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如所示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规律的坐标曲线图。请认真观察,判断下列说法,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加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
C.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对应的点为B点
D.曲线上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2.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烧碱 ②生石灰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⑥铁钉(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3.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水经过滤后可直接饮用
B.河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可得到纯水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将水煮沸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最接近中性的洗涤剂是(  )
A.洁厕剂:pH =1.0 B.洗发露:pH =7.6
C.洗衣液:pH =10.5 D.漂白液:pH =13.4
5.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洗发水(8-9)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
C.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7.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归纳是认识物质性质和其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下列对物质性质归纳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碳酸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金属单质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碱和盐都能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9.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将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10.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液体取用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12.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具有酸的性质).若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植入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经过复制,科研人员可跟踪、监视肿瘤细胞的生长.关于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与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只能与硫酸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填空题
1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号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填颜色).
(2)由①、②号两种元素组成,且②号元素呈﹣1价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如果浓度不大,可暂不处理,或用水冲洗一下即可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称量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E.对于溶解时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液体,可用量筒完成溶液的配制
F.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填序号),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铜与硫酸真的不能反应吗?
【查阅资料】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SO2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
【进行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K,发现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上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
(5)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长颈漏斗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则B中盛放的液体为   (填序号)。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石灰水D.饱和NaHSO3溶液
16.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汁液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蒸馏水 稀酸溶液 稀碱溶液
紫卷心菜 蓝紫色 红色 绿色
牵牛花 紫色 红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1)【得出结论】   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   的汁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拓展应用】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则该雨水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反思与评价】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
四、计算题
17.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3.63克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70克溶液。向该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测得溶液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克时,溶液的pH   7(填“>”、“<”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当pH=7时,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五、综合题
18.据报道:一家政服务人员在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倒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为   。次氯酸钠(NaClO)与盐酸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蚀性。下列物体中,表面可用这类洁厕剂清洗的是____。
A.釉面砖(主要成分是SiO2)
B.碗盘上的油渍
C.不锈钢制品
(3)洁厕剂中的稀盐酸可用来除锈,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因为白醋、柠檬酸溶液、盐酸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离子。
19.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盐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   色溶液。
(2)若④是用稀盐酸除铁锈,请写出此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小杨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盐酸忘了盖瓶塞,为测定瓶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是否相符,小林利用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进行测定(其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取用盐酸样品 取用大理石 剩余固体(含大理石)+液体
25.0 6.5 29.3
通过计算,判断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是否相符,若不符合,请你分析可能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根据图中曲线的起点pH大于7,可知容器里的液体为碱性,是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曲线终点pH小于7可知,滴加的液体为酸性,也就是说,横坐标的溶液是稀盐酸,故A不符合题意;
B. A点时的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不符合题意;
C. B点时的溶液的pH=7,为中性,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曲线上C点的pH小于7,说明酸过量,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中曲线的起点pH大于7,说明是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分析。
2.【答案】C
【解析】【解答】①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符合题意;②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⑤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质,导致质量增加,符合题意。⑥铁钉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而变质,导致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烧碱、氢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3.【答案】D
4.【答案】B
【解析】【解答】小于7时,呈酸性;pH=7显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所以洗发露:pH =7.6,接近中性。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5.【答案】A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在柠檬汁、酱油、西瓜汁、 洗发水中,柠檬汁的pH为(2-3)最小,所以柠檬汁的酸性最强,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6.【答案】B
【解析】【解答】A.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不符合题意;
B. 铝比铁活泼,但是铝比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符合题意;
C.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D.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是特殊情况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C、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D、根据燃烧的概念,进行分析。
7.【答案】C
【解析】【解答】 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说明溶液一定不呈碱性,有可能是酸性有可能是中性;①溶液可能是中性也可能是酸性的,错误;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正确;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正确;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可能仍显紫,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都呈无色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能与可溶性碱反应,但一氧化碳、水等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所有碳酸盐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C不符合题意。
D.碱和盐反应需要一定条件,碱和盐都要可溶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碱不反应分析
B、根据碳酸盐和酸的反应分析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因此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不符合题意;
B、蜡烛火焰三层的温度不同,可以将木条平放在蜡烛中进行比较,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能使木条脱水,不符合题意;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现象一致,不能区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火焰三层温度的比较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A、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又因为温度不变,当达到饱和时,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应逐渐减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有固体氧化钙和石灰石中的杂质,固体质量不可能为零,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但是水无论加入多少,都还是氢氧化钠溶液,会显碱性,pH总是会大于7,不可能小于7,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碱性溶液稀释,pH不可能小于7。
11.【答案】A
【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满足该实验的各个注意事项,A符合题意;
B、用滴管滴加液体是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上方,而图中滴管尖嘴斜靠在试管内壁上,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超过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太近的部位,C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不可以用量筒代替烧杯做容器,操作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主要事项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具有酸的性质),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的性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故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选:A.
【分析】根据题意,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具有酸的性质),结合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1)蓝色
(2)H2O2
【解析】【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①为氢、②为氧、③为钠;故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2)②号元素呈﹣1价,在化合物中按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由①、②号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答案:(1)蓝色;(2)H2O2.
【分析】(1)根据石蕊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解答;(2)根据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14.【答案】ABDE
【解析】【解答】解:A、稀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浓度不大也要及时处理,故错误.
B、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错误.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故正确.
D、称量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故错误.
E、量筒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故错误.
F、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故正确.
故选ABDE.
【分析】A、根据稀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分析.
B、根据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分析.
C、根据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称量药品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E、根据量筒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分析.
F、根据实验完毕后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答案】(1)BD
(2)E;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5)上升;D
【解析】【解答】(1)稀硫酸能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反应分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稀硫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故答案为:填:B、D。
(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答案分别填:E;CuO+H2SO4=CuSO4+H2O。
(3)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可以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氧氢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将C中逐渐滴入稀硫酸后,氢氧化钠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呈中性或酸性,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使酚酞溶液不变色,故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进行实验:(1)二氧化硫有毒性且污染空气能形成酸雨,故D中氢气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后,移去酒精灯,装置A、B形成密闭装置,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使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这时长颈漏斗起到了平衡气压的作用,会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由于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所以二氧化硫既不溶于B中液体,也不与B中液体反应,由查阅资料④可知,B中液体为饱和NaHSO3溶液,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活泼金属和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加入硫酸后二者反应生成呈中性的硫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分析;
(5)根据装置内压强增大,长颈漏斗液面上升及B中液体不能吸收二氧化硫分析。
16.【答案】(1)紫卷心菜、牵牛花;胡萝卜
(2)酸
(3)pH试纸
【解析】【解答】解:【得出结论】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紫色卷心菜,牵牛花的汁液在遇酸碱及中性溶液时会出现不同的颜色,而胡萝卜不能,可判断紫色卷心菜,牵牛花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
故答案为:紫卷心菜、牵牛花;胡萝卜;
【拓展应用】由于牵牛花汁在溶液中呈红色,利用表中的对应的现象可知,此溶液呈现酸性.
故答案为:酸;
【反思与评价】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汁液应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由题中实验结果可知,胡萝卜的汁液在中性、酸性和碱性三种环境中都显橙色,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牵牛花的汁液在酸性环境中显红色,故该雨水样品显酸性;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精确测量可使用pH计.
故答案为:pH试纸.
【分析】根据已有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紫色卷心菜,牵牛花遇酸碱及中性溶液会出现不同的颜色,而胡萝卜不能,可判断紫色卷心菜,牵牛花汁液可作指示剂,也就是利用颜色的变化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17.【答案】(1)<;NaCl、HCl
(2)5%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所以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g时,溶液pH<7,溶液呈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所含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2)设: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x=1.17g;
y=0.8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63g﹣0.8g)+1.17g=4g;所得溶液的质量=70g+10g=80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分析】(1)根据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对应点的溶质成分分析,刚好完全反应时只有生成物,若不刚好反应则需根据pH确定酸或碱哪一种剩余;
(2)根据 pH=7时刚好完全反应,由图中所经盐酸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确定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氢氧化钠及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分数,注意反应后溶液的溶质除生成的氯化钠外还有原物质中的氯化钠。
18.【答案】(1)+1;
(2)A
(3)H+
【解析】【解答】(1)次氯酸钠(NaClO) ,其中钠元素的常规价态为+1价,氧元素的常规价态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Cl的化合价为+1;
次氯酸钠(NaClO) 与盐酸混合后,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釉面砖(釉面的主要成分是SiO2)与稀盐酸等不反应,可以清洗;
B、此类洁厕剂清洗具有强酸腐蚀性,不能用来清洗碗盘上的油渍;
C、不锈钢管的能主要成分是铁,能与稀酸反应反应,故其表面不能用这类洁厕剂清洗;
故答案为:A;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洁厕剂中的稀盐酸可用来除锈,其化学方程式为:,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因为白醋、柠檬酸溶液、盐酸都属于酸性溶液,其中都含有H+。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及次氯酸钠与盐酸混合后,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酸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分析。
19.【答案】(1)蓝
(2)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g+6.5g-29.3g=2.2g,
设该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
x=3.65g
则该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不相符,是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一部分溶质氯化氢挥发掉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解析】【解答】(1)若用Cu(OH)2实现②,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为蓝色,所以会得到蓝色溶液;
(2)若④是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为蓝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盐酸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含解析)测试卷 2023—2024上学期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