矾(七水合硫酸亚铁、盐),故B正确;
C.碳酸(酸)、乙酸(酸)、醋酸钠(CH3COONa、盐),故C错误;
D.磷酸(酸)、熟石灰(碱)、苛性钠(NaOH、碱),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答案】B
【解析】【解答】①根据酸电离出H+的数目确定是几元酸,而不是酸中氢原子的总数,如CH3COOH是一元酸,不符合题意;
②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符合题意;
③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④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⑤某溶液焰色为黄色,其中一定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存在钠盐,也可能是NaOH,不符合题意;
⑥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还与离子的迁移速率有关,故溶液中离子个数越多,浓度不一定越大,导电能力不一定越强,不符合题意;
⑦氯化钠晶体是由Na+和Cl-构成的,其不导电是因为其中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液由于水解显碱性,故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符合题意;
⑨次氯酸盐可与空气中的H2O和CO2作用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而由漂白作用,故次氯酸盐均具有漂白作用,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共有②⑧⑨三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混合物:有多种分子的物质;
酸:阳离子只有H+,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碱: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OH-;
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酸性氧化物: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特殊;
碱性氧化物: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铝特殊。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2H4Cl2可以存在同分异构体,ClCH2CH2Cl,CH3CHCl2,所以不只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
B.C5H12可以存在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CH3)4,所以不只表示一种物质,故B错误;
C.C可能为石墨或金刚石,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C错误;
D.C2H5Cl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则该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书写原则进行判断.
7.【答案】C
【解析】【解答】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A不符合题意;
B.区别胶体和溶液可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C.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C符合题意;
D.根据分散质离子直径大小不同,溶液、液溶胶的分散质的粒子能透过滤纸,悬浊液的分散质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胶体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
B.胶体和溶液的区别可用丁达尔效应;
C.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D.滤纸只能使悬浊液粒子不能通过。
8.【答案】C
【解析】【解答】A.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胶体不一定导电,例如淀粉胶体等,A不符合题意;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B不符合题意;
C.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可用作净水剂,C符合题意;
D.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溶液可以导电,但胶体不一定可以导电;
B.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
C.明矾水解可以生成Al(OH)3胶体, Al(OH)3胶体具有净水的作用,可以作为净水剂;
D.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不能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Fe3O4是氧化物,CH3COOH是酸,NH3 H2O是碱,(NH4)2SO4是盐,故A正确;
B、Na2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不是盐,故B错误;
C、Cu2(OH)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是碱,故C错误;
D、NaHSO4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是酸,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且氧元素显负价.
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答案】D
【解析】【解答】A.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红褐色,A不符合题意;
B.由于Fe(OH)3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加入稀硫酸时,SO42-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胶体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又由于Fe(OH)3与H+反应,故可观察到沉淀溶解,B不符合题意;
C.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不符合题意;
D.纳米材料不属于胶体,纳米级微粒才属于胶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对胶体相关知识的考查,结合胶体的制备和胶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分散系中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3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如下表,可以组成9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空气
气 液 汽水、泡沫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气 云、雾
液 液 酒精水溶液
固 液 糖水、盐水
固 气 灰尘
液 固 珍珠
固 固 合金、有色玻璃
故选C.
【分析】分散剂和分散质都存在3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每一种状态的分散剂能够与3种不同状态的分散质组成了3种分散系,所以总共可以组成3×3=9种分散系.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胶体不带电,胶体能发生电泳是因为胶体吸附离子而带电,故A错误;
B.因为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胶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胶体较稳定,静止不容易产生沉淀,属于介稳体系,故C正确;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胶体不带电,胶体粒子带电;
B.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分子构成时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C.胶体是一种均一、介稳定的分散系;
D.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铁沉淀.
13.【答案】D
【解析】【解答】A.溶液和胶体都属于分散系,都呈电中性,A不符合题意;
B.胶体中通过一束光时有明显光路,属于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的溶质微粒比滤纸的空隙小,能通过滤纸,胶体的微粒直径也小于滤纸,也能通过滤纸,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胶体不带电;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C、溶液和胶体中的粒子都能透过滤纸;
D、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
14.【答案】B
【解析】【解答】A、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电解质和盐都属于化合物,盐均属于电解质,则电解质包含盐,应X包含Y,B符合题意;
C、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结合相关概念的从属关系进行分析。
15.【答案】D
【解析】【解答】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用半透膜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方法称为渗析法,不符合题意;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不符合题意;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和溶液中溶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不能用滤纸分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胶体的概念、特点。胶体离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胶体可通过滤纸但不可通过半透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错误;
B.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得不到胶体,故B错误;
C.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荷,故C错误;
D.因Fe(OH)3胶体加入稀硫酸产生聚沉现象,H2SO4与Fe(OH)3反应,沉淀又溶解,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所在;
B.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C.胶体不带电;
D.Fe(OH)3胶体加入稀硫酸产生聚沉现象.
1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H2S属于酸,故A错误;
B.NaHCO3属于盐,故B错误;
C.HNO3是酸,NaOH是碱,CaCO3是盐,CuO是氧化物,故C正确;
D.碳酸钠是盐,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含两种元素,一种是氧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据此分析.
1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属于胶体分散系,故A错误;
B.“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Na+半径小于1nm,故C错误;
D.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
19.【答案】(1)丙;红褐色沉淀
(2)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3)Fe(OH)3胶粒带正电;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解析】【解答】解:(1)甲同学向1mol L﹣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三价铁会水解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丙,红褐色沉淀;
(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道明亮的光路,
故答案为: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3)①通电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的颜色逐渐变深,证明Fe(OH)3胶粒带正电,
故答案为:Fe(OH)3胶粒带正电;
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H2SO4溶液,H2SO4电离出的SO42﹣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会观察到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故答案为: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方法、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检验方法等进行判断即可.
20.【答案】(1)光的散射
(2)FeCl3
(3)d
(4)分散质的离子很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
【解析】【解答】解:(1)根据文章提供信息,产生丁达尔效应实质是光的散射;
故答案为:光的散射;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出现红褐色液体,停止加热,即滴入5~6d饱和氯化铁溶液;
故 答案为:FeCl3;
(3)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直径大小,>100nm是浊液,1nm~100nm之间为胶体,<1nm的为溶液,本质特征为微粒直径的大小,故选项d正确;
故 答案为:d;
(4)根据文章,溶液中分散质分子或离子更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
故 答案为:分散质的离子很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
【分析】(1)产生丁达尔效应实质是光的散射;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出现红褐色液体,停止加热;
(3)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直径大小,>100nm是浊液,1nm~100nm之间为胶体,<1nm的为溶液;
(4)溶液中分散质分子或离子更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
21.【答案】(1)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CO;非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金属氧化物
(2)
(3)溶液;胶体;丁达尔效应
【解析】【解答】解:(1)①根据物质的状态分析,CO为气体,其余为固体;
②根据物质组成和状态来分类,在CuO、CO、MgO、Na2O、FeO中,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uO、MgO、Na2O、FeO属于金属氧化物;
(2)离子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如离子反应H++OH﹣=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Cl2+H2O=H++Cl﹣+HCl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食醋属于溶液,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1)①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②CO;非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金属氧化物;(2);(3)溶液;胶体;丁达尔效应.
【分析】(1)根据各物质的组成以及物质分类的标准进行判断;
(2)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之间有交集;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22.【答案】(1)②⑩
(2)②⑦⑩
(3)①⑤⑥
(4)④⑥⑧⑨
(5)OH﹣+CH3COOH=CH3COO﹣+H2O
(6)CO2+NH3﹒H2O=NH4++HCO3﹣
(7)H2SO3≒H++HSO3﹣、HSO3﹣≒H++SO32﹣
(8)Na2CO3和NaHCO3;4OH﹣+3CO2=CO32﹣+2HCO3﹣+H2O
(9)2HCO3﹣+2OH﹣+Ca2+=CaCO3↓+H2O+CO32﹣
【解析】【解答】解:(1)酸性氧化物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或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故答案为:②⑩;(2)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前提必须是化合物,符合条件的只有氨气,故答案为:②⑦⑩;(3)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故答案为:①⑤⑥;(4)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可以导电,故答案为:④⑥⑧⑨;(5)酸碱中和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为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CH3COO﹣+H2O,故答案为:OH﹣+CH3COOH=CH3COO﹣+H2O;(6)过量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离子方程式:CO2+NH3﹒H2O=NH4++HCO3﹣,故答案为:CO2+NH3﹒H2O=NH4++HCO3﹣;(7)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分步可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3﹣;HSO3﹣≒H++SO32﹣,故答案为:H2SO3≒H++HSO3﹣、HSO3﹣≒H++SO32﹣;(8)溶液中n(NaOH)=0.4mol,则n(NaOH):n(CO2)=0.4mol:0.3mol=4:3=1:0.75,介于2:1与1:1之间,故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且NaOH、CO2无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HCO3,令溶液中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则:根据钠元素守恒有:2a+b=0.4
根据碳元素守恒有:a+b=0.3
联立解得:a=0.1,b=0.2
则n(Na2CO3):n(NaHCO3)=0.1mol:0.2mol=1:2
离子方程式4OH﹣+3CO2=CO32﹣+2HCO3﹣+H2O,故答案为:Na2CO3和NaHCO3;4OH﹣+3CO2=CO32﹣+2HCO3﹣+H2O;(9)将氢氧化钙定为1mol,含1mol钙离子和2mol氢氧根离子,需要2molt碳酸氢根离子,生成1mol碳酸钙、2mol水、1mol碳酸钠,离子反应为2HCO3﹣+2OH﹣+Ca2+=CaCO3↓+H2O+CO32﹣,故答案为:2HCO3﹣+2OH﹣+Ca2+=CaCO3↓+H2O+CO32﹣.
【分析】(1)酸性氧化物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前提必须是化合物;(3)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4)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可以导电;(5)醋酸为弱酸,不能拆;(6)过量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7)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分步可逆电离;(8)溶液中n(NaOH)=0.4mol,则n(NaOH):n(CO2)=0.4mol:0.3mol=4:3=1:0.75,介于2:1与1:1之间,故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且NaOH、CO2无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HCO3.令溶液中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钠元素守恒、碳元素守恒列方程计算a、b的值;(9)利用少定多变法书写.
23.【答案】(1)Na2O2根据物质的类别或是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CO2;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2)CaO+CO2=CaCO3;2Na2O2+2CO2=2Na2CO3+O2
(3)
(4)溶液;胶体;丁达尔现象
【解析】【解答】(1)①根据氧元素的化合价来分类,在CO2、CaO、MgO、Fe2O3、Na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但是Na2O2中元元素是﹣1价,故答案为:Na2O2;根据物质的类别或是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②根据化合物CaO、MgO、Fe2O3、Na2O2、Na2O在常温下的状态均为固态,只有CO2是气态,
故答案为:CO2;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2)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O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在给定的物质中,碱性氧化物氧化钙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的反SiO2+CaO=CaSiO3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即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CaO+CO2=CaCO3;2Na2O2+2CO2=2Na2CO3+O2;
(3)离子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A代表氧化还原反应,B代表离子反应,其中的C代表即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化学反应,故答案为:

(4)生活中的食醋属于溶液,淀粉溶液属于胶体,鉴别二者的方法是丁达尔现象,故答案为:溶液;胶体;丁达尔现象.
【分析】(1)找出不同类的物质,要抓住其余5种物质的共同点,可以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来书写方程式;
(3)根据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不存在包含关系,但二者有交集;
(4)食醋属于溶液,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根据胶体的特点,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下一篇: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