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答案)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2023.11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1 2 3 4 5 6 7
A B C D B B A
8 9 10 11 12 13 14
B A C D C B 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本部分若没有特别指明,则每空2分。
15.(10分)
(1)b(1分)
(2)① Si + 3HCl ===== SiHCl3 + H2【物质正确,得1分;未配平或未写条件/既没配平也没写条件,均扣1分】
② -1(1分) 小(1分)
(3)SiHCl为分子晶体,Si为共价晶体,SiHCl3的沸点远低于Si的,因此可以通过控
制温度使Si和SiHCl3处于不同的物态,从而实现分离
(4)[Ar]3d104s24p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1分,有错0分)
(5)D与Se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D<Se,但当二者均失去一个4p能级的电子时,由于D(As)4p是半充满的,比较稳定,更难失去1个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较高
16.(12分)
(1)S(1分)
(2)2SO2 + O2 + 2CaO ===== 2CaSO4
(3)sp2(1分)
SO2价层电子对数为3,其中孤电子对数为1,因此是V形分子;CO2价层电子对
数是2,但没有孤电子对,因此是直线形分子
(4)图1(1分)
(5)二者同属离子晶体,且结构相似,但是O2-的半径比S2-小,Cu2O晶体中的离子间
距小于Cu2S晶体中的,Cu2O晶体离子键作用(或晶格能)较Cu2S晶体更强(或
大),因此熔点更高(1分)
(6)① 图4中上底面中心的黑色原子(Fe)无法与下底面中心的白色原子(Cu)在平
移之后实现无隙并置 (1分)
② 4(1分)
③ ×1010
17.(10分)
(1)
(2)不变(1分)
(3)丙烷直接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压强相同时,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3H6体积
分数变大
(4)II(1分)
(5)温度升高,丙烷氧化脱氢的反应速率加快
(6)降低(1分)
温度升高,更有利于丙烷被氧化成其他产物的副反应发生(1分)
18.(14分)
(1)abc
(2)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3)3[Fe(CN)6]4- + 4Fe3+ ===== Fe4[Fe(CN)6]3↓
(4)2KHCO3 ===== K2CO3 + CO2↑+ H2O
(5)6 ·OH + 2NH+ 4 ===== N2↑+ 6H2O + 2H+
(6)① 204 ② 13
19.(12分)
(1)析出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2)II-1(1分)
(3)Fe3+ + 3SCN- Fe(SCN)3(1分)
(4)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HNO3,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5)铁钉表面析出Cu后,形成Fe-Cu原电池
(6)abc
(7)搅拌后,Cu与Fe3+发生反应:Cu + 2Fe3+ ===== 2Fe2+ + Cu2+,使Fe3+水解平衡逆
向移动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化学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均热板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内部,主要起到散热作用。下列对某均热板部分材料或部件的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材料或部件 传热材料 上下盖板
主要成分 40%甲醇溶液 铜粉 金刚石粉
分类 烃 混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2.是钛铁矿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可以用于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B.F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
C.基态Ti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O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
3.下列事实可用范德华力大小解释的是( )
A.热稳定性:HCI>HBr B.氧化性:
C.熔点: D.沸点: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具有氧化性 可用作漂白剂
B 溶液呈酸性 可用作氮肥
C NaClO溶液呈碱性 可用作消毒剂
D 能与反应生成 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5.双氯芬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双氯芬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B.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C.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D.能与溶液反应制得水溶性更好的双氯芬酸钠
6.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B.56g Fe与足量稀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C.2L 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1mol 与5mol 充分反应可生成数目为
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B.无色透明溶液中:、、、
C.能使品红褪色的溶液中:、、、
D.与Al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溶液中:、、、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FeS除去废水中的:
D.用稀处理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的Ag: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成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 目的 实验室制 比较Cl、Br、I得电子能力强弱 除去中的少量 配制100mL NaCl溶液
10.几种含硫物质的转化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试剂a可以是Cu
B.②中,需要确保NaOH溶液足量
C.③中,生成1mol 时,转移4mol电子
D.③中,将S换为,氧化产物为
11.有研究表明,铜和稀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取铜丝和过量稀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蓝色溶液分别进行实验①~④,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序号 操作 现象
① 向2mL该溶液中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浅绿色
② 向2mL该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 紫绝色褪去
③ 将2mL该溶液充分加热后冷却,再滴加酸性溶液 ……
④ 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 溶液变蓝
已知:为弱酸,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在溶液中呈绿色。
下列推断或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①说明存在电离平衡:
B.②说明具有还原性
C.③中,紫红色不褪去
D.④说明具有氧化性
12.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的形式存在。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体是非极性分子 B.二聚体的沸点比单体更高
C.多聚体是平面结构 D.二聚体和多聚体中均存在配位键
13.邻二氮菲的结构简式为,简写为phen,遇溶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其中的配位数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en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B.中,phen的一个N参与配位
C.中,提供空轨道,N提供孤对电子
D.中,既存在极性键也存在非极性键
14.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溶液中显黄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试剂a 试剂b 现象
① 蒸馏水 溶液为黄色
② 盐酸 溶液为浅黄色
③ 蒸馏水 溶液为浅黄色
④ 硝酸 溶液接近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溶液颜色比①中的浅,主要是因为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B.由③④可知,溶液显浅黄色与水解有关
C.由以上实验可推知,溶液显黄色与水解、存在均有关
D.由以上实验可推知,导致②③溶液均为浅黄色的原因相同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10分)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Ⅰ.第一代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是单晶硅。某单晶硅制备工艺中涉及的主要物质转化如下:
(1)下列事实能作为“非金属性C比Si强”的证据的是______(填字母)。
a.ⅰ中,C做还原剂
b.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c.碳酸的热稳定性弱于硅酸
(2)ⅱ中,1mol Si与3mol HCl反应转移4mol电子。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中,H的化合价为______,由此推测Si的电负性比H的______(填“大”或“小”)。
(3)ⅲ中,利用沸点差异,可直接实现高纯硅与的分离,从晶体类型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Ⅱ.第二代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是一种无机物薄膜,其光电转化率高于单晶硅。科学家在元素周期表中Si的附近寻找到元素A和D,并制成化合物AD的薄膜,其晶体结构类似单晶硅。Si、A、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4)基态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5)D的第一电离能比Se的大,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
16.(12分)黄铜矿(主要成分为)可用于冶炼,主要物质转化过程如下:
(1)与共热制备的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
(2)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高温时可以用CaO将其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的空间结构不同于的原因:______。
(4)下图中,表示晶胞的是______(填“图1”或“图2”)。
(5)与都可视为离子晶体,且结构相似,但的熔点比的高约100℃,原因是______。
(6)的晶胞如图3所示。
①图4所示结构单元不能作为晶胞的原因是______。
②从图3可以看出,每个晶胞中含有的Cu原子个数为______。
③已知:晶体的密度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晶胞中底边边长______pm(用计算式表示;;的摩尔质量为)。
17.(10分)利用页岩气中丰富的丙烷制丙烯已成为化工原料丙烯生产的重要渠道。
Ⅰ.丙烷直接脱氢法:
总压分别为100kPa、10kPa时发生该反应,平衡体系中和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下图。
(1)丙烷直接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
(2)总压由10kPa变为100kPa时,化学平衡常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中,曲线Ⅰ、Ⅲ表示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判断依据是______。
(4)图中,表示100kPa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Ⅱ”或“Ⅳ”)。
Ⅱ.丙烷氧化脱氢法:
我国科学家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烷氧化脱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和的产率如下:
反应温度/℃ 465 480 495 510
的转化率/% 5.5 12.1 17.3 28.4
的产率/% 4.7 9.5 12.8 18.5
(5)表中,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6)已知: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的选择性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18.(14分)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普鲁士蓝(PB)改性的生物炭(BC)复合材料(BC-PB),并将其应用于氨氮废水(含、)的处理。
资料:
①普鲁士蓝(PB)是亚铁氰化铁的俗称,化学式为,难溶于水。
②BC-PB中,PB负载在BC表面,没有产生新化学键,各自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Ⅰ.复合材料BC-PB的合成
(1)下列关于ⅰ中HCN参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提供,与Fe反应
b.提供,与反应
c.提供,与配位
d.提供,与反应
(2)ⅱ中分离得到的操作包括加热浓缩、______。
(3)ⅲ中生成普鲁士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添加造孔剂可以增加BC的孔道数目和容量。造孔剂的造孔原理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700℃时,造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氨氮废水处理
用溶液模拟氨氮废水。实验发现时,在BC-PB体系中加入,可将氨氮转化为无毒气体,提高氮氮的去除率。其原理为:
ⅰ.
ⅱ.·OH将氨氮氧化为
(5)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用BC-PB和混合处理1000L某氨氦含量(以质量计算)为的废水。实验结束后,收集到22.4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①实验中消耗的的质量至少为______g。
②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含量为______(废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19.(12分)某兴趣小组为研究铁钉与溶液的反应及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用已去除氧化膜的铁钉、 溶液(pH为4.6)等试剂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
实验Ⅱ
(1)实验Ⅰ中,能证明“Fe与发生了置换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小组同学推测可能有胶体生成,依据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3)实验Ⅱ-2中,使溶液变红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Ⅱ-3可证明红色固体的主要成份是Cu,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实验Ⅰ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和pH变化的原因,小组同学补做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 现象
Ⅲ 用稀硫酸将 溶液调至,向其中加入铁钉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缓慢产生
Ⅳ 将新制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用pH传感器监测 初始pH为4.5,后持续缓慢下降,逐渐出现棕黄色浑浊;3小时后搅拌,pH基本保持不变
(5)对比实验Ⅰ和Ⅲ,可以推测Ⅰ中产生气体逐渐变快的原因是______。
(6)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探究实验Ⅰ中2小时内pH下降是否与水解有关
b.探究实验Ⅰ中2小时内pH下降是否与生成有关
c.探究搅拌是否会使与溶液中的物质充分接触、反应而导致pH上升
(7)由实验Ⅰ、Ⅱ、Ⅳ可推测:实验Ⅰ中,搅拌后pH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课标版高考英语第二轮专题练习--短文改错 题组练3(含答案与解析)

下一篇:【夺冠金卷】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高频考点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