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25 g溶质
3.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②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水的电解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完全燃烧
5.下列图标中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面粉加入水中可形成溶液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D.NaCl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7.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氧化铜 B.铁粉 C.氢氧化铁 D.硝酸钾
8.2020年呻国水周”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A.为了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C.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D.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9.恒温条件下,向两份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硫酸、Na2SO4溶液,分别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乙曲线所示。通过分析该图推埋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
B.乙曲线N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
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生成大量水
D.乙曲线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SO42﹣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 B.测定溶液的pH
C.检查气密性 D.量取5.5mL液体
11.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 B.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向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2.下列不同名称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湖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软水
13.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硫 C.氢气 D.铁丝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二、填空题
16.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中国水周”,2022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1)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浇菜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禁用含磷洗衣粉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海水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航天员空在间站主要是通过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氧气。请写出空间站获得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20g水中加入 g A物质,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3)40℃时,如果A、B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该质量分数可以是 (填编号)。
A.20% B.28% C.40% D.50%
(4)除去固体B中混有的少量固体A,具体的操作流程是 (填序号)。
①蒸发结晶 ②洗涤干燥 ③加水溶解 ④趁热过滤
18.水是由 和 组成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
三、实验题
19.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Y 。
(2)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 ,使过滤速度过慢,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蒸发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
20.某实验小组向12g石灰石样品中不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1.实验室要将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密度1.14g/cm3)。
(1)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体积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需加水的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但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反应,如灯泡发光灯,故错误;
B、氧化铝是致密的保护膜,而氧化铁不是致密的,故错误;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敞口放置后质量减少,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质量会增加,故错误。故选C。
2.D
【详解】A、根据溶解度的曲线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的曲线图可知,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两者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溶解度的曲线图可知,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所以N点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的曲线图可知,由于在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 g,即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25 g乙,125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 g,不是100 g乙的饱和溶液,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②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故B错误;
C、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②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故C错误;
D、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D
【详解】A、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质量是相等的;故选项错误;
B、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故选项错误;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氧气,固体总质量减少,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变大,待反应完全后,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选项错误;
D、木炭与氧气反应:C+O2CO2,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待容器内的氧气反应完全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图为节能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为国家节水标志,选项符合题意;
C、图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为严禁烟火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错误;
B、面粉加入水中不可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正确;
D、NaCl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本物质,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氧化铜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B.铁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8.C
【详解】A、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会污染土壤,错误;
B、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但人均淡水量少,所以要节约用水,错误;
C、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节约用水,正确;
D、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在M点液体的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液体呈中性为无色,选项A正确;
B.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呈碱性,液体为红色,选项B错误;
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继续加稀硫酸,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多,选项C错误;
D.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故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中混合液体呈什么颜色,要根据混合液体中的成分确定,甲曲线M点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酚酞在中性时呈无色;而乙曲线N点液体,因为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无论反应程度如何,溶液一定呈碱性,酚酞呈红色。
10.C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姿板上,用玻璃棒蔬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 5mL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A、将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变小,故溶质质量分数变小,A符合题意;
B、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由于温度不变,故溶解度不变,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向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蔗糖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溶质质量分数由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决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除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还有温度。
12.C
【详解】A、湖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软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错误,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正确,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误;B、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几乎不含或含有较少的钙镁化合物,钙镁化合物可以和肥皂水反应生成沉淀,因此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起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起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B正确;C、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的大小并没有变化,故C错误;D、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而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B.
15.B
【详解】A、降低温度并不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就是只针对某物质饱和,能再溶解其它物质的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故不符合题意
16.(1)ABCD
(2)D
(3)
(4)C
【详解】(1)A、用淘米水浇花、浇菜,能节约水资源,该选项符合题意;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能节约水资源,该选项符合题意;
C、禁用含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污染,该选项符合题意;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CD。
(2)A、河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不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水分子,而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 ”表示水分子,故选C。
17. 40 12 AB ③①④②
【详解】(1)由图可知,4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故20g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后最多可溶A物质的质量为12g,
(3)40℃时,如A、B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7.5%,故A、B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时可能是刚刚饱和的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故选AB;
(4)除去固体B中混有的少量固体A,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故填③①④②
18. 氢元素 氧元素 2:1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多,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少,为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填:氢元素;氧元素;2:1。
19. 蒸发皿 堵塞滤纸 引流 偏大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详解】(1)仪器Y名称的名称为蒸发皿,故填:蒸发皿。
(2)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堵塞滤纸,使过滤速度过慢,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偏大。蒸发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0.(1)4.4g (2) 5%
【详解】(1)稀盐酸加入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消耗146g稀盐酸,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
(2)解:设146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y=7.3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1.(1)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100g×98%=20%×x
x=490g
则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体积是490g÷1.14g/cm3≈429.8mL。
(2)需要加水的质量为490g-100g=390g
则加水的体积为390g÷1g/cm3=390mL
答:(1)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体积是429.8mL。(2)需加水的体积为390mL。
【详解】(1)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详见答案。
(2)详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2023-2024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