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空气(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空气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个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措施(  )
A.推广新能源汽车 B.绿色出行
C.植树造林 D.多使用化石能源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Fe2O3)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工业上利用空气来获取氧气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D.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用作燃料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C.实验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镁条 B.氢气 C.蜡烛 D.铁丝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和氮气是有用的
B.空气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而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不大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氧气,更有益于人类的发展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运输、电光源等领域
9.国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发展理念的是(  )
A.合理开采矿石 B.秸秆焚烧还田
C.整改污染企业 D.积极植树造林
10.用下列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中错误的是(  )
A.分别通入石灰水中
B.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观察两种气体颜色
D.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
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的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两种反应物均属于化合物
C.X分子是单质 D.X分子中含不同的原子是混合物
12.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充分利用资源,可将垃圾分类回收
B.出门尽量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
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过年气氛
D.超市购物,自带环保布袋
二、填空题
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1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因是   。若将该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看到的现象是   ,把铁丝圈取出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试写出铁丝在高温时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   (填“能”或“不能”)投入有下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三、计算题
16.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在二氧化锰作用下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
(3)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17.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1)(反思与评价)
实验中的磷应该   (填“过量”或“少量”),目的是   。方案一打开止水夹前观察到的现象为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两个方案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代号)。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   、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3)欲制取CO2,C装置相对B装置的优点是   ;若要制得干燥的CO2,应先将气体通过D装置,D中应加入的药品是   ;收集CO2应选择   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
五、综合题
19.通过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学科素养。
(1)请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A.稀有气体B.氮气C.氧气;
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可供给人体呼吸的是   ;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   。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0.空气,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2)实验室中常用红磷燃烧来瀏量空气中气的体积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长江里取出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节约用水,人有责”,下列生活中节水排旋错误的是 (填标号)。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 B.洗菜用水,用来浇花
C.少喝水以节约用水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2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气法,该方法所利用的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
(2)下图是测定某鱼骨中碳酸钙质量的实验。取20g鱼骨加入锥形瓶中,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加入足量食醋,约20小时后至气泡不再产生,再次称量,记录数据。(食醋中主要成分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干燥装置只吸收水)
上述实验逸出的二氧化碳为0.11g,由该数据计算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同学认为反应前锥形瓶中气体是空气,反应结束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鱼骨中实际所含碳酸钙的质量   (选填“高于”或“低于”)实验所测得的值。
(4)服用食醋溶解卡在喉咙处鱼骨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B. 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C. 植物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不符合题意;
D. 多使用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减少二氧化碳的措施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错误,符合题意;
B.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试管中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来获取氧气,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故C说法符合题意;
D、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污染物,所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4.【答案】D
【解析】【解答】A.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做燃料,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气自己不能燃烧,但是能支持燃烧;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不代表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一般情况下,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还有少量的其他气体等;
D、拉瓦锡实验证实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5.【答案】A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过程中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有小水珠出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描述符合题意,故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6.【答案】C
【解析】【解答】A.氧气没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化合反应 ,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 实验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符合题意;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但不是任何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B、根据化合反应定义分析;
C、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镁、氢气、蜡烛、铁丝燃烧现象分析。
8.【答案】D
【解析】【解答】A、空气中的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成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B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二氧化碳植物将无法生长,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运输、电光源等领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用途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B
【解析】【解答】A、合理开采矿石,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
B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C、整改污染企业,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积极植树造林,可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合理开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B、根据焚烧秸秆的危害进行分析
C、根据整改污染企业的好处进行分析
D、根据植树造林的好处进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
B、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变化的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两种气体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C符合题意。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解答
C、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解答
D、根据氧气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答】A.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分析可知该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
B. 两种反应物均由不同元素组成,均属于化合物,B符合题意;
C. 由分析可知X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所以X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 X分子中含不同的原子是化合物,是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相等确定X,依据反应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判断
12.【答案】C
【解析】【解答】A、充分利用资源,可将垃圾分类回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B、出门尽量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过年气氛,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超市购物,自带环保布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的好处分析
B、根据公交出行的好处分析
C、根据燃烧烟花的危害分析
D、根据自带布袋的好处分析
13.【答案】氧气或O2;Al2O3
【解析】【解答】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氧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成分及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
14.【答案】铁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铁丝红热;3Fe+2O2 Fe3O4
【解析】【解答】铁是热的良导体,没有加热的铁圈很容易把热量导走,从而使得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
由于铁丝圈高温灼烧,加速了铁丝圈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过程,由于铁丝圈消耗了蜡烛周围的氧气,也阻止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故蜡烛熄灭.
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说明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故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温度降到石蜡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3Fe+2O2 Fe3O4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结合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
15.【答案】能
【解析】【解答】矿泉水瓶、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填写:能;
【分析】根据常见的可回收物品分析
16.【答案】(1)催化作用
(2)过滤
(3)解: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答:可以生成16克氧气。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参与反应,不溶解,本身的质量不变,则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
(3)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过氧化氢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7.【答案】(1)过量;完全消耗瓶内氧气;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
(2)二;在实验过程中装置一直密封,可以避免白烟或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解析】【解答】(1)实验中的磷应该过量,目的是保证完全消耗瓶内氧气。方案一打开止水夹前观察到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后,因为装置内压强变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为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反应为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2)两个方案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二,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装置一直密封,可以避免白烟或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导致实验误差。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如果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
18.【答案】(1)试管
(2);A;过滤
(3)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随用随开、随关随停;浓硫酸;E;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②处、木条熄灭
【解析】【解答】(1)仪器的名称:试管
答案:试管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将混合物溶解后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固体
答案: ;A;过滤
(3)制取CO2,C装置关闭活塞后装置内压强变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可以控制反应进行;若要制得干燥的CO2,应先将气体通过D装置进行干燥,液体干燥剂常用浓硫酸;收集CO2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一般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选择E装置,长进短出,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可用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②处、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答案: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随用随开、随关随停;浓硫酸;E;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②处、木条熄灭
【分析】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9.【答案】(1)B;C;A
(2)Na+、Cl-
【解析】【解答】(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B;氧气供呼吸,
故答案为: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光,可用于制霓虹灯,
故答案为:A。
(2)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故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写为Na+、Cl-。
【分析】(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20.【答案】(1)1/5或(21%)
(2)4P+5O2 2P2O3
(3)混合物
(4)C
【解析】【解答】(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3 ;
(3)天然水属于混合物;
(4)C说法错误。
【分析】(1)根据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红磷燃烧是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过程。
(3)长江水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以及其他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4)人体每天应当保持正常量的饮水以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量,因此不能通过少喝水来节约用水。
21.【答案】(1);分解反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2)0.0025
(3)高于
(4)不可行;食醋与鱼骨反应缓慢。需要溶解的时间长(食醋中含醋酸的量比较低,需要大量的食醋)
【解析】【解答】(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故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是利用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
(2)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
已知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质量为0.25g,物质的量等于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故相对分子质量为0.0025mol。
(3)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第二次称量的剩余固体质量数值偏大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完全溢出瓶外),计算溢出的二氧化碳质量比实际产生的偏小,所以鱼骨中实际所含碳酸钙的质量高于实验所测得的值。
(4)不可行;食醋与鱼骨反应缓慢。需要溶解的时间长,或者由实验可知,食醋不能完全溶解鱼骨头。(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分析】(1)根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分析;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再由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分析;
(3)根据反应后二氧化碳有残留,二氧化碳质量偏小,则计算碳酸钙质量偏小分析;
(4)根据食醋与鱼骨反应缓慢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专项训练(含解析)2023-2024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下一篇: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