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人教版)期中考试检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检测试题(一)(含答案详解)
(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三章内容 时限: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3分)下列是李烨同学对涉及人体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人的拇指宽度约1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Hz
2.(本题3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B.冬天测量时,所选钢制刻度尺长度略有收缩
C.读数时,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D.测量时,木尺较厚,刻度线未能紧贴被测物体
3.(本题3分)如图所示,小伟和小杜分别在甲、乙两部相邻的观光电梯里,小伟看到小杜竖直向下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
A.甲静止,乙向下运动 B.乙静止,甲向上运动
C.甲、乙均向下运动,乙的速度更小 D.甲、乙均向上运动,甲的速度更大
4.(本题3分)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在行驶汽车里的小明,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C.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以河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则他自己是静止的
D.站在地球上的人若以自己为参照物,会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是运动的
5.(本题3分)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有一层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升华形成的
D.把食品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
6.(本题3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韩奇润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不敢高声语”——“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本题3分)下列热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滴水成冰 B.霜打枝头
C.冰雪消融 D.漫天大雾
8.(本题3分)煮“羊羔头”、蒸“洋芋擦擦”和炸“油香”是宁夏有名的小吃。关于烹饪方法中的“蒸,煮、炸”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食物的时候看到锅盖的上方有很多“白气”,这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B.油炸食物比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煮食物的时候如果用高压锅,是增大了液体上方的气压,使水的沸点升高了
D.蒸食物是通过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食物蒸熟的
9.(本题3分)关于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声、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B.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相同温度下传播的速度不同
C.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都能传递信息
D.在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中,只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0.(本题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音色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B.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高速公路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1.(本题3分)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关于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人声是由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
C.人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2.(本题3分)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D.飞机旁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二、填空题(共24分)
13.(本题3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s。
14.(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__的;若以大地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__的(以上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战斗机的运动状态都是相对于___________而言的。
15.(本题2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经向交会对接,未来航天员将进行出舱活动。若舱外航天员发现飞船的附近有颗与飞船同方向同速度的太空飞行器(如卫星),那么舱外的机械臂(最大伸长达18米)可将其捕获。因为以飞船为参照物,此时的飞行器(卫星)是______的。人类在探索宇宙或天文测量中,常用的“光年”是______单位。
16.(本题3分)如图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乙的两种声音的 _____和 _____相同,甲和乙的 ____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响度”)
17.(本题3分)学生复课,小霞在学校门口听到安全教育广播。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纸盆 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通过 ___________传到小霞的耳中。她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填“音色”或“音调”)能够分辨出这是哪位老师的声音。
18.(本题3分)一只蚊子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属于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把衣服放平,这是在___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9.(本题2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发现A杯中的水不能沸腾,其原因是_____;B杯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
20.(本题2分)夏日炎炎,小亮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吸热所致;他从开着空调的更衣室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造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本题3分)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______(选择“内侧”、“内、外侧”或“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______(选择“内侧”、“内、外侧”或“外侧”)。北方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 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三、实验题(共18分)
22.(本题5分)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以减小测量______的误差;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BC=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还没释放小车就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
23.(本题6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 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安装;
(2)由图a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__℃;
(3)为缩短加热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_;
(4)图b是王帅和王舒同学根据观察画出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变化的示意图,其中 ____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
(5)如图c所示,是星安(a)和宇涵(b)两位同学所在的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分析图像及实验过程,可知:
①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
②如果两小组所用水的初温相同,星安(a)所在小组所用水的质量比宇涵(b)所在小组的 ___________(填“多”或“少”)。
24.(本题7分)如图所示,在进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时,李明和王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①当李明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②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选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王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会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2分)
25.(本题9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若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6.(本题13分)为了监测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汲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当行驶的小轿车距离测速仪sOA=62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小轿车刚好运动到B点(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
(1)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小车运动的路程sAB;
(3)小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人的拇指宽度约1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符合实际,故C符合题意;
D.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会造成读数不准,属于错误,不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长度时,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刻度尺热胀冷缩,会造成读数不准,这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出现的差异,因此属于误差,故B符合题意;
C.在读取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没有估读,数据是错误的,不是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测量时,木尺较厚,刻度线未能紧贴被测物体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如果甲静止,乙向下运动,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下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静止,甲向上运动,所以以小杜为参照物,小伟向上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甲、乙均向下运动,乙的速度更小,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上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甲、乙均向上运动,甲的速度更大,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下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A.坐在行驶汽车里的小明,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B错误;
C.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以河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则他自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行周期、轨道与地球自转同步,因此,站在地球上的人若以自己为参照物,会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A.生活中常见的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故A正确;
B.冬天,室外的气温很低,户外的人们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外面的冷的空气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可减小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慢液体蒸发,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笛声是由于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不是音调,故C错误;
D.孤帆是被研究的物体,以江岸为参照物,孤帆相对江岸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江岸为参照物,孤帆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滴水成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这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变成小冰晶,这是凝华过程,凝华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雪由固态变成液态,这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C符合题意;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这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蒸食物的时候看到锅盖的上方有很多“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油炸食物比水煮食物熟得快,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是通过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食物蒸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故A错误;
B.声的频率不同,我们把声分为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相同温度时,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声能传递信息,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都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传播都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速公路旁的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人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故B正确;
C.人声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声音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诗句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噪声监测仪是检测噪声等级的装置,不能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旁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37.8 1.80 336.8
【详解】[1]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位0.1℃;此时的温度为37.8℃。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4.8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过“5.5”,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6.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8s,即秒表的读数为
14. 静止 运动 参照物
【详解】[1]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2]若以大地为参照物,战斗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3]战斗机的运动状态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
15. 静止 长度
【详解】[1]太空飞行器(卫星)与飞船同方向同速度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飞船为参照物,此时的飞行器(卫星)是静止的。
[2]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16. 音调 响度 音色
【详解】[1][2][3]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甲和乙振幅相同,响度相同;甲和乙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17. 振动 空气 音色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纸盆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扬声器和小霞耳朵之间是空气,所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小霞的耳中。
[3]人和人的声带是不同的,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霞是根据音色来分辨是哪位老师的声音。
18. 音调 次声波 声源处
【详解】[1][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在20Hz到20000Hz之间,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太低,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无法听到,但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在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音调不同。
[3]控制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用洗衣机将衣服脱水甩干时,因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此时消除噪声的最好方法是先停机,将衣服重新摆放好再脱水,防止无规律振动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19. 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继续吸热 不能
【详解】[1] A中水温能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水温与容器中的水温相同,不能继续从容器中的水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2]B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玻璃杯中水的沸点比容器中水的沸点高,则B中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
20. 汽化
液化
【详解】[1]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带走身上的热量造成的,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2]从开着空调的更衣室走到室外时,室外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在镜片上液化成小水滴造成的。
21. 外侧 内侧 凝华
【详解】[1]炎热的夏天,打开了车内的空调,车外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2]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车外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3]北方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22. 小 时间 0.5 小
【详解】(1)[1]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由此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
(2)[2][3]斜面坡度越陡,小车运动时间越短,若要计时较准确,误差小一些,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应长一些,由此可知,斜面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更长一些。
(3)[4]由图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是
sBC=60.0cm﹣10.0cm=50.0cm=0.5m
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tBC=1s,BC段的平均速度
(4)[5]如果还没释放小车就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比真实时间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路程一定,时间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23. 自下而上 96 减小水的质量(或增加水的初温) 乙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少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的示数是96℃。
(3)[3]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水的质量(或增加水的初温)。
(4)[4]水沸腾时气泡越向上越大,故选乙。
(5)[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根据图c可知,a、b两组所用的水的初温相同,t1<t2,即a组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比b组短,所以a组所用的水的质量比b组的少。
24. 乒乓球被弹开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法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2]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则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3][4]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在此实验中,音叉的振动无法观察,通过将乒乓球弹开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是转换法。
(2)[5]为了看到桌子振动更明显,可在桌面上放一些纸屑,把桌子振动转化为纸屑的振动,即把桌子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6][7]空气可以传声,空气越稀薄,传声能力越差。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传声越来越差,听到铃声越来越小,可以推知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
25.(1)400m;(2)5s;(3)9m/s
【详解】解:(1)由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
(2)由得,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为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为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时间为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为5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9m/s。
26.(1)136m;(2)6m;(3)小车超速
【详解】解:(1)0.4s内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2)AB长为
(3)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为
小车通过AB段的速度为
答:(1)超声波0.4s传播的路程为136m;
(2)sAB长6m;
(3)小车超速。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学习任务单(6份打包)

下一篇: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四校联考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