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较难填空题(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专题复习
(内容:第一章《机械运动》较难填空题)
一、填空题
1.如下图(a)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A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______ cm;用B刻度尺测物体时长度为 ______ cm;图(b)中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 ;图(c)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______ ℃。
2.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将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D1为铅笔的直径,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整整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 (请用图中及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3.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__cm.
4.小花和小兰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小花总比小兰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将小花的起跑线后移10米,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变且同时起跑,那么___________先到达,第一个同学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同学距离终点还有___________米(把她们的赛跑都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两名患者的心电图分别如图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乙的心率为70次/min,则甲的心率为 _____次/min。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乙车的速度______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______m;
(2)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做 _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___________。
8.在一个有风的日子里,小明在公园里玩。他发现以5m/s向东快速行驶的小蒸汽火车冒出的水蒸气是笔直向上的,则当日的风向是向______,风速是______。
9.如图所示,在一个内壁宽度L=10cm的固定钢盒内,有一个小钢珠来回不停地做直线运动。已知小钢珠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摩擦不计),碰壁的时间极短,故不计,碰壁后速度反向且大小不变。小钢珠从A壁出发,每秒刚好碰壁3次,则小钢珠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10.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是小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做出的几个图像,请分析图像,甲图表示物体做 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_____(填物理量名称);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10s末两车相距 _____m。
11.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则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12.速度都是30km/h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时,一只鸟以60km/h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的路程为 _____。
13.人对着山崖呼喊能听到回声,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与人到山崖的距离有关,人对前后两个声音的分辨时间差约为0.1s,估算人距离山崖至少需要_______m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发现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_______(选填“大”或“小”)。
14.如图所示是在学校运动会上4×400m接力比赛上的情景。当甲班最后同学冲过终点时,乙班刚好第四名同学接棒,甲班接力同学的成绩4min10s,甲班四名同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乙班前三名同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若乙班第四棒是全国400米冠军,平均速度为8m/s,那么乙班接力前三名同学的平均速度至少需要提高_________m/s才有可能赢得比赛。
15.小李在河中顺水游泳,经过一个码头时,其随身携带的密封的空水壶掉落水中,30分钟后其发现水壶丢失,立即掉头寻找。已知水流速度为5km/h,小李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则小李发现水壶丢失时,水壶位于码头下游___________km远处,小李从丢失水壶到再找到水壶共用时___________h。若小李在河中逆水游泳,其他条件不变,则找到水壶时的位置与顺水游泳时找到水壶时的位置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如图2所示是 ______,若消毒后没有甩过,又用它先后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表显示的读数分别是乙 ______、丙 ______。
(2)如图3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填“A”或“B”)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填“A”“B”),用图中放置正确的刻度尺测出木块的边长为 ______cm。
(3)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较明显,用同一把钢尺测量同一物体,夏天测得的数据比冬天偏 ______(填“大”或“小”)。
17.a、b、c三个小球在水中下落,如图所示是用水下照相机拍摄到的三个小球经过某区域时的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相等,闪光灯每隔0.1s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a小球做__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a、b、c三个小球的速度比为_______,通过相同路程,三个小球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
18.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的s-t图象。甲的速度为___________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丙、乙两车相距0.5米,则丙的速度___________小于甲的速度(选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9.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我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地球同步”是指卫星相对______(选填“太阳”、“地球”或“月球”)静止;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大约为24小时。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约为36000km,距离地球的球心约为42400km,若π取3,则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______km/h。
20.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5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 ___________。汽车需要 ___________才能开到山脚下。
21.某人在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1.4s,求长铁管的长度为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100m/s)。
22.晴朗的夜空下,小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已知空间站距离小严390km,空间站相对于小严的速度为7.5km/s,光速为3×105km/s,则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 _____(选填“落后”或“超前”)于空间站的实际位置约 _____m处。小严爸爸驾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匀速行驶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了一声笛,经2s后听到回声。则鸣笛时,小车距离山崖为 _____m。(声速为340m/s)
23.观察图中烟囱中冒出的烟和小旗,可以判断甲车______向右行驶,乙车 ______向右行驶(以上两空均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
24.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图中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__h。
25.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__运动,且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6.自动扶梯用30s,可以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从一楼送至二楼.以扶梯为参照物,人是______的(选填“运动”“静止”);如果自动扶梯不动,人沿扶梯从一楼到二楼需1min,现在某人沿运动的扶梯从一楼上二楼,需用______s(假设扶梯及人速度不变).
27.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
28.一列客车以72km/h的速度向东行驶,与它平行的另一轨道上迎面驶来一列长为300m的货车,坐在客车上的某一乘客注意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恰好是10s,则货车当时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m/s,以货车为参照物,乘客感觉自己乘坐的车速变_____(选填“大”或“小”)
29.在以下A、B来那个组照片,请仔细观察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 组照片可判断出汽车和飞机中_____ 一定运动.
(2)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
30.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 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 300km/h 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 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从普通列车的车尾超过车头用的时间为10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 车的长度为__________m.
31.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32.小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风_____(填“东”、“西”、“南”或“北”),风速是________m/s.(注意:以北风为例,从北面吹来的风叫北风.)
33.小明家住在高层建筑的21层,他放学回家坐电梯上楼,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电梯从1楼运行到5楼用4s,因上下乘客在5楼停了10s,接着又用16s运行到21楼,则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设每层楼高为3m)
34.(1)汽车在某公路上行驶,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60km/h,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30km/h,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2)汽车在某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0km/h,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0km/h,汽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35.甲和乙同时从A地前往B地,若甲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甲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若乙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到达终点(选填“甲先”、“乙先”、“一起”)。
36.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_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气泡运动的速度_____,同时便于_____.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本实验对于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出发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乙的s-t图像是图线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
38.如所元,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______运动,其速度为______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 m/s、20m/s、30 m/s、40 m/s,通过研究发现: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规律变化。如果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来表示,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a=______。
39.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两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则甲汽车是做__运动,乙汽车做__运动.(静止/匀速/加速/减速)
40.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三条.
信息一: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
4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________快(填“一定”或“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42.基础问答与计算
(1)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的。
(2)乌龟与兔子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沿直线向前运动,如图所示,为龟兔赛跑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完成以下问题。
①乌龟全程做______直线运动。
②乌龟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合______km/h。
③0至15分钟内,乌龟的速度______兔子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兔子在15分钟至50分钟内处于______状态。
⑤0至60分钟内,兔子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43.卓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途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钟∶秒”)。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3)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根据图片将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 s﹣1
sAC=0.90m tAC=___________ vAC=___________
sAB=0.40m tAB=2s vAB=___________
sBC=___________ tBC=1s vBC=0.5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时做 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4.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可知,甲车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已知乙车在40s末的速度为40m/s,则乙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m/s。
45.如表是简化了的北京西至昆明南的G403次列车时刻表。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西站 ﹣ 08:00
郑州东站 10:30 10:36 693
武汉站 12:24 12:30 1269
昆明南站 18:42 ﹣ 2760
(1)小明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直到他看到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 _____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 _____为参照物;
(2)G403次列车在郑州东站和武汉站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_____km/h。
46.实验小组探究纸锥和汽车的运动。
(1)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将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按如图甲中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探究汽车行驶快慢”的活动中,先用皮尺测量了汽车的实际长度是4 m,再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汽车直线行驶过程中的一组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4 s曝光一次,照片中汽车的长度是2 cm,照片中OC的长度为12 cm。则汽车在OC段过程中,速度情况为___________(选填“匀速”“先加速后匀速”或“先匀速后加速”),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47.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做的是 ___________运动,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_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
48.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每隔0.2 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由D到F的路程是___________cm,计算得出小车由 D到F 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m/s。
49.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______cm,BD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
50.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s=_____m,v甲_____v乙(填“大于”或“小于”)。
5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的s-t运动图象,仔细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甲车的速度____________乙车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5分钟,甲车和乙车相距______m。在距离O点______m的时候,两车相遇。
52.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已知甲的速度为1m/s,则甲的s-t图线是图(2)中的_____图线(选填“A”或 “B”),10s甲通过的路程为_____m;若甲和乙同向运动,通过8s甲乙相遇,则乙的s-t图线在图(2)中的_____(选填 “Ⅰ”、 “Ⅱ”或 “Ⅲ”)区域。
53.A、B 两车分别从 P、Q 两点同时向西直线运动,经过4秒A、B 相遇,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A车速度_____B车速度(选填“>” “=”或“<”),P、Q间的距离为_____m.相遇后再过4s,A与B相距__________m.
54.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_分.
(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公里/小时.
(3)列车T31和T32估计在什么时刻___________,在离开北京___________公里处相遇.
参考答案:
1. 2.3 2.35 337.5s或5min37.5s -22
【详解】[1]观察图(a)的刻度尺A,可知,分度值是1cm,物体左端对准4cm刻度,右端在6cm刻度右侧,估读值约是0.3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物体的长度为2.3cm。
[2]观察图(a)的刻度尺B,可知,分度值是0.1cm,物体左端对准4cm刻度,右端在6cm刻度右侧第3个刻度偏右,估读值约是0.05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物体的长度为2.35cm。
[3]从图(b)可以看到,秒表的小盘表示分钟数,指针指在刻度5到6之间,在5到6之间中间刻度偏向6,那么它的时间应该是5分钟30多秒,而大盘表示第几秒,它的读数不是7.5s,而应该是37.5s,那么综上所述,图(b)中秒表的读数为
图(b)中秒表的读数为337.5s。
[4]从图(c)温度计可看到,从下到上,温度的数值在减小,那么这是零下温度,分度值是1℃,液柱的液面在20刻度往下第2个刻度,那么它的读数是-22℃。
2.
【详解】铅笔外径与圆环直径间的距离为
l=D2-D1
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则纸带的厚度为直径差的一半,所以纸带的厚度为
3.1.85
【详解】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第一个硬币中心与0.00cm对齐,第五个硬币中心与7.40cm对齐,从第一个硬币中心到第五个硬币中心的长度为4个硬币的直径,直径是7.40cm,一枚的直径为d==1.85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得4个硬币的直径是从第一枚硬币的圆心到第五枚硬币的圆心长度.
4. 小花 1
【详解】[1]根据已知条件,小花的平均速度
小兰的平均速度
现将小花的起跑线后移 10 米,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变且同时起跑,第二次小花跑了
s小花2=100m+10m=110m
根据公式,所以小花用时为
第二次小小兰用时为
通过比较可知小花用时较少,所以小花先到达终点。
[2]小花到达后,小兰还需到达的时间是
由速度公式,故此时小兰距离终点的距离是
5.87.5
【详解】乙心脏每次跳动的时间间隔是
由图乙可知,在时间里,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25mm,所以坐标纸移动速度为
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相同,由图甲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出纸的路程s′=20mm,由可知,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为
故甲的心率为
6. 4 40 甲车 乙车 向西运动 静止
【详解】(1)[1]乙图像是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当t=2时,s1=8m,则
[2]当t2=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
s=v乙t2=4m/s×10s=40m
(2)[3][4]甲图像是v-t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v甲=4m/s
丙图像是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当t丙=4s时,s丙=4m,则
可见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同。
(3)[5][6]因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速度相同的是甲和乙,甲乙两车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7. 匀速 甲 丙 乙
【详解】[1]由第一个图像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即速度是一个定值,即甲做匀速运动。
[2]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
由第二个图像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故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
v乙=6m/s
丙的速度
v丙=4m/s
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
8. 东 5m/s
【详解】[1][2]小蒸汽火车以5m/s的速度向东快速行驶,那么火车冒出的烟应该是向西流动,但实际上火车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空气的流动速度与车的速度相同,空气的流动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同,即两者相对静止,则风向东吹,且风速大小v=5m/s。
9.0.3
【详解】由题意可知,1s内通过的路程
1s内通过的路程为0.3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钢珠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
小钢珠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3m/s。
10. 匀速 路程 25
【详解】[1]由甲图知,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斜线,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速度大小不变,甲图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2]由乙图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根据s=vt,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
[3]由丙图知,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5m/s,10s末物体通过的距离为
sB= vB×tB =5m/s×10s=50m
根据(2)可知,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路程,由几何知识看出,在t=10s末,A移动的路程为三角形的面积,其大小为
因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10s末两车相距
11. 1.5s 850
【详解】[1]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由图示知,探测器探测到的两次声波的时间间隔
t总=2.1s
子弹飞行的时间
t1=t总-t=2.1s-1.5s=0.6s
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12.60km
【详解】由题意可得,根据公式可得,两车相向行驶到相遇的时间为
而小鸟飞行的时间等于两车相遇的时间,所以小鸟飞行的时间是1h,根据公式s=vt可得,小鸟飞的路程为
s=v′t=60km/h×1h=60km
13. 17 大
【详解】[1]要想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则声音从人出发,传播到山崖再传到人的耳朵,需要时间至少为0.1s,则此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人距山崖的距离为
[2]实验表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14. 6.4 4.8 1.2
【详解】[1]甲班四名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2]乙班前三名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3]乙班第四名同学跑完他自己的路程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要赢得冠军,乙班前三名同学跑完自己的路程最多用时为
则要想赢得冠军,乙班前三名同学的速度至少为
则要想赢得冠军,乙班前三名同学的速度要提高
15. 5 0.5 相同
【详解】[1][2]有题意可知水壶丢后沿着水流运动,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即
人在水中顺水游泳的速度等于静水中人游泳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故人顺流和逆流的游泳速度分别为
由题意知:经过一个码头时,其随身携带的密封的空水壶掉落水中,30分钟后其发现水壶丢失,立即掉头寻找,假设经过t小时找到水壶,故可得等式

故可得。
所以水壶被找到的位置位于码头下方的距离为
[3]假设人是逆流游泳,当发现水壶丢了以后游泳就变成了逆流游泳,假设经过小时后找到水壶,故可得以下等式

解得。因为此次人是逆流而上,而水壶是顺流而下,故找到水壶时,水壶离码头的距离为
水壶的位置都在码头下游5km处,故逆水找到水壶时的位置与顺水游泳时找到水壶时的位置相同。
16. ﹣7℃ 37.8℃ 37.8℃ 38.5℃ B B 3.7 小
【详解】(1)[1]图1所示温度计,10℃被分为10个小格,则1小格时1℃,即分度值是1℃,“20”在“10”下面,所以此温度计读数为-7℃。
[2]图2体温计分度值是0.1℃,所以体温计的读数是37.8℃。
[3][4]若没有甩过,用此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6.5℃的病人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7.8℃;用示数是37.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8.5℃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
(2)[5]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5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精确程度高。
[6]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B是错误的。
[7]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5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3.7cm。
(3)[8]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较明显,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于同一物体的测量,其夏天的读数比冬天小。
17. 匀速 1∶2∶3 6∶3∶2
【详解】[1]观察a球:相等时间内(0.1s)通过的路程都是一块砖的高度,所以a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2]观察b球:在相等的时间内(0.1s)通过的路程都是两块瓷砖的高度,b做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c球:在相等的时间内(0.1s)通过的路程都是三块瓷砖的高度,c做匀速直线运动。
a、b、c三个小球的速度比等于0.1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即
va∶vb∶vc=1∶2∶3
[3]由图可知,三个小球都通过6块瓷砖的高度,ta=0.6s,tb=0.3s,tc=0.2s,所以
ta∶tb∶tc=6∶3∶2
18. 0.1 相反 一定
【详解】[1]由图知,甲在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6m,所以甲的速度
[2]由图知,甲在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6m,乙通过的路程为0.3m,由题知,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m,即
s甲乙=0.9m=s甲+s乙=0.6m+0.3m
所以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3]由图象,乙12s通过的路程s乙′=0.6m,而乙、丙两车距离
s乙丙=0.5m所以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丙车通过路程:若丙比乙慢
s丙=s乙′-s乙丙=0.6m-0.5m=0.1m
由速度公式可知
若丙比乙快
s丙′=s乙丙+s乙′=0.5m+0.6m=1.1m
由速度公式可知
所以丙的速度一定小于甲的速度。
19. 地球 1.06×104
【详解】[1]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其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h,所以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也是24h,卫星自转一周的距离
s=2πr=2×3×42400km=2.544×105km
则其平均速度
20. 800m 40s
【详解】[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m/s,汽车的行驶速度
v车=72km/h=20m/s
由 可知,声音5s传播的路程
汽车行驶的路程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的距离
[2]由可知,汽车开到山脚下的时间
21.510
【详解】设铁管的长度是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是
因为声音在空气中需要时间比声音在铁管中传播多1.4s,则有
t1-t2=1.4s

解得
s=510m
故长铁管的长度为510m。
22. 落后 9.75 360
【详解】[1][2]由可知,光从空间站到达小严处的时间
当光到达小严处时,空间站运动的路程
s2=v空间站t1=7.5km/s×1.3×10﹣3s=9.75×10﹣3km=9.75m
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相对于小严向后去,故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落后,落后距离为9.75m。
[3]小严爸爸驾车的速度
v车=72km/h=20m/s
声音2s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2s=680m
汽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20m/s×2s=40m
则鸣笛时,小车与山崖的距离
23. 不一定 一定不
【详解】[1]从图中烟的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故可以判断甲车不一定向右行驶。
[2]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与烟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乙车一定不向右行驶。
24. 车(或座椅或司机…) 0.2
【详解】[1]由于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所以一定选择一个和乘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做参照物,即车或座椅或司机。
[2]如图标志牌表示:此处距西大桥8km,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所以由可得从标志牌到泸州最快需要的时间是
25. 东(或西) 大于(或小于)
【分析】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相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如果以速度快的物体为参照物,运动慢的就向后退,如果以慢的为参照物,运动快的物体仍然向原方向运动.
【详解】两车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乙车速度大于甲车,说明甲乙两车都是向东运动;
二是如果乙车速度小于甲车,说明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可能向东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也可能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小于甲车.
26. 静止 20
【分析】(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2)自动扶梯是在上升的,而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以地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就是扶梯速度加上人行走的速度.
【详解】(1)顾客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相对于自动扶梯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是静止的.
(2)设扶梯长为s,则自动扶梯的速度,人上楼的速度人沿着运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的速度,由可知,需要的时间.
故答案为静止;20.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隐含的条件就是扶梯的长度不变(路程不变),以及相对于地面来说人沿自动扶梯的速度实际上就是速度相加.
27. 动车组 运动
【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详解】[1]小明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窗外的人群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
[2]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站台与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是运动的.
28. 10 大
【详解】设客车的速度为v1,货车的速度为v2;
以客车为参照物,货车的行驶速度为,且;
根据得,
即:,
解得:,即货车的速度为10m/s;
两车在相对运动,以货车为参照物,乘客感觉自己乘坐的车速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和,所以车速变大.
【分析】理解当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做相对运动时,若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的相对速度v为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之和.
29. B 飞机 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
【详解】(1)图A中,飞机和汽车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可能是飞机向图中的右方运动,也可能是汽车向图中的左方运动,也有可能二者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所以无法判断汽车和飞机的运动情况.
图B中,出现了一个固定不动的树,汽车相对于树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汽车是静止的;而飞机相对于树在向右运动.
(2)由(1)和(2)可知,要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必须选择参照物.
【分析】重点是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认识,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0. 南 500
【详解】(1)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
所以,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南运动;
(2)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
根据可得,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31.(1)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辆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辆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北运动;(2)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由于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因为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静止的;(3)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由于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
【详解】(1)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辆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辆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北运动;
(2)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由于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因为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静止的;
(3)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由于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
【分析】辨别多个物体中的相对运动情况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而且进行辨析时,对各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描述都要以该参照物为标准.
32. 西 5
【详解】解答:看到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说明他和风相对静止,方向相同速度大小相同,该同学由西向东跑,说明风也是由西向东的,所以这是西风,速度等于风速,为18km/h=5m/s.
分析:本题考查了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相对静止的问题.
33. 静止 2
【详解】(1)电梯上升时,小明相对于电梯位置保持不变,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2)电梯从1层到达21层,实际上升了20层,电梯的路程s3m×2060m,小明从1层到达21层所用的时间t4s10s16s30s,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v2m/s.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电梯的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电梯的平均速度.
34. 45 40
【详解】(1)[1]设全程的时间为2t,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
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
全程的平均速度
(2)[2]设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2s,则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路程都是s,前半程汽车的运动时间
后半程汽车的运动时间
总的运动时间t
全程的平均速度
35. 甲先
【详解】[1]甲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s1=v1t,s2=v2t
则甲全程的平均速度
[2]乙通过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则乙全程的平均速度
[3]因为

v甲>v乙
而甲乙同时从A地前往B地,所以甲先到达终点。
36. 稳定 计时 运动 计时的距离间隔长一点或让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使气泡上升速度变小或改变气泡的大小,使气泡上升速度变小
【分析】此实验时,气泡会先加速,再匀速运动,所以计时应在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开始;
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时,物体是运动的,没有变化是静止的;
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想办法减小气泡的运动,或采集时间点间隔大一些.
【详解】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气泡会先加速,再匀速运动,所以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在气泡运动的速度稳定后,即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
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与气泡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
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难度,可以计时的间隔更长一些,同时可以使管子倾斜一些,这样气泡的上升速度会变小,运动时间加长,便于计时.
37. a 1m/s 2m
【详解】[1]根据题意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所以甲的速度是1m/s,甲比乙先运动2秒,则乙运动4秒,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则乙运动的路程为4米或8米,根据所给图像乙的图线是a。
[2]由图线可知
[3]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仍是2米。
38. 匀速直线 30 1m/s2
【分析】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甲车的速度;分析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根据a的定义进行计算。
【详解】[1]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0 3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900m,所用时间t甲=30s,所以甲车的速度
[3]由图乙可知,在0 40s内乙车的速度变化量为40m/s,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
39. 加速 匀速
【详解】由图象可知:甲车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故甲做匀加速运动;
乙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40. 两者做匀速直线运动 骑车者速度大于跑步者速度 骑车者比跑步者后出发
【详解】根据图可以得到的信息:
验车者比跑步者晚出发10s;
跑步者经过100m路程时,用时30s,速度为:

验车者经过100m路程时,用时20s,速度为:

骑车者用20s的时间追上了步行者等.
41. 运动快慢 一定 9:8 8:9
【详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故答案为(1). 运动快慢 (2). 一定 (3). 9:8 (4). 8:9
【分析】本题考查了求出受到之比和运动时间之比,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42. 静止 运动 匀速 0.5 1.8 小于 静止 1.35
【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2)①看清楚图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进而判断乌龟的运动状态。
②由图读出一组对应的时间和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可计算乌龟的速度大小。
③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即可知其速度关系。
④根据图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进而判断兔子在15至50分钟内的运动状态。
⑤由图读出0至60分钟内兔子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可计算兔子的平均速度。
【详解】(1)[1][2]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卫星也怎么转,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地球上的人观察卫星自然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所以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与地球是静止的;太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因此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太阳也是运动的。
(2)①[3]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该图表示乌龟全程通过的路程成正比,即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4][5]乌龟的速度
③[6]由图可知,0至15分钟内,兔子的路程大于乌龟的路程,由可得,乌龟的速度小于兔子的速度。
④[7]由图可知,兔子在15至50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处于静止状态。
⑤[8]由图可知,兔子在0至60分钟内通过的路程
时间为
则0至60分钟内,兔子的平均速度为
43. v= 较小 便于测量时间 3s 0.30m/s 0.20m/s 0.50m 大 变速
【详解】(1)[1]在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我们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所以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缓。
(3)[4][5][6][7]由图可知,BC之间的距离为
sBC=6.0dm-1.0dm=5.0dm=0.50m
通过AC的时间为
tAC=15:35:23-15:35:20=3s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sAC=0.90m,sAB=0.40m,tAB=2s,所以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8]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可知,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9]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段的速度与BC段的速度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44. 匀速 22.5
【详解】[1]由图可知甲车在相同时间段内行驶的路程相同,故甲车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乙车行驶的路程为900m,用时40s,故其平均速度为
45. 对面的火车 站台 320
【详解】(1)[1]“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因为自己坐的火车相对于对面行驶的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以对面的火车为参照物。
[2]“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因为自己坐的火车相对于站台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2)[3]由表格可知郑州东站到武汉站的路程
s=1269km-693km=576km
所用的时间
t=12:24-10:36=1h48min=1.8h
则G403次列车在郑州东站和武汉站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
46. A 时间 先加速后匀速 20
【详解】(1)[1][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A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B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A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3]根据图示可知,相同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先增大后相等,所以汽车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4]因为汽车的实际长度是4m,照片中汽车的长度为2cm,照片中O到C的长度L=12.0cm,OC的实际长度为
汽车从O到C的平均速度约为
47. 变速 12.50 0.1
【详解】[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根据刻度尺可知分度值为0.1cm,故小球运动的路程根据图中数据应计为12.50cm(估计值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小球从A点到E点滚动的路程为
时间为
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48. 8.00 0.2
【详解】[1]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注意估读一位,所以根据D点所在的位置,可得AD=4.50cm,根据F点所在位置,可得AF=12.50cm,所以小球由D到F的路程为
DF=AF-AD=12.50cm-4.50cm=8.00cm
[2]由题意可知,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每隔0.2 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小车由 D到F 有两个间隔,即可得小车由 D到F 运动的时间
t=0.2s×2=0.4s
又因为D到F的路程
s=8cm=0.08m
所以小车由 D到F 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49. 2.10 0.1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A点对应的刻度是0.00cm,C点对应的刻度是2.10cm,则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2.10cm。
[2]由图可知,汽车在BD段运动的路程
sBD=4.50cm-0.50cm=4.00cm
汽车在BD段所用的时间
tBD=2×0.2s=0.4s
BD段的平均速度
[3]由图可知,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汽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50. 8 小于
【详解】[1]由图像可知,经过6s时,甲行驶的路程s甲=4m,乙行驶的路程s乙=12m,所以P、Q间的距离为
s=s乙﹣s甲=12m﹣4m=8m
[2]由图可知,当t甲=12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8m;当t乙=6s时,乙通过的路程为12m,所以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比较可知,v甲<v乙。
51. 大于 50 100
【详解】[1]由图知,甲从5min开始运动,乙从0min开始运动,乙10min运动了100m,甲运动的时间
10min-5min=5min
通过的路程为100m,即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短,根据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2]乙车的速度
那么第5分钟时,乙车移动的距离为
s乙=v乙t'=10m/min×5min=50m
甲运动的距离为0,
故第5分钟,甲车和乙车相距和乙车相距50m。
[3]由图知在距离O点100m的时候,两车相遇。
【分析】本题所用的知识点有:速度与物体运动。
52. A 10 Ⅰ
【详解】[1]由图2知道,A图线的代表物体的移动速度
B图线的代表物体的移动速度
所以,甲的s-t图线为图中的A图线;
[2]由知道,10s甲通过的路程
[3]由于甲和乙同向运动,若甲追乙,则
s甲 -s乙 =sPQ
v甲 t-v乙 t=10m
代入数据解得v乙=-0.25m/s(舍去)
若乙追甲,则
s乙 -s甲 =sPQ
v乙t-v甲 t=10m
代入数据解得v乙=2.25m/s,所以,乙的s-t图线在图中 “Ⅰ”。
53. < 6 6
【分析】(1)如图,甲乙路程和时间图象是正比函数图象,所以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上找出任意一对时间和路程的对应数据,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大小.
(2)求出甲的速度,知道甲的运动时间,利用s=vt求甲通过的路程;求出10s甲乙通过的路程,甲乙同向运动,二者之差可得甲乙相距多远.
【详解】(1)甲乙同向运动,由甲乙图象知,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甲===0.5m/s;乙的速度:v乙===2m/s,所以甲车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2)由v=得,s=vt,经过4s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5m/s×4s=2m;经过4s乙通过的路程:s乙=v乙t=2m/s×4s=8m;因此P、Q 间的距离为8m2m=6m.
(3)由(2)知, 相遇后再过 4s,甲通过的路程为2m:乙通过的路程为8m:A 与 B 相距6m.
54. 15 40 109 2∶36 1100
【详解】 (1)以T31次为例:15:50从北京出发,7:30到达杭州,共用时15小时40分钟.(2)总路程S=1664km,列车停站时间为8min8min8min=24min,运行时间t=15h16min=h,平均速度v==109km/h.(3)蚌埠到上海西的距离s1=1458km 979km=479km,设T31在蚌埠和上海西之间运行时间为t31,则T32要运行t32=t312,两列车在蚌埠和上海西之间直到相遇共运行时间t1=t31t32=2t312,∵v=,∴s1=vt1=109km/h×(2t312)=479km,解得:t31=1.2h=1h12min,所以两列车相遇时的时刻为1h24min1h12min=2h36min,相遇时T31离北京的距离为s2=979km109km/h×1.2h=1110km.
分析:(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总时间为末时刻减去初始时刻.(2)读出总路程S,用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3)分析时间,T31和T32运行时相同的时刻在蚌埠和上海西之间,所以二者应该在蚌埠和上海西之间相遇.在这段路程上T32比T31多运行2h,利用公式t=算出列车在蚌埠和上海西运行的总时间,就可算出T31运行的时间,从而算出两列列车相遇时的时刻,再利用s=vt算出相遇点到北京的距离.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实验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下一篇: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上学期高三10月英语汇编:完形填空(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