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州外国语中学2019-2020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州外国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制作炒锅 B.用石墨做干电池中的电极
C.用钨做灯泡里的灯丝 D.用碳素墨水书写重要档案
2.(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乙醇 石灰水 B.矿物质水 金刚石
C.石蕊溶液 天然气 D.钢 冰水共存物
3.(2019九上·中原月考)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有可燃性 B.都能溶于水
C.都有毒性 D.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4.(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有关CO2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为CO2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C.CO2能溶于水,所以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
5.(2019九上·中原月考)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O ②Fe2+③④H2SO4⑤NH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④中数字“4”表示硫酸中有4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⑤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6.(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铜片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对于水下的白磷热水起到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D.乙图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2019九上·中原月考)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
8.(2019九上·中原月考)利用所学,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发现煤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通风
C.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有SO2、CO2、NO2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CH4,O3等
9.(2019九上·中原月考)关于C、CO分别与氧化铜的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CO都是还原剂
B.反应中都是黑色固体生成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10.(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硬度小 B.硬铝的熔点比纯铝高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 D.纯金属均是银白色的固体
11.(2019九上·中原月考)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剩余气体是()
A.N2、CO B.N2 C.N2、CO、CO2 D.N2、CO2
12.(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②煤、乙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克的CO和6克的O2完金反应生成9克的CO2④除去CO2中CO的方法是通入适量的氧气,点燃
A.全部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13.(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的CO2,可通过紫色石蕊溶液
B.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C.加热薄铜片的两侧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滤纸碎片先燃烧
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
14.(2013·绵阳)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二、填空题
15.(2019九上·中原月考)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构成甲烷的微粒   ;
(2)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3)银是由   构成的;
(4)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6)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
(7)由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   。
16.(2019九上·中原月考)含碳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大的原因   。
(2)把煤球做成蜂窝煤,说明燃料充分须考虑的因素是   。
17.(2019九上·中原月考)煤气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   .
18.(2019九上·中原月考)相同质量的CH4、H2和CO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依次是   。
19.(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反应,两者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请写出两组符合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20.(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是某微观反应的示意图,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生成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质量比   。
三、实验题
21.(2019九上·中原月考)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最终目的是   ;(Ⅲ)将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纸花不变色说明   ;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紫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是某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
(1)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2)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需要改进,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改进措施   
四、推断题
23.(2019九上·中原月考)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其中丙是有毒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列举乙的一种用途;   
(2)写出甲和另一种黑色的粉末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24.(2019九上·中原月考)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甲转化为乙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乙转化为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丙转化为丁的反应现象。   
五、简答题
25.(2019九上·中原月考)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请回答:
(1)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中酒精不慎酒出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26.(2019九上·中原月考)CO和CO2在通常状况下都为无色无味气体,如何鉴别这两种气体,请按示例再设计两种方案。示例:分别将两种气体点燃,气体能燃烧火焰为蓝色的是()CO
方案1:   
六、综合题
27.(2019九上·中原月考)实验探究是我们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装置C中仪器X名称是   ,如何检査装置C的气密性   。
②B装置的优点是   。
③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④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⑤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实线框中画出H2的收集装置(只画试管和导管)。   
(2)下图是微型实验装置图。
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最右侧烧杯中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CO2的性质是   。
(3)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5g该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80g足量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90.6g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铁制作炒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和延展性的物理性质;
B.用石墨做干电池中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C.用钨做灯泡里的灯丝利用了钨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D.用碳素墨水书写重要档案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乙醇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石灰水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是混合物;
B.矿物质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矿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石蕊溶液由石蕊和水等组成,是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混合物;
D.钢是主要成分是铁,主要杂质为碳的混合物,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溶于水,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性,二氧化碳没有,C不符合题意;
D.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的验证应该用澄清石灰水,将一定量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瓶内的气体为CO2,A不符合题意;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B符合题意;
C.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如果用纯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导致反应太快,不易控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酸雨的形成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有关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①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A不符合题意;
B. ④H2SO4中数字“4”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B不符合题意;
C.②Fe2+③ 都是带正电荷的原子,都是阳离子,C符合题意;
D.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H3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B、根据在元素前的数字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阳离子带正电分析
D、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并且是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A不符合题意;
B.铜片的白磷和红磷与氧气的接触程度、温度都相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不符合题意;
C.对于水下的白磷,热水起到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
D.乙图中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结合对比实验的相关知识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维生素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A不符合题意;
B.发现煤气泄露,立刻开窗通风,降低煤气的浓度,防止煤气达到爆炸极限,不能开启任何电器,防止发生爆炸,B不符合题意;
C.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有SO2、NO2,CO2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不是污染物,也不能形成酸雨,C不符合题意;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CH4,O3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分析
B、根据打开排气扇的瞬间会产生电火花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不能形成酸雨分析
D、根据常见的温室气体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反应中C、CO都是还原剂,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将氧化铜还原成铜,A符合题意;
B.反应中都是紫红色固体——铜生成,反应物中都有黑色固体,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可以在加热条件下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的生成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铜是紫红色的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条件是加热分析
D、根据反应的产物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更高,A不符合题意;
B. 硬铝是铝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低,硬铝熔点比纯铝低,B不符合题意;
C.生铁的含碳量是2%至4.3%,钢的含碳量是0.03%至2%,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C符合题意;
D.纯金属大多是银白色的固体,但汞常温下是液体,铜是红色固体,金是黄色固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铁和钢的性质分析
B、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C、根据生铁和钢的含碳量分析
D、根据铜是紫红色的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有吸水性,除掉混合气体中的水,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N2、CO。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的三种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①C60是单质,C60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选项不符合题意; ②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选项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2CO+O2 2CO2,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56:32,3克的CO和6克的O2不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小于9g,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CO2中CO的点燃,无法达到除杂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① 根据单质是由元素构成的分析
② 根据乙醇是可再生的分析
③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
④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常用于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比较差,不能用于除去CO中的CO2,常用氢氧化钠除二氧化碳, A不符合题意;
B.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不符合题意;
C.加热薄铜片的两侧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C不符合题意;
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料发生了不完全燃烧,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差分析
B、根据高压水枪的工作原理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有影响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7.6%
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5.【答案】(1)CH4
(2)
(3)Ag
(4)Cu2+、SO42-
(5)C
(6)He
(7)Al(NO3)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构成甲烷的微粒是甲烷分子,甲烷的化学式就可表示甲烷分子,符号为:CH4;(2)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3)银是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银原子表示为:Ag;(4)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号为:Cu2+、SO42;(5)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有机物是种类最多的物质,所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6)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说明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作焊接金属保护气,说明化学性质稳定,该物质是氦气:He;(7)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是氮、氧,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所形成化合物是硝酸铝:Al(NO3)3。
【分析】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
16.【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提高氧气的浓度,把煤球做成蜂窝煤,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1)根据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2)根据增大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分析
17.【答案】SO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8个氧原子、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X的化学式为SO2。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8.【答案】7:14:1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CH4、H2和CO的质量均为56g,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分别为:x、y、z
x=224g
y=448g
z=32g;x:y:z=7:14:1
【分析】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9.【答案】(1)CaO+H2O=Ca(OH)2
(2)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试管②压强增大,气体进入试管①中,而压强增大的原因有:气体增多或温度升高,即试管②固体和液体混合产生气体或者反应放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2)分解反应:2H2O2 2H2O+O2↑,生成气体。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题,书写完后要注意将化学式、反应条件、箭头等进行逐一检查。
20.【答案】CH4+H2O CO+3H2;14:3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CH4+H2O CO+3H2;化学计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乘积的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生成物中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质量比28:(3×2)=14:3。
【分析】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1.【答案】验证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纸花变色;H2CO3=H2O+CO2↑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实验Ⅰ中喷盐酸后,石蕊纸花变红,说明酸类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Ⅱ中喷水后,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Ⅲ中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Ⅳ变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且生成了酸 ,该实验的最终目的是()验证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Ⅲ)将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紫色,原因是碳酸分解,没有了酸,反应方程式为:H2CO3=H2O+CO2↑。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分析
22.【答案】(1)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CuO Cu+CO2
(3)2CO+O2 2CO2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现象: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3)从环保角度考虑,此装置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使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导致污染空气,实验装置改进措施是将尾气点燃或收集,点燃时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分析】(1)根据氧化铜是黑色的,铜是红色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23.【答案】(1)灭火或者人工降雨
(2)C+2CuO 2Cu+CO2↑
(3)分子构成不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其中丙是有毒气体,故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甲为碳,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还可以制作汽水,其固体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3)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从微观的角度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24.【答案】(1)CaCO3 CaO+CO2↑
(2)CO2+Ca(OH)2=CaCO3↓+H2O
(3)白色粉末逐渐溶解,烧杯外壁手摸发烫
【知识点】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根据初中学到的干燥剂有: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可知丙为氧化钙,甲为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1)甲转化为乙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2)乙转化为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氧化钙和水反应的现象:白色粉末逐渐溶解,烧杯外壁手摸发烫,水蒸气弥漫。
【分析】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25.【答案】(1)C2H5OH+3O2 2CO2+3H2O
(2)隔绝氧气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酒精燃烧即酒精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2H5OH+3O2 2CO2+3H2O;(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操作中酒精不慎酒出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26.【答案】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方案2:______ 将两种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粉末变红的是一氧化碳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CO和CO2在通常状况下都为无色无味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氧化碳不能;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二氧化碳不能;所以鉴别方案为:方案1: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方案2:将两种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粉末变红的是一氧化碳。
【分析】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27.【答案】(1)长颈漏斗;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为气密性良好;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2KClO3 2KCl+3O2↑;Zn+H2SO4=ZnSO4+H2↑;
(2)H2O+CO2=H2CO3;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
(3)10g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1)①装置C中仪器X名称是长颈漏斗,检査装置C的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当漏斗末端被水浸没后,继续注水,若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为气密性良好;②B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关闭弹簧夹,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试管内液面下降,下降到隔板下方后,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漏斗内液面下降,试管内液面上升,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开始;③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④实验室用氯酸钾法制氧气常利用A装置,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⑤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取氢气,原理是活泼金属和某些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通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如图: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装置最右侧烧杯中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CO2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3)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g+80g 90.6g=4.4g
x=10g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分析】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州外国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制作炒锅 B.用石墨做干电池中的电极
C.用钨做灯泡里的灯丝 D.用碳素墨水书写重要档案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铁制作炒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和延展性的物理性质;
B.用石墨做干电池中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C.用钨做灯泡里的灯丝利用了钨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D.用碳素墨水书写重要档案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2.(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乙醇 石灰水 B.矿物质水 金刚石
C.石蕊溶液 天然气 D.钢 冰水共存物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乙醇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石灰水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是混合物;
B.矿物质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矿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石蕊溶液由石蕊和水等组成,是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混合物;
D.钢是主要成分是铁,主要杂质为碳的混合物,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2019九上·中原月考)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有可燃性 B.都能溶于水
C.都有毒性 D.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溶于水,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性,二氧化碳没有,C不符合题意;
D.只有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分析
4.(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有关CO2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为CO2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C.CO2能溶于水,所以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的验证应该用澄清石灰水,将一定量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瓶内的气体为CO2,A不符合题意;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B符合题意;
C.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如果用纯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导致反应太快,不易控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酸雨的形成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有关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分析
5.(2019九上·中原月考)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O ②Fe2+③④H2SO4⑤NH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④中数字“4”表示硫酸中有4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⑤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①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A不符合题意;
B. ④H2SO4中数字“4”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B不符合题意;
C.②Fe2+③ 都是带正电荷的原子,都是阳离子,C符合题意;
D.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H3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B、根据在元素前的数字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阳离子带正电分析
D、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并且是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分析
6.(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铜片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对于水下的白磷热水起到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D.乙图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C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A不符合题意;
B.铜片的白磷和红磷与氧气的接触程度、温度都相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不符合题意;
C.对于水下的白磷,热水起到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
D.乙图中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结合对比实验的相关知识分析
7.(2019九上·中原月考)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维生素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8.(2019九上·中原月考)利用所学,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发现煤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通风
C.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有SO2、CO2、NO2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CH4,O3等
【答案】D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A不符合题意;
B.发现煤气泄露,立刻开窗通风,降低煤气的浓度,防止煤气达到爆炸极限,不能开启任何电器,防止发生爆炸,B不符合题意;
C.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有SO2、NO2,CO2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不是污染物,也不能形成酸雨,C不符合题意;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CH4,O3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分析
B、根据打开排气扇的瞬间会产生电火花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不能形成酸雨分析
D、根据常见的温室气体分析
9.(2019九上·中原月考)关于C、CO分别与氧化铜的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CO都是还原剂
B.反应中都是黑色固体生成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答案】A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反应中C、CO都是还原剂,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将氧化铜还原成铜,A符合题意;
B.反应中都是紫红色固体——铜生成,反应物中都有黑色固体,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可以在加热条件下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的生成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铜是紫红色的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条件是加热分析
D、根据反应的产物分析
10.(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硬度小 B.硬铝的熔点比纯铝高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 D.纯金属均是银白色的固体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更高,A不符合题意;
B. 硬铝是铝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要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低,硬铝熔点比纯铝低,B不符合题意;
C.生铁的含碳量是2%至4.3%,钢的含碳量是0.03%至2%,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C符合题意;
D.纯金属大多是银白色的固体,但汞常温下是液体,铜是红色固体,金是黄色固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铁和钢的性质分析
B、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C、根据生铁和钢的含碳量分析
D、根据铜是紫红色的分析
11.(2019九上·中原月考)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剩余气体是()
A.N2、CO B.N2 C.N2、CO、CO2 D.N2、CO2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有吸水性,除掉混合气体中的水,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N2、CO。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的三种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12.(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②煤、乙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克的CO和6克的O2完金反应生成9克的CO2④除去CO2中CO的方法是通入适量的氧气,点燃
A.全部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①C60是单质,C60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选项不符合题意; ②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选项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2CO+O2 2CO2,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56:32,3克的CO和6克的O2不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小于9g,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CO2中CO的点燃,无法达到除杂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① 根据单质是由元素构成的分析
② 根据乙醇是可再生的分析
③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
④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分析
13.(2019九上·中原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的CO2,可通过紫色石蕊溶液
B.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C.加热薄铜片的两侧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滤纸碎片先燃烧
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
【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常用于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比较差,不能用于除去CO中的CO2,常用氢氧化钠除二氧化碳, A不符合题意;
B.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不符合题意;
C.加热薄铜片的两侧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C不符合题意;
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料发生了不完全燃烧,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差分析
B、根据高压水枪的工作原理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有影响分析
14.(2013·绵阳)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7.6%
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15.(2019九上·中原月考)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构成甲烷的微粒   ;
(2)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3)银是由   构成的;
(4)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6)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
(7)由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   。
【答案】(1)CH4
(2)
(3)Ag
(4)Cu2+、SO42-
(5)C
(6)He
(7)Al(NO3)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构成甲烷的微粒是甲烷分子,甲烷的化学式就可表示甲烷分子,符号为:CH4;(2)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3)银是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银原子表示为:Ag;(4)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号为:Cu2+、SO42;(5)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有机物是种类最多的物质,所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6)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说明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作焊接金属保护气,说明化学性质稳定,该物质是氦气:He;(7)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是氮、氧,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所形成化合物是硝酸铝:Al(NO3)3。
【分析】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
16.(2019九上·中原月考)含碳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大的原因   。
(2)把煤球做成蜂窝煤,说明燃料充分须考虑的因素是   。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提高氧气的浓度,把煤球做成蜂窝煤,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1)根据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2)根据增大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分析
17.(2019九上·中原月考)煤气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   .
【答案】SO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8个氧原子、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X的化学式为SO2。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8.(2019九上·中原月考)相同质量的CH4、H2和CO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依次是   。
【答案】7:14:1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CH4、H2和CO的质量均为56g,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分别为:x、y、z
x=224g
y=448g
z=32g;x:y:z=7:14:1
【分析】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9.(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反应,两者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请写出两组符合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答案】(1)CaO+H2O=Ca(OH)2
(2)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试管②压强增大,气体进入试管①中,而压强增大的原因有:气体增多或温度升高,即试管②固体和液体混合产生气体或者反应放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2)分解反应:2H2O2 2H2O+O2↑,生成气体。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题,书写完后要注意将化学式、反应条件、箭头等进行逐一检查。
20.(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是某微观反应的示意图,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生成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质量比   。
【答案】CH4+H2O CO+3H2;14:3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CH4+H2O CO+3H2;化学计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乘积的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生成物中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质量比28:(3×2)=14:3。
【分析】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三、实验题
21.(2019九上·中原月考)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最终目的是   ;(Ⅲ)将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纸花不变色说明   ;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紫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验证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纸花变色;H2CO3=H2O+CO2↑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实验Ⅰ中喷盐酸后,石蕊纸花变红,说明酸类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Ⅱ中喷水后,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Ⅲ中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Ⅳ变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且生成了酸 ,该实验的最终目的是()验证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Ⅲ)将干燥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从(Ⅳ)中拿出变红的小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紫色,原因是碳酸分解,没有了酸,反应方程式为:H2CO3=H2O+CO2↑。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分析
22.(2019九上·中原月考)如图是某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
(1)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2)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需要改进,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改进措施   
【答案】(1)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CuO Cu+CO2
(3)2CO+O2 2CO2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现象: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3)从环保角度考虑,此装置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使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导致污染空气,实验装置改进措施是将尾气点燃或收集,点燃时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分析】(1)根据氧化铜是黑色的,铜是红色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四、推断题
23.(2019九上·中原月考)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其中丙是有毒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列举乙的一种用途;   
(2)写出甲和另一种黑色的粉末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答案】(1)灭火或者人工降雨
(2)C+2CuO 2Cu+CO2↑
(3)分子构成不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其中丙是有毒气体,故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甲为碳,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还可以制作汽水,其固体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3)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从微观的角度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24.(2019九上·中原月考)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甲转化为乙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乙转化为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丙转化为丁的反应现象。   
【答案】(1)CaCO3 CaO+CO2↑
(2)CO2+Ca(OH)2=CaCO3↓+H2O
(3)白色粉末逐渐溶解,烧杯外壁手摸发烫
【知识点】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根据初中学到的干燥剂有: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可知丙为氧化钙,甲为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1)甲转化为乙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2)乙转化为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氧化钙和水反应的现象:白色粉末逐渐溶解,烧杯外壁手摸发烫,水蒸气弥漫。
【分析】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五、简答题
25.(2019九上·中原月考)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请回答:
(1)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中酒精不慎酒出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答案】(1)C2H5OH+3O2 2CO2+3H2O
(2)隔绝氧气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酒精燃烧即酒精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2H5OH+3O2 2CO2+3H2O;(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操作中酒精不慎酒出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26.(2019九上·中原月考)CO和CO2在通常状况下都为无色无味气体,如何鉴别这两种气体,请按示例再设计两种方案。示例:分别将两种气体点燃,气体能燃烧火焰为蓝色的是()CO
方案1:   
【答案】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方案2:______ 将两种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粉末变红的是一氧化碳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CO和CO2在通常状况下都为无色无味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氧化碳不能;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二氧化碳不能;所以鉴别方案为:方案1: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方案2:将两种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黑色粉末变红的是一氧化碳。
【分析】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六、综合题
27.(2019九上·中原月考)实验探究是我们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装置C中仪器X名称是   ,如何检査装置C的气密性   。
②B装置的优点是   。
③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④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⑤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实线框中画出H2的收集装置(只画试管和导管)。   
(2)下图是微型实验装置图。
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最右侧烧杯中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CO2的性质是   。
(3)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5g该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80g足量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90.6g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1)长颈漏斗;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为气密性良好;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2KClO3 2KCl+3O2↑;Zn+H2SO4=ZnSO4+H2↑;
(2)H2O+CO2=H2CO3;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
(3)10g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1)①装置C中仪器X名称是长颈漏斗,检査装置C的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当漏斗末端被水浸没后,继续注水,若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为气密性良好;②B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关闭弹簧夹,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试管内液面下降,下降到隔板下方后,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漏斗内液面下降,试管内液面上升,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开始;③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④实验室用氯酸钾法制氧气常利用A装置,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⑤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取氢气,原理是活泼金属和某些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通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如图: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装置最右侧烧杯中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CO2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3)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g+80g 90.6g=4.4g
x=10g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分析】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河池市宜州市清潭中学2018-2019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下一篇:湖南省安仁县龙市中学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