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合理的是
A.元素观:氯酸钾是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B.守恒观:铜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能量观:化学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图书档案室灭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C.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
D.进入菜窖之前应该做灯火试验
3.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风能
4.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 B.石油产品可用于发电
C.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D.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5.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使用不当会造成煤气中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起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
B.用煤炉取暖时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C.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燃气热水器产生一氧化碳的原因是氧气不充足,燃气没有充分燃烧
6.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氧气
C.点燃火柴时,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的着火点降低了
D.镁条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因此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8.2021年11月我国“油转化”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纯净物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石油分馏利用了各成分沸点不同 D.石油中主要含碳、氢、氧元素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H2O反应
B.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没哈气的玻璃片上没有水雾。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C.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 该气体是H2
D. 先将红磷放置在燃烧匙中,然后将红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红磷放置在燃烧匙中不燃烧,加热后燃烧。 说明红磷是否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A.A B.B C.C D.D
10.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木条燃烧更旺,说明x端为电源的负极
B.乙: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丙:将“自制压强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上,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山顶上比山脚下气压高
D.丁:a上浮b悬浮,说明a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b受到的浮力
11.以下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氢能源 D.天然气
12.去年10月,我市多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从而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一些行为和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力推火力发电 B.燃放烟花爆竹
C.露天焚烧垃圾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1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B.夜间煤气泄漏时,应及时打开排风扇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C.为了使天空更蓝,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大气
D.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可以将灶具进风口调大
14.利用所学,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发现煤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通风
C.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有SO2、CO2、NO2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CH4,O3等
15.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C.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最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二、填空题
16.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物质与变化,右图是教材上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根据实验回答。
(1)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
(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 。
17.从H、C、O 、S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名称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1)最常用的溶剂: ;
(2)做干电池中的电极: ;
(3)用作制冷剂 ;
(4)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
18.《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当氧气不足时,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生成水10.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则反应生成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三、实验题
19.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产生使蜡烛熄灭的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 。
(3)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四、计算题
20.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g甲烧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
21.凤凰县家用化石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过程,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指的是
(2)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CH4),完全燃烧16kg的甲烷,可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温馨提示:CH4+2O2CO2+2H2O)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铜在空气中加热,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故B错误;
C、氢原子中有质子、电子,没有中子,故C错误;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图书档案着火要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故正确;
C、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故正确;
D、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D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风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D。
4.C
【详解】A、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正确;
B、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物质,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故正确;
C、石油是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故错误;
D、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燃气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引起中毒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故A项正确;
B、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用煤炉取暖时在煤炉旁放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B项不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C项正确;
D、燃气燃烧不充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燃气热水器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是氧气不充足,燃气没有充分燃烧,故D项正确;
答案:B。
6.D
【详解】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即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选项正确;B、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选项正确;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选项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7.D
【详解】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A错误;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热量,是温度下降,低于蜡烛的着火点,B错误;
C、点燃火柴时,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温度更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C错误;
D、镁条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因此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石油是一种由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化工产品的原料,不是化工产品,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油分馏利用了各成分沸点不同,将石油中各成分进行分离,故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石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还含有其他元素,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因此该实验产生的现象为:瓶子变瘪,但不能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故A错误;
B、呼出的气体在干冷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的现象可得出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的结论,故B正确;
C、含氢化合物燃烧都会生成水,生成水了,不能说就是氢气,故C错误;
D、先将红磷放置在燃烧匙中,然后将红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磷放置在燃烧匙中不燃烧,加热后燃烧,说明红磷是否燃烧与加热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甲实验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气体a为氧气,x端应为电源的正极,错误;
B、乙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对比实验的设计中温度不同,根据20℃冷水中白磷不燃烧,80℃热水中白磷燃烧,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正确;
C、将“自制压强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上,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山顶上气压低,错误;
D、a上浮说明a受到的浮力大于a的重力,b悬浮说明b受到的浮力等于b的重力,而a、b所受浮力大小无法比较,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煤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新能源。
B、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新能源。
C、氢能源是新能源。
D、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新能源。
故选C。
12.D
【详解】A、火力发电一般为燃煤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A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和粉尘;故B错误;
C、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C错误;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空气的质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B
【详解】A、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故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故正确;
B、夜间煤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排气扇通风,通电产生的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错误;
C、为了使天空更蓝,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大气,故正确;
D、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可以将灶具进风口调大,增加氧气的含量,使燃气充分燃烧,故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A. 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选项错误;
B. 发现煤气泄露,立刻开窗通风,降低煤气的浓度,防止煤气达到爆炸极限,不能开启任何电器,防止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C.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有SO2、NO2,CO2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不是污染物,也不能形成酸雨,选项错误;
D.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CH4,O3等,选项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物质与氧气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也可能是缓慢氧化,说法错误;
B.灭火的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
C.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灭火的原理降低温度倒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故错误,说法错误;
答案:B。
16.(1)烧杯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将CO2倒入装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效果。
17.(1)水
(2)石墨
(3)干冰
(4)二氧化硫
【解析】(1)
根据提供的元素,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2)
根据提供的元素,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电极;
(3)
根据提供的元素,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制冷剂;
(4)
根据提供的元素,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18. CH4+2O2CO2+2H2O 7:11
【详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生成水10.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水中氢元素质量等于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则参加反应甲烷的质量为,甲烷中碳元素质量=4.8g-1.2g=3.6g,设:CO的质量为x ,则CO2质量为(10g-x),则有:,x=5.6g,二氧化碳质量=10g-5.6g=4.4g,反应生成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5.6g:4.4g=7:11。
19. Na2CO3+2HCl=2NaCl+H2O+CO2↑ 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 ABC
【分析】(1)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分析;
(3)根据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解答。
【详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如果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故填: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
(3)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
A.一段时间后,氧气消耗完,蜡烛熄灭,说法正确;
B.烧杯中的氧气反应完,在外界压强的作用下,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说法正确;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说法正确;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不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含有氮气以及少量的氧气等,说法错误;
故填:ABC。
20. 56g/56克
【详解】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g甲烧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甲烷中水的质量为16g-12g=4g,根据元素守恒,则生成水的质量为。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11x和7x,则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可知,解得x=2,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别为22g和14g,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22g+14g+36g-16g=56g。
21.(1)天然气
(2)44kg
解:设可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答:可产生44kg二氧化碳。
【详解】(1)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指的是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3-2024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