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23-2024度初中化学期末考试卷

2023-2024学年度初中化学期中考试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1-8单元;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 B.食物腐败 C.湿衣服晾干 D.糯米酿甜酒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属铜 B.硫酸铜 C.硅 D.蒸馏水
3.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冰雪融化 C.干冰升华 D.钢铁生锈
4.下列关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产生蓝紫色火焰 B.镁带: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产生浓厚的白雾 D.蜡烛:生成二氧化碳
5.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备下列性质中的
A.该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该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6.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丙、丁的质量比为1:1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B.生成物丁可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
8.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B.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9.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10.某物质可能含有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该物质可能为
A.FeO B.Fe3O4和 Fe2O3 的混合物
C.Fe2O3 D.FeO和Fe2O3的混合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元素对应的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
名称 镁 钠 钾
元素符号 O C Ca
12.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1)三个氮原子 。
(2)五氧化二磷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5)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 。
14.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唐代化学家马和最先发现氧气,他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 (填“阳气”或“阴气”)。
(2)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在长跑时急促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B 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3)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生成氧气的是 。
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4)如图1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氧气”若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
A 稀有气体
B 水
C 蜡烛
②“氧气”若不能从甲处通过,除①举例的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名称)
(5)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2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并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三、推断题
15.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钾 氯 锰 氧 氮 铁 氢 碳 硫
元素符号 K CI Mn O N Fe H C S
(1)空气中含量最多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查阅资料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①请写出F物质的化学式:F 。
②从A与二氧化锰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二氧化锰操作方法的名称叫 。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Ⅰ.A生成B和C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Ⅱ.B和D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Ⅲ.整个流程图里发生化学反应里,分解反应共2个,化合反应共2个
四、流程题
16.九年级学生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装置Ⅱ内为活性炭。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I、Ⅱ、Ⅲ序号)。
(3)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为硬水,D中含有较多的 化合物。
(4)小明用装置Ⅲ提取某溶液中的固体,简述过滤后洗涤固体的操作过程 。
五、实验题
17.Ⅰ.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G的名称是 ,它的用途是 。
(2)利用图中仪器 组合(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从A~G中选择),可制取并收集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Ⅱ.如图所示,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装置漏气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六、综合应用题
18.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1)我国水质按功能可分为五类,如下是水质分类表:
类别 主要适用范围
Ⅰ类 源头水,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受外界污染
Ⅱ类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
Ⅲ类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Ⅴ类 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
①宝象河水库是昆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之一,其水质至少要达到 类。
②研究性学习小组取某二级自然保护区水样,按下图所示模拟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物质X的名称是 ,可用 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③今年滇池外海水质连续5个月保持Ⅳ类水质,水质持续向好。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标号)。
A.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 组成。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的目的是 。
七、科学探究题
19.“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
研究性质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Ⅰ、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
(1)请完成下列表格的相关内容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或结论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① 向盛有5mL 5%的 溶液的试管中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能分解, 但是反应速度太慢 二氧化锰是过氧 化氢分解制氧气 的催化剂
② ,再向试 管内伸入带火星的 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 生, 二氧化锰能加快 过氧化氢分解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他补充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2)实验一:称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并与反应前的称量数据作比较,其目的是 。
(3)实验二:另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其目的是证明 。
Ⅱ、寻找新的催化剂
【实验拓展】小红同学用、CuO两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混合,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操作:取30粒含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另一种CuO的海藻酸钠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2所示)。

(4)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 。
(5)用含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
(6)从实验曲线看,反应温和、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 。则利用该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交流反思】查阅资料得知:、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Ⅲ、氧气性质实验
(8)用少量的5%过氧化氢溶液先后收集两瓶氧气来做硫、铁丝和氧气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做硫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 :在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只看到铁丝一阵红热,但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 。

八、计算题
20.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取27g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17.4g,试回答:
(1)反应后可生成氧气____克;
(2)17.4g剩余固体中含有_____和_____两种物质。
(3)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____克。

试卷第2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汽油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糯米酿甜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金属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3.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B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橘黄色火焰,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分析】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适用于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详解】A、该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只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该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符合题意;
D、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所以生成物中丙、丁的质量比为44:18=22:9。A不正确;
B、据A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氧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化合物,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所以该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正确;
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没有发生改变。C正确;
D、据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HCHO,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知,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7.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丁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故B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反应物中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中含有单质和化合物,故C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配平后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1:6,故D错误;
故选D。
8.D
【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改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说法错误;
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涉及到氢气、二氧化碳、水和甲烷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C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种物质混合,当总质量一定时,无论两种物质的质量比如何,燃烧生成水的质量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混合的两种物质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详解】①乙炔(C2H2)和苯(C6H6)中,由于二者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个数比相同,都为1:1,故二者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②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由于二者碳原子和氢原子和氧原子三种原子个数比相同,都为1:2:1,故二者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③由于每个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但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每一个乙醚分子比一个丁烷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错误;
④每个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分子中都含有8个氢原子,由于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甲苯(C7H8)的相对分子质量=12×7+8=92;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12×3+8+16×3=92].即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故答案为C。
10.D
【详解】解: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7.8%;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0%;
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2.4%;
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由此判断:A、C不符合题意;
B、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75%;
D、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个小于75%,1个大于75%;
故选D。
11. 氧 碳 钙 Mg Na K
【详解】O表示的元素是:氧;C表示的元素是:碳;Ca表示的元素是:钙;镁的元素符号为:Mg;钠的元素符号为:Na;钾的元素符号为:K;
12. NaCl +1
【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在反应中,反应前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2、1,所以X的化学式为NaCl;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aClO中钠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比为正一价、负二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x +(﹣2)=0,则x=+1价;
13.(1)3N
(2)P2O5
(3)Al
(4)H2O
(5)O2-
【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可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氮原子表示为:3N;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可知: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P2O5;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氯元素,化学式为:Al;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表示为:H2O;
(5)该微粒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是10,所以是氧离子,表示为O2-。
【点睛】
14. 阴气 BD ③ AB 木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详解】(1) 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得多,故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阴气;
(2)A、人在长跑时急促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故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正确;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故错误;
故选:BD;
(3) ①食物腐败,是食物和氧气反应,故错误;
②煤炭燃烧,是煤炭和氧气反应,故错误;
③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故正确;
④人的呼吸,是吸进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③;
(4) ①A、稀有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能通过;
B、水不能和氧气反应,能通过;
C、蜡烛能和氧气反应,不能通过;
故选:AB;
②木炭能和氧气反应,不能通过。
(5)甲瓶口向上,乙瓶口向下,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说明乙瓶中氧气扩散快,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15.(1)N2
(2)
(3) CO2 过滤 ⅠⅡⅢ
【详解】(1)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物质的化学式为N2;
(2)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A~ 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F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是无色气体,故E是硫,B是氧气,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G是二氧化硫;C通电会生成B氧气,故C是水,H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且A是无色液体,故A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D会生成F二氧化碳,且D是黑色固体,故D是木炭,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
①由分析可知F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②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若要从混合物中分离二氧化锰,可采取过滤操作,过滤是将固液分离的一种方式;
③Ⅰ、A生成B和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Ⅱ、B和D的反应是氧气和木炭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Ⅲ、由分析可知A生成B和C的反应是分解反应,C生成B和H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和D生成F的反应是化合反应,B和E生成G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分解反应共2个,化合反应共2个,说法正确;
故选ⅠⅡⅢ。
16.(1)明矾(填絮凝剂也行)
(2)Ⅱ
(3)可溶性钙、镁
(4)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为止,待水自然流干,再重复操作2~3次
【详解】(1)A物质是明矾,用来吸附悬浮的小的颗粒物;
(2)图I是蒸馏操作,得到蒸馏水;图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图Ⅲ是过滤操作,将固液分离;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Ⅱ;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4)过滤后洗涤固体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为止,待水自然流干,再重复操作2~3次。
17.(1) 集气瓶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2) ABEG 2H2O22H2O+O2↑
(3)a
(4) 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
(5)ABD
【详解】(1)图中仪器G的名称是集气瓶,可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2)从A~G中选择,制取并收集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可为氧气,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择装置ABEG,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若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气体,因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
(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热,则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5)A、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空气进入,导致质量增大,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导致质量减小,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C、红磷太少,但与氧气发生反应,且总质量不变,天平平衡,不符合题意;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此时气球膨胀,受到空气浮力增大,导致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故选ABD。
18.(1) Ⅲ 活性炭 肥皂水 ABD
(2) 氢元素和氧元素 增加水的导电性
【解析】【小题1】①宝象河水库是昆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之一,由表格可知,生活饮用水其水质至少要达到Ⅲ类。
②物质X有吸附的作用,所以是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起到吸附作用。可用肥皂水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加了肥皂水软水中产生大量气泡,硬水在产生大量浮渣。
③A.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水中部分动植物有利于水体净化,所以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D.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故选:ABD
【小题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通过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的目的是增加水的导电性。
19.(1) 向盛有5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探究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
(3)探究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4)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
(5)产生的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
(6) 氧化铜/CuO
(7)B
(8)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氧气浓度太低
【详解】(1)②为了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应该控制变量,即一个加入二氧化锰,一个不加,其他因素相同,所以向盛有5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实验一:称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并与反应前的称量数据作比较,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
(3)另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4)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为了控制变量,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
(5)60s时压强瞬间回落,是因为加入催化剂后产生的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
(6)由图可知,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生成氧气速率过快,使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反应速率适中,相对温和一些;
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7)A、MnO2并不是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氧化铜均可作催化剂,符合题意;
C、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不符合题意;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以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如二氧化锰是高锰酸钾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在实验过程中只看到铁丝一阵红热,但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氧气浓度太低,导致反应没有发生。
20.(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27g﹣17.4g=9.6g。
(2)由于是充分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钾和做催化剂的二氧化锰。
(3)设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详解】见答案。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2023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题组(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