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景泰县第三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市景泰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下列质量接近50克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只鸡
C.一个中学生 D.一头大象
2.(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
3.(2分)要加快液体蒸发,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提高液体温度
B.增大液体表面积
C.把液体放在密闭容器中
D.加大空气流动
4.(2分)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石英、玻璃、金属 B.冰、食盐、金属
C.松香、水晶、金属 D.海波、金刚石、沥青
5.(2分)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话的科学含义应是(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拿起铁比拿起棉花费力
D.棉花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6.(2分)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7.(2分)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8.(2分)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9.(2分)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10.(2分)1米3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1.(2分)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计时的前3分钟内,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凝固点是45℃
12.(2分)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9:2 B.2:1 C.2:9 D.1:2
13.(2分)下面是东芳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的细,是由于钨丝升华的缘故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4.(2分)一个瓶子最多装1kg水,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  )
A.大于1kg B.小于1kg C.等于1kg D.无法判断
15.(2分)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蘑、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但它不可用于下列哪项技术中(  )
A.纳米陶瓷刀 B.银行卡芯片
C.“嫦娥二号”外表涂层 D.装浓硫酸的容器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6.(2分)一位同学在测量长度和质量时忘了记录单位,请你帮他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为1.7   ;
一个人的质量为56   。
17.(3分)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8.(4分)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   时要   热,后者是酒精   时要   热。
19.(1分)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
20.(1分)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对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21.(2分)质量是900千克的冰块,其体积为   m3,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kg.(冰的密度为900千克/米3)
22.(3分)人工降雨实施过程是: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   成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下降,遇暖气流    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识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3.(1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测出的物体的长度为    cm.
24.(3分)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为:   ,示数是   。
25.(2分)读出如图所示 A、B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A是    ℃;B是    ℃。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2分)
26.(1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   (“升高”、“降低”、“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7.(14分)小永同学为了测量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4)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cm3,老醋的密度是   g/cm3=   kg/m3。
五、计算题(共16分,4+6+6)
28.(4分)利用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的成因。
29.(6分)有一块岩石体积为40米3,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70克,然后把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95毫升,则
(1)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岩石的质量是多少?
30.(6分)一个铁球的体积是150cm3,它的质量是0.79kg,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这个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则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市景泰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下列质量接近50克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只鸡
C.一个中学生 D.一头大象
【答案】A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我们可以将质量单位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
【解答】解:一斤是500g,一两就是50g。
故选:A。
2.(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
【答案】A
【分析】由物态变化分析条件可知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
【解答】解: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故A正确。
故选:A。
3.(2分)要加快液体蒸发,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提高液体温度
B.增大液体表面积
C.把液体放在密闭容器中
D.加大空气流动
【答案】C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据此分析。
【解答】解:A、提高液体温度可加快液体的蒸发;
B、增大液体表面积可加快液体的蒸发;
C、把液体放在密闭容器中,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故C不可行;
D、加大空气流动的速度可加快液体的蒸发。
故选:C。
4.(2分)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石英、玻璃、金属 B.冰、食盐、金属
C.松香、水晶、金属 D.海波、金刚石、沥青
【答案】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以及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都有哪些。
【解答】解:海波、金刚石、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松香、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
对照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可知:A中玻璃,C中松香。而B中的冰、金属都是晶体。
故选:B。
5.(2分)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话的科学含义应是(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拿起铁比拿起棉花费力
D.棉花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答案】B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人们常说的“铁比棉花重”从科学角度讲是不严格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却用这句话表明了一个公认的科学道理。在这里,“重”是结论,而其前提就是人们默认的:体积相等。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A、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意思就是物理学中所指的质量大,所以不加限定而单纯地说“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是错误的。
B、根据上面A的分析可知,“铁比棉花重”,这种分析是正确的。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而直接单纯得出哪个重哪个轻。
D、同样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而直接单纯得出哪个重哪个体积大。
故选:B。
6.(2分)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C
【分析】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温度计玻璃泡上有酒精,由于酒精蒸发时吸热,会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过一会,酒精蒸发完,温度计的玻璃泡又从周围吸收热量,示数上升。
【解答】解:将温度计取出后,由于酒精蒸发吸热;
等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室温较高,会使示数上升;
即:先下降 后上升,故选C。
7.(2分)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答案】C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华、液化和凝固要放热;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
【解答】解:A、冰花是固态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B、西红柿“冒汗”是因为西红柿上有小水珠,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C、卫生球是固态的,消散在空气中,升华要吸热;
D、铁水是液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
故选:C。
8.(2分)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因此、B、C都是错误的。
故选:D。
9.(2分)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答案】D
【分析】根据公式ρ=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时,液面最低,由图中可看出深度的高低判断出密度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公式ρ=可知,密度越大,
由图中可看出深度最高的是甲,所以甲的密度最小,所以密度最大,
因此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故选:D。
10.(2分)1米3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答案】A
【分析】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改变;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解答】解:
水的密度是1.0×107kg/m3,冰的密度是0.8×103kg/m3,所以4m3的水结冰后,密度变小;
由公式V=知:体积变大。
故选:A。
11.(2分)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计时的前3分钟内,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凝固点是45℃
【答案】D
【分析】(1)熔化图像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解答】解:A、如图,所以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还没有熔化,故A错误。
B、在BC段,但温度不变。
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
D、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故D正确。
故选:D。
12.(2分)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9:2 B.2:1 C.2:9 D.1:2
【答案】A
【分析】知道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m甲:m乙=3:2,V甲:V乙=5:3,
由ρ=可得,甲
==×=×=。
故选:A。
13.(2分)下面是东芳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的细,是由于钨丝升华的缘故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答案】A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A、冰糕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糕液化形成的;
B、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的细,是升华现象;
C、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D、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温度比较低。
故选:A。
14.(2分)一个瓶子最多装1kg水,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  )
A.大于1kg B.小于1kg C.等于1kg D.无法判断
【答案】B
【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则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即可算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2)瓶子容积已经求出,知道酒精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即可得出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
【解答】解:
(1)∵ρ=,
∴瓶子的容积:
V=V水===1×10﹣3m4;
(2)∵ρ=,
∴瓶子最多装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0.8×106kg/m3×10﹣3m4=0.8kg<6kg。
故选:B。
15.(2分)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蘑、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但它不可用于下列哪项技术中(  )
A.纳米陶瓷刀 B.银行卡芯片
C.“嫦娥二号”外表涂层 D.装浓硫酸的容器
【答案】B
【分析】根据材料的特性及各选项的材料是否适合这一特性来判断。
【解答】解:A、纳米陶瓷用于纳米陶瓷刀;故A不合题意;
B、银行卡芯片是电子线路,所以不能用纳米陶瓷来做;
C、纳米陶瓷用作“嫦娥二号”外表涂层;故C不合意题;
D、纳米陶瓷用作装浓硫酸的容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6.(2分)一位同学在测量长度和质量时忘了记录单位,请你帮他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为1.7 m ;
一个人的质量为56 kg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
中学生的平均质量在50kg左右,个别同学的质量略大一些。
故答案为:m;kg。
17.(3分)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
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凝固的理解来作答。
【解答】解: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
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
18.(4分)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 熔化 时要 吸 热,后者是酒精 蒸发 时要 吸 热。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熔化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冰棒吃到嘴里会熔化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皮肤上擦酒精,所以人会感到凉快。
故答案为:熔化;吸;蒸发;吸。
19.(1分)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4.6 kg。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将调和油的体积和密度代入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得,
m=ρV=0.92×103kg/m3×5×10﹣3m3=4.6kg。
故答案为:4.6。
20.(1分)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对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2.5 kg/m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在不断减少,而体积是不变的。
【解答】解: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原来瓶中氧气的质量的一半,
而体积不变,根据ρ=3。
故填2.7。
21.(2分)质量是900千克的冰块,其体积为 10﹣2 m3,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900 kg.(冰的密度为900千克/米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已知冰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公式V=,求出冰的体积。
(2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冰的质量m=900kg,冰的密度ρ=0.9×104kg/m3,冰的体积V==10﹣8m3。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10﹣2、900。
22.(3分)人工降雨实施过程是: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升华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 凝华 成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下降,遇暖气流  熔化 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升华;凝华;熔化。
【分析】①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属于吸热过程;
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属于放热过程;
③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属于吸热过程。
【解答】解: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冷云层,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三、识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3.(1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测出的物体的长度为  2.80 c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3.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3.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始端示数为3.00cm,物体长度为8.80cm﹣3.00cm=2.80cm。
故答案为:4.80。
24.(3分)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 ,分度值为: 0.1℃ ,示数是 37.6℃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以及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解答】解:即便是生病,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故本题的答案为:35~42℃,0.1℃
25.(2分)读出如图所示 A、B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A是  ﹣7 ℃;B是  13 ℃。
【答案】﹣7;13。
【分析】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解答】解:图A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
图B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
故答案为:﹣5;13。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2分)
26.(1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 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 96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当地的大气压 小于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 不变 (“升高”、“降低”、“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所示。则图中 B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A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选取温度计时,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
(3)①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②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③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4)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
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
【解答】解: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水的沸点在100℃左右,选择液体的沸点应高于水的沸点。
(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很难看清示数。
(3)①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每一个大格代表10℃,示数是96℃。
②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6min开始,温度保持98℃不变.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沸点降低。
③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4)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体积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水银,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98;不变;A。
27.(14分)小永同学为了测量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
(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BCA (填字母代号)
(4)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40 cm3,老醋的密度是 1.125 g/cm3= 1.125×103 kg/m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使用天平时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为避免液体在容器壁上有残留而造成实验误差,应先测出烧杯与液体总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其体积,再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是所测液体的质量,据此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4)由图甲乙所示求出醋的质量,由量筒读出老醋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老醋的密度。
【解答】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由图甲所示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3)首先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然后将部分老醋倒入量筒中,并测出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密度。
所以顺序应为BCA;
(4)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m8=50g+20g+10g+2.4g=82.7g,
m1=20g+10g+5g+2.4g=37.4g,
所以m=82.3g﹣37.4g=45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老醋的体积V=40ml=40cm3,
所以ρ===1.125g/cm3=1.125×103kg/m6。
故答案为:(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3)BCA;1.1253。
五、计算题(共16分,4+6+6)
28.(4分)利用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的成因。
【答案】见解答内容。
【分析】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答:霜是在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所以结霜前,所以霜前冷,下落到地面以后,这两个物态变化都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雪后寒。
29.(6分)有一块岩石体积为40米3,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70克,然后把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95毫升,则
(1)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岩石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量筒两次液面的高度差即可求出这块岩石样品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这块样品的密度,由密度的特性可知,这块样品的密度就是石块的密度。
(2)根据密度公式变形,由(1)求得的石块的密度和已知岩石的体积,即可求出岩石的质量。
【解答】解;(1)V样品=V2﹣V1=95cm4﹣70cm3=25cm3
ρ样品===2.8g/cm6=2.8×105kg/m3。
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所以岩石样品的密度就是整块岩石的密度。
(2)由ρ=得m岩石=ρ岩石V岩石=2.4×103kg/m3×40m5=1.12×105kg。
答:(1)石块的密度8.8×103kg/m2。
(2)岩石的质量是1.12×105kg。
30.(6分)一个铁球的体积是150cm3,它的质量是0.79kg,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这个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则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这个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约为50cm3;如果将空心部分注满水由铁球的总质量是0.84kg。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3)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在加上铁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
【解答】解:①铁的质量m=0.79kg=790g,根据ρ=
790g铁的体积V铁===100cm3,
因为V铁<V,
所以此球为空心;
②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V铁=150cm5﹣100cm3=50cm3;
③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4.0g/cm3×50cm4=50g。
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
m总=m水+m=790g+50g=840g=0.84kg。
答:这个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约为50cm3;如果将空心部分注满水由铁球的总质量是4.84k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易错专题: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下一篇: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1-2022六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