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2023-2024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解析)


12.4 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师版)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  )
A.山顶上形成薄雾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 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答案】D
【详解】A.雾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是灯丝升华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水汽化吸热制冷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实行“人工降雨”时,将干冰撒入冷空气层中,使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的形成属于下列的哪种物态变化(  )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凝华
【答案】D
【详解】将干冰撒在云层里,干冰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会熔化为小水滴,实现人工降雨;故小冰晶的形成属于凝华过程。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固态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是熔化,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是凝华。
故选B。
4.以下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
B.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
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D.霜的形成
【答案】B
【详解】A.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冰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口内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发生了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发生了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下列描述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雨水:河水破冰 B. 白露:露似珍珠
C. 霜降:霜满枝头 D. 大寒:冰封万里
【答案】C
【详解】A.河水破冰,是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冰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花上露,叶上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贤哥提醒您,霜降到了,注意添衣保暖,愿您霜降快乐,天天好心情!关于霜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液化 B.霜的形成是凝华
C.霜的形成要吸热 D.霜的形成是汽化
【答案】B
【详解】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即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这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关于霜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化吸热 B.液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答案】D
【详解】霜是由于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凝华形成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暑假里,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答案】A
【详解】AB.夏天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需要放热,故A正确,B错误;
CD.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
故选A。
9.家庭用的白炽灯,用了一段时间过后,灯丝变细,灯泡变黑。根据物态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是钨丝熔化后是钨液体凝固
B.先是钨丝熔化后是钨蒸气凝华
C.先是钨丝升华后是钨液体凝华
D.先是钨丝升华后是钨蒸气凝华
【答案】D
【详解】白炽灯灯泡长期使用后,钨丝因升华变细,横截面积变小;灯泡熄灭后,灯泡内温度下降,升华后的气态的钨蒸气会放出热量凝华为固态的钨颗粒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灯泡会变黑,故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10.关于下列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珠帘不卷夜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详解】A.冰是液态的水放热后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1.寒冬时节,窗玻璃上在清晨时可以看到附着一层冰花(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冰花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与霜的形成原理相同
C.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D.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B
【详解】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温度较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放出热量,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玻璃窗上就会出现“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侧,与霜的形成原理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 D.大寒,滴水成冰
【答案】C
【详解】A.冰雪消融,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小液滴,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的雾,属于液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冰晶,属于凝华,故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小明发现冬天家里放暖气时,窗户玻璃常常会上雾,可以擦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除雾。室内的固体清香剂使空气闻起来非常舒服,这属于 (填物态变化)现象,此过程要 热量。
【答案】 内侧 升华 吸收
【详解】[1]小明发现夏天汽车从阴凉的地下车库开出后,车窗玻璃常会上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可以擦车窗玻璃的外侧除雾。
[2][3]车内的固体清香剂使车内空气闻起来非常舒服,这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14.在易拉罐中放入盐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轻轻搅拌半分钟,可以看到罐底出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该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凝华 放热
【详解】[1][2]盐和碎冰搅拌时,易拉罐壁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壁,凝华成白霜,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15.如图甲炎热的夏天施工地段往往会安装喷淋系统,利用喷出的水雾 吸热,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如图乙北方的冬天美丽的雾凇是水蒸气 形成的。
【答案】 蒸发 凝华
【详解】[1][2]蒸发是从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是属于吸热过程,安装喷淋系统就是利用喷出的水雾蒸发吸热,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凝华是从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是属于放热的过程,北方美丽的雾凇就是利用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6.人工降雨常采用向云层喷洒干冰的方法,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有些直接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在重力作用下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小冰粒遇到暖气流就又 成雨滴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填物态变化)
【答案】 升华 凝华 熔化
【详解】[1][2][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水蒸气凝华为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小雨滴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降雨。
1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 (选填“甲”、“乙”或“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 过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 丙 升华
【详解】[1][2]由图知,丙到甲放热,甲到乙放热,所以丙为气态,甲为液态,则乙为固态;乙到丙是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所以是升华。
18.甲、乙两图是课堂上老师操作探究的“碘的升华”实验,其中甲图是直接用酒精灯对放有碘的碘锤进行加热,乙图是把放有碘的碘锤放入热水中进行加热,对于甲,乙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选 更好,理由是 ;在碘完全升华为碘蒸气后,要使碘蒸气迅速凝华可采取的方法是 ,碘凝华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乙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碘的熔点,故碘发生升华而非熔化 停止加热 放热
【详解】[1][2]实验中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600℃,在加热过程,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先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碘蒸气,不一定是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将碘升华管放在沸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乙的加热方式好。
[3][4]停止加热后,碘锤的温度降低,玻璃锤内的紫色气体渐渐消失,大量碘颗粒附着在玻璃锤内壁,表明碘发生了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情况。

(1)微微加热密封有固态碘颗粒的玻璃锤,发现玻璃锤内没有出现液态碘就直接出现紫色碘蒸气,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词);
(2)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一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3℃,甲图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玻璃锤,乙图用沸水加热玻璃锤。 图所示方案更合理,理由是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词)。
【答案】 升华 乙 熔化
【详解】(1)[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2][3]选用乙图更合理,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沸腾后保持不变,此时碘发生升华现象,而直接在火焰上加热,因为火焰的温度超过碘的熔点和沸点,碘会熔化,再汽化,而不是升华现象。
20.课上老师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
(1)把干冰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这是由于试管中干冰 (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吸收热量,使试管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试管外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形成霜。
(2)把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如图乙所示,杯中的水立即就“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B.“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答案】 升华 放出 C
【详解】(1)[1][2]干冰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试管壁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管外,形成霜,是凝华现象。
(2)[3]A.气泡内主要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形成的气态的二氧化碳,故A错误;
B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21.如图所示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已知一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在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过程中,会观察到 ;停止加热后,会观察到 ,这是因为 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实验后,在交流与评估时,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为400℃,于是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 。
【答案】 烧杯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汽 烧瓶底部出现固体碘 碘蒸汽在烧瓶底部 凝华 见解析
【详解】(1)[1]在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过程中,烧杯中的固态碘吸热发生升华,会观察到烧杯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汽。
[2][3][4]停止加热后,气态碘蒸气在底部放热凝华成固态碘颗粒附在烧杯底部,因此会观察到烧瓶底部出现固体碘。
(2)[5]补充器材:一个碘锤
实验操作: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将碘锤浸没在热水中,观察碘锤中碘状态的变化。
分析说明: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不会达到碘的熔点,因此碘锤中的固态碘不会发生熔化,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的,说明碘是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

试卷第1页,共3页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12.4 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师版)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  )
A.山顶上形成薄雾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 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2.实行“人工降雨”时,将干冰撒入冷空气层中,使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的形成属于下列的哪种物态变化(  )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凝华
3.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以下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
B.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
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D.霜的形成
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下列描述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雨水:河水破冰 B. 白露:露似珍珠
C. 霜降:霜满枝头 D. 大寒:冰封万里
6.花上露,叶上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贤哥提醒您,霜降到了,注意添衣保暖,愿您霜降快乐,天天好心情!关于霜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液化 B.霜的形成是凝华
C.霜的形成要吸热 D.霜的形成是汽化
7.“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关于霜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化吸热 B.液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8.暑假里,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9.家庭用的白炽灯,用了一段时间过后,灯丝变细,灯泡变黑。根据物态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是钨丝熔化后是钨液体凝固
B.先是钨丝熔化后是钨蒸气凝华
C.先是钨丝升华后是钨液体凝华
D.先是钨丝升华后是钨蒸气凝华
10.关于下列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珠帘不卷夜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1.寒冬时节,窗玻璃上在清晨时可以看到附着一层冰花(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冰花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与霜的形成原理相同
C.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D.需要吸收热量
12.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 D.大寒,滴水成冰
二、填空题
13.小明发现冬天家里放暖气时,窗户玻璃常常会上雾,可以擦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除雾。室内的固体清香剂使空气闻起来非常舒服,这属于 (填物态变化)现象,此过程要 热量。
14.在易拉罐中放入盐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轻轻搅拌半分钟,可以看到罐底出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该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5.如图甲炎热的夏天施工地段往往会安装喷淋系统,利用喷出的水雾 吸热,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如图乙北方的冬天美丽的雾凇是水蒸气 形成的。
16.人工降雨常采用向云层喷洒干冰的方法,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有些直接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在重力作用下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小冰粒遇到暖气流就又 成雨滴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填物态变化)
1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 (选填“甲”、“乙”或“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 过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8.甲、乙两图是课堂上老师操作探究的“碘的升华”实验,其中甲图是直接用酒精灯对放有碘的碘锤进行加热,乙图是把放有碘的碘锤放入热水中进行加热,对于甲,乙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选 更好,理由是 ;在碘完全升华为碘蒸气后,要使碘蒸气迅速凝华可采取的方法是 ,碘凝华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情况。

(1)微微加热密封有固态碘颗粒的玻璃锤,发现玻璃锤内没有出现液态碘就直接出现紫色碘蒸气,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词);
(2)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一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3℃,甲图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玻璃锤,乙图用沸水加热玻璃锤。 图所示方案更合理,理由是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词)。
20.课上老师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
(1)把干冰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这是由于试管中干冰 (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吸收热量,使试管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试管外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形成霜。
(2)把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如图乙所示,杯中的水立即就“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B.“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21.如图所示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已知一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在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过程中,会观察到 ;停止加热后,会观察到 ,这是因为 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实验后,在交流与评估时,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为400℃,于是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 。

试卷第1页,共3页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16.1电流做功同步练习-2023-2024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