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17-2018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苏州期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神舟八号返回舱在返回时,会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产生超过1 600℃的高温,要通过烧蚀材料的燃烧把这些热量带走。此时发生的变化是(  )
A.融化
B.分解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2.(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药品
D.点燃酒精灯
3.(2017·扬州模拟)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甘薯酿酒 B.石蜡熔化 C.烟花爆炸 D.食物腐败
4.(2017·泰兴模拟)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5.(2018九上·怀柔期末)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6.(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带电的微粒 B.是实心球体
C.可分解为分子 D.可转变成离子
7.(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8.(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现象完全相同
C.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
D.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
9.(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
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D.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一会儿,铝片熔而不滴
10.(2018九上·苏州期末)化学能帮助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物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1.(2017·金溪模拟)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12.(2018九上·苏州期末)含氟(F)牙膏能防治龋齿,但是科学家却发现,使用含氟牙膏后,龋齿患者越来越少,氟斑牙患者却越来越多。有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氟原子中有10个电子 B.该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
C.含氟牙膏中的“氟”指氟单质 D.人体可以大量摄入氟元素
13.(2018九上·苏州期末)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 B.27.3%
C.20% D.15.8%
14.(2017九上·苏州期末)下列物质名称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镁MgO2 B.氢氧化钠NaOH
C.氯化锌ZnCl D.碳酸钠NaCO3
15.(2018九上·苏州期末)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16.(2018九上·苏州期末)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容易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可以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 2X+6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X的化学式为NO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17.(2018九上·苏州期末)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
B.装置乙:加入锌粒
C.装置丙:产生氢气
D.装置丁:收集氢气
18.(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19.(2018九上·苏州期末)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  )
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
③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④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2018九上·苏州期末)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天平(  )
A.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B.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21.(2017九上·马山期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22.(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CO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铁再通CO气体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23.(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24.(2017九下·常熟月考)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44% B.46% C.54% D.64%
25.(2018九上·苏州期末)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甲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二、填空题
26.(2018九上·苏州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    。
(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它具有   性;若试管1中产生8 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   mL气体。
(3)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村民多饮用井水。请你为村民们解决下列问题:用   的操作,可除去井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使用   进行实验,可证明处理后的井水是硬水;再对井水进行   ,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
27.(2018九上·苏州期末)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金属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提高防锈能力,原因是   。
(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   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   。
(4)制造电器零件不用纯铜而用黄铜,主要是因为黄铜   。
28.(2018九上·苏州期末)已知A~J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B、E、J均是氧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仅略去了反应的条件):
(1)H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与B反应:   ;
E与F反应:   。
29.(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选用   (填字母,下同)。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则进气管是   (填“a”或“b”)。
(3)G装置可以探究微粒的基本性质: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敞口、正立在烧杯里,大约2分钟后取走集气瓶;再向烧杯里倒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   性质,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30.(2018九上·苏州期末)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31.(2018九上·苏州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不符合题意是   。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粗盐酸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配制时,除如图1、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   (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符合题意,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三、实验探究题
32.(2018九上·苏州期末)同学们知道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CuSO4溶液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资料中发现,铁和Fe2O3竟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
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FeO、Fe2O3、Fe3O4中,Fe2O3是红棕色,其余是黑色;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Fe3O4有磁性。②二氧化碳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③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溶液反应。
(1)【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猜想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
①有FeO;②只有Fe3O4;③   。
(2)【进行实验】
①按下图装好药品(铁粉过量),连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已检查装里的气密性)。
②轻推注射器活塞通入二氧化碳,估计玻璃管里空气   ,停止通入二氧化碳。
③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等到固体粉末全部变黑,再熄灭酒精喷灯。
④当长柄V形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检验黑色粉末成分。检验过程如下(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3)【探究结论】
铁和Fe2O3能发生化合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思评价】
①实验结束,微热V形管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本实验中的保护气,既能用二氧化碳气体,也能用   。
四、简答题
33.(2018九上·苏州期末)向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神舟八号返回舱在返回时,会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产生超过1 600℃的高温,要通过烧蚀材料的燃烧把这些热量带走。此时烧蚀材料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分析】烧蚀材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符合题意;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倾倒液体的操作要领是: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瓶口紧靠试管口;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要领是: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的夹角,使用酒精灯外焰;
C、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按照“一斜二送三直立”操作;
D、酒精灯用火柴点燃。
3.【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甘薯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烟花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试题分析∶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蔗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是否能形成溶液就是看混合物物质是事均一稳定。
5.【答案】A
【知识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
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6.【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原子呈电中性,不是带电的微粒。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不是实心球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可分解为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可转变成离子。故D符合题意。
【分析】A、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中原子核外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内运动;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
7.【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可根据空气的应用分析。
A、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害气体,烟尘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故B不符合题意,
C、硫、碳、磷等物质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最多的是是氮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A、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包括可吸入颗粒;
B、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要求化学性质稳定和无毒;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D、根据空气中成分的含量来回答。
8.【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A.能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就是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现象不完全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就可以燃烧。故C不符合题意。
D.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故D符合题意。
【分析】A、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拘剧烈的氧化反应;
B、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一般是由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则反应的剧烈程度和现象也不同;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
D、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加充分。
9.【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故A不符合题意。
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黑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
D.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一会儿,铝片熔而不滴。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使玻璃片变黑;
B、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呈碱性;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
D、铝的熔点较低。
10.【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硬水与软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铁丝和铝丝,不能用测导电性来区别。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用石蕊试液来区别。故B不符合题意。
C.硬水和蒸馏水,可用蒸发来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和碳粉,可用双氧水来区别。
【分析】A、铁丝和铝丝都具有导电性;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蒸发会残留下黑色固体;
D、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1.【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解:①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②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③纯净物按元素的含有情况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故是并列关系;④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因此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⑤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包含关系.
故选D.
【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从物质分类的知识可知物质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化合物中又可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等;从元素的分类看,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从反应类型看,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有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A.该氟原子中有9个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故B符合题意。
C.含氟牙膏中的“氟”指氟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不可以大量摄入氟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C、含氟牙膏中的“氟”指元素;
D、过量摄入氟元素对人体有害。
13.【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与铜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6/﹙64+16﹚×100%=2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则可以计算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氯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ZnCl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B.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5.【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 (6g+4g+8g)=3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10g 4g):(8g 4g)=3:2,符合题意;
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g 4g):(8g 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质量减少的即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即为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该反应为:6克乙分解生成2克甲和4克丁,丙的质量不变,据此分析即可。
16.【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液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设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x+(+1)×3=0,x=﹣3,即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符合题意;
C、由4NH3+3O2 2X+6H2O可知,
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是12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是6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X的化学式N2,不符合题意;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B、化合物中氢元素为正一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氮元素的化合价;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推断X的化学式;
D、性质决定用途。
17.【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故A不符合题意。
B.装置乙:加入锌粒。故B不符合题意。
C.装置丙:产生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装置丁:收集氢气,应从右端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固体颗粒按照“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操作;
C、制取氢气属于固有不加热的发生装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要从短的导管通入;
18.【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但不能攻击呼吸;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故能够灭火;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19.【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③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④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故答案为:B。
【分析】①为了避免污染药品,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或靠着容器的内壁;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即可;③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口需要紧靠试管口;④过滤时,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漏斗的最下端必须紧靠烧杯内壁;
20.【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天平A.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分析】镁和锌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题意等质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金属有剩余,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即天平两边两烧杯中反应前的质量相等,反应后逸散的氢气质量相等,故天平保持平衡。
21.【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四种物质中只有丙丁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观图形类题目在解答时,可直接利用微粒的构成逐个分析,也可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和分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
22.【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熄灭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利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气体,然后加热氧化铁,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滴入水至刻度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为了防止观察不到现象,要先把到导管口浸到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B、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要先把导管移出液面,再停止加热;
C、为了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除玻璃管中的空气,在加热;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要先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
23.【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20℃时,100g水中可溶解31.6gKNO3。 故B符合题意。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洗手间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31.6克硝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刚好形成131.6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故有溶质析出。
24.【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碳的质量为x,则铁的质量为10g-x,生产的氢气的质量为a,
Fe+H2SO4=FeSO4+H2↑
56 2
10g-x a
= 解得:a=,
x+=50g+10g-55.4g
解得:x=4.4g
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0%=44%.
故答案为:A.
【分析】写出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设碳的质量为x,则铁的质量为10g-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再根据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求出X的质量,最后用碳的质量除以10g再乘以100%即可解答.
25.【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A. 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题中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故不符合题意;
B. 据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甲、乙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又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同,此时甲、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符合题意;
C. 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即等质量的水能溶解的溶质质量为甲>乙>丙,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成t3℃时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丙>乙>甲。故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分析】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小的需要水最多;
D、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采用蒸发结晶。
26.【答案】(1)溶有(或含有)氧气
(2)氢气;可然;4
(3)过滤;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1)有些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或含有)氧气。(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它具有可燃性。若试管1中产生8 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4 mL气体。(3)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村民多饮用井水。请你为村民们解决下列问题:用过滤操作,可除去井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使用肥皂水进行实验,可证明处理后的井水是硬水;再对井水进行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
【分析】(1)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回答;
(2)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同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3) 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人民通过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煮沸杀菌消毒;
27.【答案】(1)4Al+3O2 = 2Al2O3
(2)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3)导热;铁元素
(4)硬度大(或强度大或耐腐性)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解析】【解答】(1)金属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Al+3O2 = 2Al2O3。(2)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提高防锈能力,原因是改变了金属的增加了膳食中的内部结构。(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铁元素。(4)制造电器零件不用纯铜而用黄铜,主要是因为黄铜硬度大(或强度大或耐腐性)。
【分析】(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根据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回答:改变金属内部的结构;
(3)金属具有导热性,铁锅做饭炒菜可以增加膳食中的铁元素;
(4)合金一般比组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
28.【答案】(1)FeSO4(或FeCl2)
(2)3CO+Fe2O3=2Fe+3CO2;CO2+Ca(OH)2 CaCO3↓+H2O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B、E、J均是氧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根据图示转化关系,知∶A是Fe2O3,B.CO.F 是Ca(OH) 2,E.CO2 。(1)H的化学式为FeSO4(或FeCl2),(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与B反应: 3CO + Fe2O3 = 2Fe +3CO2,E与F反应:CO2+Ca(OH) 2 CaCO3↓+ H2O。
【分析】根据信息可以找到题眼:即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为氧化铁;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G为铜;,A、B、E、J均是氧化物,能与氧化铁反应的氧化物为一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E为氧化物则为二氧化碳,D为铁;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F为氢氧化钙,则I为碳酸钙,J为水;铁与C反应生成铜和H,则可以推断C为硫酸铜或氯化铜,H为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
29.【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A;E
(2)B;b
(3)不断运动;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 MnO2 + O2↑,发生装置选用A,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E.(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F装置收集,则进气管是b, (3)G装置可以探究微粒的基本性质: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敞口、正立在烧杯里,大约2分钟后取走集气瓶;再向烧杯里倒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不断运动性质,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分析】(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收集干燥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态和液态在常温下反应,故应该选择固液不加热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确定气流方向;
(3)该实验用于探究分子的运动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0.【答案】(1)是
(2)氯化钾
(3)50
(4)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KCl;(3)将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50g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 ×100%=﹙50g+x﹚×10%,x=50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A符合题意。
B.两烧杯同时蒸发少量的水,烧杯②中一定有固体析出,烧杯①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不符合题意。
C.将两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符合题意。
【分析】(1)烧杯②中有剩余的溶质,故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2)根据t1 ℃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来判断;
(3)根据t1℃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再依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计算水的质量。
(4)A、据题意在100克水中,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于烧杯②中的溶质质量,故溶质质量分数大;
B、烧杯①中的溶液不一定饱和;
C、在烧杯②中没有溶解的溶质可能在烧杯①中完全溶解;
D、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溶质不一定全部溶解。
31.【答案】(1)瓶塞没有倒放
(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3)引流
(4)胶头滴管
(5)<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不符合题意是瓶塞没有倒放;(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5)若其他操作均符合题意,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
【分析】(1)为了防止污染药品,瓶塞必须倒放;
(2)为了防止晶体从蒸发皿中溅出,应该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固体;
(3)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的引流;
(4)根据配置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可知:胶头滴管
(5)依据“俯大仰小”,仰视读数,使读数偏小,实际值偏大,故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32.【答案】(1)有FeO和Fe3O4
(2)排完;FeO;Fe3O4;CuSO4(或CuCl2)
(3)Fe+4Fe2O3=3Fe3O4
(4)H2CO3=H2O+CO2↑;氮气(或氦气或稀有气体)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CuSO4溶液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资料中发现,铁和Fe2O3竟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提出问题】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FeO、Fe2O3、Fe3O4中,Fe2O3是红棕色,其余是黑色;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Fe3O4有磁性。②二氧化碳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③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溶液反应。【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猜想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 ①有FeO;②只有Fe3O4;③有FeO和Fe3O4。【进行实验】①按下图装好药品(铁粉过量),连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已检查装里的气密性)。②轻推注射器活塞通入二氧化碳,估计玻璃管里空气排完,停止通入二氧化碳。③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等到固体粉末全部变黑,再熄灭酒精喷灯。④当长柄V形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检验黑色粉末成分。检验过程如下∶实验结果∶a黑色粉末中一定没有FeO 。b黑色粉末中一定铁和 Fe3O4 。c滴加足量的 CuSO4 (或CuCl2)溶液, 确认猜想②符合题意。【探究结论】铁和Fe2O3能发生化合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Fe+4 Fe2O3=3 Fe3O4。【反思评价】①实验结束,微热V形管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O3 = H2O+CO2↑。②本实验中的保护气,既能用二氧化碳气体,也能用)氮气(或氦气或稀有气体)。
【分析】(1)①氧化亚铁喝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2)②利用二氧化碳做保护气,即利用二氧化碳把玻璃管中的空气全部全部排出;
④a、根据信息: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说明没有氧化亚铁;b、被磁铁吸引的是铁粉,没有被吸引的是四氧化三铁;c、可溶性的铜盐把铁反应掉,剩余的为四氧化三铁,则猜想 确认猜想②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3)铁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4)①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微热V形管,即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保护气需要选择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同时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33.【答案】(1)40g
(2)解:设40g稀盐酸含有HCl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73
10g x
X=7.3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如图象所示: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40g;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40克稀盐酸时,碳酸钙刚好完全反应;
(2)利用方程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就算出稀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即能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苏州期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神舟八号返回舱在返回时,会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产生超过1 600℃的高温,要通过烧蚀材料的燃烧把这些热量带走。此时发生的变化是(  )
A.融化
B.分解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神舟八号返回舱在返回时,会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产生超过1 600℃的高温,要通过烧蚀材料的燃烧把这些热量带走。此时烧蚀材料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分析】烧蚀材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药品
D.点燃酒精灯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符合题意;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倾倒液体的操作要领是: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瓶口紧靠试管口;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要领是: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的夹角,使用酒精灯外焰;
C、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按照“一斜二送三直立”操作;
D、酒精灯用火柴点燃。
3.(2017·扬州模拟)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甘薯酿酒 B.石蜡熔化 C.烟花爆炸 D.食物腐败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甘薯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烟花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4.(2017·泰兴模拟)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试题分析∶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蔗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是否能形成溶液就是看混合物物质是事均一稳定。
5.(2018九上·怀柔期末)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答案】A
【知识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
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6.(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带电的微粒 B.是实心球体
C.可分解为分子 D.可转变成离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原子呈电中性,不是带电的微粒。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不是实心球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可分解为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可转变成离子。故D符合题意。
【分析】A、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中原子核外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内运动;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
7.(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可根据空气的应用分析。
A、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害气体,烟尘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故B不符合题意,
C、硫、碳、磷等物质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最多的是是氮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A、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包括可吸入颗粒;
B、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要求化学性质稳定和无毒;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D、根据空气中成分的含量来回答。
8.(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现象完全相同
C.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
D.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A.能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就是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现象不完全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就可以燃烧。故C不符合题意。
D.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故D符合题意。
【分析】A、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拘剧烈的氧化反应;
B、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一般是由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则反应的剧烈程度和现象也不同;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
D、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加充分。
9.(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
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D.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一会儿,铝片熔而不滴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故A不符合题意。
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黑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
D.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一会儿,铝片熔而不滴。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使玻璃片变黑;
B、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呈碱性;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
D、铝的熔点较低。
10.(2018九上·苏州期末)化学能帮助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物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硬水与软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铁丝和铝丝,不能用测导电性来区别。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用石蕊试液来区别。故B不符合题意。
C.硬水和蒸馏水,可用蒸发来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和碳粉,可用双氧水来区别。
【分析】A、铁丝和铝丝都具有导电性;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蒸发会残留下黑色固体;
D、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1.(2017·金溪模拟)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解:①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②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③纯净物按元素的含有情况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故是并列关系;④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因此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⑤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包含关系.
故选D.
【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从物质分类的知识可知物质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化合物中又可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等;从元素的分类看,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从反应类型看,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2.(2018九上·苏州期末)含氟(F)牙膏能防治龋齿,但是科学家却发现,使用含氟牙膏后,龋齿患者越来越少,氟斑牙患者却越来越多。有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氟原子中有10个电子 B.该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
C.含氟牙膏中的“氟”指氟单质 D.人体可以大量摄入氟元素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有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A.该氟原子中有9个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故B符合题意。
C.含氟牙膏中的“氟”指氟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不可以大量摄入氟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C、含氟牙膏中的“氟”指元素;
D、过量摄入氟元素对人体有害。
13.(2018九上·苏州期末)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 B.27.3%
C.20% D.15.8%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与铜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6/﹙64+16﹚×100%=2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则可以计算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4.(2017九上·苏州期末)下列物质名称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镁MgO2 B.氢氧化钠NaOH
C.氯化锌ZnCl D.碳酸钠NaCO3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氯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ZnCl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B.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5.(2018九上·苏州期末)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 (6g+4g+8g)=3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10g 4g):(8g 4g)=3:2,符合题意;
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g 4g):(8g 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质量减少的即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即为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该反应为:6克乙分解生成2克甲和4克丁,丙的质量不变,据此分析即可。
16.(2018九上·苏州期末)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容易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可以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 2X+6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X的化学式为NO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液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设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x+(+1)×3=0,x=﹣3,即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符合题意;
C、由4NH3+3O2 2X+6H2O可知,
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是12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是6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X的化学式N2,不符合题意;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B、化合物中氢元素为正一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氮元素的化合价;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推断X的化学式;
D、性质决定用途。
17.(2018九上·苏州期末)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
B.装置乙:加入锌粒
C.装置丙:产生氢气
D.装置丁:收集氢气
【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故A不符合题意。
B.装置乙:加入锌粒。故B不符合题意。
C.装置丙:产生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装置丁:收集氢气,应从右端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固体颗粒按照“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操作;
C、制取氢气属于固有不加热的发生装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要从短的导管通入;
18.(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但不能攻击呼吸;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故能够灭火;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19.(2018九上·苏州期末)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  )
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
③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④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③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④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故答案为:B。
【分析】①为了避免污染药品,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或靠着容器的内壁;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即可;③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口需要紧靠试管口;④过滤时,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漏斗的最下端必须紧靠烧杯内壁;
20.(2018九上·苏州期末)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天平(  )
A.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B.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天平A.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分析】镁和锌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题意等质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金属有剩余,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即天平两边两烧杯中反应前的质量相等,反应后逸散的氢气质量相等,故天平保持平衡。
21.(2017九上·马山期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四种物质中只有丙丁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观图形类题目在解答时,可直接利用微粒的构成逐个分析,也可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和分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
22.(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CO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铁再通CO气体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熄灭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利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气体,然后加热氧化铁,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滴入水至刻度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为了防止观察不到现象,要先把到导管口浸到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B、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要先把导管移出液面,再停止加热;
C、为了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除玻璃管中的空气,在加热;
D、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要先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
23.(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20℃时,100g水中可溶解31.6gKNO3。 故B符合题意。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洗手间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31.6克硝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刚好形成131.6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故有溶质析出。
24.(2017九下·常熟月考)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44% B.46% C.54% D.64%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碳的质量为x,则铁的质量为10g-x,生产的氢气的质量为a,
Fe+H2SO4=FeSO4+H2↑
56 2
10g-x a
= 解得:a=,
x+=50g+10g-55.4g
解得:x=4.4g
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0%=44%.
故答案为:A.
【分析】写出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设碳的质量为x,则铁的质量为10g-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再根据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求出X的质量,最后用碳的质量除以10g再乘以100%即可解答.
25.(2018九上·苏州期末)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甲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A. 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题中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故不符合题意;
B. 据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甲、乙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又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同,此时甲、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符合题意;
C. 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即等质量的水能溶解的溶质质量为甲>乙>丙,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成t3℃时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丙>乙>甲。故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分析】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小的需要水最多;
D、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采用蒸发结晶。
二、填空题
26.(2018九上·苏州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    。
(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它具有   性;若试管1中产生8 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   mL气体。
(3)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村民多饮用井水。请你为村民们解决下列问题:用   的操作,可除去井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使用   进行实验,可证明处理后的井水是硬水;再对井水进行   ,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
【答案】(1)溶有(或含有)氧气
(2)氢气;可然;4
(3)过滤;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1)有些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或含有)氧气。(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它具有可燃性。若试管1中产生8 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4 mL气体。(3)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村民多饮用井水。请你为村民们解决下列问题:用过滤操作,可除去井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使用肥皂水进行实验,可证明处理后的井水是硬水;再对井水进行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
【分析】(1)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回答;
(2)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同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3) 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人民通过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煮沸杀菌消毒;
27.(2018九上·苏州期末)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金属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提高防锈能力,原因是   。
(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   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   。
(4)制造电器零件不用纯铜而用黄铜,主要是因为黄铜   。
【答案】(1)4Al+3O2 = 2Al2O3
(2)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3)导热;铁元素
(4)硬度大(或强度大或耐腐性)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解析】【解答】(1)金属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Al+3O2 = 2Al2O3。(2)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提高防锈能力,原因是改变了金属的增加了膳食中的内部结构。(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铁元素。(4)制造电器零件不用纯铜而用黄铜,主要是因为黄铜硬度大(或强度大或耐腐性)。
【分析】(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根据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回答:改变金属内部的结构;
(3)金属具有导热性,铁锅做饭炒菜可以增加膳食中的铁元素;
(4)合金一般比组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
28.(2018九上·苏州期末)已知A~J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B、E、J均是氧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仅略去了反应的条件):
(1)H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与B反应:   ;
E与F反应:   。
【答案】(1)FeSO4(或FeCl2)
(2)3CO+Fe2O3=2Fe+3CO2;CO2+Ca(OH)2 CaCO3↓+H2O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B、E、J均是氧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根据图示转化关系,知∶A是Fe2O3,B.CO.F 是Ca(OH) 2,E.CO2 。(1)H的化学式为FeSO4(或FeCl2),(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与B反应: 3CO + Fe2O3 = 2Fe +3CO2,E与F反应:CO2+Ca(OH) 2 CaCO3↓+ H2O。
【分析】根据信息可以找到题眼:即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为氧化铁;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G为铜;,A、B、E、J均是氧化物,能与氧化铁反应的氧化物为一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E为氧化物则为二氧化碳,D为铁;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F为氢氧化钙,则I为碳酸钙,J为水;铁与C反应生成铜和H,则可以推断C为硫酸铜或氯化铜,H为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
29.(2018九上·苏州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选用   (填字母,下同)。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则进气管是   (填“a”或“b”)。
(3)G装置可以探究微粒的基本性质: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敞口、正立在烧杯里,大约2分钟后取走集气瓶;再向烧杯里倒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   性质,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A;E
(2)B;b
(3)不断运动;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 MnO2 + O2↑,发生装置选用A,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E.(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F装置收集,则进气管是b, (3)G装置可以探究微粒的基本性质: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敞口、正立在烧杯里,大约2分钟后取走集气瓶;再向烧杯里倒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不断运动性质,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分析】(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收集干燥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态和液态在常温下反应,故应该选择固液不加热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确定气流方向;
(3)该实验用于探究分子的运动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0.(2018九上·苏州期末)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1)是
(2)氯化钾
(3)50
(4)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达到饱和状态;(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KCl;(3)将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50g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 ×100%=﹙50g+x﹚×10%,x=50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A符合题意。
B.两烧杯同时蒸发少量的水,烧杯②中一定有固体析出,烧杯①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不符合题意。
C.将两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符合题意。
【分析】(1)烧杯②中有剩余的溶质,故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2)根据t1 ℃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来判断;
(3)根据t1℃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再依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计算水的质量。
(4)A、据题意在100克水中,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于烧杯②中的溶质质量,故溶质质量分数大;
B、烧杯①中的溶液不一定饱和;
C、在烧杯②中没有溶解的溶质可能在烧杯①中完全溶解;
D、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溶质不一定全部溶解。
31.(2018九上·苏州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不符合题意是   。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粗盐酸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配制时,除如图1、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   (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符合题意,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答案】(1)瓶塞没有倒放
(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3)引流
(4)胶头滴管
(5)<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不符合题意是瓶塞没有倒放;(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5)若其他操作均符合题意,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
【分析】(1)为了防止污染药品,瓶塞必须倒放;
(2)为了防止晶体从蒸发皿中溅出,应该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固体;
(3)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的引流;
(4)根据配置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可知:胶头滴管
(5)依据“俯大仰小”,仰视读数,使读数偏小,实际值偏大,故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三、实验探究题
32.(2018九上·苏州期末)同学们知道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CuSO4溶液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资料中发现,铁和Fe2O3竟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
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FeO、Fe2O3、Fe3O4中,Fe2O3是红棕色,其余是黑色;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Fe3O4有磁性。②二氧化碳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③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溶液反应。
(1)【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猜想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
①有FeO;②只有Fe3O4;③   。
(2)【进行实验】
①按下图装好药品(铁粉过量),连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已检查装里的气密性)。
②轻推注射器活塞通入二氧化碳,估计玻璃管里空气   ,停止通入二氧化碳。
③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等到固体粉末全部变黑,再熄灭酒精喷灯。
④当长柄V形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检验黑色粉末成分。检验过程如下(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3)【探究结论】
铁和Fe2O3能发生化合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思评价】
①实验结束,微热V形管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本实验中的保护气,既能用二氧化碳气体,也能用   。
【答案】(1)有FeO和Fe3O4
(2)排完;FeO;Fe3O4;CuSO4(或CuCl2)
(3)Fe+4Fe2O3=3Fe3O4
(4)H2CO3=H2O+CO2↑;氮气(或氦气或稀有气体)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CuSO4溶液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资料中发现,铁和Fe2O3竟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提出问题】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FeO、Fe2O3、Fe3O4中,Fe2O3是红棕色,其余是黑色;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Fe3O4有磁性。②二氧化碳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③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溶液反应。【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猜想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 ①有FeO;②只有Fe3O4;③有FeO和Fe3O4。【进行实验】①按下图装好药品(铁粉过量),连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已检查装里的气密性)。②轻推注射器活塞通入二氧化碳,估计玻璃管里空气排完,停止通入二氧化碳。③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等到固体粉末全部变黑,再熄灭酒精喷灯。④当长柄V形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检验黑色粉末成分。检验过程如下∶实验结果∶a黑色粉末中一定没有FeO 。b黑色粉末中一定铁和 Fe3O4 。c滴加足量的 CuSO4 (或CuCl2)溶液, 确认猜想②符合题意。【探究结论】铁和Fe2O3能发生化合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Fe+4 Fe2O3=3 Fe3O4。【反思评价】①实验结束,微热V形管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O3 = H2O+CO2↑。②本实验中的保护气,既能用二氧化碳气体,也能用)氮气(或氦气或稀有气体)。
【分析】(1)①氧化亚铁喝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2)②利用二氧化碳做保护气,即利用二氧化碳把玻璃管中的空气全部全部排出;
④a、根据信息: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说明没有氧化亚铁;b、被磁铁吸引的是铁粉,没有被吸引的是四氧化三铁;c、可溶性的铜盐把铁反应掉,剩余的为四氧化三铁,则猜想 确认猜想②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3)铁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4)①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微热V形管,即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保护气需要选择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同时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四、简答题
33.(2018九上·苏州期末)向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40g
(2)解:设40g稀盐酸含有HCl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73
10g x
X=7.3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如图象所示: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40g;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40克稀盐酸时,碳酸钙刚好完全反应;
(2)利用方程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就算出稀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即能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桂林十八中2015-2016高二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下一篇: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