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在、形成的化合物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2.饮用水用Cl2 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 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lO2属于氧化物 B.ClO2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
C.ClO2中含有氧气 D.1个ClO2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①②③表示的都是离子
B.①②③均是稳定结构,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C.①③都是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粒子
D.①②③表示的粒子属于三种不同的元素
4.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密闭容器中用CO2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究某有机物R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前R的质量为0.62g,完全燃烧后经过数据换算可得装置中含有0.88gCO2和0.54gH2O(本实验条件下,空气中CO2和H2O含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为4∶1
B.本实验可推算出R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C.物质R的组成元素中O质量分数最高
D.R可能为C2H6O且实验中可能有剩余
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排列的是
A.大理石、金刚石 B.银、矿泉水
C.面粉、铜绿 D.氦气、氧化铁
6.如图中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B.
C.
D.
7.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原子序数为6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液氧 C.澄清石灰水 D.生铁
9.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坚强后盾,而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帮助我们保持健康体魄的保障,下列做法不科学的( )
A.多加强锻炼,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膨化油炸类食品
B.要防止肥胖,就不能吃富含油脂的食物
C.体育考试前可视情况适量服用葡萄糖,补充能量
D.平常要注意各种营养补充,不能偏食
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B.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可能出现了两种氧化物
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分子的质量不同
C.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间有间隔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对应的氧化物是
A.SiO2 B.CaO C.Al2O3 D.Fe2O3
1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很小,原子更小 B.分子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14.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2N2 B.Cu C.H D.Mg2+
15.2021年10月30日,相关部门报道,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工业化生物合成,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赖氨酸(化学式为C6H14N2O2)是乙醇梭菌蛋白含有的18种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赖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赖氨酸中含有氮气分子
C.赖氨酸中元素质量之比为3∶7∶1∶1 D.赖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g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或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氮原子 ;
(2)3个氢气分子 ;
(3)n个亚铁离子 ;
(4)氧化铝 。
(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6)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7)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其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
17.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
(3)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两种粒子符号)构成的。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填字母序号)。
A.CO和N2 B.SO2和CO2 C.和 D.H2O和NH3
18.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2个镁离子 ;
(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3)高锰酸钾 ;
(4)3H2 ;
(5)ZnCl2 。
三、实验题
19.1.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瑛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 。
(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
四、计算题
20.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XX钙片
【药品规格】每片含碳酸钙0. 625g
【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天两次
请列式计算下列各题:
(1)钙片中的“钙”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分子);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l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1.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CxH12O3),现代科技证明,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8。试计算:
(1)x= 。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22.8g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 g。
参考答案:
1.A
【详解】、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xNy,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m,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m,则 ,x:y=2:3,故选A。
2.C
【详解】A、ClO2是由氯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正确。
B、ClO2是由氯元素、氧元素组成的,B正确。
C、二氧化氯中只含二氧化氯一种成分,不再含有其它成分,因此不含有氧分子,即ClO2中不含有氧气。C不正确。
D、分子由原子构成,ClO2分子由氯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ClO2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3.B
【详解】A、①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B、①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但①③分别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1个电子得到的离子,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错误;C、①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③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正确;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是质子数相同,①②③的质子数分别是8、11、17,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原子,正确。故选B。
点睛: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4.D
【详解】0.88gCO2中C的质量=;0.54gH2O中H的质量=。即R中含C质量是0.24g,含H质量0.06g。所以R中含O质量=0.62g-0.24g-0.06g=0.32g。即R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0.24g∶0.06g=4∶1。A正确;
B、通过前面计算可知,R中含C质量是0.24g,含H质量0.06g。所以R中含O质量=0.62g-0.24g-0.06g=0.32g。即R中含有碳、氢、氧元素。B正确;
C、通过前面计算可知,R中含C质量是0.24g,含H质量0.06g。所以R中含O质量=0.62g-0.24g-0.06g=0.32g。所以R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即物质R的组成元素中O质量分数最高。C正确;
D、通过前面计算可知,R中C、H、O的个数比=,R可能为CH3O。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D。
5.B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者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 A.大理石是由碳酸钙和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单质、混合物的排列,此选项错误;
B.银是由银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矿泉水是由水、矿物质等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符合单质、混合物的排列,此选项正确;
C.面粉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铜绿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单质、混合物的排列,此选项错误;
D.氦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单质、混合物的排列,此选项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C错;
D、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7.A
【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利用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来解答.
【详解】A、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质子数为6,则中子数为14-6=8,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核电荷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6,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生铁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
9.B
【详解】A、少喝碳酸饮料可减少过量糖类的摄入,少吃膨化油炸类食品可减少铅等有毒元素的摄入,正确;
B、油脂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应适量吃富含油脂的食物,错误;
C、葡萄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消化,体育考试前可视情况适量服用葡萄糖,补充能量,正确;
D、平常不能偏食,便可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正确。故选:B。
10.B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A.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故正确;
B.注意反应为中有未参与反应的粒子,故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微粒个数比为2:1:2,故错误;
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所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D.反应中的“ 、“”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这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A.分子不断运动的,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而散发气味;B. 氧气助燃,氢气可燃说明分子的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压强变小,分子的间隔变大;D. 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选A
12.C
【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对应的氧化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故选C。
13.D
【详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与分子、原子的大小、间隔性、运动性关系不大。
故选D。
14.B
【分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详解】A、只能表示2个氮分子,故错误;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物质,故正确;
C、H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错误;
D、Mg2+可表示镁离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赖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赖氨酸是由赖氨酸中分子构成的,不含氮气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赖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之比为(12×6):(1×14):(14×2):(16×2)=36:7:14:16,赖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6:14:2:2=3∶7∶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6.(1)2N
(2)3H2
(3)nFe2+
(4)Al2O3
(5)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7)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详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个氮原子2N;
(2)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3个氢气分子3H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n个亚铁离子nFe2+;
(4)氧化铝中铝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化学式为Al2O3;
(5)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衣服干了;
(7)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其体积变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导致体积变大。
17.(1) 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 P
(2)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均为2层 失 Mg2+
(3)Na+ Cl-
(4)AC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同族(同纵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P。
(2)同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均为2层。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镁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Mg2+。
(3)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号为Na+、Cl-。
(4)A、CO与N2原子数相同,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电子数分别为6+8=14,7+7=14,电子数相等,是等电子体。
B、SO2和CO2原子数相同,但电子数分别为16+8+8=32,6+8+8=22,电子数不同,不是等电子体。
C、碳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原子数均为4,电子数分别为6+8×3+2=32,7+8×3+1=32,电子数相等,是等电子体。
D、H2O和NH3原子数分别为3和4,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
故选AC。
18. 2Mg2+ KMnO4 3个氢气分子 氯化锌这种物质
【详解】(1)镁容易失去2个最外层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镁离子显+2价,2个镁离子就是在镁离子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Mg2+;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
(3)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
(4)H2是氢气分子,前面加数字3表示有3个氢气分子;
(5)ZnCl2可以表示氯化锌这种物质。
19.(1) 滤纸变红 A中溶液慢慢变红,而B中没有变化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对比作用
(3)小瑛的做法不够严谨,因为不能排除空气中物质能够将滤纸变红
【分析】无色酚酞试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就以上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来看,小芳在设计的实验比较严密,如在大烧杯外放置一装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与大烧杯内的无色酚酞试液形成对比,而小瑛设计的实验符合微型化的特征,用到的仪器比较少又节约了药品。
【详解】(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变红;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溶液慢慢变红,而B中没有变化;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对比作用,排除空气的干扰。
(3)两位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小瑛的做法不够严谨,因为不能排除空气中物质能够将滤纸变红。
20.(1)元素
(2)40%
(3)25%
【详解】(1)钙片中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其中含有碳酸钙0.62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是0.625g×40%=0.2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25%。
21.(1)14
(2)14:12:3
(3)4.8
【详解】(1)根据化学式可知,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解得 ,故填14;
(2)由(1)可知,白藜芦醇的化学式为 ,则其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12:3,故填14:12:3;
(3)根据白藜芦醇的化学式, 22.8g白藜芦醇中的氧元素质量为 ,故填4.8;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练习)(无答案)

下一篇:Unit 3 Look at me! 综合达标测试(A 卷)(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