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B.已知s(s)+0,(g)-S0,(g)△H=akJ·mo1-'S(g)+0,(g)=S0,(g)△H=bkJ·o1-,
则aC.己知H2(g)+I2(g)≥2HI(g)△H=-akJ·mol-',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2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
D,已知Na0H(aa)+HC1(aq)=NaC1(aq)+H,0(1)△H=-57.3 kJmol-I,则含1 molNa0(H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铵盐的溶解、酸碱中和反应、电解熔融氧化铝都是自发过程
B.2B(s)十N(g)=2BN(s)常温下自发,说明反应放热,且化学反应速率快
C.室温下,H(g)和0,(g)混合无液态水生成,说明2H2(g)+0(g)=2H,0(1)△H>0
D.已知2C0(g)=C0(g)十C(s),T=980K时,△G0,则当温度低于980K时,C0将发生分

3.用0,65g锌粒与10mL1.0mol/L疏酸反应制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氢
气的产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有几项()
①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
②将反应溶液适当加热
③向反应液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
④用10ml98%硫酸代替10mL1.0mol/L的硫酸
⑤再加入10mL2.0mo1/L盐酸
显箱的目的张漆中赛忠(
⑥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CH,C0ONa固体
比滚的法空宝需中是贵(
B.3
C.4
D.5
A.2
4,Burns和Dainton研究发现Cl2与C0合成C0Cl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C,(g)=2C1(g)快用
1·1om100.d
②co(g)+C(g)=CoC1(g)快
③C0C1(g)+CL,(g)=C0CL,(g)+C1(g)慢
其中反应②存在vE=kc(CO)c(CI):地=kc(CO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
A.
B,反应①②的活化能均大于反应③
级婚流州宝位杀州州
C,增加C0(g)浓度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与ps)OO1+pE)H
D,COC1,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高二化学试卷第1页共9页滨城高中联盟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
1.选 C。【详解】A. 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热
量,说明白磷的能量高,则红磷比白磷稳定,故 A 错误。 B.S(s)完全燃烧生成 SO2 放出的热量
小于 S(g)完全燃烧生成 SO2 放出的热量又因为放热反应ΔH<0,所以反应热 a>b,故 B 错误;C.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H2(g)和 2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kJ。故 C 正确。D. 醋酸电离过程吸收热量,所以含 1 mol
NaOH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kJ,故 D 错误;
2.选 D。【详解】A. 电解熔融氧化铝为非自发反应,故 A 错误;B. 化学反应方向与速率无关,
故 B 错误;C. 氢气与氧气生成水是熵减放热反应,常温下ΔG<0 可以自发,故 C 错误; D. 从
反应方程式看,熵减少,因此推得反应放热,当温度低于 980K 时,焓效应占主要因素,反应
自发进行,CO 将发生分解反应。故 D 正确。
3.选 A。【详解】①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而锌和酸的量均
未改变,即 H2 的量不变,符合题意;②将反应溶液适当加热,加快反应速率,而锌和酸的量均
未改变,即 H2 的量不变,符合题意;③向反应液中滴入少量 CuSO4 溶液,虽然通过形成原电池
反应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部分锌置换铜,即锌的量减小,则生成的 H2 的量也减小,不合
题意;④用 10mL98%硫酸代替 10mL1.0mol/L 的稀硫酸,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 H2,而生成
SO2,不合题意;⑤再加入 10ml 2mol·L-1 盐酸,溶液中 H+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不合题
意;⑥再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由于 CH3COO-结合 H+生成 CH3COOH,降低了 H+的浓度,
速度减慢,但产生 H2 总量不变,不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4.选 A。【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时, ,即 ,则反应②
的平衡常数 ,故 A 正确;B.反应所需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已知
反应①②是快反应,反应③是慢反应,故反应①②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③的活化能。
故 B 错误;C. 增加 CO(g)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加快
反应速率,故 C 错误;D. 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D 错误。
5.选 C。【详解】A.由图可知,ClO 在历程 II 中作中间产物。故 A 错误;B.催化剂不影响平衡,
相同条件下, 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 I,故 B 错误;C.由图知: 的能量
为 E3, 的能量为 E2, 的相对能量为 0,则 的
,C 正确;D.活化能最小的反应速率最快,由图知,
活化能最小,则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 ,D 错误。故答案为 C。
6.选 D。【详解】A. Fe3+与 I-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反应,图中 FeCl3 过量,加入 KSCN 溶液一
定显红色,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A 项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二者的温度不相同,
第 1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因此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项不符合题意;C. 温度和催化剂都可影响反应速率,
比较催化剂的影响,应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C 项不符合题意;D.秒表测定时间,
针筒测定气体的体积,用于可以比较锌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大小,D 项符合题意;
7. 选 A。A.由图可知,a~b 段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量为 0.50mol/L—0.35mol/L=0.15mol/L,
则一氧化碳的反应速率为 0.15/2×1200=2.5×10-4mol·Lˉ1·Sˉ1,故 A 错误;【详解】B.由图可知,
乙曲线的反应速率大于甲曲线,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相等,则其他条件不变,相对甲曲线,
乙曲线的改变条件为加入催化剂,故 B 正确;C.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
知,不同时刻均存在 ,故 C 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 点时,反应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逆反应速率增大,则 b 点逆反
应速率小于 c 点正反应速率,故 D 正确;
8. 选 C。【详解】A. 的 溶液中, , ,
碳酸氢钠水解显碱性,因此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是水电离出的,因此水电离产生的
,故 A 错误;B.由于碳酸根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水解程度,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 三种溶液,水解程度越大,则浓度越小,氢氧化钠电离程度大,
其物质的量浓度应最小: ,故 B 错误。
C.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 和 NaF 溶液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CH3COO-)+c(OH-)+c(F-),存在物料守恒
c(Na+)=2c(CH3COO-)+2c(CH3COOH)=2c(F-)+2c(HF),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得
c(CH3COOH)+c(HF)+c(H+)=c(OH-),则 c(CH3COOH)+c(HF)=c(OH-)-c(H+),故 C 正确;D.两种溶
液中 NH4+都水解,前者电离产生 H+,对 NH4+水解平衡抑制程度更大,因此前者中 c(NH4+)更大,
故 D 错误
9.选 B。【详解】A.由电离常数可知,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HCOOH>H2CO3>HCN,故
A 正确;
B.由电离常数可知,甲酸和氢氰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HCOOH>HCN,则 CN-水解能力强于
HCOO-,NaCN 溶液碱性强于 HCOONa 溶液,HCOONa 溶液中 H+数目多。根据电荷守恒,溶
液中 H+数目越多,离子总数越多,因此总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故 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酸的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为 H2CO3>HCN>HCO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
溶液中氰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氰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C 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25℃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c(HCOO K = )c(HCN) = c(HCOO
)c(HCN)c(H+) = Ka(HCOOH)=1.8×10
4
5,故 D 正确;
c(HCOOH)c(CN ) c(HCOOH)c(CN+)c(H+) Ka(HCN)
=3.67×10
4.9×10 4
10.选 B。【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但仍然相等,对于前后气体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等幅增加,平衡
不移动。故 A 正确;
第 2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B.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将容器体积缩小后,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增大,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突然增大,后又逐渐
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四氧化二氮的浓度,不是将容器体积缩
小,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A 生成 B 的反应为 ①A B H1=E1-E2, B 生成 C 的反应为①B C H2= E3
-E4,则 A 生成 C 的反应为 A C H1+ H2=E1-E2+E3-E4,故 C 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D 正确;
11.选 C。【详解】A. NaA 和 NaB 的起始浓度不确定,无法根据 pH 大小推断水解程度大小,A
错误;B. 酸 HA 放出的氢气越多,说明 HA 起始浓度越大,其酸性越弱,B 错误;C. NH3.H2O
存在电离平衡,滴酚酞变红,加入 NH4Cl 固体抑制电离,则溶液红色变浅,由此可证明 NH3.H2O
为弱电解质,C 正确;D. 次氯酸钠溶液可使 pH 试纸褪色,应选 pH 计测定 pH,D 错误
12.选B。【详解】A. 根据盖斯定律,△H1=△H3-△H2=-48.2kJ·mol-1 A正确;
B. H1<0 , H3<0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3OH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因此a表示CH3OH物质
的量随温度变化 ,B错误;
C. 反应I、III都生成CH3OH ,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产量提高 ,C正确
D.△H1<0,△H2<0,温度改变,I、II平衡移动方向相反 ,但程度相近,CO2 物质的量几乎不
变,D正确。
13.选 C。【详解】A. 实验①、②说明 是水溶液中 歧化反应的催化剂,②中含有 KI,一
段时间出现浑浊,而①无明显现象,根据控制变量法,其他条件应相同,则 a 可能是 ;实
验②是实验④的对比实验,则 I-的浓度相等,b=0.4;A 正确;B. 实验②、③其他条件相同,只
有 SO2 的浓度是变量,目的是探究浓度对 SO2 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B 正确;C. 实验①、⑤的
变量是 H+,两个实验均无明显现象,说明 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C 错误;D. 综合实
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存在时, 可以加快水溶液中 歧化反应速率;D 正确;
14.选 B。【详解】A.E 点 MOH 溶液中 ,结合 可知,
,MOH 的电离常数约为 ,A 正确;
B.F 点溶液呈碱性,溶质为 MCl 和 MOH,物质的量相等,M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M+的水解程
度,故离子浓度关系为:c(M+)>c(Cl )>c(MOH)>c(OH )>c(H+),B 错误;
C.P 点酸碱恰好中和,溶质为 MCl,水的电离受到促进,因此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 正确;
D.Q 点加入盐酸体积为 MOH 体积的 2 倍,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l )=2c(MOH)+2c(M+) ,
根据电荷守恒有 c(Cl )+c(OH )=c(H+) +c(M+) ,两式处理后有 c(H+) =2c(MOH)+c(M+) +c(OH ),
故 c(H+)>2c(MOH)+c(M+) ,D 正确;
15.选 D。【分析】根据纵坐标含义知,pC 越小则该微粒浓度越大,c(H2A)越大,pC 越小,随
着 pH 增大,c(H2A)减小,pC(H2A)增大,则曲线 II 为 pC(H2A),同理曲线 I 为 pC( )、曲线
第 3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Ⅲ为 pC( );据此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 II 为 pC(H2A),曲线 I 为 pC( )、曲线Ⅲ为 pC( ),当
pH=3 时,pC(H2A)=pC( )>pC( ),pC 越小则该微粒浓度越大,所以 c(HA-)>c(A2-)=c(H2A),
故 A 错误;
B.常温下由 HA- A2-+H+Ka2 可知,Ka2= ,当 c( )=c( )时,pH=5.3,
则 Ka2=c(H+)=10-5.3,数量级为 10-6,故 B 错误;
C.HA-的电离常数为 10-5.3,HA-的水解常数为 0-13.2,因为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 NaHA
溶液呈酸性,故 C 错误;
D. = ,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
则 不变,D 正确;故答案为 D。
16.(14 分,除特殊说明每空 2 分)
(1)使生成的 SO2 完全被双氧水吸收(1 分) H2O2+SO2=H2SO4
(2) A (1 分) 检查是否漏液(1 分)
(3)除去未和 SO2 反应的 H2O2
(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ad
(5) 0.28 g·kg-1 符合(1 分)
【详解】(1)持续通 N2 的作用是:使生成的 SO2 完全被双氧水吸收。双氧水和 SO2 反应生成
H2SO4,化学方程式为:H2O2+SO2=H2SO4。
(2)步骤 ii 中盛装 0.01mol·L-1 的 NaOH 标准液的仪器为碱式滴定管,故选 A;滴定管使用之
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检查是否漏液。
(3)步骤 ii 中煮沸的目的可能是:除去未和 SO2 反应的 H2O2。
(4)滴定前锥形瓶中溶液无色,滴定完全后 NaOH 稍过量,溶液为浅红色,步骤 ii 滴定终点
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a.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导致标准 NaOH 溶液的体积偏小,会使测得的 SO2
含量偏小
b.盛装 0.01mol·L-1 的 NaOH 标准液的仪器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标准液被稀释,导致标准
NaOH 溶液的体积偏大,会使测得的 SO2 含量偏大
c.滴定前读数时俯视刻度线,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标准 NaOH 溶液的体积偏大,
会使测得的 SO2 含量偏大
d.氮气流速过快会导致 SO2 吸收不充分,导致测得的 SO2 含量偏小
故选 ad
(5)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三组实验数据误差较大,应该舍去,另外三组实验平衡消耗标准 NaOH
第 4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溶液 8.80mL,则该大枣中 SO 的残留量为0.0088×0.01×642 ≈ 0.002816 g,
0.002816≈0.28g·kg-12 0.010 因此
符合国家标准。
17.(14 分,每空 2 分)
I. ①逆向 ②变大 ③酸
II.(1)①H3AsO3 ②H3AsO3 + OH+ = H AsO 2 3 + H2O③ ac
(2)pH 在 5~9 时,主要微粒为H2AsO3和H 2AsO3,带负电荷的微粒H2AsO3 的含量随溶液 pH
增大而增大,更易于被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吸附效果变好,同时
pH 升高更利于铁盐水解,促进生成更多的 Fe(OH)3 胶体,吸附效果增强;
【详解】(I 1)①当少量碱进入到人体血液时,发生反应 ,
平衡逆向移动
+ + +
②当大量酸进入人体血液时平衡正向进行,c( HCO )
c(H )
减少 =
C(H ) = c(H ) Ka1
c(H CO ) c(H CO ) c(HCO
=
2 3 2 3 3 ) c(HCO

3 )

比值增大
+
③当血液中 c(HCO 3 ): c(H2CO ) = 10: 1 K =
(HCO
时, 3
) (H ) + 6
3 a1 = 10 (H ) = 1.0 × 10 (H2CO3) ,
c(H+)=1.0×10-7mol/L,此时 pH=7,不在正常范围内,人体可能已经发生酸中毒
II.(1)①由图可知 PH 在 7.35~7.45 之间存在的微粒主要是H2AsO3。
②pH= 11 时,溶液中砷的主要存在微粒H3AsO 3 ,则将 KOH 滴入亚砷酸溶液至 pH= 11,H3AsO3
不断减少,H2AsO 3 不断增多,可以推知发生的反应为H3AsO3 + OH+ = H AsO 2 3 + H2O。
③ a.当 n(H3AsO3):n(H 2AsO3 )=1:1 时,由图可知两曲线交点处溶液呈碱性,故 a 项正确;b.pH=12
时,溶液呈碱性,c(OH-)>c(H+)),则题中所列式子不成立,b 错误;c.在 K3AsO3 溶液中,含
砷微粒AsO3 3 的浓度远大于其它含砷微粒的浓度,由图像可知 c(AsO3 2 3 ) > c(HAsO3 ) >
c(H2AsO 3 ),c 正确。
故答案为:H3AsO3;H3AsO3 + OH+ = H 2AsO3 + H2O;故答案为 ac;
(2)由于 Fe(OH)3 胶体表面带正电荷,可以吸附负电荷微粒,pH 在 5~9 时,主要微粒为H3AsO3
和H 2AsO3 ,带负电荷的微粒H2AsO3 的含量随溶液 pH 增大而增大,更易于被带正电荷的氢氧化
铁胶粒吸附,吸附效果变好。pH 升高促进铁盐水解,生成更多的 Fe(OH)3 胶体,吸附效果增强。
答案:pH 在 5~9 时,主要微粒为H3AsO3和H2AsO 3 ,带负电荷的微粒H2AsO 3 的含量随溶液 pH
增大而增大,更易于被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吸附效果变好,同时 pH 升高更利于铁
盐水解,促进生成更多的 Fe(OH)3 胶体,吸附效果增强;
第 5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18.(14 分,每空 2 分)
I(1)能(2)AE(3)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平衡产率: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
2
1 (
4
3)
0.5
(4) = 9 2 33×(9 )0.5
42
II.(1)2NH3(g)+CO2(g) H2O(g)+CO(NH2)2(s) ΔH=-133kJ/mol。
(2) 二 55
【详解】I(1) ,常温下
,反应能自发进行。
(2)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压强为变量,当容器内压强不再交化时,表明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A 正确;
B.设起始 N2 和 H2 分别为 amol,氮气体积分数为 50%,N2 反应 xmol,列出三段式求出平衡时
氮气体积分数,
平衡时 N2 体积分数为 ,始终不变,不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 错误;
C.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容器容积为定值,则混合气体密度始终
不变,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 错误:
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当 3v 正(NH3)=2v 逆(H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E.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平
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 正确。
故选 AE。
(3)在合成氨过程中,不断分高出氨,即降低体系中 c(NH3),生成物浓度下降,促使平衡正向
移动,提高氨的平衡产率,根据合成氮反应的速率方程,速率与 c(NH3)成反比,故加快合成氨
反应进率,故答案为: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平衡产率: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
(4)因为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25%,则 N 1 32 体积分数为 ×75% H 75%4 , 2 体积分数为4×
P(NH3)=16×25%=4MPa
P(N 12)=16× ×4 25%=3MPa
P(H2)=16×

4 25%=9MPa
第 6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当平衡时 =0,
则 , ,以铁为催化剂时 ,
42 0.5
( )1= 93
32 3×(9 )0.5
42
II.(1)已知:
第一步:2NH3(g)+CO2(g) H3NCOONH4(s) H=-271kJ·mol-1
第二步:H2NCOONH4(s) CO(NH2)(s)+H2O(g) H=+138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第一步+第二步即得到 NH3、CO2 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H3(g)+CO2(g) H2O(g)+CO(NH2)2(s) ΔH=-133kJ/mol。
(2)由图象可知在 15min 左右,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后不再变化发生的是第一
步反应,氨基甲酸铵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达到平衡,发生的是第二步反应,从曲线斜率不难看出
第二步反应速率慢,所以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二步反应决定,根据图象可知第一步反应
进行到 15min 达到平衡;根据图象可知反应进行到 55min 时尿素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
明总反应进行到 55min 时到达平衡。
19.(13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1) < < (1 分) 经计算可以T1 时平衡常数K=0.5,T2 时K=2.5, 又因为正反应反向吸
热,所以T1(2)b
(3)水蒸气与积碳发生反应 ,可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碳详解:
【详解】(1)①T1 时,向乙容器中按表格中数据投料:
起始(mol/L) 3 0 0
转化(mol/L) 1 1 1
平衡(mol/L) 2 1 1
K=1/2,温度相同时,容器乙Q=2×3/4=1.5 因为Q>K,所以反应逆向进行;此时v正②T2 时,按容器丙数据列三段式:
第 7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起始(mol/L) 5 0 0
转化(mol/L) 2.5 2.5 2.5
平衡(mol/L) 2.5 2.5 2.5
此时K=2.5×2.5/2.5=2.5;因为KT2>KT1; 正方向为ΔH>0;所以T1③转化过程的图示可知,乙苯脱氢经历了四步,只有“吸附环节”属于结合过程,其
余三步都是解离过程,因此,低温有利于“吸附环节”的发生,该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脱氢环
节”除了产生H2,还会生成H2O离开催化剂表面。
(2)正反应为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在 100kPa的压强下,n(乙苯): n(CO2)越大,CO2 气体的压强
就越大,则乙苯的分压越小,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向移动,则n(乙苯): n(CO2)=1: 9 时乙苯的转化
率最大,因此n(乙苯): n(CO2)=1: 5 时,符合条件的曲线为b。
(3)水蒸气与积碳发生反应C(s)+H20(g)=CO(g)+H2(g),可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碳
第 8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第 9 页 共 9 页
{#{QQABAYCUggAIAAJAAAhCAwXQCAIQkBCCAAoOwFAEoAABgRFABA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6 How do you feel? Part B Let’s learn&Play card games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