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3分)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中学生的高度:16.4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
2.(3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山和船 C.船和地面 D.风和地面
3.(3分)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早晨的浓雾
5.(3分)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6.(3分)下列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凝固点低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外壁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水蒸气的凝华
D.98℃的水也可以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7.(6分)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
8.(4分)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m/s,合   km/h。
9.(2分)某同学从象达去甘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0.(6分)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
11.(8分)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水发生了   和   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   现象。
12.(6分)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3.(4分)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   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三、做题识图题(5分)
14.(3分)如图所示,用两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尺精密些,A尺的分度值是    ,其示数是    cm。
15.(2分)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6.(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
17.(12分)王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
(3)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象可知:当大气压    (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4)B、C组同学得到图乙b、c两种不同图象,b、c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5)图丁中    是水沸腾时的图象。
(6)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是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
五、综合题(共21分)
18.(3分)炎炎夏日,辰辰发现吃冰棒会感到凉快,扇扇子也会感到凉快
19.(8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0.(10分)某同学乘着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有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时离山崖有多远?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3分)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中学生的高度:16.4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A、张开手掌,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比此长度小一些,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1.65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元硬币的厚度在2mm左右,应该为6.4mm=0.24cm;
D、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5cm左右,应该是13.5cm=1.35dm。
故选:A。
2.(3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山和船 C.船和地面 D.风和地面
【答案】C
【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
【解答】解:A、船与风和水的距离没有变化。
B、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自身。
C、以船为参照物,所以山是运动的,船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该选项错误。
故选:C。
3.(3分)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答案】B
【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解答】解: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镜面上发生了液化现象,附着在玻璃镜面上,玻璃镜面上的水又变为水蒸气;
故选:B。
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早晨的浓雾
【答案】A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形成了水蒸气散发在空气中;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故选:A。
5.(3分)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答案】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从波形上显示为排列密集;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从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远;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则音调相同,则响度也相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6.(3分)下列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凝固点低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外壁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水蒸气的凝华
D.98℃的水也可以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B
【分析】(1)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2)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解答】解:A、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酒精蒸发时带走部分热量,故A错误;
B、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水银先凝固了,一般选酒精温度计;
C、夏天,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来的;
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98℃的水也可以沸腾,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7.(6分)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 路边的人 为参照物。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 汽车(或乘客和司机) 为参照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车的位置不变,所以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
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路边的人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
树木相对与汽车(或乘客和司机)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
故答案为:汽车;路边的人。
8.(4分)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200 m/s,合 720 km/h。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已知s=1000m,t=5s,根据速度公式v=即可求出飞机飞行的速度,再根据m/s和km/h之间的进率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v===200m/s,
∵1m/s=4.6km/h。
∴200m/s=200×3.2km/h=720km/h。
故答案为:200;720。
9.(2分)某同学从象达去甘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2.4 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s,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8====,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3====,
物体全程时间t=t8+t2,
全程平均速度:
v===2.4m/s。
故选答案为4.4。
10.(6分)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 升华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汽化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液化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1)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衣服上冰变成了水蒸气;
(2)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由液态变成气态;
(3)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
11.(8分)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液化 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水发生了 汽化 和 液化 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 凝华 现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1)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当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水受热会汽化成水蒸气,即为“白气”;
(3)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凝华。
12.(6分)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振动 产生的,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3.(4分)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 蒸发(汽化)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 吸引 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
【解答】解: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
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故答案为:蒸发(汽化);吸收。
三、做题识图题(5分)
14.(3分)如图所示,用两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A 尺精密些,A尺的分度值是  1mm ,其示数是  2.18 cm。
【答案】A;1mm;2.18。
【分析】(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
(2)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
【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3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1cm;
(2)如图所示,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5cm,右侧读数为2.18cm。
故答案为:A;1mm。
15.(2分)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32 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0和5之间;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2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30s+8s=32s。
故答案为:32。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6.(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由图读出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再读出走s2的路程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算出的速度偏大。
(3)由图知,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1=120cm=1.5m,所用的时间t1=5s,
vAC===0.24m/s;
走s4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s5=s7=×120cm=60cm=6.6m,
vAB===0.2m/s;
故答案为:(1)v=.(2)大;8.2。
17.(12分)王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固定  B (选填“A”或“B”)的位置。
(2)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
(3)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象可知:当大气压  < (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4)B、C组同学得到图乙b、c两种不同图象,b、c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质量 不同。
(5)图丁中  a 是水沸腾时的图象。
(6)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是  液化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作出水沸腾的图象;
(3)水的沸腾过程吸热热量,温度不变;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4)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Q=cmΔ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可能是水的初温不同。
(5)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6)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作出水沸腾的图象;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过程吸收热量,所以沸点是98℃,所以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如乙图,B、C组得到b,两个小组水初温相同,根据Q=cmΔt知。
(5)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6)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4)质量;(6)液化。
五、综合题(共21分)
18.(3分)炎炎夏日,辰辰发现吃冰棒会感到凉快,扇扇子也会感到凉快
【答案】(1)“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是利用了冰棒的熔化吸热,所以觉得凉快;
(2)“扇扇子感到凉快”,因为扇扇子,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从身体吸热,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感到凉快。
【分析】(1)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根据熔化的定义,以及熔化时吸热进行分析。
(2)扇扇子感到凉快是蒸发加快造成的,要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入手分析解答。
【解答】答:(1)“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是利用了冰棒的熔化吸热;
(2)“扇扇子感到凉快”,因为扇扇子,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所以感到凉快。
19.(8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200米。
【分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13:30﹣4:30=6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
(2)v′=144km/h=40m/s,
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m/s×20s=8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800m﹣600m=2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200米。
20.(10分)某同学乘着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有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时离山崖有多远?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先求出声音从汽艇传到高崖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的变形式计算出此处到高崖的距离。
(2)若汽艇运动,如图,在A处喊话,因为声速大于汽艇的速度,所以声音从A→C、回声由C→B.设声音的传播所用时间为t,在这个时间内,汽艇由A→B,所用时间也为t。注意:声音传播时,汽艇仍在行驶。
【解答】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高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
所以t=×7s=2.5s,
因为v=,
所以汽艇到高山的距离:
s=vt=340m/s×5.5s=850m。
(2)由题知汽艇由A→B所用时间:t=5s,
汽艇行驶的路程:sAB=v艇t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AC+sBC=v声t,
因为sAB+sAC+sBC=4sAC,
所以v艇t+v声t=2sAC
代入数据:(10m/s+340m/s)×5s=6sAC,
所以sAC=875m
答:(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850m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叫时离高崖875m远。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第三章 物态变化 检测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